多对等位基因习题或多对基因决定一种性状

合集下载

习题4、5章答案

习题4、5章答案

习题4、5章答案第四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名词解释1、性染⾊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个或⼀对染⾊体。

2、染⾊体组:⼆倍体⽣物的配⼦中所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组染⾊体。

⽤x 表⽰。

3、常染⾊体组:⼆倍体⽣物的配⼦中所含的常染⾊体。

⽤A表⽰。

4、性染⾊体异数:雌体和雄体中,性染⾊体数⽬不同或形态有差异的现象。

5、从性遗传(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6、限性遗传:只在某⼀性别中表现的性状的遗传,这类性状多由常染⾊体基因决定,基因在雌雄个体中均有。

7、Y连锁遗传(限雄遗传)Y染⾊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8、伴Z遗传:位于Z染⾊体上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

9、伴性遗传(性连锁遗传):指位于性染⾊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遗传的现象。

⼀般特指X或Z染⾊体上基因的遗传。

10、性反转:个体从原来的性别转变为另⼀种性别。

11、性指数:性染⾊体X和常染⾊体组数A的⽐。

⼆、填空1、指出下列⽣物的性别决定类型:蚕、鸡属于(ZW)型,鸭⼦属于(ZO)型,蝗⾍、蟋蟀、蟑螂属于(XO)型,银杏属于(ZW)型,乌龟属于(XY)型,猫属于(XY)型。

2、蜜蜂的性别由(染⾊体倍性)决定的,雌蜂是由(⼆倍体)发育的,雄峰有(单倍体)发育的。

职蜂和蜂皇的差异是由(环境或营养)造成的。

三、判断题(×)1、⼈和青蛙都是XY型性染⾊体决定类型,其后代的性⽐始终是1:1。

(×)2、果蝇和⼈⼀样,都是XY型性染⾊体决定类型,凡是性染⾊体是XY的合⼦就发育成雄性个体。

(×)3、⾃由马丁⽜是性反转的、象雄⽜的不育雌⽜。

(√)4、黄⽠早期多施氮肥,缩短光照时间,可使黄⽠雌花增多。

(√)5、后螠性别的表型完全由环境决定,与受精时的遗传成分⽆关。

四、回答下列各题1、雄蜜蜂体细胞中染⾊体数是单倍性的,为什么能形成有功能的精⼦?1个性母细胞能形成多少有功能的精⼦?答:雄蜜蜂染⾊体数是单倍性的,能形成有功能的精⼦是因为在减数分裂时形成单极纺锤丝,使染⾊体向同⼀极移动。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7章 多基因病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7章 多基因病

第七章多基因遗传病(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质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为。

A.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B.呈正态分布C.基因间呈显隐性关系D.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E.可分为2~3个高峰2.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同胞的发病率约为。

A.0.1%~1% B.1%~10% C.1/2或1/4D.70%~80% E.20%~30%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A.冠心病 B.唇裂C.先天性心脏病 D.糖尿病 E.并指症4. 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的错误说法是______。

A.遗传基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B.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作用C.微效基因是共显性的D.环境因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E.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5.多基因病的遗传学病因是______。

A.染色体结构改变B.染色体数目异常C.一对等位基因突变D.易患性基因的积累作用E.体细胞DNA突变6.在多基因遗传中起作用的基因是______。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外源基因D.微效基因 E.mtDNA基因7.累加效应是由多个______的作用而形成。

A.显性基因 B.共显性基因 C.隐性基因D.显、隐性基因 E.mtDNA基因8.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A.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明确B.基因的作用可累加C.基因呈孟德尔方式传递D.基因是共显性的E.不同个体之间有本质的区别9.如果某种遗传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只有一个峰,这种性状称______。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数量性状D.质量性状 E.单基因性状10. 有两个唇腭裂患者家系,其中A家系有三个患者,B家系有两个患者,这两个家系的再发风险是。

A.A家系大于B家系 B.B家系大于A家系 C.A家系等于B家系D.等于群体发病率 E.以上都不对11.某多基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遗传度为80%,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为。

A. 1%B. 2%C. 1/4D. 1/10E.1/412. _______是多基因病。

遗传名词解释精选简答1

遗传名词解释精选简答1

1,随体:次缢痕末端所带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2,染色体组: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即指物种内合子染色体的基数),以X 表示。

3,果蝇CIB系:用X射线处理果蝇获得的倒位杂合体的雌蝇(X CBI X+),C代表一致交换的倒位区段,I代表倒位区段内的一个隐性致死基因,B代表该倒位区段范围之外有一个16区A段的重复区段,其表现型为显性棒眼性状。

4,相引相: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5,共显性: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而不是表现单一的中间型。

6,缺体:指比正常二倍体(2n)缺少二个相同染色体的个体。

染色体数为2n-27,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其特点为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又称前定作用)母性遗传:由细胞质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现象,又称细胞质遗传8,Hfr菌株:包含一个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的菌株。

9,Hfr细胞:含一个整合到细菌染色体内的F因子,即高频率重组型Hfr重组比率比F+×F-高出1000倍。

10,性导: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缘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1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

每个循环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经25-30次循环后,可将模板DNA扩增达百万倍。

12,不完全显性:F1表现的性状为双亲的中间型。

13,单体:指比正常二倍体(2n)缺少一个染色体的个体。

14单倍体:指仅具有该物种配子染色体数(n=X)的个体。

15倒位:染色体某一区段的正常顺序颠倒了。

16狭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17半同胞交配:亲本之一相同的后代,即同父或同母的兄妹进行的交配18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群19运载工具(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运载工具。

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能自我复制2,有选择性标记3,有多克隆位点。

遗传学习题整理(全)

遗传学习题整理(全)

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解释下列名词: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二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8.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表示并加以说明。

答:有丝分裂只有一次分裂。

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

称为体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第二次染色体等数分裂。

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为4个子细胞,发育成雌性细胞或者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

也称为性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合称二价体。

粗线期时非姐妹染色体间出现交换,遗传物质进行重组。

双线期时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因非姐妹染色体相互排斥发生交叉互换因而发生变异。

有丝分裂则都没有。

减数分裂的中期I 各个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散在赤道板的两侧,并且每个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朝向哪一板时随机的,而有丝分裂中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各个分裂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开始分裂。

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成半,而有丝分裂形成二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

多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例题分析

多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例题分析

多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例题分析1.(2018·陕西西安诊断)在一个品种的兔子中,复等位基因控制皮毛的颜色并具有如下的显隐性关系:C(深浅环纹)>c h(喜马拉雅色)>c(白化)。

深浅环纹和喜马拉雅色兔子的交配后,产生了50%深浅环纹和50%喜马拉雅色的后代。

交配会产生这一结果的组有() Ⅰ.Cc h×c h c hⅡ.Cc×c h cⅢ.Cc h×c h cⅣ.Cc×c h c hA.Ⅰ、Ⅱ和ⅢB.Ⅱ、Ⅲ和ⅣC.Ⅰ、Ⅲ和ⅣD.Ⅰ、Ⅱ和Ⅳ【解析】:由题意知,深浅环纹对喜马拉雅色和白化是显性,喜马拉雅色对白化是显性,因此深浅环纹兔子的基因型是CC、Cc h、Cc,喜马拉雅色兔子的基因型是c h c h、c h c,白化兔子的基因型是cc。

Ⅰ:Cc h×c h c h→Cc h∶c h c h=1∶1,前者是深浅环纹、后者是喜马拉雅色,Ⅰ符合;Ⅱ.Cc×c h c→Cc h、Cc、c h c、cc,Cc h、Cc是深浅环纹,c h c是喜马拉雅色,cc 是白化,Ⅱ不符合;Ⅲ:Cc h×c h c→Cc h∶Cc∶c h c h∶c h c=1∶1∶1∶1,Cc h、Cc是深浅环纹,c h c h、c h c是喜马拉雅色,各种50%,Ⅲ符合;Ⅳ.Cc×c h c h→Cc h∶c h c=1∶1,前者是深浅环纹、后者是喜马拉雅色,Ⅳ符合。

【答案】:C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 b—黑色、C c—乳白色、C s—银色、C z—白化。

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解析】:交配组合1中,黑×黑→黑:白化≈3:1,说明黑对白化为显性,白化为隐形,白化豚鼠的基因型C Z C Z,两个黑色亲本为杂合子,基因型为C b C Z; 交配组合2中,黑×白化→黑:银=1:1,为测交,说明银对白化为显性,黑对银为显性,黑色亲本为杂合子,基因型为。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1.变异2.遗传二、判断题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2.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摩尔根。

( )第一章经典遗传学一、名词解释1.单位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不完全显性6.共显性7.自交8. 测交9. 回交10. 基因型11. 表现型12. 基因纯合体13. 基因杂合体14. 分离15. 获得性状遗传16. 泛生论17. 种质论18. 融合遗传二、判断题1.在一个混杂的群体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2.在性状表现中,显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用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作母本,同另一个具有隐性性状的亲本作父本杂交在F1代表现出显性性状,根据显隐性原理,即能判别出它是真正的杂种。

( )4.当一对相对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显性基因决定性状的表现而隐性基因则不能,这种显性基因作用的实质是: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 )6.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7.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具有n对基因的杂合体(F1)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配子,显性完全时,F2表现型为2n种,F1形成的不同配子种类为3n()9.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这是由于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10.基因型纯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11.基因互作遗传中,等位基因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不独立分配。

()12.基因互作是通过控制同一生化过程的不同步骤来实现的。

遗传学名词解释一

遗传学名词解释一

1、反应规范:同一种GT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程度。

2、表现度:在一群体中,同一GT的不同个体某种PT呈现的百分率。

3、外显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种GT表现完全显性的百分率。

4、一因多效——多效性(pleictropism):一对或一个G影响多种性状的表型。

5、表型模写(phenocopy):一种GT在环境条件改变时可表现出类似另一种GT的表型。

6、适合度(fittness):不同GT在同一种环境条件下存活的百分率。

7、选择系数(selective coefficlency):不同GT在同一种环境条件下被淘汰掉的百分率。

8、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9、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ce):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10、镶嵌显性(mosoic dominance):双亲的性状在F1个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显现。

11、并显性——共显性(codimance):双亲的性状在F1个体的同一个细胞上得以显现。

12、条件显性(condition dominance):显隐性可依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13、从性遗传:指某些性状可依据不同的性别而呈现显隐性关系。

14、致死基因(lethal gene):导致个体在生育期前死亡的基因。

15、隐性致死——纯合致死:基因在纯合的情况下致死。

16、显性致死:基因在杂合的情况下也致死。

17、伴性致死——X连锁致死:在X染色体上有致死基因。

1、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致死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

2、合子致死(zygotic lethal):致死基因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

3、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一个基因位点有3个或3个以上的基因成员,它们共同控制同一性状的发育,这一系列G称复等位基因。

4、基因互作(Gene interaction):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类型。

遗传学习题-第三章孟德尔遗传

遗传学习题-第三章孟德尔遗传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一、名词解释基因 等位基因 性状 单位性状 相对性状 基因型表现型 性状分离 测交 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镶嵌显性复等位基因 隐性致死基因 基因互作 顺式AB 型 多因一效一因多效二、填空题1、孟德尔规律最常用的验证方法有 。

2、三对独立基因杂种F 1测交产生F 2的基因型有 种,自交产生F 2的基因型有 种,。

3、A 型血的基因型是 。

4、用AABBccdd×aabbCCDD (独立基因),让F 1与亲本之一连续回交,当回交5代后,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母牛产10崽,3公7母的概率是 (写出计算式即可)。

6、基因型为AaBbCc 的二亲本,所产生的基因型为aabbcc 的子代的比例是_____。

7、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所示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2)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等位基因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非等位基因的是___________(4)形成配子时分离的基因是____________,重组的基因是____________(5)经过减数分裂,此细胞能形成____种精子,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8、生物的绝大多数性状是______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9、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称为 。

如果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10、基因互作有好几种类型,它们自交产生F2代的表现型分离比应为:互补作用 ;叠加作用 ;显性上位作用 ;抑制作用 。

11、在旱金莲属植物中,单瓣花(5瓣)(D )对重瓣花(15瓣)(d )为显性,单瓣花和重瓣花只有在ss 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不管D 和d 的结合形式怎样,S 决定超重瓣花,一株超重瓣花与一株重瓣花杂交,得到半数超重瓣花和半数重瓣花,双亲基因型应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菊花的花瓣中存在着三种色素:红色、黄色和蓝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紫色,蓝色与黄色混合呈现绿色,缺乏上述色素的花瓣呈白色,各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控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均为显性。

当B 基因存在时,黄色素会全部转化为红色素。

当E 基因存在时,白色物3只转化为白色物4,但E 不存在时,白色物3也会在D 基因控制下转化为黄色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 、g)和途径二(A 、a ,B 、b), 纯种紫色菊花(甲)与另一纯种蓝色菊花(乙)杂交,
F1表现为紫色,F2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9紫色:3绿色:4蓝色。

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 F2紫色菊花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占____。

(2)如果只考虑途径一 (G 、g)和途径三(B 、b ,D 、d ,E 、e),
两株纯合亲本杂交(BBDDeeGGxBBddeegg),F2的表现型及 比例为__ ___。

(3)如果三条途径均考虑,两株纯合亲本杂交,。

如果F1的基因型为AaBBDDEeGG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两亲本组合的表现型为___ ___ 。

14(1)AABBGG 和aabbGG 1/9 (2)紫色:红色:蓝色:白色=9:3:3:1 (3)13紫色:3蓝色 紫色×紫色或紫色×蓝色
28.(14分)右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合成途径,已知红色素和蓝色素混合使花瓣表现为紫色,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合使花瓣表现为绿色,白色表示该化合物不含色素。

现有两纯合亲本杂交
得F 1,F 1自交得到的F 2中紫花:绿花:蓝花=9:3:4,请分析回答:
(1)该植物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2)F 1的基因型是______。

若F 1与纯合黄花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
例是___________。

(3)若F 2中的绿花植株自交,其子一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若F 2中紫花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其子代_____(能/不能)出现白花植株。

15.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请
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示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 。

(2)已知该植物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那么理论上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3)育种工作者将某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
紫花:红花=2: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

(4)育种工作者将(3)问中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
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其它花为紫色花。

他们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诱变产生一个新的显性基因(D ),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
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

假设二:上图中基因B 发生了突变,转变
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将上述蓝色花进行 处理,让其自交。

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其性状表现。

结果分析:若 ,则假设一正确;若 ,则假设二正确。

15.(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20 (3)AaBbcc (4)套袋 红色、紫色、蓝色都有(一定比例的)出现 只有红色和蓝色,没有紫色出现


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