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单元测试题(一)

合集下载

初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初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初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大洋洲2.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 阿拉伯半岛B. 印度半岛C. 雅庇半岛D. 伊比利亚半岛3. 以下国家中位于南美洲的是()。

A. 墨西哥B. 巴西C. 南非D. 阿富汗4. 地球上圈层结构的基本部分是()。

A. 岩石圈B. 气圈C. 水圈D. 冰圈5.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

A. 向北B. 向南C. 向东D. 向西6. 地壳是由地幔以下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的,这个构造单元称为()。

A. 北极洲B. 陆块C. 地震带D. 火山口7. 下列国家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A. 中国B. 巴西C. 俄罗斯D. 加拿大8. 南北长,东西狭的海洋是()。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9.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A. 五大湖B. 内陆海C. 里海D. 亚马逊河10.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 天山B. 长江C. 尼罗河D. 亚马逊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2. 世界上最狭长的洲是()。

3. 以下国家中位于南美洲的是()。

4. 地球的平均直径是()。

5.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

6. 地壳是由地幔以下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的,这个构造单元称为()。

7. 下列国家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8. 南北长,东西狭的海洋是()。

9.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10.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三、简答题(共40分)1. 什么是地理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2. 请简述地球的构造及其特点。

3.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并解释板块活动对地球表面造成的影响。

4. 简述地球表面的水域分布特点,并说明海洋在地球上的作用。

5. 简述陆地的分布特点,并解释陆地对人类的影响。

四、应用题(共10分)请根据以下地图,给出准确的答案:[地图图片]1. 地图上标有A、B、C、D四个点,请分别给出它们的经纬度坐标。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本测试卷共分为三个部分: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在答题卡上选择正确的答案或填写正确的内容。

完成测试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人员。

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C. 地球绕木星公转D. 地球围绕月亮自转2. 地球上形成的主要气候带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A. 经度B. 纬度C. 海拔高度D. 洋流3. 以下哪个不是地球上的大洋?A. 太平洋B. 大西洋C. 中国海D. 印度洋4. 以下哪个不是地理勾画一张地图时要标注的元素?A. 国家和国界线B. 主要河流和湖泊C. 城市和道路D. 沙滩和海洋生物5. 地球上大部分的淡水资源储存在哪里?A. 海洋B. 河流C. 冰川D. 湖泊填空题1.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比例约为________。

2. 地球内部由中心向外分为核、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地球壳层。

3. 中国的国土总面积约为________,位列世界第________大。

简答题1. 描述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 解释一下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答案:选择题:1 - B2 - B3 - C4 - D5 - C填空题:1. 3:12. 地幔;地壳3. 960 万平方千米;四简答题:1.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的运动,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运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综合信息系统,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初一地理单元测试题

初一地理单元测试题

初一地理第一次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请把正确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A .人们自古以来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B .地球的平均直径约为6371千米C .“天圆地方”的说法源于环球航行D .地球最大的周长是赤道2.在地球仪上,纬线是( )A .指示南北方向B .与地轴垂直的半圆C .长度不相等的圆圈D .全球只可以划分出90条纬线3.表示南纬、北纬、东经、西经的英文字母,顺序正确的是( )A .S 、N 、E 、WB .N 、S 、W 、EC .E 、W 、N 、SD .W 、E 、S 、N4.本初子午线是( )A .0°纬线B .0°经线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5.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越来越大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极点的纬度为0°姓名: 班级: 考号;6.某地经纬度位置是30°N,120°E,则该地位于()A.东半球和北半球 B.东半球和南半球C.西半球和北半球 D.西半球和南半球7.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 1:800 000B、1:8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80千米D、0 20千米8.当你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首先应选择[ ]来了解本市的基本情况。

A、世界气候图B、世界政区图C、世界地形图D、城市旅游交通图9.下列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的是[ ]A、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B、图上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越大C、地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越小,现用的比例尺就越小D、1/5000000的比例尺比的比例尺小10.在世界地形图上,看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这个数字被称为[ ]A、图例B、注记C、高度D、数值1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泰安到济南的直线距离为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20B、C、1/2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80千米12.某校七年级一班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①世界地图②中国地图③湖南地图④长沙市地图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④③①②13.下列图例中,表示沼泽的是[ ]A、 B、 C、 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南北极是地球上纬度最广的区域D、本初子午线在西半球15.下列关于经度纬度的变化,说法正确是[ ]、A、经度数越大,离本初子午线就越远B、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C、最大的经度是360°D、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为东经16.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B、更好的认识地球的形状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D、认识经纬度长短的变化17.与10°E正好相对的经线是[ ]A、90°NB、170°E C 、170°W D、140°E18.下列地点,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最吻合的是A、南北回归线附近B、南北极圈附近C、南北极点附近D、赤道附近19. 下面四幅平面图中,大树位于学校东北方向的是:20.一个人站在这样一个地方:他的北面是北半球,南面是南半球,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 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地球是正圆形的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3.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A.正南B.正北C.正东D.正西4.下列地点中,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B C D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C.北纬80° D.南极点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7.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福建省地图D.泉州市地图8、假设地球公转时, 地轴不是倾斜的, 下面现象仍然可能产生的是( )A. 同一地方, 一年有四季的变化B. 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C. 不同地方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一致的D. 同一地方昼夜长短的时间是变化的9.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赤道 B.地球公转轴C.极点 D.经线和纬线10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A. 正南方向B. 西北方向C. 正北方向D. 东南方向1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1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1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14、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文旨在测试读者对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的掌握情况,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地理学的精髓,以及应妥善处理地理知识。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个题,每题3分,共45分)1.有人使用新方法改变了地球上某个地方的气候,这是______A. 地理学科;B. 气候学科;C. 地质学科;D. 植物学科。

答案:B. 气候学科。

2. 地形分布属于______A. 地质学;B. 地理学;C. 气候学;D. 生态学。

答案:B. 地理学。

3. 人们把地球分为四个大洲,以下不属于四大洲的是____A. 非洲;B. 日本;C. 亚洲;D. 南美洲。

答案:B. 日本。

4.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A. 加强环境治理;B. 加强工业管理;C. 植树造林;D. 建立垃圾收集中心。

答案:D. 建立垃圾收集中心。

5. 降水量不均匀分布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一种A. 气象灾害;B. 地质灾害;C. 植物灾害;D. 动物灾害。

答案:A. 气象灾害。

二、填空题(共6个题,每题3分,共18分)6.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答案: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7. 海南岛气候上属于_______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

8. 中国有且仅有_______ 沿海省份及直辖市答案:20 个。

三、判断题(共8个题,每题3分,共24分)9. 地理学研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答案:正确。

10. 内陆湖泊是海洋的一部分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共1个题,每题8分,共8分)11. 论述植物的特性及功能。

答案:植物是指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的存在帮助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变。

植物具有吸收太阳能、平衡气候、净化空气、净化水资源、保持土壤肥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性和功能。

植物吸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植物生长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帮助改善气候,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还可以吸收和净化水资源,同时把污染物过滤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地貌中,属于平原地貌的是:- A) 高山- B) 山地- C) 台地- D) 盆地- 答案:D2. 下列选项中,对地球尺度描述正确的是:- A) 万里无云- B) 一丝不挂- C) 无微不至- D) 恣意纵横- 答案:D3. 城市用地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居住用地- B) 工业用地- C) 农田- D) 商业用地- 答案:C4. 下列气候因素中,与城市用地规划关系较小的是:- A) 温度- B) 降雨量- C) 风向- D) 湿度- 答案:C5. 全球性的风系统是由以下哪个因素驱动的?- A) 摩擦力- B) 高山地形- C) 气压差异- D) 洋流-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

- 答案:椭球体2. 地球上70%以上的面积被海洋覆盖,这些海洋形成了________。

- 答案:五大洋3. 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之间的交界部分称为________。

- 答案:海岸线4. 把地球的南北半球分开的是________。

- 答案:赤道5.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 答案:珠穆朗玛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 答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与空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

它涉及地球的形态、地壳构造、气候、植被、水文、土壤、人口等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城市分布、交通、经济发展等人文现象。

2. 简述城市用地规划的目的和重要性。

- 答案:城市用地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调控城市土地利用,保障人们居住和生活的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描述地球的各个层次结构及其特征。

- 答案:地球的各个层次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七年级地理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地理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地理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天圆地方。

B.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地球是正圆形的。

D. 地球是一个正方体。

2.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 6371千米B. 4万千米C. 5.1亿平方千米D. 6357千米。

3. 本初子午线是指()A. 0°纬线B. 0°经线C. 180°经线D. 20°W经线。

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经线和180°经线。

B. 20°E经线和160°W经线。

C. 20°W经线和160°E经线。

D. 赤道。

5.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 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6. 下列各点中,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的是()A. (30°S,170°E)B. (10°N,10°W)C. (30°N,170°W)D. (10°S,10°E)7. 在地球仪上,0°纬线与0°经线相比()A. 正好等长。

B. 0°纬线稍长。

C. 0°经线稍长。

D. 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

8.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 90°W,89°S.B. 80°E,40°N.C. 10°E,1°S.D. 180°,71°N.9. 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是()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10.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 北极圈。

B. 北回归线。

C. 赤道。

D. 本初子午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地球是一个多么庞大,多么复杂的天体!它的直径大约有1.2万多千米,在地面上绕赤道一圈大约要走多少公里?
A. B. C.
2. ()目前,全世界国家和地区多达200多个,相邻的国家有的多达15个以上,这是因为地球上的陆地不是均匀地分布的,而是以不同的方式集中在各个洲际间。

A. 对
B. 错
3. ()为了将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区分开,将陆地和海洋面积一起表示,我们把陆地和海洋总面积叫做地球的什么?
A. 地球形状
B. 地球与天空交界的一条线
C. 地球表面积
4. ()地地球的温度分布是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
一年四季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别很大,温带和寒带的区划是根据地球
上的什么绘制出来的?
A. 降水量
B. 蓝天白云的颜色
C. 温度的高低
5. ()一个好的家庭主要依靠父母亲子三代人相互支持建立
起来的。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地壳上由上、中、下地壳构成的,海洋相当于地球壳上的水界。

A. 对
B. 错
二、简答题
1. 简述地球的形状。

2. 解释为什么地球在南北两极和赤道的接近,气温相差很大。

3. 地球的陆地是如何分布在不同洲际的?
4. 说明夏季和冬季时不同地方的温差较大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单元测试题(一)(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地球上最大的圆圈是,它约长千米。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在同一天中,早、午、晚三个时段相比,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最厉害;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是?不是)一样长,季节较长,季节较短。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出的地球模型称为。

4 .0°经线又称为;与它相对的经线是。

5.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极圈是带与带的分界线。

6.在1∶400万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千米。

7.下列图例分别表示什么?8.地球自转一周约需要小时,公转一周约需要自转周。

9.地球表面产生昼夜现象主要是由于引起的;产生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引起的。

10.地球围绕公转,公转轨道是近似圆形的。

二、地理派对(请你挑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1.迎远方归来轮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归来轮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轮船本身,原因是:A.地球的海洋太大,陆地太小 B.陆地表面是平面C.海洋表面是平的D.海洋表面是球面12.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例就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B.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C.地图上表示居民点的符号是一样的D.图例不包括符号的说明文字和数字13.表示国界的符号是()14.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A.地球自转轴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C.地球上就有地轴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15.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6.读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17.北半球冬季一般是指A.1、2、3三个月B.11、12、1三个月C.12、1、2三个月D.10、11、12三个月18.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19.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300千米,而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A.一百万分之一B.三百万分之一C.1∶1000万D.1∶3000万20.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30000 B.300千米C.l∶3000000 D.图上l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三千米三、双子星座(请你挑选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15分)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21.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22.从北半球的冬至日至次年的夏至日A.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B.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D.23.5°N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23.关于重庆(29.5°N)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低纬度地带B.位于热带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D.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24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图上的高度通常是绝对高度B.在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表示坡陡C.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用来表示沿着某地表一线上的地势起伏D.在各种彩色地图上,绿色都表示平原25.读右图,正确的说法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26.以下各项中,哪个说法是相对高度( )A.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B.某地比泰山高260米C.两个山顶之间的垂直距离是250米D.吐鲁番是中国陆地表面最低的地方27.关于右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是( )A.甲地位于山脊上B.甲地位于山谷中C.乙地位于山谷上D.丙地位于山谷中28.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总共有360条B.纬线总共有无数条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29.当北纬40°地区冬至日太阳升起的时间可能是A.4∶30 B.6∶00 C.7∶30 D.7∶40 30.在右面的经纬网图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有A.A点B.B点C.C点D.D点四、读图综合与探究试题(50分)31.读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图,并回答(10分)(1)人们的认识过程是。

(2)麦哲伦是(国家)的航海家。

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回答:年他的船队从出发,渡过洋.绕过洲南端,进入洋;后又穿过海峡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角返回,成功地绕地球一周。

(3)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的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你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感悟呢?32.读“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2)经线指示______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__________,长度______,并与________线垂直相交。

(4)所有纬线都互相_______,长度_______,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_______,到两极成____________。

(5)据所学知识简单阐述地球仪与地球实体有何不同: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8分) (1)写出地球公转至A 、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B .(2)地球公转至A 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 现象。

(3)一年中,北京市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月 日或 月 日。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5)北京市小朋友发现太阳光线射进教室最长的时间是地球运行到图中 (填字母)位置,早晨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时地球运行到图中 (填字母)位置。

34.根据所学有关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5种地形的特点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填出其他4种地形的名称。

(4分)35.读“南半球部分区域经纬网图’’,回答:(9分) (1)写出ABD 三点的经纬度: A . , B . , D . 。

(2)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并在图中用笔绘出。

(3)A 位于C 的 方向, B 位于D 的 方向; ABCD 位于E 的 方向。

36.读右图回答问题:(5分)(1)按照绘制地形剖面图的一般步骤,将 右面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3分) (2)估计图中的C点、D 点的海拔各是 多少米?(2分)C点 D 点盆地海拔较高海拔较低地面起 伏 起伏很 小第35题图第36题图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说明:卷面评分的注意事项1.客观题参照所给答案和赋分标准给分。

2.主观题参照所给答案,允许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不足则酌情扣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6371 5.1 赤道4万2.中午不是夏季冬季3.地球仪4.本初子午线180°经线5.回归线南寒南温6 .40 7.铁路公路长城山峰8.24 3659.地球自转地球公转10.太阳椭圆二、地理派对(请你挑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11.D 12.B 13.B 14.C 15.B 16.D 17.C 18.D 19.C20.A三、双子星座(请你挑选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15分)21.BD 22.AD 23.AD 24 AC 25.BC 26.BC 27.AC 28.BC 29.CD 30.AB四、读图综合与探究试题(50分)31.(10分)〖(1)~(2)小题每空1分;(3)小题共2分,只要说法合理即可得满分〗(1)漫长的、逐渐深化的(2)葡萄牙1519 西班牙大西南美太平马六甲好望(3)我们应该学习前人认识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抵制邪教,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

32.(16分)〖(1)~(4)小题每空1分;(5)小题共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两条即可的满分〗(1)略(2)东西南北(3)南、北两极相等纬(4)平行不等逐渐缩短点(5)①地球仪是地球大大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③地球仪上是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

33.(本题共8分,除第3小题1分外,其余每空1分)(1)夏至冬至(2)北回归线极昼(3)12月22日 12月23日 (4)逆时针(5)B B34.(本题共4分,每空1分)左栏从上到下:山地丘陵右栏从上到下:高原平原35 .(1)A.(80°S 150°E)(1分)B.(50°S 90°W)(1分)D.(60°S 60°W )(1分)(2)20°W 160°E(1分)图如右图中粗线所示(2分)(3)西南(1分)西北(1分)正北(1分)36.(本题共5分,合理即可得分)(1)地形剖面图如右图所示(3分)(2)C点海拔约250米(1分)、D点的海拔约海平面以下50米。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