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记忆歌谣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了解唐朝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贞观之治、开 元盛世。
2、简单分析“盛世”出现的原因。
3、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 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4、正确认识古代杰出政治家所发挥的作用,培养 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阅读课文,
提取信息!
时 间: 618年
治国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 完善科举制度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治宏贞观 政启开元
唐玄宗 李隆基 进入鼎盛时期
前期“开元盛世”
巩固练习
1.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
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 B )
A.贞观遗风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2.宰相魏徵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 (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 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 襄(今湖北荆州、襄阳),北至太原、范阳(今北 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 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唐太宗认为“死 者不可再生,用法务 在宽简”。《唐律》 规定:“诸犯罪未发 而自首者,原其罪”, 即自首可减免刑罚。
减省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轻徭薄赋,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 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唐太宗执政后)天下安定太平。流民都有了土 地,回归乡里。粮食丰收,一斗米才3、4钱,一年来 全国因为犯罪而判死刑的人才29个。全国各地都可以 不关家门,也没盗贼。出门在外的旅人也不需要带粮 食,在路途中就可以买到。

人教部编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6张PPT)
宋 838428 璟
狄 仁 杰
武则天时的名臣
2.武则天统治的评价:
无 字 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 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 838428 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 不见唐代所刻一字。很多人对她褒贬不 一,那么我们今天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她 呢?
政 启 开 元 , 治 宏 贞 观
2.唐太宗统治期间开创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838428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原因何在?
魏征,字玄成,馆陶 (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
838428 言著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 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论任贤》
新课讲解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于何时何地何人?
时间:
618年
838428
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 定都:
长安
唐高祖窦皇后四子表
长子 李建成 太子
秦王
589-626
598-649
次子838428 李世民 三子 四子
唐太宗李世民 (626—649年在位) )
公元626年,玄武 门之变两个月后, 李玄霸 早夭 李世民即位,627 李元吉 齐王 603-626 年改元贞观。
知新
时间:
导入
爷爷是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爸爸是皇帝
妈妈是皇帝
838428
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
哥哥是皇帝
自己是皇帝 唐睿宗李旦
儿子是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838428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梳理】(按照平时要求,把相关内容在书上逐页做好标记)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6—8页)1.唐朝的建立:(1)背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2)建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②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③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唐太宗的主要政策和措施:①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最著名的谏臣:魏征)②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③政治: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⑤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14页第一段)4.什么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广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8-9页)1.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共掌朝政: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3.周朝建立: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4.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5.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 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 尽入吾彀(gòu)中矣!”你认为 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以人悟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贞观之治,初现盛世
结合课文,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 学习与
了哪些措施?
探究
政治上: 1、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2、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3、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4、严格考查官吏。 经济上: 减轻劳役,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杜甫《忆昔》
以人悟史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1)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唐玄宗走马任姚崇
姚崇
文武双全,历仕武则天、唐中宗、 唐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 部尚书。他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 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 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 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 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 宰相。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 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三: “天下大稔(rěn,丰收),流散者咸归乡 里,……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资治通鉴》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教昌盛
以人悟史
贞观之治,初现盛世
评价唐太宗
❖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志:应客观,公正,一分 为二,放在特定 的历史环境下,是否推动历 史的进步。
以人悟史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人物档案: 姓名:武则天(武曌) 事迹: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后改唐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
以人悟史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措施:
武 人①❖之则政打量天治击,确上敌又实:对有是的识一人位官之治僚智国贵,之族还才。有,用她人既之有术容。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毛制泽度东 武❖则经天济是上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宋产庆。龄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 到 “开元盛世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 到 “开元盛世
——《唐语林》
(1)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这表明他悟出了什么道理?在他 执政之后,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唐太宗。道理: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注重减轻人 民的负担。统治局面:“贞观之治”。
(2)材料二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什么的重视?她又是如何做 的呢?
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 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C )1.(2019娄底)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 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 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返回
( D )2.“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A.勤于政事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3)贞观时期推行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 善 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 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注重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 展,历史上称之为“ 贞观之治 ”。
二、女皇帝武则天(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1.治国措施: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制,创立
失 喜功;统治残暴 ,激起多处农民起义 又广建宫室,赋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 税日益加重,社
不小的损害
会矛盾有所加剧
谢谢观看
( )1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表,从中可分析出这一图 表与下列哪一事件无关
A.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
( D )14.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 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 确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重用姚崇、宋璟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昭陵六骏












青 骓
什 伐 赤
▪ 14岁,初入宫廷,为太宗才人赐号“武媚” ▪ 26岁,太宗驾崩,入寺为尼 ▪ 28岁,再度入宫,为高宗昭仪 ▪ 32岁,高宗废后立武则天为后 ▪ 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 ▪ 67岁, 690年改唐为周,自立为帝 ▪ 82岁, 705年在上阳宫病死,
进士
策问(考察 治理政事的 挑选能解决社会 实际
能力)、加试 经史、杂 问题 的人,较易授官,
文(后来专考 诗赋 )
社会地位高
(3)治国效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材料:(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
政府要以农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杜甫
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
唐太宗为什么能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
唐太宗怎样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1)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 (进谏:魏征)
(2)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 举。 (重用人才)
材料一: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经常提
后期为天宝,出现安史 之乱。
三、开元盛世 1、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1)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2)实行一系列改革: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 的重要内容),编修经籍
(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 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 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 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 盛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背诵歌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背诵歌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背诵歌谣
隋朝短暂(二世而亡)但繁荣,先修运河创科举
太宗武皇与玄宗,贞观开元两盛世;曲辕筒车唐三彩,
文成入藏天可汗,西游学习是玄奘,东渡传播是鉴真;
友好交往威名传,国强为本交通畅,安史之乱国变衰,
黄巢起义再打击,藩镇割据五代延
北宋建于陈桥变,强化集权措施多,削权兵相及地方,
重文轻武文教兴,外重内轻局面变。

北宋并立辽西夏,南宋与金和西夏。

有战有和送岁币,
边境和平促贸易,中原百姓负担重。

耕获图与占城稻,瓷都造船指南针,繁荣清明上河图,
市舶司促海外贸,纸币交子为最早,经济重心唐中移
苏湖熟为南宋完。

统一蒙古铁木真,再灭西夏与金国,元朝建于忽必烈,
抗元英雄文和陆。

元朝疆域为最大,回族形成行省制,宣政院与澎湖司,
元曲汉卿窦娥冤,史学传世二司马,纪传史记黄到武
编年资治战国五。

活字印刷是毕昇
大明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改官制,废丞相与中书省,权分六部锦衣卫,科考八股禁思想,成祖东厂迁都城航海之最是郑和,国威贸易双丰收,七下亚非范围广,最远非东红海岸,抗倭台州九战捷,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无意品德高,鸳鸯阵法戚家军
本草纲目李时珍,天工开物宋应星,农政全书徐光启,东江西关明长城
推翻明朝李自成,引清夹击吴三桂。

努尔哈赤皇太极,后金之后清入关
收复台湾郑成功,清设府属福建省,册封达赖与班禅,再设驻藏大臣管,西北平定两叛乱,加设伊犁将军管雅克萨战尼布楚,清朝疆域含钓南
清朝垦荒种甘薯,人口增长压力大
军机处为雍正设,君主专制达顶峰,文字冤狱康雍乾,思想学术进步阻
外贸经营十三行,闭关锁国终落后,自给自足不需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资治通鉴》
唐太宗在位23年,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 济得到恢复发展,百姓生 活有所改善。这一时期的 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 “贞观之治”。
(3)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 覆舟。”
——《贞观政要》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 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你知道出现这些景象是因为 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重用贤能 厉行改革
重用姚崇、宋璟等贤臣
政治
整顿吏治,裁撤冗员
经济 文教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盛唐景象
唐玄宗的统治
①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任人唯贤,整顿吏治
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 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 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并标注在教材中。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唐高祖李渊
李渊(566—635年),唐朝的开国君主。 李渊世代显贵,被授予北周唐国公爵号,后被 隋文帝封为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 大权。隋朝末年,杨广昏庸无道,天下大乱, 于是李渊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公 元618年,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 随后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在位期间,以隋朝 制度为蓝本,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 颁布均田制、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 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后传位于次子李世民,自 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统治措施 (1)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文教: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 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记忆歌谣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记忆歌谣
618年李渊建唐朝,定都长安称高祖;626年太宗世民即皇位,励精图治开盛世,贞观之治百代传。

贞观之治何以成,具体原因往下看:隋朝繁荣奠基础,主观吸取隋教训,太宗勤政善纳谏,如此不会有失误;广纳贤才善任人,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职权与决策,制定法律省刑罚,增加科目促科举,进士科目最重要;严查官吏政绩事,减轻人民劳役苦,鼓励农业促发展;边疆管理有一套,击败东西两突厥,加强西域的管理。

太宗时期善用人,著名谏臣是魏征,三面镜子世人知;善于谋略房玄龄,敢于决断杜如晦,房谋杜断众人夸。

唯一女皇武则天,承上启下功绩大。

上台之后措施多,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打击反对派,第二发展科举制,首创殿试扩基础,第三减负重生产。

三条措施作用大,经济发展人口多,边疆巩固得开拓,奠定开元盛世基。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被人夸。

玄宗名臣有姚崇,还有一个叫宋璟。

玄宗励精图治世,各项改革措施出。

任用贤能行改革,整顿吏治裁冗员,发展经济改税制,注重文教修经籍。

最强开元盛世现。

古代盛世有共同,考试卷上要写全。

政治清明经济长,国力强盛百姓安。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