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个航母

合集下载

探秘中国第一艘航母

探秘中国第一艘航母

探秘中国第一艘航母作者:李菁吴健等来源:《畅谈》2011年第14期2011年6月7日,国内很多网站在首要位置上刊登了这个标题:《总参谋长首度证实中国正建航母》。

文章说,中国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在访美前接受香港某报专访时,首次公开证实,中国正在建造航空母舰。

这也使得多年来秘而不宣而又被热议不止的航母话题,再度成为焦点,而“瓦良格”号的“前世今生”,早已被媒体迫不及待地调查清楚。

“瓦良格”号1988年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下水,到如今作为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亮相,已经走过了23年的风雨。

经过漫长的猜测、关注和等待,整修一新的“瓦良格”号即将成为中国海军拥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这一点似乎再没有人怀疑。

然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俄罗斯面对即将恢复功能的“瓦良格”号却充满了心酸的感受,因为它手中仅有的现役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代号“1143.5工程”)本该有一艘姊妹舰,它就是“瓦良格”号,然而分裂的国家和衰弱的经济不允许它有参军的机会。

“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瓦良格”号航母诞生于苏联时期。

1970年,号称“红色马汉”的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主持进行了空前的“海洋一70”全球大演习,飘扬着红旗的苏联军舰在四大洋上全线出击,令美国和北约惊呼“北极熊学会了游泳”。

但不管对手是不是“捧杀”,苏联海军自己倒是通过演习发现了自身的巨大缺陷,那就是长期附属于陆军的苏联海军舰队一旦远离本土作战,就会面临指挥不灵、持久作战能力有限等致命弱点,毕竟岸上指挥的模式不适于海洋环境作战,因此苏联海军总司令部强烈要求发展远洋舰队的舰队核心舰种。

1982年5月7目,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部长会议经反复酝酿和讨论,作出了建造第三代航母的决定。

当时,苏联计划建造两艘,编号分别为“105”和“106”。

“105”就是俄罗斯海军现役惟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而“106”就是命运坎坷的“瓦良格”号。

按照当时的设计方案,这两艘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均为6.7万吨,全长310米,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仅短22米。

张峥中国首艘航母舰长

张峥中国首艘航母舰长

张峥中国首艘航母舰长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2年第19期本刊记者梁伟2012年9月25日,大连港,阳光和煦,波平浪静。

这一天注定载入历史,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10点,交接入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海军接舰部队授予军旗和命名证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读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

仪式结束后,胡锦涛健步登上“辽宁舰”,检阅了海军仪仗队。

随后,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同志来到飞行甲板和部分舱室,认真察看舰上设施设备,与官兵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工作、训练和生活情况,会见参与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建造的科技人员、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中国海军从此迈入航母时代。

当我从胡主席手中接过军旗,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站在宽阔的航母飞行甲板上,“辽宁舰”舰长、海军大校张峥颇为激动。

43岁的航母舰长外界关心中国的航母,同样关心第一艘航母舰长的人选。

航母舰长作为全舰的最高指挥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不仅对航海、驾机、操舰、指挥作战和综合管理样样精通。

还要有丰富的国际战略、外交等经验,更要有凝聚全舰上下数千人的领导艺术。

军事科学院杜文龙研究员说:“从张峥整个履历看,他在主要的战斗潜艇驱逐舰都当过舰长,对水面作战、立体海战都有全程了解,而且是从基层逐步成长起来的。

宽广的视野、丰富的经验,都是中国海军航母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

”的确,这个43岁的舰长是靠着自己的实力一路走过来的,张峥在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而后在大连舰艇学院舰艇作战指挥专业获硕士学位,又远赴英国国防语言学院和英国三军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深造。

先后担任护卫舰、驱逐舰舰长,有着丰富的管理和指挥经验,对大型水面舰艇建设也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早在10多年前,《解放军报》在报道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指挥员队伍时就有这样的记录:以研究生舰长杨宏、张峥、胡尧兴等为代表的新生代的崛起,带来了支队训法、战法改革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海军感想

中国海军感想

中国海军感想有人说,一个国家如果掌握了海洋,他就掌握了一切。

也有人说,一个国家的财富来自海上,危险也来自海上。

那么,中国要成为超级大国,海军必须强大。

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谈谈中国海军的现在,并希望同学们带点中国好男儿的勇气和睿智,巾帼英雄的敏锐和冷静去设想一下中国海军的未来。

大家知道,在2012年9月25日,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下水,那时,很多中国人就认为中国已经成为海军军事强国,由此,当中国因为钓鱼岛与日本产生矛盾时,很多人就觉得中国该用武力解决,并且认为中国必胜,对此我只能说,那是你觉得中国必胜,身为国家领导人是不可能用孤注一掷方式去决定中国命运的。

就因为这,别人是领导人,而你是一个被领导者。

说到这,你可能会说,你这是张别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你可以如此说,但我只相信实力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我们只要去了解一下辽宁号航母的具体性能,你就可以发现中国的航母在美国的航母面前就像小巫见大巫,并且,中国能建立起辽宁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从前苏联手中买来已完成68%的辽宁号前生,在别人的框架上去完成航母后期的制造,大家都知道,中国一句古话,万事开头难,别人已经把难的做了,我们只是顺着别人的思维前行,当然就不能有太大的创新。

再说航母的心脏——决定航母续航时间的部件,发动机,中国航母用的是蒸汽式发动机,而美国的这种航母已经基本退役,全部应用核动力驱动,就因为发动机的差异,导致辽宁号的续航时间只有45天,而美国核航母能有几年的续航时间,这也就是说中国的海军还没有远程打击的能力,而美国可以打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航母是一个国家远程进攻的海上基地,一个国家的海军如果没有航母,就注定了你这个国家只能采用近海防御的战略方针,这也就违背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这句最好战争名言,这也就决定了别人打你的时候,你只能伤害本国的人民与建筑,为此,我们只有把战场放在远离中国国土的地区,为此,航母必不可少,但就现在中国的航母实力,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把战场推到远离中国土地的地方,为此,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以来,中国航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一、中国航母的起始
1.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

2. 1998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一艘航母。

二、第一艘中国航母
1. 2002年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兴建工程开始。

2. 2011年“辽宁舰”服役,并成为中国第一艘正式服役的航母。

三、中国航母的发展进程
1. 2012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二艘航母。

2. 2017年第二艘航母下水,并且开始进行各种测试。

3. 2020年第二艘航母完成海试并投入使用。

四、中国航母的性能和特点
1. 中国的航母采用了滑跃起飞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

2. 航母上搭载的飞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5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设计和生产都是自主完成的,表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五、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
1. 中国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建造多艘航母。

2. 未来中国的航母可能会搭载更为先进的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作战范围也会逐渐扩大,充分展现航母在海战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航母在过去几十年里的长足进步,同时也能够预见到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前景。

观看我国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飞行心得体会

观看我国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飞行心得体会

观看我国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飞行心得体会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后,海军官兵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按计划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中。

期间,顺利进行了歼—15飞机起降飞行训练。

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

全舰官兵牢记嘱托,不辱使命,深入开展了“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训练竞赛活动,围绕舰载机上舰,全舰各部门、各战位结合科研试验,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主动把试验与训练有机融合,以试验带动训练,以训练保障试验,大大提高了试训效率。

入列以来,全舰完成了上百个训练科目和试验项目。

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舰上飞行指挥员,面对新机种、新科目、新环境、新要求,勇于探索,刻苦训练,把握规律,精益求精,按照“大胆地飞,科学地飞,精准地飞”的要求,进行了高强度飞行训练,探索并固化了着舰的飞行方法,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掌握了大侧风、低能见度、不稳定气流等条件下的偏差修正动作要领。

在实际研练中,所有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成绩都达到了训练大纲规定标准和上舰试验要求,首次上舰飞行均一次成功。

近日有关中国航母舰载机触舰起飞的报道,引起了媒体和读者的广泛的关注,也引起了专家和网民的各种解读,可见,舰载机着舰是大家高度关注的话题。

为何要进行触舰复飞训练首先需要解读的是什么叫触舰复飞,按照军事飞行的惯例,轻微触及航母飞机跑道然后迅速离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着舰,这和我们一般所说的连续起飞看似类似,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连续起飞过程飞机其实已经完成着陆,飞机的重量已经完全通过起落装置支撑在道面上,而轻微触舰复飞,飞机的重量其实并没有完全支撑在跑道面上,此时,机翼的升力依然承载着飞机重量,起落装置其实只是一个触及面,然后迅速拉起再次离开,这个过程其实更像是低高度复飞,只是机轮触及跑道面而已。

触舰着陆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着舰,然而,其意义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知道,作为首次着舰成功的标志性时刻,要达成这一目的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除了陆基模拟着舰道面上进行模拟着舰训练,舰上训练的过程也是漫长和艰苦的,要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和练习内容非常之多,当然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是低空通过航母、触舰复飞和最终的正式着舰。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热点材料】XX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

自去年7月中国国防部宣布正在改造一艘废旧航母以来,已有一年多时间,这期间中国航母平台共进行了多次海试,按照既定计划开展了各项科研试验,达成了既定目标。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链接】本1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海军部队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海军部队发展: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核潜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军已拥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许多兵种。

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空军部队建立:建国初期,人民空军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空军部队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改革开放后,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

导弹部队的创建与发展。

创建: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发展: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系统,是执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试分析这句
话的表达作用。
运用对偶、比喻、夸张 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 舰时的浩大声势,富有感染 力;同时化用诗句,引出下 文对着舰过程的详细报道, 增添了诗意。
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 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有什么妙处?
着舰后:回顾历史,欢庆胜利
自豪 爱国
这篇通讯采用现场特写的方法,再现 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 过程,展现了宏伟的场面,表现了人们激 动、自豪的心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与民族自豪感。
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 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 空母舰——001A型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 司大连造船厂举行。当天9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 声中开始。按照国际惯例,剪彩后进行“掷瓶礼”。 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 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航空母 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
◆词语集注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
气势雄伟。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轮船上悬挂信号、
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凛冽:刺骨地寒冷。 镌刻:雕刻。
浩瀚:水势盛大。
娴熟:熟练。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 的了解。
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文中形容发动机的轰鸣声。
一方面通过对话交代着舰的动作。 另一方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塔台内,聆听着两人
之间的对话一般,增强了现场感。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 人都捏着一把汗。

浅析以中国航母为载体的初中物理知识考点

浅析以中国航母为载体的初中物理知识考点

浅析以中国航母为载体的初中物理知识考点开封市集英中学王永琴以中国航母为载体的考题在近年来中考中频频出现,在题目设计的过程中经常先介绍与中国航母相关的科技知识,进而考察与初中物理知识相对应的一到多个考点。

这些题目涉及面广、难度适宜。

初中学生在读题、审题、做题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同时也增加了对中国航母的了解。

这些考题一方面可增加学生对中国航母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对探索科技的兴趣、积极性。

在大批科研人员殚精竭虑的努力下,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于正式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建设领域开启了新篇章。

航空母舰是一种大型水面舰艇,兼具海上浮动机场。

舰载机是其主要作战武器。

航母一方面可以提供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所需的场地,另一方面具有整合通讯、情报、信息及后勤保障的作用。

具有突击威力大,战斗用途广的特点。

航母作为尖端武器系统,里面运用到了数不清的物理知识,下面我们来浅析一下以中国航母为载体的初中物理知识考点。

一、中国航母之压强、浮力与平衡简单说,为了金属制作的航母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利用了初中物理物浮沉条件中的密度关系,在水密舱中密闭一定量的空气,从而使整个船母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因为航母处于漂浮状态,所以航母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一对平衡力。

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航母受到向上浮力等于液面下舱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经常涉及到的考题如下:1.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正式下水(如图所示).采用了现代航母建造中普遍使用的下水方式—漂浮式下水.漂浮式下水是打开闸门让海水注入船坞(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类似于三峡大坝里的闸室),船依靠直身浮力浮起后进入水域.(ρ海水=1.0×103kg/m3,g=10N/kg)问:(1)若航母在运输途印度洋进入南海时受到的浮力,航母底部受到的压强会。

航母将会一些。

(ρ南海海水>ρ印度洋海水)(2)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会,航母底部受到的压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第一个航母
中国的第一个航母
今天,我看了新闻联播,说中国的航母研制成功了。

我十分欣喜,我一步三格的跑了过去。

一看,是一个sooooobig的航母,他的大名叫做“辽宁号”。

他的排水量是万吨。

并且上面挂满了国旗,只要是能挂上的就挂上。

请问:这么大的航母怎么能没有舰长啊?呵呵,就是舰长张峥了。

政委是梅文先生。

恭喜他们俩!中国造出了航空母舰,我这个中国人也有面子啊。

再咋说,我们的航母也不错啊。

别人敢跟我们比,真是活神仙了。

再加上,这会震惊军事界的。

让别人小心一点啊!并且这个航母可能会用到钓鱼岛事件里去,我认为应该用它去打日本的小船。

给他打个稀巴烂,中国也是为了爱国梦想。

造出了十分强大的航空母舰。

我们学生要好好学习,为了什么?我说,只是为了我们的爱国梦想!和强国梦想!祖国的未来就看我们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