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生药鉴定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药物鉴别试验的意义与目的

芳香第一胺类、 有机氟化物类、
无机金属盐类(钠盐、钾盐、锂盐、钙盐、钡盐、 铵盐、镁盐、铁盐、铝盐、锌盐、铜盐、银盐、 汞盐、铋盐、锑盐、亚锡盐)、
有机酸盐(水杨酸盐、枸橼酸盐、乳酸盐、苯甲 酸盐、酒石酸盐)、
无机酸盐(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硫酸盐、硝 酸盐、硼酸盐、碳酸盐与碳酸氢盐、醋酸盐、磷 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
药物+试剂
新化合物有一定mp;
药物酸化或碱化生成游离酸或碱。操作繁琐费 时间,应用较少。
二、光谱鉴别法
测定最大吸收波长,或同时测定最小吸收波长 规定浓度的供试液在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吸收度 1.紫外光谱鉴别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 经化学处理后, 测定其反应产物吸收光谱特性
《中国药典》
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仅反应 药品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性质 的特征,不完全代表对该药品化学结 构的确认。
第二节 鉴别方法
药物的鉴别方法要求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灵敏度高,以及操作简便、快速等。常用鉴别方 法有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和生物学法。
一、化学鉴别法
反应迅速、现象明显。 包括测定生成物的熔点,在适当条件下产 生颜色、荧光,发生沉淀反应或产生气体。
如磺胺嘧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 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易溶,在稀盐酸中 溶解”。 • 尼莫地平
• 在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易溶,在乙醇
中溶解,在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3.物理常数: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该药品的纯杂程度。
《中国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包括: 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 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
名词解释 生药的鉴定

名词解释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方法,对药材进行科学的鉴别和评估,目的是确定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从而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生药的鉴定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鉴定方法生药的鉴定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包括外观特征、显微镜观察、化学试验、色谱分析和生物学检测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鉴定方法:1. 外观特征鉴别: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可以初步鉴别生药的真伪和质量。
其中,气味是一种重要的辨别特征,不同的药材具有独特的气味,可以作为鉴别的参考。
2. 显微镜观察:借助显微镜对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表皮特征等进行观察,可以进一步确定生药的真伪和种属。
显微镜观察在鉴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定工作中。
3. 化学试验:通过化学试验,可以检测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和杂质等。
常用的化学试验方法包括显色反应、熔点测定、纸层析以及质谱分析等。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提供关于药材品质和纯度的信息。
4. 色谱分析:色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分析方法,在生药鉴定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常见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
通过色谱分析,可以定量和鉴定药材中的各种成分,为生药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5. 生物学检测:通过对生药进行生物学活性的检测,如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抗炎活性等,可以进一步评估药材的药效和质量。
生物学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和药效研究的不同层面。
二、鉴定要点在进行生药的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样品准备: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药材样品,遵循药典或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样品的制备和处理,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坏。
2. 观察标准:应依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生药的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对于不同的生药,其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生药的鉴定1

2020/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4
第五部《中国药典》1990年版, 共收载品种1751种 一部收载784种,其中中药材、植物油脂等509种 ,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275种;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967种。
2020/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5
第六部《中国药典》1995年版, 共收载品种2375种 一部收载920种,其中中药材、植物油脂等522种, 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398种。
二部收载1455种,包括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 生物制品及辅料等。
2020/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6
第七部《中国药典》2000年版 ,共收载药品2691种 一部收载992种, 二部收载1699种。 一、二两部共新增品种399种,修订品种562种。
原因: a.缺乏专业知识,误种、误收、误售; b.人为参伪、做假。
优劣:指品种明确后,药物质量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 效。天然药物的质量尚受栽培条件、产地、采收、加工和储藏运 输的影响。
2020/3/21
品种的真伪、优劣图片观察。
三、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7
原因:
1.国内外生药市场的扩大,在保健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天 然色素有广泛的使用。
3、生药品质优良度检定:检查样品质量是否合乎规定 的要求(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农药残留量 等的测定)。
2020/3/21
26
一、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1、生药真实性鉴定:鉴定生药的真伪。
2、生药纯度检定:检查样品中有无杂质及其数量是否 超过规定的限度(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形状和部位与 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
《生药学》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1、生药:指来源于动、植、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加工,直接药用或作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材。
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
2、中药:以中医药学的理论指导,依据中医治疗原则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一般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药物:凡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5、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优质的生药。
6、性状鉴定:即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的方法,对生药的外观性状,包括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作为依据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7、星点:大黄根茎横切面有异型维管束,内侧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8、云锦花纹: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4到11个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习称“云锦花纹”。
9、过桥:黄连表面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须根及须根残基,节间表面平滑如茎干,习称“过桥”。
10、芦头:根类生药根头上的根状茎习称“芦头”。
11、芦艼: 根类生药上具有的不定根习称“芦艼”。
12、芦碗:存在于根类生药的根茎上的稀疏的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
13、条痕:是指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
14、晶鞘纤维:是指含草酸钙晶体的薄壁细胞像鞘状一样包围着纤维。
15、麻黄式穿孔板:黄三七茎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分子端壁上具有的网状穿孔板。
16、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的内果皮常以5到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17、云锦状花纹:指何首乌块根横切面上皮部由4到11个异形维管束形成的云朵状花纹。
18、中国药典:是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记载药品所规定的各个项目,对于保证药品的真实性,质量和正确使用,具有法定依据。
19、发汗:将新鲜药材或半干药材密闭堆积使其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堆内空气含量达到饱和时,遇到堆外低温,水气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表面。
生药鉴定依据与程序

• 2.核对文献 根据已观察到的形态特征核对 文献。首先应查考植物分类方面的著作, 如《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 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有关 的地区性植物志等;其次再查阅中药品种 鉴定方面的著作,如《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华本 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 等。必要时还需核对原始文献,以便正确 鉴定。
生药的鉴定依据和程序
• 3.真实性鉴定 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项目。对于供鉴定 的样品药材,应先进行来源鉴定、性状鉴 定,尤以性状鉴定最为常用,然后根据实 际需要,进行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对于 不能确定原植(动)物来源的样品,则须 从药材的商品流通渠道深人到产地作进一 步的调查研究。
生药的鉴定依据和程序
• 例如商品“白头翁”多达20种以上,分属 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菊科、唇 形科、玄参科等不同的植物来源。又如 “贯众”,全国曾作“贯众”用的原植物有11 科18属58种,均属于蕨类植物,其中各 地习用的商品和混用的药材有26种,另 外的32种均为民间草医用药。其他如山 慈姑、透骨草、王不留行、鸡血藤、金 钱草、石斛的同名异物也很多。在同物 异名的生药中,有的是同科属植物,临 床上已习惯使用,功效尚相似;有的是 同科不同属或者不同科,其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不尽一致,有的甚 至没有疗效或者作用完全不同。
生药的鉴定依据和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国家的药品法 典。它规定了药品的来源、质量要求和检 验方法。全国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 检验和管理部门等单位都必须遵照执行。 局颁药品标准是现行药典内容的补充,也 是国家标准,各有关单位也必须遵照执行。 对于国家药品标准没有收载的中药材、中 药饮片,在本地区可依据各省、市、自治 区关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地方药品标准 进行鉴别。
生药学--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

老药工们常以简单、生动的语言加以概 括,易懂易记:
山参的主要特征被形象地描述为“芦长碗密 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如防风的根茎部分称“蚯蚓头”“凤眼圈”; 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
在观察外形时,对皱缩的商品生
药如叶和花类,鉴定时须先用热 水浸泡,展平后观察; 在观察某些果实种子类生药时, 亦可用热水浸软,以便剥去果皮 或种皮,观察内部特征。
同名异物
大黄属中掌叶组的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R. tanguticum Maxim.et Balf.和药用大黄 R.officinale Bail1.均具 有良好的泻热通便作用,但波叶组的河套大黄 R.hotaoense C,Y.Cheng et C.T.Kao则泻 热作用极差。
来源不相同的有机杂质。 无机杂质:主要是指泥土、沙石等
(四)生药品质优良度鉴定
主要包括有效成分、浸出物或挥发 油的含量测定,以确定检品的质量是否 合乎规定的要求。
& 对于有效成分明确的生药,可根据药典中已规
定了含量测定方法来鉴定。 & 对有效成分不明确的生药,一般采用浸出物含 量测定方法来确定其品质。 & 对于挥发油的生药,可通过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来确定检品的质量。
玄参要黑,丹参要紫,茜草要红,黄连
要黄。 如加工条件变化、贮藏时间不同或灭菌 不当等,就会改变生药的固有色泽,甚 至引起内在质量的变化。
例如:黄芩
黄芩苷 酶
水解
黄芩素+葡萄糖醛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具3个邻位酚羟 基
醌类(绿色)
氧化
在观察生药的色泽时,生药应干燥,
并应在日光下观察。 色泽的描述包括表面和断面色泽的内 容。一般把质量好的色泽放在前面, 二种色调组成描写的应以后一种色为 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
河医大生药学实验指导02生药的理化鉴定(二)

实验二生药的理化鉴定(二)一、实验目的(一)掌握生药中黄酮昔类、皂苔类、强心昔类、香豆精昔类的理化性质和定性反应,并能应用于生药鉴定中。
(二)掌握生药中生物碱类、糅质类、氨基酸与蛋白质类的理化性质和定性鉴别反应。
(三)学会应用荧光分析法、薄层层析法,水份测定法鉴别生药。
二、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槐米、桔梗、穿山龙、地高辛片(tabellaedigoxin)s白芷、粉防己、硫酸阿托品注射液、五倍子、槟榔、天花粉。
试管、试管架、量筒、烧杯、水浴锅、50ml三角烧瓶、滤纸、蒸发皿、紫外分析灯、硅胶板、层析瓶。
乙醇、1%盐酸、碘化锄钾试剂、碘化钾碘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硅铝酸、明胶氯化钠溶液、三氯化铁试剂、饱和漠水、醋酸铅试剂、饱和石灰水、苗三酮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0.5%硫酸铜试剂、镁粉、1%三氯化铝甲醇液、10%盐酸试液、0.9%氯化钠溶渡,2%红细胞悬浮液、醋酢、浓硫酸、冰醋酸、三氯化铁-冰醋酸试剂、K-K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试液、乙醍、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2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稀盐酸、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甲苯、醋酸乙酯、甲酸。
槐花乙醇提取液、远志生理盐水提取液、夹竹桃醇提取液、粉防己酸性乙醇液;核桃楸皮、秦皮和秦皮甲素乙醇提取液。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黄酮苔的鉴别取槐米粗粉约0.5g,加乙醇IOmI,水浴温热5分钟,滤过,得滤液。
(1)盐酸-镁粉还原反应:取上述滤液2ml于大试管中,加镁粉少许振摇,滴加浓盐酸数滴,观察到产生许多泡沫,同时溶液渐变樱红色。
(2)三氯化铝反应:取上述滤液2ml于试管中,加1%三氯化铝甲醇溶液Iml,振摇,可见溶液渐变鲜黄色。
2、皂昔的鉴别取桔梗与穿山龙粗粉各Ig,分别置50ml三角烧瓶中,加水IOmI,煮沸2分钟,滤过,滤液加水至IOmI,备用。
(1)泡沫试验:分别取上述滤液各2ml,置2个试管中,密塞或以手指压住管口,强烈振摇数分钟,观察是否产生大量泡沫,放置10分钟后,再记录泡沫的高度。
生药鉴别技术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中药鉴定学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即鉴定和研究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和扩大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确保中药品种正确、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鉴定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①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②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③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④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一药多基元中,不同的品种质量有差异,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临床疗效难以保证。
中药的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58贯众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20白头翁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白附子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黄连、甘草、川贝(二)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3.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4.查考地方史志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在该地区亦属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该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中药冒充中药或以它种中药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阐述生药鉴定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答:目的在于确定药材的真伪、评定药材品质的优
劣和制定其质量标准,以保证生药品种的真实性和药用的安全性,同时发掘利用新药源。
任务:1、鉴定生药的真伪优劣。
2、考证发掘生药学遗产,整理生药品种。
2、制定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
3、保护和寻找利用新药资源,发展生药事业。
2、味连、雅连、云连三种商品药材在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特征上有何区别?答:1、来源:都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味连来源于黄连的干燥根茎,雅连来源于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云连来源于云连的干燥根茎。
2、产地:味连主产四川石柱县,雅连主产四川洪雅、峨眉等地,云连主产云南德钦、碧江。
3、性状:味连多分枝,聚集成簇,形如鸡爪,表面粗糙,有“过桥”。
雅连多单枝,微弯曲,“过桥”较长,顶端有残茎。
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过桥”较短。
4、显微特征:味连和雅连的皮层、中柱鞘部位均有石细胞散在,雅连髓部含石细胞,而云连不含石细胞。
3、叙述生药麻黄的植物来源、药用部位、主要活性成分?答: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主要活性成分含生物碱,有左旋麻黄碱和右旋伪麻黄碱。
4. 描述生药的性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包括有生药材的性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
5. 试述商品黄连的种类、原植物来源、主要的有效成分以及粉末鉴定特征?答: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味连来源于黄连的干燥根茎,雅连来源于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云连来源于云连的干燥根茎。
主要的有效成分有小檗碱、无机元素、酚类物质如阿魏酸、绿原酸。
粉末鉴定特征:1、石细胞类圆形、方形、多角形;2、中柱鞘纤维;3、木纤维细长;4、木薄壁细胞不规则形;5、鳞叶表皮细胞;6、具网纹、孔纹导管;7、多单淀粉粒。
6、阐述生药采收、加工和贮藏与生药品质的关系?答:1、生药的采收,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可因其生长发育阶段或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直接影响生药的品质。
2、生药的加工:生药的加工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应当严格保证生药的品质。
3、生药的贮藏:为了防止生药的发霉、虫蛀、变色、走油等严重影响生药品质的现象,生药的贮藏十分重要。
7、试述冬虫夏草的来源、性状及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答:冬虫夏草来源于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性状:虫体似蚕,外表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到30条,头部红棕色,有足8对,其中部4对最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叫平坦,淡黄白色;子座单枝,呈细长圆柱型,有细纵皱纹,基部长将虫头包被,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主要有效成分:核苷类如腺苷、嘌呤,虫草酸如D-甘露醇,氨基酸类如谷氨酸,虫草多糖如D-甘露糖。
8、黄连、黄柏粉末显微特征有何异同?答:相同点:均具有木栓层细胞,射线细胞,石细胞,淀粉粒等。
不同点:黄连皮层较宽,中柱鞘纤维成束,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木质部细胞木化,具有鳞叶表皮细胞,导管等。
黄柏皮层较窄,草酸钙方晶较多,具有纤维及晶纤维,黏液细胞,筛管等。
9.黄柏药材分为川黄柏和关黄柏,二者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哪一种质量最佳?答:川黄柏呈板片状,黄褐色至黄棕色,表皮具有细密的纵棱纹,断面纤维性,呈片状分层,嚼之有粘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关黄柏外表皮黄绿色至淡黄棕色,较平坦,具不规则的纵棱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粗皮残留,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其中以川黄柏的质量最佳。
10、对人参的三种商品:生晒参、红参、野山参的性状鉴别异同点进行比较。
答:相同点:药用部位都是根茎,主根都成圆柱形或纺锤形。
不同点:生晒参上部有疏浅断续的
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许多须根,须根上有“珍珠点”,顶端有“芦头”,其上有“芦碗”,偶有“炉丁”。
红参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具有“黄马褂”,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下部有支根。
野山参主根与根茎较短或等长,型似“人”字,表面灰黄色,具浅纵皱纹,上端有“铁线纹”,根茎“雁脖芦”,上部具“芦碗”,并有“枣核艼”。
11. 比较红花与西红花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花类生药,药理作用都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
不同点:1、来源不同,红花来源于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而西红花来源于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柱头。
2、有效成分不同,红花含红花苷、羟基红花黄色素、山奈素等;西红花含西红花苷、西红花酸、挥发油等。
3、性状鉴别特征不同,红花的花冠红黄色或红色,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有三个萌发孔,外壁刺状突起;而西红花柱头弯曲线形,三个萌发孔,暗红色,无刺状突起。
4、药效强度不同,西红花药效作用比红花强很多倍。
5、水试鉴别,红花放入水中溶解,橙红色溶液;西红花放入水中柱头膨胀成喇叭状,黄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