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航空母舰简介

航空母舰简介航空母舰概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
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我们通常讲的航母是航空母舰的简称,航母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将通讯、情报、作战信息、反潜反导装置及后勤保障整合为一体的大型水面战斗基地平台。
航母是航母舰队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航母提供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
航母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
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航空母舰发展史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 Ely)驾驶“柯蒂斯”双翼机首次从前甲板铺有25米木制跑道的“伯明翰”号轻巡洋舰(USSBirminghamCS-2)上起飞。
1911年1月18日,尤金·伊利又驾同一飞机在后甲板铺有36米木制跑道和22根阻拦索的“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USSPennsylvaniaACR-4)上首次降落成功。
1912年5月2日,英国的查尔斯·萨姆逊中尉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
1912年和1917年,英国的查尔斯·萨姆逊中尉和邓宁中校又分别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和降落。
这些勇敢者的试验,预示着航空母舰时代的到来。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以及百年屈辱 的作文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以及百年屈辱的作文从2012年中国改装自苏联未完工的航母“辽宁号”下水服役开始,再到18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首国产航母下水试航,中国人期盼了将近上百年的航母梦终于实现。
我们都知道航母自从出现以来,就作为大国象征的标配。
要是一国海军中看不到航母的身影,那它就不算是真正的海军大国。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为了航母期盼了几十年。
从民国时期,海军的前辈们就开始期盼自己国家的航母可以徜徉在祖国领海中,保卫整个中华大地。
但是因为民国时期连年征战,国力衰弱,别说航空母舰,就连5000吨以上的战舰都没有一条。
海军前辈的梦想只能一次又一次停留在纸上。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除了继续加强陆军和空军的建设外,必须大搞造船工业,建立"海上铁路,以便在今后若干年内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战斗力量。
研制航空母舰的提议再一次被提上海军装备发展会议上。
当时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了发展远洋海军的船舶工业8年建设计划。
这个计划分为两步:第一步,以导弹为主,潜艇为重点,同时发展中小型水面舰艇;第二步,建造航空母舰。
后来因为当时中国的国力,技术储备以及又要发展“两弹一星”和核潜艇,所以航母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直到十年动乱结束,邓小平上台以后,航母发展计划才又被提出来。
在被称为中国海军航母之父的刘华清上将的支持下,中国全面开始了航母之路,可惜直到他老人家去世都没有见到自己期盼了一生的航母服役。
中美建交以后,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全面改善,中国开始有机会接触西方国家的航母。
1980年5月15日至6月6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率中国军事技术代表团访问美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军委秘书长耿飚访美预作准备。
在圣迭戈海军基地,刘华清先后参观了“CV-63小鹰”号和“CV-61突击者”号航空母舰。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首次登上美国航空母舰。
1984年澳大利亚将”墨尔本“号航母作为废船卖给中国。
航母事业发展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历程。
从“辽宁舰”的诞生,到“山东舰”的入列,再到“福建舰”的开工建造,我国航母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全体海军官兵的英勇奋斗。
一、航母事业的重要性航母,作为现代海军的“王者”,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战略威慑力和国际影响力。
发展航母事业,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升国防实力、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发展航母事业,有利于我国在南海、东海等争议海域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2. 提升国防实力。
航母编队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
发展航母事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航母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同时,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可以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发展。
二、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现状1. 航母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已拥有两艘航母,分别为“辽宁舰”和“山东舰”。
目前,“福建舰”正在建造中,预计将于2025年服役。
2. 航母技术日益成熟。
我国航母在设计、建造、作战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3. 航母编队战斗力不断提升。
我国航母编队已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可以执行多种任务,如远海作战、反潜作战、护航等。
三、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方向1. 提高航母编队战斗力。
加大航母编队装备现代化建设力度,提高舰载机、导弹等武器装备的性能,提升航母编队的战斗力。
2. 加强航母人才培养。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航母人才队伍,为航母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推进航母技术自主创新。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程.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程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
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
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
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中国载人航天的历程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
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
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
“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
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
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以来,中国航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一、中国航母的起始
1.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
2. 1998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一艘航母。
二、第一艘中国航母
1. 2002年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兴建工程开始。
2. 2011年“辽宁舰”服役,并成为中国第一艘正式服役的航母。
三、中国航母的发展进程
1. 2012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二艘航母。
2. 2017年第二艘航母下水,并且开始进行各种测试。
3. 2020年第二艘航母完成海试并投入使用。
四、中国航母的性能和特点
1. 中国的航母采用了滑跃起飞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
2. 航母上搭载的飞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5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设计和生产都是自主完成的,表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五、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
1. 中国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建造多艘航母。
2. 未来中国的航母可能会搭载更为先进的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作战范围也会逐渐扩大,充分展现航母在海战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航母在过去几十年里的长足进步,同时也能够预见到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前景。
《中国航母之路》课件

# 中国航母之路
中国的航母梦
1 目标:成为世界航母大国
2 重要性:现代战争中的关键角色
母在战略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
1
第一艘中国航母:辽宁号
从其引进开始,追溯辽宁号航母的发展历程。
2
第二艘中国航母:山号
介绍山东舰作为现代化中国航母建设的重要一步。
护国家安全和海洋
阐述中国航母对于现代
权益
化军事力量的重要影响。
解释中国航母在维护国
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方面
的重要作用。
3 重要意义之一:国
际战略地位提升
指出中国航母对提升国 际战略地位的重要意义。
中国航母发展的展望
认清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加强技术研发和现代化建设 争取更多国际支持和合作
3
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规划
展望中国航母建设的发展前景与规划。
中国航母技术的进步与挑战
航母艇身设计
深入探讨中国航母建造中 的艇身设计技术。
动力系统
分析中国航母的动力系统 及其技术突破。
舰载武器与电子设备
探索中国航母装备的武器 和电子设备。
中国航母的应用与意义
1 重要意义之一:现
代化军事力量
2 重要作用之一:维
航空母舰专题研究报告

航空母舰专题研究报告在当今国际安全局势下,航空母舰作为国家海上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报告将综述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作用和影响,并引用相关专家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航空母舰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率先试水将飞机放置在水面上进行起降,而后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以美国航空母舰最为突出。
1960年代后期,随着武器技术的发展,导弹、舰空导弹等武器不断革新,航母的作用进一步得到了肯定。
二、航空母舰的作用航空母舰作为海洋霸主的代表,具有以下作用:1.作为战斗力的展示与威慑作用。
航空母舰的投入可以展示国家海军建设的底线和军力实力。
2.提供战略投射和海上平台支撑。
航空母舰作为展开远洋作战的海上平台,可以提供从此发起打击远离国土的敌人。
3.提供空中侦察的职能。
航空母舰的大气环境与陆地有极大不同,可以利用舰载机搭载各种机载传感器进行海上侦察。
4.提供舰队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
航空母舰的指挥系统可为舰队提供完整系统的指挥和控制。
三、航空母舰的影响航空母舰在战争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对国防和经济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带动经济发展。
航空母舰是一个巨大的综合性系统,其建设和维护涉及到众多产业链,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加强国内监管机制。
航空母舰的引进和建造必须在国家监管下进行,这可以提高国家对于国家安全的控制。
3.影响人们对国家安全的了解。
航空母舰的存在使得民众对于国家安全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让人们了解到了自己国家的强大。
四、专家观点1.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哈里·格尼斯认为,航空母舰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保卫国家安全,也可以向其它国家展示美国海军的实力。
2.英国皇家海军前任司令马克·斯坦宁认为,航空母舰不仅是打击敌人的利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威慑力的象征,其舰载机具有远程侦察和侵略性打击的双重能力。
航空母舰对于中国的意义

航空母舰对于中国的意义中国是否拥有航空母舰已经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了,从上世纪中国拥有海军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其实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对我们武装力量的要求,更觉得是对于中国的未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经济的争论。
中国的国土面积世界第三,这点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自豪,但是我们这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底能有多少资源可供我们国家的长期发展?我觉得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中国国内现有的资源无法完全支持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国的能源是十分匮乏的,陆地上无法满足我们对能源的渴望,我们只有想别的办法,很明显,海上以及别的能源丰富的国家是我们去寻求的重点,这不意味着我们去侵略去窃取,我们还是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去取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走对外平等和平的对外能源道路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同时也是由中华民族的本性所决定的。
中国未来的发展是离不开海洋的,是离不开外面能源丰富的国家和广大的市场的。
现在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国内的,但是在今后我们的国外利益将越来越大,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无法保障自己的海外利益是无法独立的,而保卫自己合法的海外利益靠的是强大的海军而且是远洋海军,这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谁拥有了海洋的控制权谁就拥有了未来发展基础。
我们国家一直是个陆权国家,直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海军才开始朝着蓝水海军转变,这比别的发达国家迟了上百年,但是亡羊补牢,我们还能够补的上。
现在的国际社会在超着多级方向发展,同时也就面临的旧的国际秩序将得到重新的确立,这样旧的海权规则也将要重新得到划分,世界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比较好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将国家将重新崛起成为大国。
而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没有硬件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硬件实力来去保障我们的海洋安全与海外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未来发展的需要。
仅仅靠黄水海军是不够的,黄水海军只能说是防御性的海军,为了能够保障自己海洋上安全与海外的利用,我们需要战略性的海军需要有走进大洋的海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早在1928年底,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便在呈文中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
1930年,海军部提出了一份包含航空母舰、装甲巡洋舰、潜水艇的庞大六年造舰计划。
;1937,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前国民党海军上将陈绍宽提出20艘航母建造的计划,可是由于各方原因都未能成功建造。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2011年8月14日,中国人民共和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航母的发展历来是增强海军实力的关键手段,当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中国之中,惟有中国没有自己的航母。
中国的邻国印度早已有自己的航母,2020年前将实现拥有三艘航空母舰的梦想。
日本也拥有等同于航母的舰只,并背靠强大的美国航母编队力量。
而超级大国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两到三艘航母一直在游弋,且美韩军演美国经常派航母参加。
并且,就连泰国都有了一艘小航母。
对中国来说,早已陷入从日本一直到印度的半弧形包围圈之中。
且中国有着长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历史上一直备受西方国家的蹂躏。
当前中国民富国强,拥有航母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早已是情理之中,应有之义。
强调制海权对于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地位的重要意义,谁控制了世界重要的海道和海峡,谁就能有效的控制海洋,就会成为世界强国。
对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说,现在处于三条岛链之中,无法冲出到达远洋。
远距离作战还不是很成熟,发展航母对于我国冲出三条岛链走向海洋深处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现在的南海海权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一系列的主权纠纷问题困扰着我们,发展航母对于解决这一系列的主权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展示我国的实力对其它小国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我国的远洋作战能力,对我国海权的维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大国,发展航母也是理所当然的,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之下,拥有航母对于一个大国来说也应该是必要的,航母的存在增加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也维护了我国内部的稳定同时也对我们周边国家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