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蚯蚓的选择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蚯蚓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蚯蚓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掌握蚯蚓对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参与蚯蚓的生活习性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
4.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对蚯蚓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蚯蚓、土壤、植物等实物;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实验器材(如试管、培养皿等)。
2.课件:蚯蚓的生活习性、生态系统作用等相关图片和视频。
3.教学场地:实验室、教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蚯蚓和土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蚯蚓的生活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呈现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知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环境的基础,通过观察蚯蚓对环境选择的研究,认识动物与无生命环境关系,了解动物也会像植物一样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选择的。
学情分析
蚯蚓这种动物对学生来说,都比较熟悉、了解,兴趣应该比较浓。
但是学生对蚯蚓生存环境的选择不是每个都真的懂。
在相信与怀疑的心理矛盾中要教师引领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实验认识蚯蚓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过程和方法:掌握对比试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认识蚯蚓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蚯蚓的选择》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先让学生猜测蚯蚓的生活环境。虽然学生都能说出蚯蚓的生活环境,但是他们却没有真的做实验经历过这个过程。因此让学生先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探究“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这里主要探究两个实验条件:光照和水分。实验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实验的重点就落在学生对实验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关注蚯蚓的全过程。很轻易就能得到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地方。
但是在这节课上,我要再重新规划课堂时间的利用,要重视课堂的选择》——知识拓展充实课堂
《蚯蚓的选择》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四课,在这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植物的典型:绿豆发芽和生长的基本条件,也了解了对比实验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方法。这节课就是一个转折,主要了解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本节课有两个教学活动:一是蚯蚓与环境的关系;二是其他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第4课 蚯蚓的选择 教科版

(提示:讨论2分钟)
如果你猜测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提供下列实验材料,你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呢?
1. 蚯蚓若干条
2. 带盖盒子一个
3. 干土和湿土若干
(提示:画出实验设计图)
“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潮湿环境”实验设计方案一
“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潮湿环境”实验设计方案一
这样的设计不合理。
蚯蚓才一条,很容易因为蚯蚓本身的一些因素而影响实验结果。
“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潮湿环境”实验设计方案二
这样设计可以避免蚯蚓本身的影响,符合对比实验要求,而且实验结果可测。
你能根据“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潮湿环境”的实验记录作出解释吗?
实验次数 待在潮湿土壤里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干燥土壤里的蚯蚓数
我们的解释 1 4 1 0 ??
2 5 0 0 3
3
1
1
你能根据下面的记录表分析出“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环境”吗?
实验次数待在黑暗
一端的蚯
蚓数
待在盒子
中间的蚯
蚓数
待在光亮
一端的蚯
蚓数
我们的解
释
1 4 1 0
??
2 5 0 0
骆驼为了适应沙漠生活,长出了驼峰和厚厚的脚蹼,并且在4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骆驼不会流汗。
啄木鸟为了能吃到树干里的虫子,长有细长、伸缩自如,且能分泌粘液的舌头,头部还有防震装置。
我们再来回顾下“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环境”的实验过程。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蚯蚓的选择|教科版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一个(盒盖一端剪去一部分)、吸水纸一块、蚯 蚓 5 条、塑料盘一个、等量的干土、湿土各一份、棉签一根、实验记录表两张。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
(5)再做 1 次。 5、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6、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 【设计意图】动手之前先动脑,制定实验计划时,指导学生围绕猜想,通 过自己思考,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掌握、 运用实验技能,变传统的模仿实验操作为学生主动的设计实验,从关注技能的 形成到关注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 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 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 一边湿润。 (2)把 5 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 1 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感悟科学探究 的过程与方法,培养探究能力,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你还知道哪些知识?你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蚯蚓的选择教案及反思朱英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朱英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三、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盒1个,黑塑料袋、报纸、塑料薄膜、蚯蚓15条、干土、洒水瓶、培养皿、镊子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想对对蚯蚓有更多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它。
(二)形成要研究的问题1、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几张蚯蚓的图片,请大家观看。
2、谁能说一说,关于蚯蚓你都知道些什么?3、关于蚯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请你提出来。
4、大家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哪些问题比较接近或有联系,把它们归纳起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归纳?(学生猜想得出:光明——阴暗干燥——潮湿)(三)学生任选一组条件进行实验设计对比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材料、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四)实验设计汇报,得出实验方法。
(五)实验研究1、分发材料。
2、学生根据每个组的实验计划进行分组实验(六)组织交流,得出结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观看PPT,了解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蚯蚓的选择》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义务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四部分《蚯蚓的选择》。
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性学习,它更注重学生的探究性活动。
这节课,学生将经历两个对比实验,通过两个对比实验,学生可以发现蚯蚓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这一探究成果为下一节课《食物连和食物网》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在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说目标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主观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我以兴趣为支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动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 能力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教科版科学五上《蚯蚓的选择》教案

蚯蚓的选择孟州市韩愈小学郭小芳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4课,通过对蚯蚓与环境的研究,了解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生物环境的认识。
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讨论,猜想蚯蚓可能选择的环境条件,通过设计两个对比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一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掌握设计对比试验验证猜想的方法。
3、体会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意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养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对比试验。
教学难点: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严格控制变量,并收集实验数据。
课前准备:1、每小组:蚯蚓10条、培养皿、圆头镊子、长方形的盒子两个、湿纸巾、黑布、干泥土、湿泥土。
2、教师: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
3、每位学生:课前在百度搜索蚯蚓,了解蚯蚓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物导入1、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走进科学的殿堂。
出示实物蚯蚓,喜欢吗?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吗?(运用课前百度搜索的资料)2、全班交流:大家在哪里见到过它们?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蚯蚓?【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展示实物蚯蚓,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或间接经验。
同时关于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涉及到蚯蚓的生活环境,师生充分的交流和表达,为学生猜测“蚯蚓的选择”起到启发和暗示的作用.】(二)、质疑猜测根据大家的经验,你能大胆猜测一下,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潮湿、干燥、黑暗、明亮)【设计意图: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猜想是科学探究的程序之一,是学生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思考,是探究活动的主线,是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的前提和依据。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案一. 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课文通过描述蚯蚓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以及它们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蚯蚓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蚯蚓这种常见的生物,他们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蚯蚓的特点,并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会观察和描述蚯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蚯蚓的特点和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蚯蚓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运动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蚯蚓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蚯蚓的生活习性。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蚯蚓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蚯蚓的基本知识,准备好观察和实验的心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蚯蚓这种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运动等特征,并简要介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蚯蚓观察实验,亲身体验蚯蚓的生活习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蚯蚓的收获,总结蚯蚓的特点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蚯蚓的选择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本课是继让学生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需要后,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需要。
通过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
学情分析:蚯蚓,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时采挖,有时钓鱼作鱼饵,都接触到蚯蚓,却都没有对蚯蚓的生活环境作总结。
因而,本节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实验中,总结出蚯蚓生活生活需要的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小溪里钓过鱼吗?用什么做鱼饵?(蚯蚓)在什么地方容易挖到蚯蚓?
2、学生自由发表。
让我们再通过实验作进一步了解吧!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
(5条钻到了黑布下)
总结: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
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
(有9只爬到了湿润处)
总结: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让学生看课本第11面,说说企鹅、鹅、天鹅、狼适应怎样的环境?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如老鹰、燕子、黄鳝、老鼠……)
板书设计:
蚯蚓的选择
黑暗:石板、木头或树叶下湿润:稻田埂、柴草垛下
土壤肥沃:土壤松软、粪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