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合集下载

专题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连 贯的能力。结合语境,从后文可以看出本句叙述 的主体为“古琴”,可以确定括号内语句应以 “古琴”为主语,故排除B、C两项。 由后文“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可 推知,括号内句意应与其相反,且从句式的协调性 来看,应选择D项。
第二空,与“生机”搭配的词应为“焕发”,可推 知应选D项。 “制约”比“约束”语气更重,不符合语境。 “修身养性”指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
完美的境界。“放松身心”更强调身心放松,没
有反省体察之意。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
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 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 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 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 的一个缺点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 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侧重于在几 个对象之间进行分类、选择。 “辨析”指辨别分析,侧重于分 析。句子强调的是迁徙动物根据 环境中的参照物找出前进的方向, 宜用“辨别”。综合起来,B项符 合修改要求。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C )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 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 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 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 徙的方向感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
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 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 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 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 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专题作业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专题作业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019常州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三调研)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作为的“黑马”球队,克罗地亚队从小组赛头名杀到世界杯决赛,同样也是实力大于运气的写照。

克罗地亚队的真正优势是中场,布罗佐维奇统领全局的调度、莫德里奇对于节奏的、拉基蒂奇精细的串联进攻,三人且默契十足,引领着克罗地亚队在攻守转换之间维持着平衡。

A.当之无愧掌控各司其职B.当之无愧掌握各行其是C.名不虚传掌控各行其是D.名不虚传掌握各司其职答案A当之无愧:可以毫无羞愧地接受荣誉或称号。

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黑马”借指在比赛或选举等活动中出人意料获胜的竞争者,既然是“出人意料”,那便是没有“名”的,故“名不虚传”同“黑马”不搭配。

掌控:掌握控制。

掌握: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主持,控制。

该词强调了解、熟习。

“掌控”和“节奏”更搭配。

各司其职:各自管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这里明显选“各司其职”。

故选A。

2.(2019江苏高三毕业生第一次调研测试)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华民族创造了的灿烂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始终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职责。

A.独树一帜耳濡目染宣扬B.独树一帜潜移默化弘扬C.别出心裁耳濡目染弘扬D.别出心裁潜移默化宣扬答案B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文段中说的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用“独树一帜”恰当。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文段中说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用“潜移默化”恰当。

宣扬: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传布。

弘扬:发扬光大。

文段中说的是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用“弘扬”更恰当。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题组层级快练(一)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一株株瘦削的枝条上,绽放着一簇簇耀眼的黄花,梭梭、沙枣、红柳等沙生植物郁郁葱葱,勾画出一条绿色隔离带,阻挡着风沙侵蚀的步伐,孕育着绿色的希望。

谁能想到,38 年前,这里是一片漫天黄沙的。

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的一个风沙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的沙丘以每年7.5 米的速度向南移动,严重侵害着周边10 多个村庄和2 万多亩良田,给当地3 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过境公路铁路造成巨大。

面对步步紧逼的沙丘,一些人上新疆、去宁夏、走内蒙,开始逃离家乡。

当风沙袭来时,有人逃离家园,更有人留下来守护家园!为了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

1981年,作为三北防护林前沿阵地,古浪县着手治理荒漠,对八步沙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拥有”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承包沙漠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谁能有勇气向茫茫沙漠发起挑战?关键时刻,石满、郭朝明、贺发林、张润元、罗元奎、程海站了出来。

这几位普普通通的西北治沙老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六老汉”。

当黄沙肆虐的时候,六老汉抱着护庄稼、保饭碗的质朴愿望,扛起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不畏恶劣环境,无惧艰苦劳作。

他们的朴素情怀、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点亮了治沙A .不毛之地危害遏制谱写B .不毛之地危险遏止撰写C .荒山野岭危害遏止谱写D.荒山野岭危险遏制撰写答案A解析“不毛之地”指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这里说的是八步沙贫瘠、荒凉,而不是说其没有人烟,故选“不毛之地”。

“危害”指使受破坏;损害。

“危险”指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这里说的是移动的沙丘给当地3 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过境公路铁路造成巨大的损害,而不是遭到损害的可能性,故选“危害”。

“遏制”指制止,控制。

“遏止”指阻止。

这里说的是控制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而不是阻止不断恶化的环境,故选“遏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眼观六路,规避陷阱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

成语题是必考题目,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有意变换考查的是形式,但不变的是考点。

但2016年增添了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

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习与训练。

一、正确使用成语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

②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符合语境。

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

符合语境。

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

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

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

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

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

符合语境。

答案 B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义(含解析)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义(含解析)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 ( 包括熟语 )——准确理解词义,正确分析语境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 E简释:“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及俗语等。

江苏卷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就是所用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都要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等相协调。

1.(2014 ·江苏 )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 C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

“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

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

“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

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

“饱满”指丰满,充足。

“浑成”意为“自然”。

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

2. (2 015·江苏)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 B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语文易错锦囊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_包括熟语_易错点典例分析_点评_巩固

语文易错锦囊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_包括熟语_易错点典例分析_点评_巩固

易错锦囊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易错点典例分析、点评、巩固易错点1 实词辨析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而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

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型处置熔化B.原形处治熔化C.原形处置融化D.原型处治融化【错因分析】近义词词义各有侧重,如果词义不明,对上下文分析不明确,则容易选错。

本题考查的都是两字词语,且有相同的词素,平时的使用率也很高。

从所给语段的语境角度而言,此题的难度不大,但是要准确区分这几组词语,特别是三四两空的两组词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试题解析】此题考核近义词辨析。

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此题注意不同语素的区分,运用组词法即可,如第一组可以另组词语“模型”“形状”,“模型”更合理,由此可见应选择“原型”;第二组可以组词“安置”“惩治”,“安置”更合理,由此可见应选择“处置”;“融化”多为“冰雪”等,“熔化”多为“固态”变为“液态”由此可见应选择“熔化”。

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参考答案】A辨析词语一定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②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③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④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⑤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⑥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一_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含解析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一_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含解析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成语(含熟语)类A卷全国卷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

①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用错对象。

②光怪陆离:“光怪”指光彩奇异,“陆离”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③改换门庭: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望文生义。

④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不合语境。

⑤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⑥奉为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答案 C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专题0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版含解析

专题0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版含解析

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近义虚词为主。

本节介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题型丰富多样。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

其中客观题的设问一般是较为固定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部分省市区的试题都采用“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形式;二是“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形式。

2.考查综合性强。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有时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有时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或把正确使用实虚词与熟语结合起来考查。

3.考查重点固定。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查实词。

实词又侧重对词义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差异的考查,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搭配对象等方面也是考查重点。

虚词考查相对较少,有时与实词结合命题。

虚词考查主要侧重对句子结构和句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关联词、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的重点。

4.考查题型多样。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有下面四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题目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实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如2009年浙江卷;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5.考查重点明确。

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

大部分试题的命题点主要是成语,但也有些省市会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6.考查综合程度较高。

熟语既可单独设题考查,也可结合实虚词、古诗句等其他考点综合设题考查。

一、实词和虚词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色彩辨析角度 1.辨明感情色彩
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 如“爱护”与“庇护”,前褒后贬,不可混用。
2.区分语体色彩
口语或书面语; 政论用语或描写性用语。
[例]“陪同”“陪伴”都有“随同做伴”意。 “陪同”书面语,多用于庄重场合。 “陪伴”多用在文学作品、生活中。
(三)用法辨析角度
2.找准搭配方式
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
[例]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 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__环境 恶化的正确选择。(遏止/遏制)
“遏止”指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 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指“制止,控制”,多与情绪、事态 或某种力量搭配。
3.明确词性用法
四、辨析方法
1.语素分析法(相异语素) 2.语境辨识法:国是(国家政策方针等 重大决策)/国事(比较具体的一般事务) 3.舍同求异法:信任/信赖 4.积累再现法 5.还原代入法
1.看清适用对象
谦己敬人:谦称词语只能用于称己方,敬称词语只能用于 称对方。根据适用对象判断或选用。
[例]现在的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________老 人的压力非常大,只有老人得到社会的普遍照顾, 没有意外,年轻人才能安心干事业。(抚养 /赡养)
“赡养”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抚养”是指爱护并教养,用于父母对子女。故选“赡养”。
根据词性可判断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确定 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
[例]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________和深沉的人 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 和浅薄的心灵安慰。(内涵/蕴涵)
“内涵”,指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 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蕴涵”是动词,包含。根据语境选用“内涵”。
3.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真题体验
(明确考向,知道高考怎么考) 要求:1.独立完成近6年全国卷16道真题。 2.每题限时3分钟,共计48分钟。
年份
题目要求
2020年 全国卷1
依次填入文中横 线上的词语,全 都恰当的一项是 ()
2019年 全国卷1
依次填入文中横 线上的词语,全 都恰当的一项是 ()
2018年 全国卷1
依次填入文中横 线上的词语,全 都恰当的一项是 ()
设题形式 八选四 八选四 八选四
设误角度
对象误用 不合语境
语义 不合语境 搭配不当7年 全国卷1
下列各句中加点 成语的使用,全 都不正确的一项

2016年 全国卷1
下列各句中加点 成语的使用,全 都正确的一项是
技法指要(指导备考)
1.实词: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 彩。语体色彩,词性与词的构词能力, 使用对象,搭配习惯等,关注语境。
2.虚词:关联词、介词、副词等。
3.熟语:以成语为主,重点考查望文生 义、褒贬误用、对象误用等错误类型。
实词
一、含义: 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 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擅长”主要用于专业特长;
“善于”指长于(做某种事情),范 围比“擅长”广。
3.分清词义侧重点 [例]“诡辩”“狡辩”都指无理强辩
“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 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 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点在“狡”,即不老实、耍 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 行辩解。
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考纲要求(熟悉考点,知道高考考什么)
A.识记
B.理解
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E.表达应用 F.探究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E级(表达应用)
1.要求能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 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
2.主要考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词语(包括熟语)的 能力。注:词语包含实词、虚词、熟语(包括成语、 谚语、歇后语、惯用语)。
3.2020年全国卷2增添对虚词(重点是关联词)的考查。
4.形式稳中有变:一般全国卷1和全国卷3为成语八选 四,全国卷2为实词、虚词八选四(虚词占6个)。
命题规律
2013年以前采用传统的成语正误辨析;2014、2015年 采用选词辨析式,注重近义成语的辨析运用;2016、 2017年形式有变化,增加成语考查数量。近几年,全 国卷1成语命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例]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是( )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 人雅士所________。(钟爱/喜爱)
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 适用对象是人,程度重。
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适用对 象是人或事物,程度轻。
2.辨明词义范围 [例]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 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 精,尤其________画山水。(擅长/善于)
• (1)成语数量逐渐增大。由三组三个成语到六句六个成 语再到四组八个成语,数量一直在增加,充分考查考 生拥有的词汇量。
• (2)命题趋于大情境化。由原先的单句情境扩大到文段 情境。
• (3)考点趋于综合化。把成语连同病句、连贯一起考查 ,不再是单一考查。
语言学习越来越趋于情境化、综合性、实践性,这是高 考践行新课标理念的具体体现。
代词六大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为考查重点)
二、考查范围:
1.近义实词的意义。大多在相异语素 上体现差异。 2.近义实词的意义能否与语境搭配。
三、辨析角度: 词义、色彩和用法。
(一) 词义辨析角度
1.把握词义轻重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 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 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 度浅、性质轻。有轻重深浅之别,注意区分。
2015年 全国卷1
依次填入下列各 句横线处的成语 ,最恰当的一组

设题形式 六选三
六选三
二选一 近义成语辨析
设误角度
对象误用 不合语境
对象误用 不合语境
语义 对象 语境
命题规律(考情解读)
1.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
2.考查错误原因重在不合语境。常见设误类型“褒贬 误用、 对象不当(谦敬错位)、不合语境、望文生义、 搭配不当、重复累赘”等。但不可机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