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简介

合集下载

尼伯龙根的指环

尼伯龙根的指环

漫主义”的典型,富于联想效果的管弦乐生动地
解释情节和角色的处境及心理状态,又是19世纪
“综合艺术”及“标题化”音乐潮流在瓦格纳乐
剧中的体现。李斯特曾在《帕西法尔》演出后满
怀热情地赞美瓦格纳:“以音乐来描绘情绪、悲
伤和狂喜格纳的乐剧集中了19世纪音乐艺术的最高成就, 吸收了从贝多芬到韦伯、从柏辽兹到李斯特以及 法、意歌剧的经验,以自己大胆的创造开辟了通 向未来的路,无论他的“整体艺术”“主导动机”
思想混乱、个人情感发生危机、经济情况拮据、生活极不
安定的阶段。结识富商威森东克夫妇并得到他们慷慨的资 助,但瓦格纳陷入与其夫人玛蒂尔达的恋情,于1857年中 断了《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投入了《特里斯坦与伊 索尔德》的创作,这部歌剧倾注了瓦格纳渴望爱情的最真
实情感。
7
◆ 由冯.彪罗指挥的《特里 斯坦与伊索尔德》(1865) 和《纽伦堡的名歌手》 (1868),先后在巴伐利 亚首府慕尼黑的宫廷剧院 首演。这两部歌剧标志着
剧词诗歌与场景的融合一体并初获成功。
5
三、瓦格纳的乐剧创作
◆ 瓦格纳积极热情地参加了1849年5月的德累斯顿市民起义, 因此受到通缉而不得不出逃国外,直到1862年初获得大 赦才得以回国定居。
◆ 瓦格纳在流亡期间,总结自己30~40年代的创作,撰写出
多部理论著作如《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品》《歌剧
瓦格纳乐剧理想的实现和
成功,但其间瓦格纳与彪 罗夫人李斯特女儿柯西玛 的恋情,伤害了自己好朋 友和追随者彪罗的感情,
瓦格纳与柯西玛于1870年
正式结合。
8
◆ 在间隔12年以后的1869年,瓦格纳又继续创作并最终完
成《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由“莱茵的黄金”“女武 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四部分构成的大型乐 剧,终于在拜罗伊特音乐剧院开幕的节日庆典中首次连续 演出(1876年8月13—17日)。

瓦格纳(Richard

瓦格纳(Richard

Part I paragraph 1-9


1. Does the man‟s appearance, describ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give one any impression of “grandeur”? No. He is a little man with the sign of illness, sick in both body and nerves. This is by no means an appearance that may bring one a sense of grandeur. Then what makes the man with such a poor look have “delusion of grandeur”? The only explanation is that he is a “monster of conceit”.
பைடு நூலகம்

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年):1 813年5月22日生于莱比锡。自幼喜爱贝多芬、莫扎 特和韦伯的音乐,自学钢琴和作曲。同时,也受莎士比亚、 歌德、席勒的戏剧影响,15岁时就写了一出5幕的诗悲 剧,晚年又受叔本华、尼采甚至弗洛伊德等哲学家的影响。 1833年夏天在维尔茨堡担任歌剧指挥,并开始歌剧创 作。1840年写成《黎恩济》,1841年创作了他的 第一部歌剧代表作《漂泊的荷兰人》。1843年被任命 为德累斯顿宫廷歌剧院指挥。1845年演出他根据德国 传说所作的《汤豪塞》。1849年后,在国外流亡15 年。1875年完成了《指环》的全部写作,并于187 6年8月在新落成的拜罗伊特剧院上演,获极大成功。其 著名的作品尚有《罗亨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纽伦堡的名歌手》等。其著作有《论德国音乐》、《艺 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以及《歌剧与戏剧》等。 1883年2月13日逝世。他的音乐戏剧的舞台作品具 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特点是都是由自己创作的(包括情节、 人物、剧词、表现方法和音乐)。他对音乐形式本身从不 感兴趣,只把它作为情感的和心理的表现手段而已。他彻 底改革了作曲的技术,从而对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发展具 有决定性的影响,并导致表现主义音乐的形成。

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沃坦英雄形象分析

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沃坦英雄形象分析
瓦 格 纳 乐剧 《 伯 龙 根 的 尼 指 环 》沃 坦 英 雄 形 象分 析
文 / t 游
理 查 德 瓦 格 纳 是 1 世 纪 浪 漫 主 义 音 乐 代 表 人 物 9 之 是 一 位 在 西 方 文 化 史 思 想 史 和 音 乐 史 上 举 足 轻
着一 切
预 测着世 界的未 来
序 幕 。 然 而 作 为 君 主 的 沃 坦 却 凭 着 极 强 的 政 治 敏 感 度 和 思 辩 能 力 意 识 到 了 危 机 ( )' 部 危 机 指 环 是 世 界 财 富 乃 至 世 界 统 治 的 一 卜 象 征 它 的 出 现 打 破 了 原 有 的 平 衡 的 社 会 状 况 不 管 是 谁 只 要 占有 了 指 环 就 可 以 成 为 世 界 的 主 宰 世 界 的 权
力 格 局 和 尊 卑 等 级 将 面 临 重 新 的 分 配 。 面 对 如 此 巨 大 的 诱 惑 旧 世 界 的 各 种 力 量 纷 纷 妄 图 独 霸 指 环 他 们 掀 起 了 场 血 雨 腥 风 的 掠 夺 指 环 的 出 现 与 争 夺 无 疑 给 原 来 l 世 界 的 统 领 者 沃 坦 造 成 了 极 大 的 威 胁 言 沃 坦 是 这 口部 剧 中 一 个 中 心 的 英 雄 人 物 对 于 描 绘 沃 坦 形 象 的 总 体 矛 盾 这 个 明 星 是 在 我 们 生 活 中 至 争尚 未解决 的 问题 。 的 确 沃 坦 这 个 人 物 贯 穿 整 部 戏 的 始 终 他 是 瓦 格 纳 塑 造 的 拥 有 尊 贵 血 统 和 等 级 的 神 界 领 导 人 。 沃 坦 不 仅 衍 生出了 几代英 雄 更 以 高 屋 建 瓴 的 睿 智 眼 光 去 审 视 他
剧 中 瓦 格 纳 塑 造 了 三 位 具 有 典 型 特 征 的 英 雄 他 们 分 别 是 第 一 代 英 雄 沃 坦 第 二 代 英 雄 齐 格 蒙 德 第 三 代 英 雄 齐 格 弗 里 德 。 而 其 中 第 代 老 英 雄 沃 坦 有 着 许 多 容 易 被 人 忽 视 却 又 十 分 重 要 的 英 雄 特 质 亟 待 挖 掘 。 当代 著 名 瓦格纳 研究 学 者汉斯 麦 耶 尔这样 评价 沃坦 对 于

尼伯龙根的指环歌剧曲目 -回复

尼伯龙根的指环歌剧曲目 -回复

尼伯龙根的指环歌剧曲目-回复《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创作的一部巨作,被公认为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之一。

这部四部曲的曲目共计超过15小时,堪称宏篇巨制。

以下将逐一介绍《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曲目及其主题。

第一部:《黄金之指》(Das Rheingold)第一幕:《世界的创造》(Vorspiel)这是《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开篇,瓦格纳以庄严而神秘的音乐描绘了宇宙的诞生,以及女神们创造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第一幕:《海隐女神的泪滴》(Weia! Waga! Woge, du Welle, Walle zur Wiege)在此曲中,我们见证了尼伯龙根的邪恶之源,即伊那摩(Erda)的诞生。

她预言了能够解除诅咒的存在,这是铸造指环的关键。

第二幕:《神城的开篇》(Entrance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本曲描绘了众神归来至瓦尔哈拉的壮丽景象。

他们在瓦尔哈拉之巅展示他们的力量和统治。

第二部:《女武神》(Die Walküre)第一幕:《页:巴伐利安号角》(Hojotoho! Hojotoho!)这是最为著名的一段乐曲,由女武神布朗希尔德(Brünnhilde)演唱。

她高亢而勇敢的歌声,表达了她对战斗和胜利的渴望。

第二幕:《旋转的江河》(Ride of the Valkyries)这是另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表现了女武神们骑着飞马踏过战场,将英勇战士们的灵魂带回瓦尔哈拉。

第三部:《西格弗里德》(Siegfried)第一幕:《西格弗里德的旅程》(Siegfried's Journey)这首音乐描绘了年轻的西格弗里德踏上了探索世界的旅程。

他将铸造指环的火焰掌握在手中,并最终击败了邪恶的龙。

第二幕:《西格弗里德引人入胜的说唱》(Siegfried's Forging Song)这是一首激情洋溢的作品,描绘了西格弗里德锻造属于他自己的剑。

尼伯龙根的指环歌剧曲目

尼伯龙根的指环歌剧曲目

尼伯龙根的指环歌剧曲目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由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创作的一部四部曲歌剧,包括《莱茵黄金》(Das Rheingold)、《歌剧魔杖》(Die Walküre)、《西格弗里德》(Siegfried)和《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

每部歌剧都由多个场景组成,下面是每部歌剧的曲目列表:《莱茵黄金》:1. 前奏曲。

2. 序曲。

3. 第一场,莱茵河底的黄金。

4. 第二场,尼伯龙根山。

5. 第三场,女神弗丽嘉的岛屿。

6. 第四场,尼伯龙根河底的宫殿。

《歌剧魔杖》:1. 前奏曲。

2. 序曲。

3. 第一场,山中的猎人。

4. 第二场,瓦尔哈拉宫殿。

5. 第三场,瓦尔哈拉宫殿前的岩石。

6. 第四场,山谷中的神庙。

7. 第五场,山顶的火焰。

《西格弗里德》:1. 前奏曲。

2. 序曲。

3. 第一场,森林中的洞穴。

4. 第二场,山顶的火焰。

5. 第三场,巨龙费夫纳的洞穴。

6. 第四场,瓦尔哈拉宫殿前的岩石。

7. 第五场,瓦尔哈拉宫殿。

《诸神的黄昏》:1. 前奏曲。

2. 序曲。

3. 第一场,豪尔根城堡。

4. 第二场,战神的宫殿。

5. 第三场,吉贝尔的宝塔。

6. 第四场,瓦尔哈拉宫殿前的岩石。

7. 第五场,瓦尔哈拉宫殿。

这些曲目构成了整个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曲的精彩剧情,每个场景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主题和情节发展。

希望这份曲目列表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一篇文章读懂《尼伯龙根的指环》

一篇文章读懂《尼伯龙根的指环》

一篇文章读懂《尼伯龙根的指环》号外号外看完不过瘾,就报名知名乐评人橙客的第三讲《瓦格纳和他的齐格弗里德》的课程吧文章导读本文旨在解读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分为六部分,从作品构成、思想寓意、戏剧理念、主导动机、歌剧改革诸方面, 阐述瓦格纳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的解读、对哲学的看法、对音乐的诠释。

尼采说“他将《指环》翻译成叔本华的语言。

”指瓦格纳的《指环》阐述了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实际上, 这还未能全面概括《指环》的思想。

在这部耗费瓦格纳26年光景的作品中, 瓦格纳赋予了此剧深邃的思想寓意和新颖的音乐形式, 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他对历史的关注, 对现世的忧虑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可以说《指环》是一部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 它留给我们的是:思想觉醒的空间, 人性重寻的思考, 戏剧改革的启迪。

看《指环》它———构建的是社会形态的“网”, 展现的是思想时空的明镜,,表达的是符号学的戏剧理念,倡导的是主导动机的发展模式,奏响的是歌剧改革的凯歌。

一《指环》构建的是社会形态的“网'《指环》中所表达的一切, 像是通过“网”的形式来达到的。

这是一张时空的网, 在这张网中, 瓦格纳将过去、现在、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张网中, 他将金钱与权力、伦理与道德、社会与人生等各种关系编织在一起;在这张网中, 他通过音乐动机把整个乐剧紧紧地构建在一起。

这里, 我们就从“网”的联系出发, 评说《指环》的最终立意。

在《指环》中我们看到了, 这是他对自己几十年来生活阅历的总结, 是他对发展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思考, 是他对延续了几千年的西方文明的感悟与叹忧。

他看到了社会文明发展到当前的所有矛盾和弊病。

正是由于他亲身经历了金钱对人类灵魂的腐蚀, 于是剧中就有了象征财富的指环和指环所引发的争斗;正是由于他亲眼目睹了权力在社会中横行, 于是剧中就有了矛和权力的争夺;正是由于他亲自体验了纯洁爱情在社会中的扭曲和玷污,所以剧中就有了因乱伦而惨死的兄妹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同样还是由于社会的沉沦和人类道德的尽丧, 于是剧中有了英雄, 通过英雄来拯救世界, 重新唤醒积压在人类心灵深处最原始、最单纯、最朴实的人性。

die walküre ein schwert verhie

die walküre ein schwert verhie

die walküre ein schwert verhie《Die Walküre: Ein Schwert verhie》是一部由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创作的歌剧。

这部歌剧是《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曲的第二部,前后共有四场,分别为《黄金之指环》、《歌剧凯旋》、《双生神》和《奥菲勒如是说》。

本文将以《Die Walküre: Ein Schwert verhie》这部歌剧为主题,一步一步地解析其情节和主要角色。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部歌剧的背景和主题。

《Die Walküre: Ein Schwert verhie》的故事发生在史诗般的尼伯龙根世界中,涉及诸神、半神和人类之间的斗争。

尼伯龙根是一枚拥有宇宙力量的指环,能够将主人的野心和欲望升华,然而,它也带来了邪恶和毁灭。

这部歌剧旨在探讨权力、家庭和命运的复杂关系,以及人性中的善恶之斗。

故事的开篇,我们看到一位受尊敬的战士、英雄和半神西格蒙德(Siegmund)在一个寒冷的风暴夜晚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房子,他疲惫不堪,希望能找到一个避难所。

在房子里,他遇到了躲避追杀的另一位陌生人——一个名叫西吉林德(Sieglinde)的女性。

两人立刻产生了强烈的互动和吸引力,他们发现彼此之间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命运联系。

接下来,我们了解到西吉林德是一位不幸的妻子,她被迫嫁给了邪恶力量的化身——霍德尔(Hunding)。

霍德尔是一个凶残的战士,他发现了西尼德与西格蒙德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满于此。

然而,西格蒙德与西吉林德之间的爱情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他们决定在夜晚的席间私奔。

突然,场景转换到一片草原,我们看到女武神们(Walküre)正在举行聚会。

女武神们是战神歌剧的关键角色之一,她们属于主神渥世金登的亲生女儿。

女武神布伦希尔德(Brunnhilde)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员,她是女武神将军弗利儿凯(Fricka)的女儿,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智慧。

尼贝龙根的指环歌剧(四)

尼贝龙根的指环歌剧(四)

尼贝龙根的指环歌剧(四)尼贝龙根的指环歌剧第四部《众神的黄昏》——《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三日是由三幕十一场构成的,但因前面还有一个序幕,所以也可算做是由四幕构成的。

剧情简介:齐格弗里德回到红尘世界,但把指环交给布仑希尔德作为爱情信物。

但他在吉比孔人的宫廷被骗喝了迷药,不但忘了他的新娘,还爱上贡特尔的妹妹。

邪恶的哈根是阿尔贝里希的儿子,他说服齐格弗里德使用宝盔化身为贡特尔的模样,强迫布仑希尔德摘下指环。

在婚礼中成为贡特尔的妻子的布仑希尔德因遭背叛而满腔愤怒。

她把齐格弗里德身体的要害告诉哈根,哈根在唤回齐格弗里德记忆的同时,从背后将他刺死。

布仑希尔德在悲痛中了解一切的原由,她下令为齐格弗里德升起一堆送葬的柴火,然后自己也跃入火焰中以身相殉。

整个吉比孔和瓦尔哈拉天宫都着起了大火,于是诸神的末日降临,莱茵河水位涨过堤岸,莱茵少女重获指环,世界也从诅咒中解放出来。

演出时间:序幕及第一幕约2小时,第二幕约2小时,第三幕约直小时20分钟,总计约5小时20分钟。

齐格弗里德男高音贡特尔吉比孔人的首领男中音哈根贡特尔的异父弟,阿尔贝里希的长子男高音阿尔贝里希男中音古特鲁妮女高音布仑希尔德女高音瓦尔特劳特女武神之一次女高音沃格林德莱茵少女之一女高音韦尔贡德莱茵少女之一女高音弗洛斯希尔德莱茵少女之一次女高音命运女神之一女高音命运女神之二次女高音命运女神之三女低音众臣民男高音及男低音众妇女女高音地点:序幕在女武神的岩石上。

第一幕在莱茵河畔吉比孔人的厅堂,第二幕在吉比孔人厅堂前面岸边的庭院、第三幕在莱茵河畔森林中的某洼地和吉比孔人的厅堂。

序幕的前奏曲。

开始是“觉醒的动机”,接着是“波浪的动机”,“埃尔达的动机”,随后出现的是“安睡的动机”。

因时大幕徐徐升起,舞台场面与《齐格弗里德》的第三幕相同,三个命运女神一面编织缆绳一面在歌唱。

女神们唱的是沃坦的神枪巳被齐格弗里德的剑砍断,因此沃坦把神圣的小叶白蜡树劈成小块,把它当做劈柴堆积在瓦尔哈拉城堡的四周,现在已经用火点燃,城堡在开始燃烧,众神的黄昏已经临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简介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作曲及编剧的一部大型乐剧,整个于1848年开始创作,至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相关内容。

中世纪时基督教在整个欧洲盛行,过去在地方上流传的一些北欧神话被视作邪教清理,残存的较为著名的有英格兰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德国的尼伯龙根等,瓦格纳的《指环》就出于这部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

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一面,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面临灭亡的命运。

《诸神的黄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

当时,瓦格纳将这部叙事诗整理后打算写成歌剧脚本,却招来很多反对,多数人认为这样庞大的脚本无法配成音乐。

但瓦格纳成功了,他用二百多个主导动机贯穿全剧,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

由于瓦格纳的歌剧乐队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强度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故瓦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大公为他的《指环》能够上演特别出资建造拜罗伊特剧院(又名节日剧院,1872年5月22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多,于1875年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瓦格纳的要求,它将
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

1876年8月,《指环》全剧于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两次,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

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

当时,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都齐聚这个莱茵河边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罗伊特发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内容介绍根据德国民间诗史《尼白龙根之歌》和北欧《沃尔松格传说》改编。

铁匠齐格弗里德(班诺;福曼Benno Fürmann 饰)在一次陨石坠落后与冰岛女王伯伦希尔(艾丽西亚;维特Alicia Witt 饰)不打不相识,并且陷入爱河。

之后他杀死了作恶巨龙,并用龙血沐浴让自己刀枪不入。

可后背上一块树叶覆盖的地方没有沾到龙血成为了他的弱点。

齐格弗里德因杀死巨龙而被国王赏识,要将自己的公主妹妹(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a Ricci 饰)嫁给他,但格弗里德已心有所属。

为了达到目的国王在酒中加了药使他忘记女王爱上了公主。

国王请他帮忙打败冰岛女王伯伦希尔,于是他戴上变形头盔,装成过国王的样子打败了伯伦希尔。

伯伦希尔被他的“背叛”伤透了心,被迫嫁给国王。

各怀心事的两对新人在同一天结婚。

齐格弗里德最终会想起女王吗?四人将对面如何的命运呢?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组成序曲音乐把人们带到莱茵河底,三位看护莱茵河黄金的少女挑逗着代表邪恶的尼伯龙根家族的侏儒,当侏儒知道只要发誓永远抛弃爱情就可得到黄金,戴上用黄金打造成
的指环就可统治世界后,侏儒便发出毒誓偷走黄金。

水下不安定,天上也不太平。

众神之王沃坦让巨人们盖起沃尔哈拉神殿,酬劳是把自己的小姨子许配给巨人。

面对狰狞粗野的巨人,沃坦的妻子和小姨子坚决不肯就范,这使得沃坦面临违约的信用危机(看来契约精神是人神共用的)。

无奈中,一位部下出头与巨人谈判:用莱茵的黄金来替换女人,这可让又贪财又贪色的巨人们犹豫了。

沃坦从侏儒那里连骗带抢得到了黄金和指环,侏儒在绝望中发出得到指环的人必会死亡的诅咒。

贪财的巨人们刚刚得到黄金和指环便发生内讧自相残杀,诅咒开始应验。

从此,代表财富的黄金和代表权势的指环,就在天界、人间、水下演绎出惊天动地的大悲剧。

开场便是一连串的巧遇。

沃坦遗留在人间的儿子齐格蒙德到一处人家借宿,在女主人齐格琳德的帮助下得到沃坦特意留给他的诺顿剑。

更巧的事还在后面:经过攀谈,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竟是失散多年的孪生兄妹。

麻烦的是两人深深相爱,“冬日寒风已消逝”,“只有你才是可爱的春天”,一首热情浪漫的爱情二重唱,他们已是无法分开;;爱情的力量太大了,齐格蒙德决定与山贼出身的妹夫洪丁决斗。

这事引起沃坦妻子的不满,身兼后妈和婚约女神双重身份的她积极要挟沃坦惩罚这对兄妹。

而沃坦(这众神之王可真能折腾)和智慧女神所生的女儿布伦希尔德却被炽热的爱情所感动,决定救助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妹爱人。

可惜,善良的布伦希尔德没能救下齐格蒙德,在决斗的关键时刻,
怕老婆的沃坦亲自击断了齐格蒙德的诺顿剑,齐格蒙德被自己的生父害死了。

幕间,乐队奏起气势磅礴的间奏曲《女武神的骑行》,这是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音乐。

(音乐太精彩了,以至于好莱坞的大导演科波拉把它原封不动地搬到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只不过天上飞行的不是女武神,而是武装直升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