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九六年级

合集下载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思考和分析。

然而,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概念的理解深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的变化”“探索宇宙”和“假设与实验”。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等多个领域,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自然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内部结构和运动方式,了解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灾害。

认识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了解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构成,知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理解假设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掌握设计简单实验的方法。

2. 科学探究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制作简单的玻片标本。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地球的奥秘。

能够设计并进行对比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讨论等方式,了解宇宙的相关知识。

能够提出科学问题,并根据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 科学态度对科学探究保持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科学实验和科学活动。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和创新。

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显微镜制作、地球探测、太空探索等方面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案-2022-2023学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案-2022-2023学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案-2022-2023学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生命体内的化学变化是如何进行的。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如反应物、产物、反应类型等。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深入探究化学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生命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3. 帮助学生明确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科学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 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2. 反应类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3. 化学实验探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反应过程。

难点:化学实验探究的设计和操作。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互动式授课、小组讨论与设计实验等,注重物质的实物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1. 生命体中的化学反应(20分钟)生命体内发生的许多反应都是化学反应,例如,呼吸、消化、代谢等反应。

通过讲解,学生了解生命体中的化学反应的原理及过程,掌握有关反应的基本知识,例如反应物、产物以及反应类型等。

2. 反应类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30分钟)针对不同类型的反应,教师介绍反应类型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单替换反应和双替换反应等。

针对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教师讲解了如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学生们通过讲解学习,进一步掌握不同类型的反应及其方程式,帮助学生理解反应过程和关键课点。

3. 化学实验探究(50分钟)通过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

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各小组分别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双替换反应等反应实验。

在实验中,学生们观察反应物及产物的变化情况,记录实验数据,自主思考和总结实验过程,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和理解。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中澳合作办学班)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中澳合作办学班)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中澳合作办学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简介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24年华中大学生物系,1953年成立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1995年成立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辛勤耕耘,学院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学院。

目前,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留学生1400余人,学院与美、英、法、德、俄罗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院现办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和“化学—生物学交叉人才培养班”,是国家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环境科学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有植物学和动物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也可招收培养农药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建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还拥有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学科、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生态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分子生物学(双语)”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学生物教学设计”获得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历史——经典事例和启示”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植物学”、“动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教学论”5 门课程获批湖北省精品课程,“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历史”入选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分子生物学”为湖北省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生物化学”为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业教师80人,教授27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8人。

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楚天学者、楚天学子、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桂苑名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等10 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85%,具有国(境)外学习或研究经历者达到80%以上。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表格式)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表格式)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表格式)一、页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设计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1.教学环境分析2.学生情况分析3.课程资源分析5.项目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6.教案设计1.教案概述2.教学目标3.教学方法4.教学内容5.教学评价三、摘要本教案设计针对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教案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四、背景和现状分析1.1教学环境分析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教室、实验室和户外活动场所。

教室应配备多媒体设备,以便于进行直观教学;实验室应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药品,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户外活动场所应选择安全、适宜的地点,便于开展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

1.2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但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1.3课程资源分析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的课程资源丰富,包括教材、教学参考书、网络资源等。

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项目目标2.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具体包括:1.理解和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和技能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3.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2.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各大学生物专业介绍

各大学生物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生物科学(本科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命科学是21世纪迅猛发展的学科,是当今最令人瞩目的前沿学科。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5年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集中了北大、燕大、清华三所大学生物学人材的精英,形成了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93年又在原生物系的基础上建立生命科学学院。

数十年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国家培养了5000多名生物科学工作者,其中有27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教授41人(院士3名,长江特聘教授8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39人;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8个,硕士授予权的学科12个,同时是全国首批生物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生物膜及膜生物工程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及研究生主要从事细胞分化与细胞工程、非细胞体系核重建、模式生物发育机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工程及蛋白质组学、核酸和基因工程及基因组学、基因表达控制、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理、生态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学院是教育部的“国家理科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目前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以生物科学专业招生,3年级开始按学生的志愿和成绩分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学制均为四年。

学院特别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和实验技能的培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由教授主持主讲。

学生将学习广泛的公共基础课,以及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等生物学基础课和专业课。

学生除了掌握每门课程的实验技术外,还要在四年级选择模块化的综合实验课程,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学校和生命科学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本科生科研基金,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有学生都在四年级时进行全面的毕业论文训练。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一、自然界的物质1. 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存在形态物质的结构与组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变化的规律3. 物质与能量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与物质的关系二、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分类与命名2. 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进化历程生物的进化机制3. 生物与环境的互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生态平衡与保护三、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构造与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运动地球的地质作用2. 太阳系与宇宙太阳系的组成与运动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宇宙中的天体与现象3.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与宇宙的相互影响宇宙探索与科学发现四、技术与工程1. 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技术的定义与特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2. 工程的基本概念工程的定义与特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工程的评估与优化3. 技术与工程的融合技术与工程的相互促进工程中的技术创新工程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科学探究与实验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与描述假设与推理实验与验证2. 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目的与问题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步骤与操作3.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的图表与展示六、科学伦理与社会责任1. 科学伦理的基本原则真实性与客观性公正性与平等性安全性与环保性2.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的职业道德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的公民意识3. 科学伦理与社会的互动科学伦理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科学伦理的约束科学伦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七、能量与能源1.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转化的规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的效率3.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传统能源新能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八、声音与音乐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2. 音乐的元素与表现音高音长音量音色3. 音乐与科学的联系音乐的物理基础音乐的心理学研究音乐与科技的结合九、光与光学1. 光的传播与特性光的传播方式光的折射与反射光的颜色与光谱2. 光学仪器与应用眼睛与视觉光学仪器光学在科技中的应用3. 光与科学的交叉领域光学物理光学化学光学生物十、电磁学基础1. 静电现象与电荷静电的产生静电的相互作用电荷的性质2.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产生电路的组成电路的分析3.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应用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十一、地球科学1. 地球的岩石与矿物岩石的类型与特征矿物的分类与性质岩石与矿物的形成过程2. 地球的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震与火山地形地貌的形成3. 地球的水循环与气候变化水循环的过程气候变化的因素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应对十二、生命科学1.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人类的进化2.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的适应性与生态位生物的多样性保护3. 人类健康与疾病人体系统的功能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十三、科学与社会1. 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2. 科学伦理与伦理决策科学伦理的基本原则伦理决策的考虑因素伦理决策的案例分析与讨论3. 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科学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科学与环境保护的互动十四、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1. 观察与实验技能观察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的要素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2. 探究与发现技能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与得出结论3. 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的案例。

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2024 - 2025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和数据收集,但在科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复杂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存在困难。

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引导。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验、观察、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观念,包括对生命世界、物质构成、地球宇宙等方面的正确认识,理解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和预测。

- 探究实践: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能够独立或合作设计并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收集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和反思。

-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保护环境、关爱生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生命的奥秘,包括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 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常见物质的特点和用途。

- 理解地球和宇宙的相关知识,如地球的结构、太阳系的组成、星座等。

- 学会使用科学工具和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能够准确记录和分析数据。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取科学事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

解冻冷门专业生物科学未来的热点专业

解冻冷门专业生物科学未来的热点专业

解冻冷门专业:生物科学未来的热点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未来的热点专业总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学的前景相当广漠。

但是近几年,生物科学多次成为红牌专业,因为国内的生物行业还未成熟,医药行业仍是化学专业主导,所以本科生毕业大体找不到好工作,想做科研的话就要做好考研考博的准备。

其次,转行率极高,毕业后做什么的都有。

在这条路上,有太多半途放弃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适合这个专业呢?一、学习内容生物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育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大体理论、大体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大体能力。

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等学科;必修课程则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进化生物学等。

高考院校库对于该专业的介绍是这样的: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大体理论、大体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必然的教学、科研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大体理论和大体知识: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大体理论、大体知识和大体实验技术;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大体方式;具有必然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直接从事科研方面工作的可能性不大,部份毕业生转向其它行业,部份毕业生从事相关专业的下游技术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九六年级动物生理学课程期终考试试卷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学年第一学期姓名学号得分阅卷人一、单项选择(每格1分,共50分)1、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唾液腺、胃腺和胰腺分泌,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 e、反馈调节2、小肠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来源于_________。

a. 环形肌b. 纵形肌c. 壁内神经丛d. 植物神经支配3、心电图S-T段期间,心房肌处于 _________ 状态,心室肌处于_________ 状态。

a. 舒张b. 收缩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回心血量上升,心肌的射血分数 _________。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5、皮肤粘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传出神经d、效应器6、气体通过呼吸膜的扩散速度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_________ ,与气体的溶解度成 _________ ,与气体的分压差成 _________ 。

a. 正比b. 反比7、可兴奋组织的强度-时间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一个a、强度阈值b、阈刺激c、时值d、时间阈值8、当吸入气中CO2浓度上升时,呼吸频率 _________ ,血中PH值_________ ,氧解离曲线 _________ 。

a. 上升b. 下降c.左移d. 右移9、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a、收缩压b、舒张压c、脉搏压d、外周阻力e、心输出量10、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力最高的时期是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收缩期末c、心室收缩期末d、快速射血期 e、快速充盈期末11、血量分配比例最高的部位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肝脏及脾脏12、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较 _________ ,有利于 _________ 。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压较 _________,血浆胶体渗透压较_________,有利于 _________ 。

a. 高b. 低c. 渗透d. 重吸收e. 滤过13、胃和小肠的蠕动频率主要取决于 _________ 的频率。

a. 基本电节律b. 平滑肌动作电位c. 植物神经冲动14、肾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随着血压的升高而 _________ ,肾小球滤过率 _________。

a. 升高b.下降c. 基本不变15、人从海平面登上6000米的山峰时,a、肺活量随之上升。

b、时间肺活量随之上升。

c、血中CO2含量下降。

d、血中O2饱和度不变。

16、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加而致水肿,主要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血压增高c、淋巴回流受阻d、组织液静水压降低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17、缺碘会引起a、血中ACTH含量上升。

b、血中TSH含量上升c、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上升。

18、Starling心脏定律a、阐明心肌收缩强度与肌纤维初始长度无关。

b、能够解释当外周阻力增加时如何维持搏出量。

c、能够解释当人从平卧到站立时心输出量的减少。

19、肾小球毛细血管压a、与出球小动脉压相等。

b、比体内其它毛细血管压低。

c、比体内大多数其它毛细血管压高。

20、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a、收缩速度比骨骼肌快。

b、伸缩能力不如骨骼肌大。

c、Ca++离子的来源不同。

d、具有功能合胞体性。

21、体温调节中枢a、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后部b、与温度感受无关c、用低于37℃的生理溶液灌流该区时引起体温上升。

22、终尿中物质的浓度与原尿相比,a、蛋白质远大于零。

b、氨大于100倍c、尿素小于100倍d、Na+大于50倍23、、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时相中低于大气压?a、呼气初b、呼气末c、吸气初d、吸气末e、呼吸停止时24、二尖瓣闭锁不全时,a、肺静脉压上升。

b、每搏输出量上升。

c、出现舒张期杂音。

d、心率减慢25、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a、潮气量×呼吸频率b、功能余气量×呼吸c、余气量×呼吸频率 d、肺活量×呼吸频率 e、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26、严重腹泻可导致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27、下列有关内因子的说法中哪个是错的a. 由胃粘膜的壁细胞分泌b. 直接促进红细胞的成熟c. 是一种糖蛋白28、在体内氧化时,1克脂肪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约为1克糖或蛋白质的a、1.5倍b、2倍c、2.5倍d、3倍e、3.5倍29、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囊内压降低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e、醛固酮分泌减少30、刺激生长素分泌的代谢因素中作用最强的是a、低血糖b、低血脂c、低蛋白d、高血糖e、高血脂31、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a、等容舒张期b、快速充盈期c、快速射血期d、等容收缩期32、若人的心脏离体后,其搏动频率将a、变快b、变满c、不变33、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口径大b、管壁厚,有扩张性和弹性c、血压高d、储存血量多34、切断动物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呼吸出现a、变快变深b、变慢变深c、变快变浅d、变慢变浅35、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传入神经分别通过第____和第____对脑神经传入中枢。

a、Ⅲb、Ⅶc、Ⅸd、Ⅹ36、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作用的最适pH值为_______ ,当pH值为_______时,几乎完全丧失活性。

a、2b、4c、6d、837、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糖类、脂肪、蛋白质b、蛋白质、糖类、脂肪c、脂肪、糖类、蛋白质d、糖类、蛋白质、脂肪38、肾重吸收钠的回漏现象主要出现在a、近曲小管b、远曲小管c、髓袢升支d、集合管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试题序号前打或)1、胎儿血被成人血代替时,血液氧解离曲线右移。

2、在肱动脉中,传向腕部的脉搏波的速度与该动脉中的血流速度相同。

3、行走时脚部的静脉压比站立不动时高些。

4、在健康人体内,骨骼肌代谢的需要可以超过血液循环对骨骼肌的供血能力。

5、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生长素。

6、甲状腺的含碘量占全身碘量的90%。

7、一天中血液生长素水平最高是在清晨初起时。

8、耳蜗的顶部感受高音调声波,底部感受低音调声波。

9、心肌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10、肺的回缩力主要来自肺的弹性纤维11、刺激支配消化道的迷走神经可引起消化道及消化道括约肌的收缩增强12、内分泌系统是独立于神经系统之外的调节系统13、轻度高血钾引起心肌兴奋性升高的原因是静息电位至阈电位的间距减小。

14、下丘脑分泌的调节性多肽通过轴突运输到垂体15、形成条件发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和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16、正常情况下近球小管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的滤过量成定比关系。

17、剧烈运动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少尿。

18、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300ml/min。

19、支配小汗腺的神经是副交感神经。

20、当机体摄入并吸收的糖远远超过它的消耗量时,主要转变为肝糖元储存起来。

21、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空肠和回肠被吸收。

22、覆盖在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层,可与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的Ca2+一起构成屏障,以阻挡胃腔内H+与胃壁接触。

23、压迫颈总动脉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2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的顺应性增加。

25、呼吸基本节律产生于脑桥呼吸中枢26、唾液中除了唾液淀粉酶外,没有任何其它酶类。

27、对正常搏动的心脏施加有效刺激,都可引起期外收缩。

28、注射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与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一致。

29、人体的辐射散热量与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30、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血浆球蛋白。

三、问答题(共20分)1、由于部分失血引起血压突然下降时,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使血压上升并维持正常水平,试简述机体可能通过哪些途径的调节使血压恢复的?(15分)2、人蹲久了站起来为什么会头昏眼花?(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