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位基因解释

合集下载

等位基因频率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频率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频率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allele),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

不同的等位基因产生例如发色或血型等遗传特征的变化。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遗传效应,可将等位基因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注释: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若是三倍体及其他奇数倍体生物细胞,联会时会发生紊乱),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其中的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

我们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称作性状。

比如说人的眼睑形态就是一种性状,这种性状存有相同的表现形式:双重睑(又称双眼皮)、单重睑(superiorepiblepharon上睑赘皮,又称单眼皮),其中单重睑为隐性,双重睑为显性。

我们把它们称作相对性状(其概念就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相同整体表现类型)。

性状又就是由基因掌控的,掌控显性性状的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如a),掌控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如a)。

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有,所以一个个体的基因型就存有:aa,aa,aa,不过也存有出现了染色体变异引致存有多个基因。

a和a就可以则表示一对等位基因。

它们的定义为:染色体的相同边线上掌控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什么是等位基因

什么是等位基因

什么是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基因位点上,不同基因的变体。

基因位点是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置,对应着某一特定基因。

在这个基因位点上,个体可以携带不同的基因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被称为等位基因。

每个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有一对相应的基因,其中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这对基因位点上的两个基因可以是相同的(同一等位基因)或不同的(不同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可以影响个体的表型,即外观、行为和其他性状。

如果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称为纯合子;如果两个等位基因不同,称为杂合子。

纯合子和杂合子状态可能导致不同的遗传表现,这称为基因型。

例如,考虑一个基因位点上的眼睛颜色基因。

如果一个人在这个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都编码蓝色眼睛,那么这个人是纯合子纯蓝眼睛。

如果这个人在这个位点上有一个编码蓝色眼睛的等位基因和一个编码棕色眼睛的等位基因,那么这个人是杂合子,可能表现出棕蓝混合的眼睛颜色。

等位基因的概念对于理解遗传变异和基因座位点的多态性非常重要,因为它说明了为什么在相同基因位点上个体之间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1/ 1。

基因突变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等位基因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发生的变异现象,它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等位基因则是指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不同基因表现形式。

基因突变和等位基因密切相关,是基因变异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点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的一个碱基发生突变,导致该碱基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插入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插入一个或多个碱基,导致基因序列的长度发生改变。

缺失突变则是指基因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碱基被删除,导致基因序列的长度减少。

这些突变类型都可以导致等位基因的产生。

等位基因是指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不同基因形式,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基因功能。

等位基因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等位基因和隐性等位基因。

显性等位基因指的是在杂合状态下即表现出其遗传性状,而隐性等位基因则指的是在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出其遗传性状,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

基因突变和等位基因的关系在遗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因突变是基因变异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导致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影响个体的遗传性状。

在自然界中,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基因突变和等位基因的不断积累和选择,生物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基因突变和等位基因的研究对于理解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遗传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突变可以导致等位基因的改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通过研究基因突变和等位基因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基因突变和等位基因的研究还对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等位基因的存在使得个体之间的基因型和表型差异增加,从而增加了生物种群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通过研究基因突变和等位基因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种群的进化和分化过程。

基因突变和等位基因是基因变异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影响个体的遗传性状。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是由于基因突变形成的。

反应规范:指某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中所显示出的表型变化范围,即基因型决定着个体对这种或那种环境条件的反应。

表现度: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外显率:指一定基因型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预期表型的比例,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表型模写:指环境改变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会类似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

不完全显性:又称半显性,其特点是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

镶嵌显性:特点是在后代的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上分别表现出双亲的表型。

并显性:特点是在后代个体的同一组织同一空间表现了双亲各自的特点。

致死基因:指能使携带者个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互补作用: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独立的等位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着一种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一对基因是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或者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这种基因互作的类型称为互补作用。

积加作用:是指由几个非等位基因共同决定着某一性状的表现,并且每一个基因都只有部分的作用,其单独存在时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

重叠作用:是指多对非等位基因的显性基因只要存在任何一个,都能表现出同样的表型,只有当显性基因都不存在时,才表现出另一种表型。

修饰基因:有些基因本身并不控制生物性状的表型,但它可以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效应,这些基因称为修饰基因。

上位效应:是指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作用于一对性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遮盖作用,随着后者不同而不同的现象。

起遮盖作用的如果是受显性基因的控制,则称为显性上位效应,如果起遮盖作用的是受一对隐性基因的控制,则称为隐性上位效应。

染色体作图:研究连锁基因间的排列顺序和距离通常要分析减数分裂的产物,采用测交方法可以通过表型直接检测出基因交换类型。

等位基因 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 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基因位点上存在的不同基因形式。

基因位点是指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置,不同的等位基因代表了基因在该位点上的不同变体。

每个个体在某个基因位点上都有两个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等位基因决定了个体在该位点上的遗传特征或表型表达。

等位基因可以分为显性等位基因和隐性等位基因。

显性等位基因指的是只需一个等位基因就能表现出相应的遗传特征,而隐性等位基因则需要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才能表现出相应的遗传特征。

例如,在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中,A和B等位基因是显性等位基因,而O等位基因是隐性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的存在使得个体在基因位点上的遗传多样性增加,这对个体的适应性和进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不同的等位基因可能会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某些等位基因在群体中频率增加或减少。

总之,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基因位点上存在的不同基因形式,它们决定了个体在该位点上的遗传特征或表型表达。

通过研究等位
基因的分布和频率,可以深入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等位基因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等位基因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等位基因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等位基因(allele)是指在相同基因座上各个互相配对的基因。

基因座是指基因位点上的特定位置,它控制着某一特定性状的表现。

相同基因座上的不同等位基因可以导致个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对个体的性状和遗传变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等位基因的存在使得个体在遗传上具有多样性。

一个个体的某个基因座上,可以拥有来自父亲的一种等位基因,来自母亲的另一种等位基因,这两种不同等位基因分别称为杂合子(heterozygote)。

同一基因座上,如果个体拥有相同的等位基因,称为纯合子(homozygote)。

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和纯合子两种形式决定了个体的遗传表现。

等位基因的表现方式可以表现为显性(dominant)和隐性(recessive)。

显性等位基因的表达会掩盖掉隐性等位基因的表达。

只有当个体同时携带两个隐性等位基因时,隐性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出来。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父母两人都表现正常但却可能生出患有某种遗传疾病的子女。

因为这些父母可能是隐性等位基因的携带者,而他们的子女在基因座上得到了来自两位父母的隐性等位基因,从而表现出遗传疾病。

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个体中的分布和表达方式可以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

一种常用的分析等位基因的方法是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通过扩增特定基因片段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从而确定个体在某个基因座上所拥有的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遗传变异和遗传性状的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不仅在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育种中的基因筛选和改良,还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等位基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为预防和治疗遗传性疾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手段。

总之,等位基因是相同基因座上互相配对的基因,它们在决定个体性状和遗传变异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我们可以研究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个体中的表达方式。

等位基因数字排列顺序

等位基因数字排列顺序

等位基因数字排列顺序等位基因是指基因座上不同的基因形态,即基因型的变异形式。

等位基因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支配等位基因(dominant alleles)和隐性等位基因(recessive alleles)。

支配等位基因能够表现出来,而隐性等位基因只有在表现出两个相同的基因时才能够被表现出来。

等位基因的排列顺序通常是由基因座的位置来决定的。

在人类的基因组中,等位基因的位置是按照染色体上的一定顺序排列的。

染色体是人类基因组中的基本单位,它们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人类基因组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

人类基因组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有特定的编号,例如第一对染色体为1号染色体,第二对染色体为2号染色体,以此类推。

除了性染色体外,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两个拷贝,一个来自父亲,另一个来自母亲。

这两个拷贝中的每一个都拥有不同的等位基因。

在一组等位基因中,通常会有一个支配等位基因和一个隐性等位基因,支配等位基因会遮盖隐性等位基因。

如果一个人拥有两个支配等位基因,则他们的表型(外部表现)将是该等位基因的表现形式。

如果某人拥有一个支配等位基因和一个隐性等位基因,他们的表型将是支配等位基因的表现形式,因为支配等位基因会压制隐性等位基因的表现。

等位基因的数字排列顺序通常是按照染色体上的基因座来编排的。

在一对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座都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例如,如果一个等位基因的名称为A,而它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基因座1,那么它的完整的等位基因名称将是1A。

等位基因数字排列顺序通常是按照下面的方式来编排的:1. 将染色体编号作为等位基因数字排列的第一个元素。

2. 记录等位基因名称,按照基因座的顺序排列。

例如,如果染色体上有基因座1、基因座2和基因座3,则等位基因数字排列的顺序将是1A、2B、3C。

3. 如果同一染色体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它们的排列顺序通常是按照基因座的顺序,从支配等位基因开始排列,隐性等位基因排在后面。

等位基因的概念

等位基因的概念

等位基因的概念等位基因,也称等位变异,是指在同一基因座上存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等位(allele)形式。

等位基因是基因座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遗传性状变异的重要基础。

在人类基因组中,每个基因座都可以存在不同的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位基因的选择等原因导致的。

等位基因可能对个体的特征、表型产生显著的影响,包括生长发育、性别决定、疾病易感性等。

等位基因的存在为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提供了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是个体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适应和变异的基础。

不同的等位基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优势或劣势。

例如,对于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某个基因座上的某个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而另一个等位基因可能会降低患病的风险。

等位基因的遗传方式有不同的模式,包括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和共显性遗传等。

在显性遗传中,一个等位基因的表达会遮盖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达,而在隐性遗传中,一个等位基因仅在双等位基因中表达。

共显性遗传则是指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出现时会导致一种新的表型表达。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等位基因代表了基因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不仅影响个体的表型差异,也对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进化产生影响。

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竞争和相互作用是基因演化的驱动力之一。

等位基因的研究对于理解个体和种群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非常重要。

通过对等位基因的检测和分析,可以揭示与个体特征和疾病相关的遗传因素。

例如,通过对特定基因座等位基因的分析,可以预测某个疾病的患病风险,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措施。

此外,等位基因的研究还可以帮助理解物种的进化和适应过程。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适应性较强的等位基因会在群体中逐渐增多,从而改变群体的基因组结构。

这一过程可以从群体遗传的角度分析,并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物种保育提供理论支持。

总结起来,等位基因是基因座上存在的不同等位形式,它提供了个体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从“等位基因”一词的来源谈起
“等位基因”的英文“Allele”是“Allelomorph”的缩写形式。

“Allelomorph”则是由“Allelo”(互相不同)和“morph”(形态)两个希腊词根组合而成,它的核心意思就是“互不相同”。

当年我国学者在确定中译名时,把“Allelomorph”译为完全改变了原意的“等位基因”。

从中文上讲,“等位基因”则只强调了“等位”(即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占有相同的座位),而忽视了“互不相同”。

由此,也就必然引起在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中,至今还有争论。

类意译错误的遗传学名词还有“同源染色体”等。

“同源染色体”实际上并不同源,它的概念要点包括: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配对的2个染色体;②究其来源,其中1个来自母本,1个来自父本;③在形状大小上,一般都相同;④所负载的基因是成对的等位基因。

在这4个要点中,①是最本质、最准确的叙述。

2 从几种比较权威的工具书上看
1)等位基因 Allelomorph 或 Allelomorphic gene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编写组,《英汉生物学词汇》,科学出版社,1983,P.36
2)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是由基因突变而起源的。

——冯德培、谈家桢、王鸣歧,《简明生物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P.1463
3)凡是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基因都称为等位基因。

——盛祖嘉,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遗传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上海),1983,P.49
4)等位基因(allele)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基因座上的2个不同形式的基因。

——第2届《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遗传学名词》,科学出版社,2006,P.9
可见,上述工具书中,除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遗传学》中的解释有些不同之外,其余都明确指出了“等位基因”一词真正含义。

3 有关“等位基因”一词的完整、准确理解
早在1979年,由刘祖洞、江绍慧编写的、在全国高等学校普遍使用的《遗传学》(第1版)教科书中,就给予了简短明确的表述: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如红花基因C和白花c,相互是等位基因(allele)。

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中,查阅和研读了多种学术专著和高等学校《遗传学》教科书,特别是得到东南大学高翼之先生的悉心指导后认为,关于“等位基因”可从以下4点进行理解:①“等位基因”是指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
②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占有相同的座位;③控制着相对性状(即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④通过基因突变可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例如,人类中的黑尿症基因的座位在3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它是由在同一座位上的能制造尿黑酸加双氧酶的基因在第690个碱基或第901个碱基发生差错产生的,分别位于2条3号染色体相同座位的黑尿症基因和正常基因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上述4点中的第①点是“等位基因”最本质的含义,但常常为人们所忽视。

在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旧人教版必修第2册25、43和课程标准人教版生物《遗传与进化》12、30、82)中,都没有提到“等位基因”是指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这一要点,由此带来了对高考试题命制和解答的困惑。

基于上述探讨,对2008年高考理综四川卷(6月8日)的31题中关于“等位基因”的表述,正确的理解是:H和h应该互为等位基因;H和H互相不是等位基因,h和h互相也不是等位基因,HH和hh只能视为一对相同的基因。

试题中“父本控制糯的一对等位基因”,应修改为“父本控制糯的一对基因”。

遗传学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占有中心的地位。

孟德尔遗传定律在近年的高考中,始终都作为主干内容进行考查。

因此,遗传学名词的规范使用,对于促进遗传学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加快遗传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