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模板)
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总结模板

设计模式不是为每个人准备的,而是基于业务来选择设计模式,需要时就能想到它。
要明白一点,技术永远为业务服务,技术只是满足业务需要的一个工具。
我们需要掌握每种设计模式的应用场景、特征、优缺点,以及每种设计模式的关联关系,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满足日常业务的需要。
许多设计模式的功能类似,界限不是特别清楚(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每个章节后面都列出了类似功能设计模式之间的对比)。
大家不要疑惑,设计模式不是为了特定场景而生的,而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和更快地开发。
设计模式只是实现了七大设计原则的具体方式,套用太多设计模式只会陷入模式套路陷阱,最后代码写的凌乱不堪。
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会规定必须使用哪种设计模式,这样只会限制别人。
不能为了使用设计模式而去做架构,而是有了做架构的需求后,发现它符合某一类设计模式的结构,在将两者结合。
用设计模式,否则可能会使设计变得复杂,使软件难以调试和维护。
2.分析成功的模式应用项目对现有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应当注意学习已有的项目,而不仅是学习设计模式如何实现,更重要的是注意在什么场合使用设计模式。
3.充分了解所使用的开发平台设计模式大部分都是针对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因此在理论上适合任何面向对象的语言,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编程环境的改善,设计模式的实现方式会有很大的差别。
在一些平台下,某些设计模式是自然实现的。
不仅指编程语言,平台还包括平台引入的技术。
例如,Java EE 引入了反射机制和依赖注入,这些技术的使用使设计模式的实现方式产生了改变。
4.在编程中领悟模式软件开发是一项实践工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编程。
没有从来不下棋却熟悉定式的围棋高手,也没有不会编程就能成为架构设计师的先例。
掌握设计模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除了理论只是和实践积累,可能会“渐悟”或者“顿悟”。
5.避免设计过度设计模式解决的是设计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要避免设计过度。
一定要牢记简洁原则,要知道设计模式是为了使设计简单,而不是更复杂。
系统架构师 范文 10篇

系统架构师范文 10篇作为系统架构师,他们负责设计和实施复杂的软件系统架构。
下面是10篇关于系统架构师的范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们的职责、技能和重要性。
1. 系统架构师的职责:系统架构师负责分析和理解客户需求,设计系统架构,并确保系统能够满足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他们需要与开发团队合作,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并解决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2. 系统架构师的技能:系统架构师需要具备广泛的技术知识,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库设计、网络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协调开发团队的工作。
3. 系统架构师的重要性:系统架构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设计决策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一个好的系统架构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扩展性,减少开发和维护的成本,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4. 系统架构师的角色:系统架构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专家,还需要扮演领导者和顾问的角色。
他们需要领导开发团队,指导团队成员的工作,并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他们还需要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
5. 系统架构师的挑战:系统架构师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技术变化的快速发展、项目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团队协作的复杂性。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同时保持对业务需求的敏感性,以便设计出最佳的系统架构。
6. 系统架构师的方法和工具:系统架构师使用各种方法和工具来支持他们的工作。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来建模系统架构,使用设计模式来解决常见的设计问题,使用性能测试工具来评估系统的性能等。
7. 系统架构师的职业发展:系统架构师是一个高级的职业角色,他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
他们可以参加培训课程、获得相关认证,并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与其他系统架构师分享经验和知识。
8. 系统架构师的团队合作:系统架构师需要与开发团队密切合作,确保系统架构的正确实施。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范文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范文各位小伙伴,今天咱们来唠唠软件架构这事儿。
在软件世界的初期啊,就像是盖小茅屋似的,简单直接。
那时候的软件架构可没现在这么复杂。
比如说,一个小型的单机应用,可能就是简单的一层架构,所有的功能代码都揉吧揉吧放在一起。
就像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实现各种功能的零碎玩意儿,虽然简单,但是也能满足基本的需求,就好比小茅屋能遮风挡雨一样。
随着用户需求像气球一样膨胀,软件也得跟着成长啊。
这时候就出现了分层架构,这可就像是给软件盖了个小楼。
一般常见的三层架构,有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就像是房子的外观,是用户能直接看到和交互的部分,要设计得美观又好用。
业务逻辑层呢,就像是房子的骨架,支撑着各种业务规则和流程的运行。
而数据访问层则是小楼的地基,负责跟数据库打交道,存储和获取数据。
这分层的好处可多了,就像小楼各个部分分工明确,哪出了问题也好找,维护起来方便多了。
再往后呢,微服务架构就闪亮登场了。
这微服务啊,就像是把原来的大楼拆成了一个个小公寓。
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就像每个小公寓都能满足住户不同的生活需求一样。
它们可以用不同的技术栈来开发,彼此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比如说RESTful API来交流。
这样做的好处是,开发团队可以针对每个微服务独立开发、测试、部署,效率大大提高。
就好比一个小区里,不同的小公寓可以同时装修,互不干扰。
而且,如果一个微服务出了问题,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下子把整个系统搞垮,就像一个小公寓着火了,不会把整个小区都烧没了,是不是很机智?不过呢,在设计软件架构的时候,也不是越新越复杂就越好。
咱们得考虑很多实际的因素。
比如说成本,新的架构可能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和硬件资源,这就像盖豪华别墅肯定比盖小茅屋花钱多一样。
还有就是团队的技术能力,如果团队成员对新架构不太熟悉,那硬上就可能会搞出一堆麻烦来,就像让一群只会盖土坯房的工匠去盖摩天大楼,那肯定会状况百出。
系统架构师论文(经典范文6篇)

系统架构师论文(经典范文6篇)系统架构师主要负责设计系统整体架构,从需求到设计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到,还要把握整个项目,使设计的项目尽量效率高,开发容易,维护方便,升级简单等。
因为评定系统架构师的话,需要发表论文,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系统架构师论文作为大家写作发表时的一个参考。
系统架构师论文经典范文6篇之第一篇:农产品生产消费良性互动型决策支持系统架构摘要:为最大限度实现按需生产,本研究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消费弹性小的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某大型农产品连锁经营机构为实施和运营主体,构建农产品生产消费良性互动型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架设想。
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收集平台、数据分析系统和生产决策系统构成,由数据收集平台完成数据收集,通过消费数据和生产数据分析系统的模型分析和预测,提出针对消费需求的农产品生产布局和生产计划方案。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生产消费;决策支持系统;Abstract:In order to maximize on-demand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sharp supply-sid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and low consumer flexibility, we proposed the vision of the building of the strategy-based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tion and dema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was a pilot running on a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chain supermarkethe strategic supporting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platform of data collection, the system of data analysis, and the strategic system of production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ayout and plan is targeting the consumption and demand, with th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the model, as large amounts of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data are processed.Keyword: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trategy-based system;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大数据分析,不断改善和提升其营销模式,在针对消费需求组织产品计划生产和精准营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系统设计论文六篇

系统设计论文六篇系统设计论文范文31.1双轴阳光追踪装置数学模型装置采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全追踪方式,又称为地平坐标系双轴追踪。
工作平面的方位轴垂直于地平面,另一根轴与方位轴垂直,称为俯仰轴。
阳光追踪系统通过实时计算,求出装置所在地的太阳位置。
工作时工作平面依据太阳的视日运动计算结果绕方位轴转动转变方位角α,绕俯仰轴作俯仰运动转变工作台的倾斜角β,从而使工作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工作平面方位角α与太阳方位角A相等,倾斜角β与太阳高度角h互余,如图1所示,因此只要计算出太阳的方位角A和高度角h即可确定当前工作台应当保持的姿势。
这种追踪系统的特点是追踪精度高,而且工作台承载器件的重量保持在垂直轴所在的平面内,因此结构简洁,易于加工制造。
1.2阳光追踪掌握系统结构本系统机械本体具有两个自由度并具备自锁力量,可以调整安装在工作台上物体的位姿,以对准太阳高度角和方向角。
单片机依据时间及当地经纬度计算出此时当地的太阳位置,并产生脉冲信号给步进电机驱动器,掌握步进电机进行相应动作,并通过电子罗盘HMC5883L和加速度计MPU6050进行检测反馈。
操可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查看或转变系统的运行参数,如角度、时间、电机转速等信息。
1.3系统工作流程掌握系统上电后,系统依据时间,推断太阳是否落山,是则进入待机状态;如没有,则自动进入对正模式,系统将依据时间及当地经纬度计算出的此时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并实时与MPU6050检测到的工作台倾角及HMC5883L检测到的方位角比较求出角度差,转换成掌握脉冲输出步进电机驱动器,使机构对正太阳方位,对正后等待一个设定时间,进行下一次对正。
2太阳角度计算及参数修正2.1太阳主要角度计算依据天文学及航海学中常采纳的天球坐标系可以便利地对天体的运动进行观测及追踪。
通常的方法是在太阳与地球间建立天球赤道坐标系主要包括天轴PNPS、天赤道、以及天体时圈。
在观测者与太阳间建立天球地平坐标系包括测者天顶Z、天底Z¢、测者真地平圈、垂直圈、测者午圈,其中太阳在天体时圈和垂直圈的交点上,如图2所示。
软考系统架构师范文

软考系统架构师范文各位朋友,今天咱来唠唠软考系统架构师这个挺酷的事儿。
咱先得明白,系统架构师就像是建筑里的总设计师。
你想啊,要是盖个大楼,没个靠谱的设计师,那楼指不定盖成啥歪瓜裂枣的样儿呢。
软件也一样。
作为一个系统架构师,技术知识那得杠杠的。
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从编程语言,像Java、C++这些,到各种操作系统,什么Windows、Linux,再到数据库,MySQL、Oracle之类的,都得熟得像自己家亲戚。
比如说,在设计一个电商系统的架构时,你得清楚知道啥样的数据库结构能支撑海量的商品信息和用户订单数据,要是选错了数据库,那系统运行起来就跟个老破车似的,吭哧吭哧老半天还容易抛锚。
但是呢,光有技术可不行,沟通能力也得强。
这就像在一个乐队里,你是指挥,得让每个乐手都明白你的想法。
架构师得和开发团队沟通,告诉他们这个模块为啥要这么设计,有啥好处;还得和客户沟通,把那些专业术语转化成客户能听懂的大白话。
比如说客户想要个能让用户快速下单的购物系统,你不能跟人家说一堆算法和架构名词,而是得说:“咱这个设计啊,就像您去超市,有专门的快速通道一样,能让您的顾客下单嗖嗖的。
”还有啊,系统架构师得有预见未来的本事。
软件这玩意儿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像流行趋势一样,今天流行这个功能,明天可能就想要别的了。
所以在设计架构的时候,得留好扩展的空间。
比如说,现在设计一个社交软件,虽然当下可能只有文字聊天功能,但你得想到以后可能要加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啥的。
要是一开始没规划好,到时候想加新功能,就跟给一件已经做好的小衣服硬塞个大棉花球一样,整个架构可能就得被撑破喽。
另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关键。
软件开发过程中,就像走在一条满是坑洼的路上,保不准啥时候就掉坑里了。
比如说服务器突然崩了,或者出现了莫名其妙的兼容性问题。
这时候架构师就得像个超级英雄一样,迅速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给出解决方案。
不能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范文

系统架构设计师架构风格数字图书馆类的应用摘要:随着Intranet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图书流通、资料检索和学术交流的职能,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工程也势在必行。
本人有幸作为系统架构设计师参与了某大学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过程。
由于在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中后台馆藏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实时管理图书和读者信息,和数据库交互频繁,所以对数据库处理功能、安全性、数据处理响应速度等方面要求较高。
而客户端主要查询信息,要求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安装维护。
结合各种体系结构的优缺点,我们决定采用客户/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混合的体系结构来开发。
本文详细介绍三层结构的功能分配和物理分布,描述三层结构设汁的过程,讨论在设计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最后说明采用三层结构带来的效果,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正文:随着Intranet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图书流通、资料检索和学术交流的职能,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工程也势在必行。
某大学图书馆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已经启动了数字图书馆工程。
本人有幸作为系统架构设计师参与了该项目。
该数字图书馆工程主要包括:后台馆藏信息管理系统、对外信息Web发布系统, 交互式检索网、非纸质资源下载、新书通报、订购征询、以及读者信息管理系统等。
后台馆藏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实时管理图书和读者信息,和数据库交互频繁,所以对数据库处理功能、安全性、数据处理响应速度等方面要求较高。
而客户端主要查询信息,要求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安装维护。
根据我们做出的需求分析以及各种体系结构的优缺点,我决定采用客户/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混合的体系结构来开发。
对于后台馆藏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需要对数据进行更新处理,釆用C/S结构可以更快更好的开发且数据处理速度更快,而且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控制,可以更好的满足要求。
对于读者的查询需求,我们采用B/S模式。
系统架构设计范文

系统架构设计范文当我们开始着手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的时候就像是在搭建一座大厦,你得先有个整体的规划。
你知道吗?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
首先呢,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这一点超级重要啊!我觉得这就像是大厦的蓝图,没有它,后面的工作都像是没头的苍蝇,乱撞。
你得去了解这个系统是要干嘛的,有哪些功能必须得实现,哪些是可有可无的。
比如说,是要做一个电商系统呢,还是一个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两者的需求可就差远了。
从我的经验来看,跟相关的人员好好沟通,像用户啦、项目经理之类的,才能把需求摸得透透的。
接下来要考虑系统的组件设计。
组件就像是大厦里的一个个小房间,每个都有自己的作用。
你要确定好各个组件的功能、接口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
这部分其实还蛮简单的,但别忘了前面提到的几点哦。
组件之间的交互要尽可能的简洁明了,不然以后维护起来可就头疼死了。
我记得有一次,就是因为组件之间的交互设计得太复杂,结果在修改一个小功能的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那真是个噩梦啊!所以在设计组件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以后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再说说数据存储方面吧。
数据可是系统的核心资产啊!你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是关系型数据库呢,还是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有着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适用于那些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然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处理海量数据和高并发读写的时候,表现往往更为出色。
这该怎么选呢?这就取决于你的系统对数据的具体要求啦。
比如说,如果你的系统主要是处理金融交易,那关系型数据库可能是首选;但要是一个社交网络平台,非关系型数据库或许更合适。
你有没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现在网络环境这么复杂,安全问题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你得考虑用户认证、授权、数据加密等方面。
我认为这种安全意识要贯穿整个系统架构设计的始终。
不要等到系统上线了,才发现存在安全漏洞,那就为时已晚了。
在这整个系统架构设计的过程中呢,你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2012年1月,我作为项目经理,主持XX保险公司全国再保险大集中管理系统的建设项目,该项目为期2年半,总投资为1800万人民币,通过该项目,实现XX保险公司整体信息化转型升级的战略中再保险板块的落地,完成全国海量再保险业务数据的集中部署运行,迁移整合历史数据,全面替代上一代系统。
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涉及人员组织多,直接相关XX保险公司内部60个部门400余人,外部配合协作30多个厂商团队300余人。
该项目2014年5月完成系统上线,2014年6月通过最终验收,得到了用户的一致肯定,顺利达成了项目既定目标。
本文作者结合实际经验,以该项目为例,讨论一下项目建设的【软件分析、软件设计、、】这几个过程来进行论述。
正文:
2012年1月,我作为项目经理,主持XX保险公司全国再保险大集中管理系统的建设项目,该平台为期2年半,总投资为1800万人民币。
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一是业务模式升级,需按照最新的再保险业务流程,完成系统功能的分析开发,进而具体落地公司再保险业务流程的再造;二是技术要求高,要实现全国海量再保险业务数据的集中部署运行,每日处理数据量达到3000万笔以上,同时要满足性能要求。
三是数据整合难,需要将上一代系统的中历时十年的数据,按其有效性进行分类、转化、整合,实现历史存续业务数据在新系统环境下,按照新新模式正常运行。
四是涉及人员组织多,直接研发团队成员36人,XX保险公司总部再保险部、财务部、风险部、八大业务部、
40个省公司等400余人,同时涉及外部配合协作承保系统、核保系统、理赔系统、收付费系统、财务系统等30多个厂商团队300余人。
我担任项目第一负责人,负责项目整体技术方案评估、立项论证以及项目管理工作。
在项目启动前,负责分析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可选技术方案,分析关联项目影响,并向公司提交立项报告。
项目启动后,作为主要负责人,牵头与公司内部技术专家、外部架构师一同建立项目技术架构组,设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同时挑选项目内部成员,建立需求分析组、系统开发组、系统测试组、运维支持组,开展业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迁移方案、上线切换方案工作。
一方面,我个人接受各组工作汇报,指导团队研发工作,监控整体工作进度。
同时,我及时向公司领导、项目客户方、相关项目团队汇报沟通工作进展、阐明关键技术要点。
该项目2014年5月完成系统上线,2014年6月通过最终验收,得到了用户的一致肯定,顺利达成了项目既定目标。
尤其在系统整体技术架构方面,效果尤为突出,一是保持了较好的灵活性,提供了较多的基础组件,使得应用功能便于横向扩充,满足了项目业务灵活性;二是系统性能整达到各个层次的整合设计,数据库层(分片、读写分离)、应用开发层(缓存技术、查询条件的严格限制),服务部署层(采用集群部署、F5分发),使得业务日处理能力5500万单以上,预留了80%性能,满足了公司未来3-5年的业务增量。
以该项目为例,就系统架构设计的XXX方面进行讨论,具体从规划XXX、管理XX和控制XX及XXXX管理这几个过程来进行论述。
论文主干,出哪个方面就写哪个方面(每一列为一个方面),里面每个点至少写1-2段,凑够1500-1800+字,重点突出“我”作为项目架构师的思考和实践。
3、信息安全挑战加大。
经过我和团队的不懈努力,历时一年,项目终于于2014年6月通过顺利通过了验收,并
得到了一致好评,运行至今,用户反馈良好,XX保险公司的再保险业务运营水平得以提升。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具体问题,例如跨系统之间接口交互时,由于业
务复杂,简单的队列机制无法满足繁忙场景,需要建立具有动态优先级调整机制的处理队
列等等,这些问题通过应急处理和协调,以及高层领导的推动,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有
影响到项目的总体进度。
我们已经把这些经验和教训,总结到了工作总结里面,向其他技
术人员分享,为今后系统架构设计提供帮助。
相信通过不断持续学习改进,加强自己的系
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努力工作提升工作水平,为社会和公司多贡献一点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