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比较文学》课程笔记

《比较文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内涵1. 定义比较文学是一门国际性的学科,它涉及至少两种文学传统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文学传统的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文学与其他领域之间的交叉关系。
2. 内涵- 跨文化性:比较文学研究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 交叉性:比较文学不仅限于文学内部的研究,还涉及文学与历史、哲学、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交叉。
- 开放性: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多样性,使其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1. 跨国家文学关系- 翻译研究:探讨文学作品如何通过翻译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传播和接受。
- 文学接受与影响: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在另一个国家的接受情况及其产生的影响。
2. 跨民族文学关系-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及其与主流文学的关系。
- 跨境民族文学:探讨跨境民族文学的传统、风格及其在不同国家的发展。
3. 跨文化文学关系- 东方与西方:比较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传统、主题和表现手法。
- 古代与现代:分析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现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重新诠释。
4. 跨学科文学关系- 文学与哲学: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以及哲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文学与艺术:探讨文学与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
三、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1. 影响研究- 直接影响:研究一部作品或文学思潮对另一作品的直接影响。
- 间接影响:探讨文学作品通过中介(如翻译、评论)产生的间接影响。
2. 平行研究- 类似性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
- 对比性研究:对比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3. 媒介研究- 翻译媒介:研究翻译在文学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 电子媒介:探讨网络、电影等电子媒介对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
4. 跨文化研究- 文化过滤:分析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被如何重新解读和接受。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是比较两种或多种不同语言、文化、时期或地区的文学作品,并
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
比较文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文学现象的比较。
这一层次研究比较文学现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重点在
于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中相同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元素,并分析它们在不同文化、时期、
地区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第二层次:文学系统的比较。
这一层次关注不同文学系统之间的异同,例如东方文学
与西方文学的区别、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变化等。
比较文学学者通过对不同文学系统的
研究,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以及相互影响的证据。
第三层次:文学文化的比较。
这一层次重点研究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分析文学作
品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探讨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影响及其现实
意义。
这一层次的研究也通常涉及到翻译、接受和传播等方面,探讨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
播过程中的特点和效应。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着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纵向比较指不同时期、地区、文化的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重点探讨其发展演变和历史渊源;横向比较则是
比较不同语种、文化、时期或地区的文学作品,关注其在某种共同主题或文化价值观下的
异同。
总之,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涵盖广泛,其研究目的是在于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探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共性,拓展我们的文学
视野并推动文学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比较文学的内外研究

比较文学的内外研究比较文学的内外研究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将不同语言、文化、地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它们之间的异同,深入探讨文学作品与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比较文学研究包括内部比较和外部比较两个方面。
内部比较是指对同一文学体裁中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比如,研究不同文学作品的风格、意义、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等,通过比较来深入探讨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和内涵。
内部比较可以是在同一文学语言的不同作品之间进行,也可以是在同一文学语言中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外部比较则是指对不同语言、文化、地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它通过跨越不同的文化区域、语境和经验,探索文学作品具有的普遍价值,提高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外部比较可以是跨越不同文化之间,也可以是跨越国界之间进行比较研究。
而比较研究的切入点也可以是作品的形式和主题。
比较文学的内外研究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内部比较能够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文学语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同一文学体裁中作品的异同。
如多位学者针对五四时期初期新诗运动中的一些重要的新诗家们的作品进行内部比较,找出了不论是在新诗的艺术风格上,还是在题材思想上,甚至在出版传播方面都存在的诸多差异。
外部比较则能够促进人们对各种文化和文学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有助于增加文学跨界创造的可能性。
如,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和诗歌等多样的文学形式常常被中西方文学家所对比,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作品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比较文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意义或许是在于其促进了各种文学形式之间的对话与联系,在文学研究领域构成了人文学科的一个整体。
比较文学研究既有内部比较,也有外部比较。
无论是那种比较,都是对文学发展道路上的文化历程的探究,是为建构一种超越单一文化、单一民族的综合性、跨文化的世界性文学价值观做出了贡献的。
其作用在于加深人们对世界文学的理解,促进了各种文化语境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同时也有助于发掘文学艺术表现的新形式和新价值。
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

安德鲁 安德鲁朗对初民共同心理状态的研究 万物同一、物我同一的观念 万物同一、 笃信巫术和符咒 对精灵鬼魂的信仰 好奇 轻信
詹姆斯弗雷泽( 詹姆斯弗雷泽(英):《金枝》 金枝》
(1890-1915) 1890-1915) 提出巫术理论与图腾崇拜理论
哈特兰: 伯尔修斯的传说》 哈特兰:《伯尔修斯的传说》 人类学派的两个贡献: 人类学派的两个贡献:
把神话与原始时代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把神话与原始时代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把神话与初民的原始宗教、 把神话与初民的原始宗教、信仰习俗相联 系; 在研究中自觉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 在研究中自觉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
(四)历史地理学派(芬兰学派) 历史地理学派(芬兰学派)
研究方法:按照内容、语言、流传年代、 研究方法:按照内容、语言、流传年代、 地域等对民间故事进行分类、研究。 地域等对民间故事进行分类、研究。 卡尔 卡尔科隆 安蒂阿尔奈: 故事类型指南》 安蒂阿尔奈:《故事类型指南》 斯蒂思汤普森( ):A 斯蒂思汤普森(美):A-T分类法 钟敬文( ):《中国民谭型式》 1930钟敬文(中):《中国民谭型式》(19301931 ) 丁乃通: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978 年)
民间文学及其特征
民间文学是通过人民大众口头流 传的一切民间创作形式的总称, 传的一切民间创作形式的总称,包括 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故事、 寓言、童话、谚语、谜语等各种类型。 寓言、童话、谚语、谜语等各种类型。
神话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神话与民间文学的联系 1、神话属于民间文学 2、民间文学中的相当一部分从神话演变、 民间文学中的相当一部分从神话演变、 发展而来。 发展而来。 神话与民间文学的区别 神话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民间文学 神话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 在渐渐演变为自觉的艺术创造; 在渐渐演变为自觉的艺术创造; 神话是绝对无名氏的集体创作,民间文学 神话是绝对无名氏的集体创作, 则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讲叙者、 则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讲叙者、传承者的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一)影响研究(重视“同” )1 .流传学(放送→传播→接受)2 .渊源学(接受→传播→放送)3 .媒介学(传播媒介:人、环境、文字的媒介)( 二) 变异研究(重视“异” )1 .译介学(误读)2 .形象学(“他者” )3 .接受学(重视接受)(三)平行研究(重视“审美” )1 .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跨越性流变)2 .文类学3.比较诗学(四)历史类型学研究(前苏)(五)阐发研究(台湾大陆学者)◆跨学科的研究1.文学与艺术2.文学与宗教3.文学与社会科学4.文学与自然科学第一编绪论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1.比较文学的定义美国比较文学家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而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放性为特征的。
)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社会、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
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之内的取得了经典地位的作品作家的总和。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1.观点①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②崇尚实证,重视考据;③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与文学批评;④在学科上,将比较文学困于纯文学范围之内,而在地域上则局限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⑤提出“总体文学”一说2.代表人物:①梵第根a.出版《比较文学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国文学的成就,阐述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与历史。
比较文学——精选推荐

⽐较⽂学第⼀章:⽐较⽂学的定义和功能1、⽐较⽂学的定义:①性质:是⽂学研究的⼀⽀,是⼀门独⽴的学科②研究对象:跨民族、跨语⾔、跨⽂化和跨学科的各种⽂学关系③研究理论和⽅法:具有⽐较⾃觉的⾃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
④特征:开放性、宏观性2、⽐较⽂学三派及其观点、代表⼈物代表作在20世纪50年代,法美两派论战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
①⽐较⽂学是⽂学史的⼀⽀,偏重于从⽂学史的⾓度给⽐较⽂学下定义。
②研究国际间、跨民族、跨语⾔、跨国界的作家与作品间相互影响的⽂体史实。
(就是探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学之间的影响,寻找⼀种⽂学现象的渊源和亲缘关系。
)③强调事实联系的实据考证的⽅法。
④观点不⾜:拒绝把美学作为⽅法论带⼊⽐较⽂学研究,研究视域较⼩⑤法国派代表⼈物及其作品:a巴尔登斯伯格: 法国派第⼀位代表⼈物,作品《歌德在法国》《⽂学史研究》《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外国倾向》;b梵第根:法国第⼀个系统、全⾯阐述法国学派的观点,作品《⽐较⽂学论》(1937戴望舒中译本)c卡雷和基亚:继承和发展梵第根的理论并确⽴法国学派体系,卡雷代表作《歌德在英国》基亚代表作《⽐较⽂学》⑥优点:1)为⽐较⽂学学科的建⽴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贡献。
2)严谨的定义,材料的确凿,为⽐较⽂学学科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了严密的⽅法体系。
3)影响研究仍是今天⽐较⽂学研究的重要⼿段。
美国学派:主张平⾏研究。
①⽐较⽂学是⽂学研究,指向⽂学批评和⽂学理论,②研究范围是超⼀国范围之内的,多国的③采⽤⼤规模结合⽐较和审美批评的⽅法,进⾏⽆事实联系的⽂学关系的研究④把⽐较⽂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去,提出跨学科的研究。
(与法最⼤不同:跨学科)⑤美国派代表⼈物及其作品:a韦勒克《⽂学理论》(与沃伦合著)、《⽐较⽂学的概念》、《⽐较⽂学的名称和实质》,教堂⼭会议上宣读了⼀篇题为《⽐较⽂学的危机》的论⽂,揭开两个学派论战,被看做美国学派的宣⾔。
教堂⼭会议是⽐较⽂学发展史上的⼀个转折点。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
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跨民族意味着: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跨民族的根本意义在跨文化。
二,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在比较文学范围之内。
各种文学关系:包括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有些文学现象,虽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其相同和相异具有某种可比性和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联系)交叉关系(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互相阐发等关系)比较文学的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开放性: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
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1 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比较文学-第四章_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一)、什么是神话
从社会学角度看,它是“人民的幻想用一种 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 本身”。 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它起源于巫术和宗 教的祭祀、礼仪。 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人类最古老的认识论 -泛灵论和最古老的思维方法-比拟类推的 产物。
(二)、神话的特点
一种口头文学 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 既虚幻又反映现实生活 是后世文学的“武库”
《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斯蒂思· 汤普森
(五)、心理分析学派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弗莱等,从 心理活动的层面分析和寻找神话产生的原因。
(五)、心理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 本我 无意识 自我 前意识 超我 意识
力比多
“俄狄浦斯情结” “厄勒克特拉情结”
(五)、心理分析学派
(三)、民间文学
广义 指在民间以口头方式广泛流传的文学, 包括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故事、 寓言、童话、谚语等各种类型。 狭义 由文人的创作相对的一个概念,指民间 艺人的创作。
(四)、神话与民间文学的区别
神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原始氏族部落、 早期奴隶社会)内 ,由先人进行的一种不自 觉的艺术加工,是大众的集体创作; 民间文学是指人类逐渐走出蒙昧状态之 后的自觉的艺术创造,大都由特定的讲述者 或传承者完成,属于个人创作。
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 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 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 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弘深; 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比循体而成势, 随意而立功者也。虽复契会相参,节文互杂, 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中国现行分类方法
三分法 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四分法 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民间文学
广义 指在民间以口头方式广泛流传的文学, 包括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故事、 寓言、童话、谚语等各种类型。 狭义 与文人的创作相对的一个概念,指民间 艺人的创作。
(四)、神话与民间文学的区别
神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原始氏族部落、 早期奴隶社会)内 ,由先人进行的一种不自 觉的艺术加工,是大众的集体创作; 民间文学是指人类逐渐走出蒙昧状态之 后的自觉的艺术创造,大都由特定的讲述者 或传承者完成,属于个人创作。
(二)、语言学派
阿波罗与达芙涅 ‚发光者追逐燃烧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人类学派
主要成员是英国文化史家,代表人物有爱 德华· 泰勒、安德鲁· 朗、詹姆斯· 弗雷泽和哈 特兰。 人类学派以巫术、宗教、仪式、习俗和 心理为主要依据来解释不同民族神话的类似 现象。
(三)、人类学派
弗雷泽
《金枝》(1890-1915) 图腾崇拜 巫术
三、神话与民间文学研究的不同流派
维柯——最早的一个系统地研究神话的学者
人类社会 ‚神的时代‛ ‚英雄时代‛ ‚人的时代‛ 人 童年 青年 成年
神话是人类用‚诗性文字‛和 ‚诗性词句‛写出来的真实历史。
(一)浪漫主义神话学研究
主要成员是德国浪漫派成员 赫尔德 《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 《关于莪相和古代民族歌谣的通讯》 《论中古英国和德国诗歌的相似性及其它》
对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
对于各种文类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
对于文类与风格关系的比较研究。
第一,对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
1、西方文学中的分类方法及标准 柏拉图 ★
亚理士多德在《诗学》中,根据模仿的 媒介不同、模仿的对象不同和模仿的方式不 同把文学分成史诗、抒情诗、戏剧三大文类。
(六)、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主张从事物的整体上,从构成 事物整体的诸要素的关联中去考察、把握事 物的本质。 结构主义神话学派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 来研究神话和民间文学,研究其内在结构和 功能,通过比较世界各民族大量的神话故事 来破译密码,寻觅远古神话中隐藏着的奥秘。
(六)、结构主义学派
普罗普 《俄国童话形态学》(1928) 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结构模式 六种人物:
陈惇《比较文学概论》
是对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kind )和 类型(genre)以及作品的文学风格的比较 研究。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是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不同国 家、不同文明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 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 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
五、中希神话比较
英雄
赫剌克利斯 十二件大功 后羿 七大功劳
五、中希神话比较
《淮南· 本经训》: ‚尧之日,十日并出,焦禾稼,杂草木, 而民无所食;猰狳、凿齿、九婴、大风、封 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 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 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狳,断修蛇于调 庭,禽封彖希于桑林,万民皆喜。‛
五、中希神话比较
体系 希腊神话—系统化
前奥林匹斯神系 奥林匹斯神系 人神同形同性
中国神话—缺乏体系
帝系化 伦理化、道德化、实用化
五、中希神话比较
创世
混沌一片 ——原始思维 混沌→地母→天神 盘古开天
五、中希神话比较
《太平御览》: 天地浑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天地开劈,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 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 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 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 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 于七,处于九,故天处地九万里。
史诗的标准问题
史诗的特征: 崇高的风格和较强的叙事性。
朱光潜《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为什么没有史诗?
中国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感的浅薄, 不符合史诗的特点。 西方民族生性好动,其理想的人物类型是 英雄;中国民族个性好静,理想的人物是圣人, 因此中国史诗的缺乏与中国汉民族缺乏民族大 迁徙有着直接的关系。
流浪汉小说
都是以一个流浪汉式的中心人物一生的经历贯穿始终,展开一 幅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小说具有大致类似的情节主人公往往出身寒微,幼年丧亲,成 为孤儿,或被人收养,或投靠各色主人,被其驱使,为其服务。 他们浪迹一生常有各种冒险的经历。 小说的目的大都在于暴露社会的腐败、黑暗、丑恶。 小说的主人公大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产物。 小说的主人公往往幽默诙谐,聪明过人,因此常常能化险为夷, 出奇制胜,在各种场合中应付自如,最终摆脱困境。 流浪汉主人公的机智、勇敢、单纯,往往和他们主人的昏庸、 怯懦、狠毒、贪婪形成对照,小说从头至尾充满了讽刺的情调, 对世态和人情的嘲讽往往入木三分。 小说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插曲式结构,由流浪汉主角贯 穿许多不连贯的故事,因此结构较为松散。
中国传统文类的划分标类繁杂
挚虞《文章流别论》超过10种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59种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127种
中国现行分类方法
三分法 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四分法 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3、比较文学的文类划分研究必须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文类划分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文学中的差 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是在不同文化中的文类划分意识及其具体表 现又是具有相对一致性的。 三是‚缺类‛现象的存在。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一方面是指在平行 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 包括‚缺类‛ 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 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 的相通性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影响 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 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追源溯 流的清理考辨。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陆机《文赋》10种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 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湿润,箴 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刘勰《文心雕龙· 定势》22种
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 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 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 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弘深; 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比循体而成势, 随意而立功者也。虽复契会相参,节文互杂, 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印欧语系‛ 雅利安语 欧洲各民族语言 ‚印欧原始共同神话‛ 印度古梵语
(二)、语言学派
弗朗士· 波伯 梵语 希腊语 印度天神 希腊主神 狄奥斯 宙斯
Diaush pitar
拉丁语 罗马主神 朱比特
Jupiter
条德尼语 北欧战神 提尔
Tyr
Zeus Pater
天空
(二)、语言学派
麦克斯· 缪勒 《比较神话学》(1856) 人类语言的进化过程: 起步阶段 分化阶段 神话时期 民族语言时期
五、中希神话比较
女神
地母盖亚 女娲 西王母 母系氏族首领 造人 保护人类 尚武 崇德
《山海经》: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 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赫拉 宙斯之妻 嫘祖 黄帝之妃
五、中希神话比较
爱神 希腊阿芙洛狄忒 罗马维纳斯 印度吉祥天女
叶舒宪《高唐神女与维纳斯》
(宋玉《高唐赋》《神女赋》) 礼教压制
“缺类‛现象
“缺类‛现象是比较文学研究中文类学研究 的一个特殊情况,它是从相反方面肯定不同 文化、民族中独特文学形式存在的独特性与 合理性,并且为了解潜藏在‚缺类‛现象之 后的深层历史文化背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 角。
中国汉民族文学中是否有史诗?
☆没有 哈佛大学海涛华教授: ‚欧洲文学所有重要的文类都可以在中国文 学中找到,只有史诗例外。‛ 王国维 ☆有 胡适 《孔雀东南飞》 杨牧 《诗经》
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第一节
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
一、神话和民间文学之于比较文学
没有神话和民间文学的研究,就没有 比较文学这一学科。
二、神话与民间文学
(一)什么是神话
鲁迅: ‚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 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 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五、中希神话比较
创世
屈原《天问》: ‚女娲之体,孰制道之?‛ 王逸《楚辞集注》: ‚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山海经》: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 之野,横道而处。‛ , 《说文解字》 :‚古之圣女,化万物者‛ 。
五、中希神话比较
造人
抟泥造人 人类保护神
普罗米修斯 女娲 不同历史阶段 男神 女神
荣格 集体无意识(种族记忆) 是一种民族心理的集淀,并以一种‚原型‛ 的形式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反复表现出来。 原型→创作母题: 创世、造人、洪水、死亡、再生、魔鬼、 人神婚配、英雄探险、寻找父亲等
(五)、心理分析学派
弗莱 ‚原型批评‛ 《批评的解剖》《伟大的代码》 “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喜剧式 传奇式 悲剧式 讽刺式 清晨和春天 正午和夏天 黄昏和秋天 黑夜和冬天 英雄的诞生或复活 英雄的成长和胜利 英雄的失败和衰微 英雄的殉难和悲哀
四、研究方法与范例
运用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在跨民族、跨 语言、跨文化的范围内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对 比分析和综合归纳,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五、中希神话比较
保存 都是一种非自觉的口头创作,保存在后 人的文字作品之中。
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神谱》 《变形记》《历史》
中国神话:《庄子》《淮南子》 《楚辞》《述异记》、 《史记》《山海经》
《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斯蒂思· 汤普森
(五)、心理分析学派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弗莱等,从 心理活动的层面分析和寻找神话产生的原因。
(五)、心理分析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