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的理化鉴别
生药的理化鉴定名词解释

生药的理化鉴定名词解释引言:生药是指从自然界中采集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用于药物研究、开发和制备的原料。
在药学领域,理化鉴定是对生药品质进行评价和鉴定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生药理化鉴定的一些重要名词和概念,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一、质量评价1. 外观特征:通过观察生药外观的颜色、形态、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良好的生药应具有一致的外观特征,无异物、虫蛀、霉变等现象。
2. 溶解性:生药的溶解性可以反映其内部化学成分的特点。
一般来说,良好的生药在适当的溶剂中可溶解较多的成分,而质量较差的生药溶解性相对较差。
3. 挥发性:某些生药中含有挥发性成分,这些成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挥发出来。
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与生药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其挥发性来评价生药的品质。
二、化学成分分析1. 总灰分:总灰分指生药中的无机物质的总量,是评价生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灰分的测定可以通过将生药加热至灰烬状态,称取并计算其质量差得到。
2.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是对生药中特定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测定。
常见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确定生药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从而评价其质量。
三、微观鉴定1. 组织形态学:通过显微镜观察生药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可以获得生药的组织学信息。
细胞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特征对于区分不同品种和质量的生药具有重要意义。
2. 粉末特征:将生药制成粉末后,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粉末特征。
粉末的颜色、颗粒形状、大小等特征可以用于评价生药的质量,以及判断是否存在伪品。
四、理化性质测定1. 粒度分析:粒度分析是评价生药颗粒粒径大小分布的方法。
通过粒度分析,可以了解药材颗粒的大小、均匀性等,从而进一步评价生药的品质。
2. 均匀度测定:均匀度是指生药内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布的一致性。
均匀度测定可以通过取样测定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而得到生药的均匀性信息。
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

4、微量生华: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颜色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牡丹皮→针状结晶
Molish反应,是糖的检识反应,也是苷类的检识反应。
特征:糖或苷类遇浓硫酸/α-萘酚试剂将呈紫色环于界面上。
反应机理:在浓硫酸作用下,苷分子中糖内部脱水成糠醛衍生物,与酚类试剂缩合形成有色物。
6、香豆素类: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特异香气。小分子的香豆素具有升华性
鉴别:荧光反应呈蓝-蓝紫色荧光
大黄→低温(针状结晶);高温(树枝、羽状结晶)斑蝥→柱状、小片状结晶
5、显微化学反应:粉末、切片等→载玻片+化学试剂→沉淀、颜色、结晶、气体如:黄连+硝酸→针状结晶穿心莲+乙酸+Kedde试剂→叶肉组织显紫红色
6、荧光分析:生药化学成分在日光或紫外光的条件下发生荧光
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
1、பைடு நூலகம்酮类
鉴别:1)盐酸-镁粉(或锌粉)还原反应:黄酮、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呈红-紫红色,黄酮类呈橙色,异黄酮和查耳酮无变化。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2、蒽醌类
鉴别:Borntrager’s反应(碱显色反应)、醋酸镁反应
升华性与碱反应:溶于碱呈红、紫红色,加酸后消失。
7、挥发油:
又称精油,是一类在常温下能挥发的、可随水蒸气蒸馏的、与水不相混的油状液体
8、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检测方法:
重金属总量测定: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

1 鉴定步骤及方法 (1)观察及描述 采用先观察整体、后观察局部形态的原则,掌握形 态上的共性和特性。 描述时要准确使用植物形态学知识及专业术语,认 真的观察、解剖和描述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以达到确定品种的目的。 检品不齐全的,须深入产地调查和采集实物,了解 其相关信息,否则就无法着手鉴定。
3 显微特征的观察与描述
一般描述方法 组 织 排 列 描 述 细 胞 形 状 描 述 大 小 的 描 述 数 量 的 描 述 颜 色 的 描 述 粉末特征描述
先 多 数 后 少 数
先 特 殊 后 一 般
先 感 观 后 测 试
4 电子显微镜鉴定技术
电子显微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 大类。在中药鉴定工作中常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或分析电子显微镜。
化学定量分析 生药的化学定量分析是通过对中药含有的某
种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杂质或有害物质的
含量测定,来控制中药质量的一种方法。
生药化学定量分析通常包括重量分析法和容 量分析法两大类。
光谱鉴定法 它是通过测定中药中被测物质在某些特定波长处 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的方法。 药品分析一般用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 850nm的可见光区;2.5~15μm(或按波数计为4000~ 667cm-1)的红外光区。
色谱鉴定法
柱 色 谱 法
纸 色 谱 法
薄 层 色 谱 法
薄 层 扫 描 法
毛 细 管 相
鉴 定 法
气 相 色 谱 法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质谱鉴定法 X射线衍射法 热分析法
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核磁共振光谱鉴定法
五、生物鉴定法
利用生药或其所含的化合物 对生物体的作用强度,以及用 DNA特异性遗传标记特征和基 因表达差异等来鉴别生药的品 种和质量的一种方法。
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

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
生药鉴定是指通过对植物药材进行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鉴别,以确定其真伪、质量和品种的过程。
这是保障市场上植物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有效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药鉴定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鉴定方法:
1. 外观鉴定:通过观察植物药材的外观形态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原料药的特征。
外观鉴定通常是最直观、最常用的鉴定方法之一。
2. 性状鉴定:通过对植物药材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质地等方面的观察和测量,来判断其是否符合正常的生长和采集条件。
性状鉴定可以帮助识别真伪和判断品质。
3. 理化指标鉴定:通过测定植物药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含水量、灰分、提取物含量、挥发油含量等,来评估其质量和纯度。
理化指标鉴定常常需要借助仪器和设备进行定量分析。
4. 化学成分鉴定:通过分析植物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如活性成分、挥发油等,来确定其品种、纯度和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
化学成分鉴定常常需要使用色谱、质谱等仪器进行分析。
以上是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通过这些鉴定方法可以准确判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在现代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生药鉴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生药鉴定的依据

生药鉴定的依据标题:深度探析生药鉴定的依据及其意义介绍:生药鉴定是中药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对药材的外观、理化性质、显微特征等进行分析,以确定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生药鉴定关乎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对中药产业和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药鉴定的依据,并提供对这方面的观点和理解。
一、外观特征鉴定1. 药材外观的分类与判断2. 实际外观与脱水状态下的外观差异3. 外观鉴定的可行性与局限性二、理化性质鉴定1. 药材质地、颜色、气味等性质的测定与判断2. 常用理化性质测定方法的介绍及应用3. 理化性质鉴定在药材鉴定中的意义和局限性三、显微特征鉴定1. 显微镜下的重要特征鉴定方法2. 药材组织构造的显微鉴定意义3. 显微特征鉴定的局限性及克服方法四、其他辅助鉴定方法1. 化学成分分析在鉴定中的应用2. 生物学特征与DNA鉴定技术的介绍3. 光谱学与微量元素分析技术在鉴定中的重要性五、生药鉴定的意义与挑战1. 生药鉴定对药品质量的保障作用2. 药材混淆与质量控制的问题3. 现代技术对生药鉴定的影响与前景展望结论与观点:生药鉴定作为中药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其依据涵盖外观特征、理化性质和显微特征等多方面内容。
这些鉴定依据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确定药材的真伪和质量,保障药品疗效和安全性。
但同时,鉴定工作也面临着挑战,如药材混淆和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
因此,不断改进和更新鉴定方法,并结合现代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读者将对生药鉴定的依据及其意义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了解生药鉴定的各个方面将有助于提高对中药质量的评估和保障,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简述生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简述生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生药鉴定是指对药材的真伪、质量、产地、功效等进行鉴定的过程。
生药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外观鉴定:主要通过药材的颜色、形态、质地、气味等外观特征进行鉴定。
例如,对于枸杞子来说,真品一般为红色或橙红色,质硬而有弹性,果核完整;而假品颜色不红或呈黄色,果核破碎或缺失。
2. 显微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微观特征,如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
例如,对于天麻来说,真品中的纤维束较多,而假品中纤维束较少且较粗糙。
3. 理化鉴定:包括对药材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如比重、熔点、溶解度等。
例如,对于蜂蜜来说,可以通过测定其含水量、酸度、还原糖含量等来鉴定其真伪。
4. 化学成分鉴定:使用化学试剂或仪器进行分析,确定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例如,对于黄连来说,可以通过测定其含有的黄连素、鞣质、生物碱等成分的含量来鉴定其品质。
5. 药理活性鉴定:通过实验研究药材对生物体的作用,确定其功效和药理特性。
例如,对于人参来说,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其对动物的兴奋作用、抗疲劳作用等来鉴定其质量。
以上是生药鉴定常用的方法,不同的药材鉴定方法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理化鉴定生药的质量保证

4.表面特征 指生药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 有无皱纹、皮孔、毛茸等。这些特征常是 鉴别生药的重要依据之一。
5.质地 指生药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 黏性、粉性、纤维性、脆性等特征。
6.断面 指生药折断面或切(削)断面。观 察断面现象,如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 粉尘散落等及折断时的断面特征。自然折 断的断面应注意是否平坦,或显纤维性、 颗粒性或裂片状,断面有无胶丝,是否可 以层层剥离等。
3.真实性鉴定 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项目。对于供鉴定 的样品药材,应先进行来源鉴定、性状鉴 定,尤以性状鉴定最为常用,然后根据实 际需要,进行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对于 不能确定原植(动)物来源的样品,则须 从药材的商品流通渠道深人到产地作进一 步的调查研究。
4.纯度检定 是检查样品中有无杂质及 其数量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度。药材中混杂 的杂质,系指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 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 质;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1.显微鉴定的一般方法 进行显微鉴定首先要 根据生药的不同性质及不同的鉴定目的,将生 药制成不同的显微制片。常用的显微标本片有:
第三章 生药的质量保证
(1)组织切片:选取生药适当部位,用徒手 或滑走切片法制作切片,用甘油醋酸试液、水合 氯醛试液或其他试液处理后观察。必要时可选用 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对于根、根茎、茎藤、皮、 叶、全草类生药,一般制作横切片观察,必要时 制纵切片;果实、种子类生药须作横切片及纵切 片;木类须观察横切、径向纵切及切向纵切三个 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国家的药品法 典。它规定了药品的来源、质量要求和检 验方法。全国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 检验和管理部门等单位都必须遵照执行。 局颁药品标准是现行药典内容的补充,也 是国家标准,各有关单位也必须遵照执行。 对于国家药品标准没有收载的中药材、中 药饮片,在本地区可依据各省、市、自治 区关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地方药品标准 进行鉴别。
实验二 生药的理化鉴别

实验二、生药的理化鉴别一、目的要求1、熟悉生药化学成分的显微化学实验法2、掌握生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3、掌握用荧光分析法鉴别生药二、材料与试剂材料:粉末:黄连,大黄,秦皮,麻黄,槐米试剂:镁粉,浓盐酸,5%-甲萘酚,浓硫酸,稀碱液,95%乙醇,碘化铋钾,碘-碘化钾,硅钨酸,稀盐酸三、实验内容1、黄连、大黄的显微化学反应2、槐米、麻黄粉末的理化鉴别3.秦皮水提液的荧光反应四、作业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结果。
(包括实验步骤)一、生药的显微化学反应:1、木质化细胞壁:间苯三酚试液,稍加热,加浓盐酸,木化细胞显红色(内皮层细胞壁上的凯氏点、凯氏带、导管、纤维)。
2、草酸钙结晶:取大黄粉末,用稀醋酸装片,镜检,可见草酸钙簇晶不溶解,用稀盐酸装片,草酸钙簇晶溶解,不产生气泡;用30%硫酸溶液装片,镜检,可见草酸钙簇晶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硫酸钙针晶。
3、其他:取黄连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加乙醇1滴,放置片刻,使微干,加稀盐酸,放置5-10分钟,加盖玻片,镜检,可见析出黄色针簇状盐酸小檗碱结晶,加热,结晶显红色并溶解,加30%硝酸则析出黄色针簇状硝酸小檗碱结晶。
二、生药各类成分的理化性质及鉴别反应:1.糖类:Molish反应黄芪粗粉0.5g,置试管中,加蒸馏水10ml,于80℃水浴中温浸1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置试管中,加5%α-萘酚、浓硫酸试液,交接面显紫红色环。
2.黄酮苷类:槐花粉末约0.5g,加乙醇5ml,60-70℃水浴中温浸20分钟,滤过,滤液加HCl-Mg粉,显樱红色。
3.蒽醌苷类:取大黄粉末0.1g粉末,加1%氢氧化钠溶液2ml,振摇,溶液显红色,滤过,滤液加10%盐酸酸化,溶液变为黄色,加乙醚2ml,振摇,醚层黄色,吸取醚层置另一试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1ml,振摇后碱液显红色。
4.皂苷类:取桔梗粗粉1g,在水浴上提取20分钟,取滤液,置试管中,振摇约1分钟,观察泡沫。
5.生物碱类:取麻黄粉末1g,加1%盐酸提取,振摇后,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碘化铋钾(桔红色沉淀)、碘-碘化钾(棕色沉淀)、硅钨酸(灰白色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醌类的鉴别
醋酸镁反应:依据羟基位置和数→橙色-橙黄色、→蓝色-蓝紫色、→橙色-红色、→红色-紫色。
碱性试液:→红色或红紫色。
番泻叶、大黄、何首乌、芦荟。
皂苷类的鉴别
泡沫试验:激烈播匀水溶液,产生连续性的泡沫。
呈色试验:浓硫酸-醋酐反应,赤-紫色→三萜皂苷、污绿色=甾体皂苷。
香草醛-硫酸/高氯酸反应,红色。
三氯醋酸反应,红~紫红色
溶血试验:生药水漫液。
加氧化钠溶液与红细胞悬浮液摇均后放置,变透明的红色。
甘草、黄芪、人参、麦冬、洋地黄。
生物碱类鉴别(1)
①Dragendorff试剂(碘化铋钾试液)-橘红色沉淀
②Mayer试剂(碘化汞钾试液)-白色或黄色
③Wagner试剂(碘化钾碘试液)-棕红色
④Bertrand试剂(硅钨酸试液)-白色
⑤Sonnenschein试剂(磷钼酸试液)-鲜黄色或棕黄色
延胡索、苦参、吴茱英,川骨、钩藤,防己、黄柏、厚朴、黄连。
生物碱类鉴别(2)
①Ehrlich反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境界面显紫褐色。
吲哚生物碱类吴茱英等。
②Freeman反店(白发烟硝酸)-显红紫色。
烷类生物碱类莨若根等。
③盐酸-过氧化氢-显红紫色。
异喹啉生物碱类黄柏黄连等。
④次氯酸钙-显红色。
异喹啉生物碱类吐根等。
生物碱类鉴别( 3 )
①Mandelin试剂(矾酸铵-浓硫酸试液)→显红色阿托品。
→显蓝色可待因。
→显紫色士的宁。
②Marquis试剂(甲醛-浓硫酸试液)→显红色至黄棕色可待因。
→显橙至紫色吗啡。
③Frohde试剂(钼酸铵(钠)-浓硫酸试液)→显棕色乌头碱。
显棕绿色小檗碱。
④浓硫酸.浓硝酸→显紫色乌头碱。
→显绿色小檗碱。
→显蓝色秋水仙碱。
强心苷类的鉴别
内酯环: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氯氧化钾溶液,呈红紫色。
甾体母核:Keller-kiliani反应:三氯化锑-冰醋酸溶液,境界部显棕色上层部显靛蓝色。
糖: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浓硫酸-醋酐反应,赤-紫色→三萜皂苷、污绿色→留体皂苷。
洋地黄、万年青、福寿草、香加皮。
黄酮类的鉴别
三氯化铁试药:黑褐色-青-污綠-赤紫。
盐酸-镁粉:黄色~橙色、赤~赤紫色、无呈色。
槐花、葛根、桑白皮、苍耳子。
鞣质类的鉴别
三氧化铁试药:→显蓝-蓝黑色、→显绿黑色。
饱和臭水:→黄棕色。
共沸稀酸:→产生暗红色的沉淀、→被水解产生酚酸。
明胶试液:→白濁。
盐酸+香草醛:→淡赤色-赤褐色。
五味子、大黄、丁香、桂皮、金鸡纳皮。
糖类的鉴别
Felling反应:生药提取液加入Felling试剂.加热,析出红色沉淀。
Molisch反应:生药提取液加入a荣酚的乙醇溶液和浓硫酸,显紫红色。
糖胶试验:生药提取液与盐酸苯肼共热,生成黄色的糖胶结晶。
银镜反应:由氨硝酸银水溶液酸化醛基化合物成为羧酸。
析出还原银( Ag+ )。
碘淀粉反应:显暗青色~青紫色。
灵芝、黄精、云芝、玉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