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高血压急症所指向的是,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基础上,在某些诱发因素作用下,导致血压急剧升高。

界定标准为收缩压超过180mmHg,舒张压超过120mmHg。

同时患者伴随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损害,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急症常见为高血压脑病与颅内出血及脑梗死等,除此之外恶性高血压与高血压危象也同样归于高血压急症范畴。

高血压急症基于发病突然,且病情变化速度快,病情风险性极高,可表现为突发剧烈疼痛,并伴随恶心与呕吐及眩晕等症状。

高血压急症发生后需结合临床特征给予对症急救处理。

第一,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为突然发生,在血压急剧升高后,可表现为剧烈头痛,同时多数患者可出现恶心与呕吐以及视力障碍等症状。

在发现此种真相后,患者需卧床休息,并快速给予降压措施,可选择复方降压片等进行血压水平控制。

同时可给予利尿剂,将血压降到可控水平。

针对存在意识模糊表现患者需要立即给氧,若症状未得到缓解则需到就近医院急诊处理,并进一步分析高血压危象发生的原因,避免疾病再次发生。

第二,心绞痛。

高血压患者若不存在明显冠状动脉硬化症状,则可发生心绞痛,其发病原因常见为情绪异常波动与劳累以及过度饱餐等。

发病后患者可出现前区阵发性疼痛与胸闷等表现,同时可放射到颈部与左上肢,也可伴随面色苍白与出冷汗等表现。

在发生此类症状后,需要立即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硝酸甘油。

家庭中发病后若有条件则需要立即给氧,促使疼痛与胸闷症状可逐步得到缓解,若症状改善,效果不理想,则需要立即到医院开展急救流程,避免延误病情。

第三,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且病情发展速度快,随时可能出现变化。

发病后主要症状为心绞痛与面色苍白以及烦躁不安等,严重者可导致患者陷入昏厥。

对比心绞痛症状,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及后果更为严重。

若患者突发心悸气短,表现为端坐呼吸状态可伴随口唇发干表现。

出现此症状后,需要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即便饮食与大小便均不可离床,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高血压急症处理指南

高血压急症处理指南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高血压急症是临床常见急症,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能后果严重;根据病因及合并症不同,高血压急症的处理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充分了解不同类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一、定义高血压急症指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并且需要紧急处理;高血压次急症是指仅有血压突然显着升高,而无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急症和次急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急性靶器官损害而不是单纯血压升高水平上的差别;多发生于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者高血压脑病,也可发生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左心衰等;高血压危象:血压突然和显着升高通常>210-220/130-140mmHg,伴有症状或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急性损害为特点的高血压;二、处理原则:首先不是盲目降压,而是通过间断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寻找引起患者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同时初步评估是否有靶器官的急性损伤;初诊为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应及时有效的给予降压治疗,积极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伤,同时去除引起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对于不伴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次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一般情况下,可将高血压次急症患者血压在24~48h内缓慢降至160/100mmHg,数周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静脉用药,但同样不建议口服快速降压药物;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在急诊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治疗,并持续监测血压;接诊患者后,若确诊为高血压急诊,应及时应用降压药,最好为静脉降压药物,如硝普钠、乌拉地尔;可遵照以下原则控制血压下降的幅度与速度:1h内平均动脉压降至≤治疗前的25%,此为高血压急症的第一目标,随后2~6h内达到第二目标---降至<160/100-110mmHg;如患者能耐受,且临床情况稳定,可在24~48h内逐步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即降压的第三目标;在高血压急症患者的降压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量、生命体征、靶器官功能状况如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变化及胸痛程度等;由于已经存在靶器官的损害,过快或过度降压容易导致组织灌注压降低,诱发缺血事件,故初始降压目标不宜降至正常;合理的做法是,首先将血压降至相对安全的水平,最大程度地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急症处理流程图:三、特殊类型高血压急症的治疗1.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急症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凶险,易突然发生夹层破裂而致命,也需尽快控制血压;在保证脏器灌注的基础上,迅速将血压降低并维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应在30分钟之内将收缩压降低至100mmHg左右,心率控制在60-75次/分;若患者不能耐受,可降压血压降至120/80mmHg一下即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减慢心率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则;血管扩张剂及受体阻滞剂是标准治疗方案;如静脉持续泵入硝普钠、艾司洛尔;2.脑血管意外2.1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不要急于降压;若血压≥220/120mmHg 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在密切监护下谨慎使用降压药物,应以利尿剂为基础,静脉使用拉贝洛尔、乌拉地尔,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若准备溶栓治疗,应将血压控制在<185/110mmHg以下;2.2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出血患者若血压>200/110mmHg,在降低颅内压的同时应慎重平稳降压,应将血压维持在发病前水平或者维持在180/105mmHg;血压在170-200mmHg/100-110mmHg,暂时可不用降压治疗;先行脱水降颅压,密切注意监测血压;3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需要在1h之内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以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肌缺血、防止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此类患者宜首选降压疗效肯定且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的静脉途径药物,如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地尔硫卓、尼卡地平等;4子痫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类型,处理不当可对母婴产生严重危害,显着增加围产期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此类患者的治疗原则是止痉、降压,必要时可终止妊娠;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入硫酸镁可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活动、止抽搐、扩张血管发挥降压作用,故常作为首选药物;若单用硫酸镁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可加用肼苯哒嗪、拉贝洛尔或尼卡地平;该类患者的初步血压控制目标为<160/110mmHg;总之,因患者血压水平及伴随的靶器官损害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的降压治疗原则也不同;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顾患者实际情况,一味追求血压的迅速达标是不可取的;。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高血压急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和危(wei)险。

以下是高血压急症的标准急救流程:1. 确认急症情况: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剧烈头痛、呕吐、意识含糊、胸痛等,结合患者的病史和测量的血压值,判断是否为高血压急症。

2. 呼叫急救车: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通知急救人员,并提供详细的患者状况和所在地点。

3. 让患者保持肃静: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位置上,保持平躺位,尽量减少活动,避免过度劳苦。

4. 监测生命体征: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记录血压值、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并定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5. 赋予氧气:如果患者呼吸难点或者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赋予氧气辅助呼吸,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6. 赋予急救药物:根据医生的指示,赋予急救药物以控制血压。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氨茶碱和钙通道阻滞剂等,但具体的药物使用剂量和途径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7. 监测尿量:定期测量患者的尿量,观察尿量的变化,以评估肾功能和排尿情况。

8. 提供心理支持:高血压急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及时与患者交流,提供安慰和支持,匡助其保持镇静和放松。

9. 输液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

10. 保持观察:急救人员在抵达前,应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汇报。

11. 传达病史:一旦急救人员到达,向其详细描述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急救措施,以便急救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处理。

12. 紧急转运:一旦急救人员到达,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急救措施的效果,决定是否需要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起来,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包括确认急症情况、呼叫急救车、让患者保持肃静、监测生命体征、赋予氧气、赋予急救药物、监测尿量、提供心理支持、输液治疗、保持观察、传达病史和紧急转运。

在急救过程中,及时呼叫急救车、与急救人员配合、遵循医生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急剧升高并伴有器官损害的临床紧急情况。

在处理高血压急症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降低血压,保护重要器官免受损害。

以下是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1. 确认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的常见症状包括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胸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

如果病人有这些症状,应立即怀疑高血压急症,并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2. 确保安全:将病人移至安静、舒适的环境中。

确保周围没有危险物品,避免任何可能引起病人惊恐或激动的刺激。

3.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病情和所在地点。

急救人员将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并尽快赶到现场。

4. 监测生命体征:使用血压计测量病人的血压,同时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评估病人的病情和指导急救过程。

5. 给予氧气:为病人提供氧气,以确保足够的氧供给。

可以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等适当的氧气给予装置。

6. 卧床休息:将病人安置在平卧位,保持休息状态。

避免过度活动,以减少心脏负荷。

7. 静脉药物治疗:在急救过程中,可能需要给病人静脉药物以迅速降低血压。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和利尿剂。

这些药物有助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负荷。

8. 监测尿量:监测病人的尿量,以评估肾功能和水分平衡。

尿量的减少可能是肾脏功能受损的表现。

9. 控制并发症:高血压急症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发作、脑出血等。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脑功能和血液凝固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10. 病人转运:在急救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疗资源的可用性,决定是否将病人转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总结:高血压急症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降低血压并保护重要器官。

在急救过程中,确保病人的安全,呼叫急救,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氧气和静脉药物治疗是关键步骤。

同时,需要密切监测并控制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保护重要器官,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时间窗口。

高血压危象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高血压危象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精品文档
. 高血压危象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当患者出现血压高于200/120mmHg、心率增快、皮肤潮红、手足颤抖等高血压危象症状
时,保持患者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利于体位降压,同时立即通知医生。

2、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治疗,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药物的输入速度及用
量并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4L/分。

4、立即予以心电监护,观察记录神志、瞳孔、生命体征、SPO2、心电图变化,注意血压下
降幅度及速度。

5、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6、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
、保持患者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
、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并注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4L/分;
、心电监护;
、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SPO2、心电图变化,
、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200/120mmHg以上,患者出现发热、出汗、
、记录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
、用药及抢救过程。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突然升高并伴有明显的器官损害或危及生命的病情。

它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和危险。

以下是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1. 紧急呼叫急救服务:在发现高血压急症时,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如911,并告知他们患者的症状和情况。

2. 让患者保持安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让患者保持安静、舒适的姿势,避免剧烈运动或激动。

3. 监测血压:如果有血压计可用,可以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测量患者的血压。

记录血压值和时间,以便后续医疗人员参考。

4. 提供氧气:如果有氧气设备可用,给予患者吸氧,以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

5. 给予急救药物: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如果患者有之前医生开具的急救药物,按照医生的指示给予患者服用。

6. 保持静脉通畅:确保患者的静脉通畅,以便急救人员在到达时可以迅速给予治疗药物。

7. 提供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或呼吸困难,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你不懂心肺复苏技术,可以根据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

8. 与急救人员合作:一旦急救人员到达,向他们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任何之前的治疗。

与急救人员合作,按照他们的指示进行处理。

9. 就医评估和治疗:急救人员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医院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血压监测和其他必要的检查。

10. 预防复发:一旦患者得到适当的急救和治疗,他们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示,控制血压,改变生活方式,如饮食和运动习惯,以预防高血压急症的复发。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为一般指导,具体的急救流程可能因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有所不同。

在面对高血压急症时,及时呼叫急救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保持冷静和合作,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完整版)高血压急症处理指南

(完整版)高血压急症处理指南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高血压急症是临床常见急症,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能后果严重。

根据病因及合并症不同,高血压急症的处理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

充分了解不同类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高血压急症指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mmHg 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并且需要紧急处理。

高血压次急症是指仅有血压突然显著升高,而无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急症和次急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急性靶器官损害而不是单纯血压升高水平上的差别。

多发生于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者高血压脑病,也可发生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左心衰等。

高血压危象: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通常>210-220/130-140mmHg),伴有症状或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急性损害为特点的高血压。

二、处理原则:首先不是盲目降压,而是通过间断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寻找引起患者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同时初步评估是否有靶器官的急性损伤。

初诊为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应及时有效的给予降压治疗,积极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伤,同时去除引起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对于不伴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次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

一般情况下,可将高血压次急症患者血压在24~48h 内缓慢降至160/100mmHg,数周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

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静脉用药,但同样不建议口服快速降压药物。

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在急诊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治疗,并持续监测血压。

接诊患者后,若确诊为高血压急诊,应及时应用降压药,最好为静脉降压药物,如硝普钠、乌拉地尔。

可遵照以下原则控制血压下降的幅度与速度:1h 内平均动脉压降至≤治疗前的25%,此为高血压急症的第一目标,随后2~6h 内达到第二目标---降至<160/100-110mmHg。

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图

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图

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图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突然升高并伴随有严重并发症的一种急性疾病,包括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肾病等。

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高血压急症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高血压急症急救的流程图和详细步骤:1. 紧急呼叫医护人员:在发现高血压急症患者时,首先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医护人员前往现场。

2. 确认患者意识状态:接下来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检查患者是否清醒、能否与人交流。

若患者清醒,可以询问病史和用药情况。

3. 记录血压和心率:使用血压计和心率计,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这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4. 维持患者安静:将患者安置在平躺位或半卧位,保持安静。

避免患者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5. 监测氧饱和度:使用血氧仪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

若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应给予氧气吸入。

6. 给予急救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和症状,医护人员可能会给予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和减轻症状。

7. 寻找并纠正诱因:高血压急症的发作通常有诱因,如情绪激动、过度用力、药物不当使用等。

医护人员需要寻找并纠正这些诱因,以预防急症再次发作。

8. 监测病情变化: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等。

如有需要,可进行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检查。

9. 输液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医护人员可能会给予适量的液体输注,以维持循环稳定。

10. 送往医院:在急救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后,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以上是高血压急症急救的标准流程图和详细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急救资源的可用性进行调整。

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冷静、迅速地采取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意识障啊、瞳孔散大、不同程度偏瘫、 失语、抽搐、喷射性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背 疼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抽搐,偏瘫,失语
2.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胸痛、发绀、肺部 啰音;心率加快、心脏增大,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3.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胸痛、胸闷;ECG明显
缺血;心肌高血梗压危死象的患急者诊处心理流肌程 损害标志物阳性
•测量平卧、站立时血压---评估血容量是否不足
•双侧上肢、双侧下肢血 压----警惕有无动脉夹层
•眼底镜检查----鉴别高血 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心血管检查----侧重有无 急性心衰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意
识高状血压态危象、的急有诊处无理流脑程膜刺激
10
高血压危象病情评估--3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 血液生化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5
• 血压升高的程度不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的标
准,区别两者的唯一标准是有无新近发生的急性进行性的 严重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6
三、高血压危象的临床表现
1、靶器官损害相关临床表现 1.脑血管意外:
•脑梗死:失语、面舌瘫、偏身感觉障碍、肢体偏 瘫、意识障啊、癫痫样发作
•ECG •X片
•CT
•MRI
•UCG(超声心动
图)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11
高血压危象抢救流程 需紧急降压治疗的严重血压升高(可 能高达200~270/120~160mmhg)
1.送抢救室、平卧位 2.吸氧、心电监护 3.开通静脉通道
4.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硝酸 盐制剂: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13
Dr.Feng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来自14•有无血压急性升高的诱因 (1.停用降压治疗2.急性 感染3.急性尿储留4.急慢 性疼痛5.服用拟交感毒性 药物6.惊恐发作7.服用限 制降压效果的药物)
•有无潜在的靶器官损伤
(胸痛、后背疼、呼吸困
难、神经系统症状、癫痫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9
发作或意识改变、少尿或
高血压危象病情评估--2
• 体格检查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感谢您的阅览
一、高血压危象的定义
高血压危象 伴有靶器官进行性损害 不伴有靶器官进行性损害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2
一、高血压危象的定义
• 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曾被称为高血压危象。 • 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ies):
7
2.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其他
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多汗、心悸、 手足震颤和尿频。心率增快,可 >110次/分。
部分症状如单纯头昏、头痛等仅是血 压升高而不伴有一过性或永久性脏器 急性损害。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8
四、高血压危象病情评估--1
• 询问病史
•有无高血压病史、药物治 疗情况,血压控制程度
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 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 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3
高血压危象的定义
• 高血压亚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ies)是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 害。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 等。相当多数的患者有服药顺从性不好或治疗不足。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流程
4
高血压急症特殊情况
1. 妊娠期妇女或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特别是儿童,高 血压急症的血压升高可以不明显,但对脏器损害特别大者。
2. 临床上,患者收缩压>220mmHg,和(或)舒张压> 140 mmHg,无论有无脏器功能损害的症状者。
3.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肌梗死者,即使 血压仅为中度升高,也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服药情 况
2.了解患者伴随症状,初步评估病情 3.详细体格检查、初步高血生压危命象的体急诊征处理评流程估
神志不 清者
告病危, 家属同 意可收 ICU治
12

清 醒
神 志
初步判断是否合并 靶器官损害情况
初靶收器心步官血考疗损 管虑害 内无者 科合管 治 绝初 予, 治并, 疗 住步 完告 ( 院考 善病 若 或虑 相重 患 要合 关, 者 求并 签收 家 转考 状心 字内 属 院虑 ,血 )科 拒 ,合 予C并立T检神即查经完。系善统头症颅 确 外 或诊 神者脑 经,疗血 内收管 科I排 外C管意 治者除U内,脑科收血治拒转心管疗院绝血意关者住签,院名完或善要相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