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水资源现状与展望
石家庄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石家庄市降水 主要受大气环流天气 系统和地 形条件 的影响。全市 多年平均年 降水量 5 3 8 . 3 m m ( 1 9 5 6 — 2 0 0 0年系列 ) 【 2 ] ,2 0 1 3 年石家庄市平均降 水量 为 5 5 5 . 4 r l l r n ,比去 年偏 多 5 I 3 mm,比多年 平
呈东北 向西北递减趋势 ,东北部平原 降水较 大, 西北部山区降水量较小 。多雨区的降水量大都在 6 0 0~8 0 0 i l l n l 之间。降水量超过 8 0 0 m r n的高值 区有 1 个 :位于磁河下游的新乐市邯邰 ;降水量 超过 7 0 0 m m 的高值区有 3 个 :一个位于小作河上 游 井 陉 县 辛 庄 一 带 ,一 个 位 于 槐 河上 游 的赞 皇县 软枣 会 一带 , 另 一个 位 于滏 阳河 的辛集 市 总 十庄 一 带 ;降水量超过 6 0 0 m m的高值 区有 1 个 :位于汶 河 的鹿 泉 市 高 迁 周 边 。低 值 区 的 降水 量 在 3 5 0~ 4 5 0 I T I n l 之 间 ,位 于灵 寿城 关 以北行 唐 城关 以西横 山岭水库 以东所包 围的区域 。 按 行 政 区分 布 来 看 ,各 县 ( 市 )年 降水 量 在
石家庄水 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赵 胜凯
( 1 . 河 北省石 家庄 水文水 资 源勘 测局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5 1 )
摘 要 :本文 阐述了石家庄 市的降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现状及时空分布 ,通过对石家庄市 2 0 1 3年水资源 总量和各种水资源 的开发利用 、供需情况分析 ,得 出了石家庄未来水资源的需求情况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全面实 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继续 推进 中水 回用工作 ,合理开发水资源 ,避免水资源破 坏等具体 的水 资源保护措施 。
石家庄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1 水 资 源存在 的 问题
1 1 供 需 矛盾 突 出 .
水资源是一种基础性资源, 是一种不可再生 的资源 , 它与人类 文
的水资源因不能利用而减少 。另外 , 由于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位下降 ,
使得污水从地表向地下渗透, 这也是造成水资源缺乏 的另一个原因。
21 0 0年全市地表水总监测河段长度为 5 14k 其中 1 5 0k 7. m, 6 . m 全年 河 干。在 有水 的 4 6 4 k 监测 河 段 中, 质 劣 V类 的河段 0 . m 水
J 12 1 u. 0 2
石 家庄 市 水 资 源存 在 问题 及 解 决 对 策
张 瑞 云
( 河北省石 家庄水文水资 源勘测局 , 石家庄 O O 5 ) 5 0 1
摘要 : 石家庄市水资源严重短缺 , 表水量减少 、 地 地下水超采严重、 水环境恶化 。针对石家庄市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分析造成水 资源紧缺的原 因, 出缓解石家庄市水 资源短缺状况 , 提 实现石家庄市国民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 必须坚持建立节水型社会 、 多方开源 、
第 1 卷 0 期 O 2 21 年 7 02 月
南 水 北 调 与 水 利 科 技
S uht- rhWae ies nadWae c n e& T c n l y o t-oNot trDv ri n tr i c o Se eh oo g
V0 _0 No 0 l1 .2
i gs c t y t em ut d rc in t ikn t o sa d s rn t e a a e e to tr r s u c s e p cal p e p t e c n tu to ft e S u h No t a e n o i yb h li i t hn ig me h d n te g h n m n g m n fwae eo re , s e il s e d u h o s r cin o h o t - rh W t r e - e o y
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市整个平原 区。南水 北调供 水 目标包括省 会石家庄市 区 ( 含 老城 区、正定新 区、高新 区、良村开发区) ,辛集、晋州、藁
城、新乐 、鹿泉 5个县 级市和正定 、无极 ( 含 北苏工业 区) 、 深泽 、栾城 、赵县 、元 氏、高 邑 7个县 ,以及石家庄市装备 制造 基地 、石家庄市西部 生态新 区、鹿泉 绿岛火炬开发区、
赞皇五 马山工业 区 4个重点 生态 、工业 园区。
一
( 2 )需水量预测 需水量预测分城 区和规划新 区或新建 、扩建园 区单独计 算 ,其 中城 区需水量采 用定额法 计算 ;规划新 区或新建、扩
建 园 区 需 水 量 参 照 城 市 给 水 工 程 规 划 规 范 》 ( GB5 0 2 8 2 — 9 8 ) ,按单位 用地 用水量指标进行预测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G B5 0 01 3 — 2 0 0 6 ) 和 水资源规 划 综合确定 。预测 2 0 2 0
水平年南水北调受水 区城 区生活需水总量为 3 3 , 4 8 3万 m。 。 工业需水量预测 :工业需水量采 用定额法计算 。万元 工 业增加值 用水定额按较现状下降 3 0 %确定 。 工 业需水量计算 中 ,火电需 水量 结合现状实 际调查分析确定 。 预测 2 0 2 0水平年南水北调受水 区城区工业万元增 加值 取 水定额为 3 0 m。 / 万元增加值 ,工业需水 总量为 3 1 , 6 4 6万
2 . 供 水 水 平 分 析
环境 需水量 :环境需水量主要包括城市河湖、道路广场 浇 洒用水和绿地用水 ,主要参考各县 ( 市 )城市总体规划和 水资源规划 中预测成果 ,预测 2 0 2 0水平年环境需水量
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石家庄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石家庄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和需水量的比较,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标签: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水資源承载能力1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水资源承载能力可以简单定义为:一定区域,一定时段,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水资源系统支撑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
水资源承载能力不仅是资源承载能力的一个具体限制方面,而且是环境承载能力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具有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双重特性。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的内涵可以用下面的图进行说明。
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互相支撑、共同作用,来支撑社会经济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系统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对生态系统一方面可以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破坏。
因此,社会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支撑的社会规模太大,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就难以支撑,难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 石家庄市水资源2.1 水资源现状石家庄市横跨太行山中段东坡和河北平原的山前地区,处于滹沱河冲积扇平原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暑悬殊,降水变率高。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属全国13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石家庄市的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
目前,对市区供水有实际意义的地表水只有黄壁庄、岗南两座大型水库。
黄壁庄水库库容量为12亿立方米,岗南水库库容量为15.7亿立方米。
城市采水系统主要由供水总公司水厂和各用水单位自备井组成,目前,供水总公司共建成投产水厂8座,清水池13座,水源井162眼,送水机37台,输配水管线1022公里,市区各用水单位自备井约有560眼。
2.2 承载能力分析通过上面对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的阐述,可以看出承载能力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石家庄市水质概况

自然概况1.1地形地貌石家庄市地处山西台背斜和河滩台向斜的过渡地带,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而且分布集中连片,错落有序.由井隆县西南边缘的中山、低山向东下降为丘陵,而后由一系列山麓坡积裙和洪积扇共同组成山麓坡积洪积平原,逐渐过渡为洪积冲积扇平原,地貌类型组合呈阶梯状分布.山区地势基本上自南向北倾斜,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区地势倾斜和平原地势倾斜呈明显扭曲反差,山地与平原面积大体各占一半【1】1.2气候条件石家庄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属温带大陆域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两季较短.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春季经常受蒙古大陆变性气团影响,蒸发量大,降水稀少,多风沙,焚风效应明显.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的影响,降水多集中于6-9月份,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降水变率高,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差值可达1 000~以上,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匀,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带,东部平原地区是相对少雨区【1】1.3河流与水系石家庄市境内河流除木刀沟(磁河)属大清河外,其余均属子河水系,较大的河流有滤沱河、冶河、绵河、甘陶河、佼河、太平河、金河、木刀沟等.距市区西北30 km的滤沱河干流上的黄壁庄水库,自1963年蓄水后,其下游河道变为以泄洪为主,1980年以后大部分时段断流.由于水库的修建和近年来气候变旱,其他河流水流量也减少,甚至中、下游河道断流,大部分河流成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纳污河.1.4水文地质条件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地块的太行山隆起与河北平原凹陷的过渡带上,太行山前深大断裂穿越本区.华北地块是一个具有古老构造基底的地台,又是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很强烈的地区,地壳运动的形式为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0石家庄市域属华北地层区,该地层区的特点是:在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变质岩系褶皱基底之上,不整合地覆盖着轻微变质的地台型海相积沉积的中一上元古代地层,而后沉积了稳定型的海相寒武系和奥陶系,中石炭纪和二叠纪开始出现海陆交互相到陆相沉积,此后主要接受陆相地层的沉积「0石家庄市地下水可分为3个含水岩系: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系,中上元古界寒武、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系,元古界变质岩裂隙含水岩系.其中第四系含水岩系的含水层埋藏条件,又划分为2个含水岩组:中更新统一全新统(Qza)孔隙潜水一微承压水含水岩组和下更新统(Qt)孔隙承压含水岩组「01.5土壤植被石家庄市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有6种类型:残积坡积物母质,为各类岩石风化物,分布于西部山地;黄土状物母质,分布于丘陵、盆地、台地、谷地;洪积一冲积物母质,分布于山麓冲积扇上、中部;现代河流冲积物母质,分布于滤沱河河谷区;人工堆垫物母质,局部分布;人工灌淤母质,局部分布.全市土壤类型共有9个土类,17个亚类,46个土属,154个土种[m石家庄市位于暖温带,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森林已破坏殆尽,仅在西部人类活动稀少的山区,尚有少量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在山地分布有针叶林(侧柏林);在低山丘陵区、干旱荒山坡分布有灌丛、灌草丛、山地干草丛;在沼泽湿地分布有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栽培植被群落即大田作物、蔬菜、果园、人工林以及农果间作的防护林.1.5地下水采补长期失衡石家庄市城市供水目前全部为地下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与日剧增,但连年干旱使地下水入不敷出,采补严重失调,目前全市地下水年均超采量0.8- 1.0亿m³地下水长期超采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有:(1)由于工业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形成了工业开采型地下水位下降漏朱自1965年开始形成以华北制药厂为中心的地下水下降漏斗雏形,至1970年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转移到印染厂,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从1965年的7. 82m降到1988年的37. 32m,年均下降1.28m,而1980-1988年年均下降2.02m,表明漏斗的发展速度在加快,漏斗面积1965年为57. 5km ²,1980年为189km²,1993年已达到351km²,1965-1980年平均每年扩大8.77km²,1980-1993年平均每年扩大12.46km2目前市区已全部处于降落漏斗范围之内,并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石家庄市水质概况

自然概况1.1地形地貌石家庄市地处山西台背斜和河滩台向斜的过渡地带,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而且分布集中连片,错落有序.由井隆县西南边缘的中山、低山向东下降为丘陵,而后由一系列山麓坡积裙和洪积扇共同组成山麓坡积洪积平原,逐渐过渡为洪积冲积扇平原,地貌类型组合呈阶梯状分布.山区地势基本上自南向北倾斜,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区地势倾斜和平原地势倾斜呈明显扭曲反差,山地与平原面积大体各占一半【1】1.2气候条件石家庄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属温带大陆域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两季较短.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春季经常受蒙古大陆变性气团影响,蒸发量大,降水稀少,多风沙,焚风效应明显.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的影响,降水多集中于6-9月份,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降水变率高,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差值可达1 000~以上,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匀,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带,东部平原地区是相对少雨区【1】1.3河流与水系石家庄市境内河流除木刀沟(磁河)属大清河外,其余均属子河水系,较大的河流有滤沱河、冶河、绵河、甘陶河、佼河、太平河、金河、木刀沟等.距市区西北30 km的滤沱河干流上的黄壁庄水库,自1963年蓄水后,其下游河道变为以泄洪为主,1980年以后大部分时段断流.由于水库的修建和近年来气候变旱,其他河流水流量也减少,甚至中、下游河道断流,大部分河流成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纳污河.1.4水文地质条件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地块的太行山隆起与河北平原凹陷的过渡带上,太行山前深大断裂穿越本区.华北地块是一个具有古老构造基底的地台,又是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很强烈的地区,地壳运动的形式为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0石家庄市域属华北地层区,该地层区的特点是:在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变质岩系褶皱基底之上,不整合地覆盖着轻微变质的地台型海相积沉积的中一上元古代地层,而后沉积了稳定型的海相寒武系和奥陶系,中石炭纪和二叠纪开始出现海陆交互相到陆相沉积,此后主要接受陆相地层的沉积「0石家庄市地下水可分为3个含水岩系: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系,中上元古界寒武、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系,元古界变质岩裂隙含水岩系.其中第四系含水岩系的含水层埋藏条件,又划分为2个含水岩组:中更新统一全新统(Qza)孔隙潜水一微承压水含水岩组和下更新统(Qt)孔隙承压含水岩组「01.5土壤植被石家庄市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有6种类型:残积坡积物母质,为各类岩石风化物,分布于西部山地;黄土状物母质,分布于丘陵、盆地、台地、谷地;洪积一冲积物母质,分布于山麓冲积扇上、中部;现代河流冲积物母质,分布于滤沱河河谷区;人工堆垫物母质,局部分布;人工灌淤母质,局部分布.全市土壤类型共有9个土类,17个亚类,46个土属,154个土种[m石家庄市位于暖温带,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森林已破坏殆尽,仅在西部人类活动稀少的山区,尚有少量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在山地分布有针叶林(侧柏林);在低山丘陵区、干旱荒山坡分布有灌丛、灌草丛、山地干草丛;在沼泽湿地分布有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栽培植被群落即大田作物、蔬菜、果园、人工林以及农果间作的防护林.1.5地下水采补长期失衡石家庄市城市供水目前全部为地下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与日剧增,但连年干旱使地下水入不敷出,采补严重失调,目前全市地下水年均超采量0.8- 1.0亿m³地下水长期超采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有:(1)由于工业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形成了工业开采型地下水位下降漏朱自1965年开始形成以华北制药厂为中心的地下水下降漏斗雏形,至1970年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转移到印染厂,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从1965年的7. 82m降到1988年的37. 32m,年均下降1.28m,而1980-1988年年均下降2.02m,表明漏斗的发展速度在加快,漏斗面积1965年为57. 5km ²,1980年为189km²,1993年已达到351km²,1965-1980年平均每年扩大8.77km²,1980-1993年平均每年扩大12.46km2目前市区已全部处于降落漏斗范围之内,并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实现石家庄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措施及评价

b 0 0 y2 2.
Ke r s s san bed v lp n ; trr sure h ra eid x; fe t eme s r ywo d :u tia l e eo me twa e e o c ss o tg n e efci a u e v
石家 庄市地处 河北 省 中南部 , 位于北 纬 3 。7一3 。6, 72 84 东经 1 33 1。9之 间 , 1。1一1 52 与保 定 、 衡水 、 台和 山西省 相 邢 邻 , 区总面积 1 4 m2 辖 58 8k 。石家庄市 域跨太行 山地和 华北 平原 两大地貌单元 , 暖温带大 陆性 半湿 润季风型气候 , 属 四季 分明 , 雨热同季。石家庄 市辖 区河 流分属海 河流域 大清河 水
FENG —e g, Li n KONG n — a f Lig g ng
( hja h a gCt tr f is fHee Prvne S iiz u n 5 0 1 C ia S iiz u n i Wae y Af ar bi o ic , hja ha g0 0 5 , hn ) o Abt c: aigo h eerho trrsu c ti t ni hj z un i ,o f ci aue frai t ntessan bedv lp sr t B s ntersac f e eo reuiz i S iah agc y smeef t emesrs elai h u tia l eeo — a n wa la o n i t e v o z o
石家庄水文地质条件

石家庄水文地质条件石家庄水文地质条件》报告的目的是对石家庄市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帮助理解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布、水质状况以及地质构造特征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该报告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本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石家庄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介绍了石家庄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第二部分对石家庄市的水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包括地下水储量和分布情况;第三部分对石家庄市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第四部分探讨了地质构造对石家庄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通过对《石家庄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同时,对于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的工程建设、水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石家庄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
它坐落在石家庄盆地中,地形地势特点明显。
石家庄周围环绕着一些山脉,其中包括太行山脉和燕山脉。
太行山脉位于石家庄北部,是华北地区著名的山脉之一。
燕山脉则位于石家庄南部,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山脉。
这些山脉形成了石家庄盆地的自然屏障,对其水文地质条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石家庄盆地内有一些重要的河流,如正定河、滏阳河和灵寿河等。
这些河流在石家庄的水文地质条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提供了水源,滋养了周围的土地。
正定河是石家庄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它贯穿了石家庄市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此外,石家庄还分布有一些水域,如曹妃甸湿地和晋察冀黄金水道等。
这些水域不仅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环境,也为石家庄的水文地质条件增添了一些特色。
总之,石家庄的地理概况包括其地理位置、周围山脉、河流以及水域的分布情况。
这些地理要素对石家庄的水文地质条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水文特征石家庄位于中国北方,水文特征受到降水情况、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以及水文循环等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水资源现状与展望建筑学1101班丁倩钰 2011225070124【摘要】: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华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依据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本文阐述了我国华北地区城市,主要是石家庄地区的水资源(包括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
我们应该付诸行动,把节水任务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现状与问题供需前景节水对策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主要的基本要素和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联合国曾预言,水将是21世纪全世界最紧缺的自然资源。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匾乏和水污染日益严重所构成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
水资源的保障水平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
华北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北平原2000年人口为4 .37亿,占全国人口34.8%,GDP3.13万亿元,占全国32.3%,农业灌溉面积3.46亿亩,占全国42%,但是它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区,尤其是城市水资源。
1 区域概况1.1自然地理概况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东经113°18ˊ-115°30ˊ,北纬37°30ˊ-38°40ˊ总面积15848km2,地形西高东低。
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区,东部为辽阔的华北平原。
井陉盆地:位于太行山中段,地形地貌呈西高东低,南部、北部高而中间低,四周山峦叠嶂标高在700-1200m之间,中间为丘陵,最低段为威州固底群泉分布地带,标高在165—190m,呈群山环抱的盆地状态。
井陉盆地地貌形态受构造、岩性、水的物理、化学作用及新构造运动诸因素制约,按成因类型可分为侵蚀堆积、构造堆积、构造溶蚀及构造剥蚀地貌。
平原区:西依太行山,东为华北平原。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程由山前的100m左右下降到东部的30m左右。
地面坡度由山前的1.6—2.5%,下降到1—0.5%,地貌形态为山前冲洪积作用而成的冲洪积扇群,河、湖相沉积而成的山前倾斜平原。
1.2气象本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温差大,四季明显,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干热多雨,秋季凉爽降温快,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多年平均气温13℃左右,一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0.6℃左右;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6℃。
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2.7℃,最低-26.5℃。
全年无霜期180-210。
多年平均降雨量493mm。
1.3水文石家庄市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
平原区河流由北而南主要有:沙河、滋河、滹沱河、交河、槐河等自西向东南流经本区。
其中滹沱河最大,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源远流长,长达540km,流域面积3089km2。
其余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太行山麓。
自八十年代,大部分河道断流或只在汛期有水。
井陉盆地河流主要有甘淘河、绵河两大河流与横南汇合称为冶河,此外还有金良,小作河等境内小河。
区内主要水利工程有:岗南、黄壁庄、八一、横山岭水库。
其中岗南、黄壁庄水库最大,库容分别为15×108m3和12×108m3。
黄壁庄水库付坝全长6900m,坝基坐落在滹沱河古道上,无清基,岩层透水性极强。
具有防洪、灌溉、城市供水等多种功能,它对石家庄市及其下游工农业供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4经济地理概况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科技中心。
市区面积254km2,人口166.8万人。
撤地设市后辖17个县、市域总面积15848 km2,人口889万人。
其中平原区面积6976 km2。
石家庄市总耕地面积591260ha,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及杂粮、油料等。
农村经济改革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农业机械化的加快实施和科技农业以及种植、养殖业的结构调整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32.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75亿元,增加7.6倍。
1.5水资源利用情况平原区:区内农业用水主要开采地下水。
只在鹿泉境内和正定北部利用源泉渠、计三渠、灵正渠灌溉,东部的晋州、辛集及东南部赵县部分利用石津渠地表水浇地或井渠双灌。
其他的区均采用地下水。
石家庄平原区1996-2000年总用水量为1131016×104m3,其中农业仅为841114×104m3,占总用水量的74.4%。
平原区水浇地面积522498ha。
灌溉方式主要为大水漫灌方式,浪费量严重。
随着节水意识的加强和农村经济、技术力量的提高,近几年喷灌、滴灌和地膜覆盖等节水灌溉方式逐步得以利用和推广,但范围有限。
井陉盆地:井陉盆地的小型水库、塘坝和前述水利工程设施加上大口井、深机井等,现状条件下年总供水量25000×104m3。
盆地内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次之。
现状条件下地表水约为23650×104m3。
地下水主要用于工业和生活。
2、水资源现状石家庄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石家庄市是全国35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石家庄地区水资源总量为23.5亿立方米,需水量为32.81亿立方米,近10亿立方米的差额靠超采地下水维持,人均水资源量为258m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比以缺水著称的以色列还少,按国际公认的评价贫水的定量标准,属绝对贫水区。
2.1地表水石家庄目前建有大型水库4座,总库容31. 3亿m³;中型水库8座,总库容约3.14亿m³;小一型水库35座,总库容0.916亿m³。
所有河道除雨季外,大多数处于干涸状态;市区地表水主要有民心河等景观工程,以及东、西明渠两个排污渠,其他再无地表水存在。
2.2 地下水2.2.1地下水位年变化过程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城市,地下水位动态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地下水位随开采量及补给来源而发生变化,同时开采量和补给量又决定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
每年3-4月份春灌开始,地下水位由年最高水位开始下降;4-6月份开采量增加,地下水下降速度加快,直至雨季来临前降到最低值。
雨季由于停采或相对减少及汛期降雨补给,水位由下降转为回升,其间由于秋播和冬灌,农业灌区呈现小幅度的水位波动,然后水位一直回升到下年的1-2月份,达到最高值。
而后,又开始了下一个水文年的水位变化周期。
低、高水位出现时间:低水位期,平原、山区一般在6月底、7月初;城市一般在8月中旬。
高水位期,平原、山区一般在年末,城市一般在第二年1-2月份。
由于近些年干旱少雨,水位下降幅度大,导致高水位期在平原、山区推迟1个月左右;城市推迟2个月左右至持续下降形势。
2.2.2地下水位埋深概况(1)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埋深现状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埋深总的变化趋势是自西北向东南由浅变深。
水位埋深小于20m的浅埋区分布在滹沱河上游地区,平原的沙滋河流域及西部山前地带,面积为1613.74km2;水位埋深20-30m 的区主要分布在滹沱河的中下游地区,平原的栾城县及藁城市南部、晋州中部地区,面积为2657.66 km2;水位埋深大于30m的区主要分布在元氏县的平原地区,赵县中部、晋州南部及辛集市大部,面积为2369.02 km2;水位埋深大于40m的区主要分布在辛集的南部地区及高邑县后庄头一带,面积为335.71 km2,全区最大水位埋深辛集市王口达60.40m。
石家庄市区由于受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控制,地下水位埋深由周边地区向中心地带逐渐增大。
一般为30-40m,其中印染厂-柏林庄-赵陵铺-东古城一带大于40m,面积为38.63 km2。
漏斗中心水位埋深42.28m。
(2)低、高水位期水位埋深低水位期地下水位埋深: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埋深28.24m。
石家庄市区平均水位埋深33.92m;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平均水位埋深32.20m。
高水位期(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埋深25.68m。
石家庄市区平均水位埋深33.89m;深层地下水平均水位埋深27.52m 低水位期与高水位相比: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由于连续几年干旱低水位期比高水位期水位埋深低2.56m。
石家庄市区由于1996年丰水年迟后补给和2000年滹沱河弃水,加之开采量减少等原因,导致低水期比高水期水位埋深高出0.02m;深层地下水由于富水性差,加之气候干旱,水位难以恢复,低水位期比高水位期水位埋深低4.68m。
(3)深层地下水位埋深现状平原区深层水水位埋深变化特征与浅层水基本一致。
即由西北往东南埋深逐渐加大。
一般水位埋深15-35m,其中大部分地区为20-30m。
2.2.4地下水的使用管理石家庄工业用水主要靠抽取地下水,目前市区内共有自备井用户250多家,水井分布比较分散。
以前对自备井取用水情况的管理基本采取人工抄表办法,每月都是用户单位自报取用水量,工作人员不定期抽查核对取用水量,工作量大,且取用水信息很难保证其准确性。
2005年1月7日,石家庄市水资源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建成并通过验收,开始对市区内的461眼自备井进行实时监测。
动态监测可以帮助水利部门迅速获得用水单位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实现对各单位取用水的动态管理,对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合理调控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3 水资源危机存在原因3.1气候干旱,降水偏少,地表水资源锐减石家庄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41.7mm,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汛期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加之径流季节性强,旱涝交替,地表水存储难度大,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
3.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量大幅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绿化、消防、环卫用水大幅增加。
石家庄市区1997年用水量为1.46亿立方米,到1999年增加到3.55亿立方米。
虽然目前已引岗南、黄壁庄水库地表水缓解了市区用水压力,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仍然处于用水紧张的局势。
3.3水利工程增多,入境水量减少入境水是石家庄市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上游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蓄水导水的水利工程增多,致使石家庄市入境水量急剧减少。
3.4水土流失严重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044k㎡,占山丘区总面积的55%。
近年随着太行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治理,但尚未得到根本控制。
西部山区的年土壤侵蚀最高达738.3×104t,折合每年平均流失土层0.7mm。
研究成果表明,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区域的土层流失速度远远大于成土速度,造成了典型的恶性循环。
3.5地下水水位下降3.5.1石家庄水位下降漏斗现状石家庄市2000年石家庄水位下降漏斗边界为:北部边界越过滹沱河在正定西关—战村果园一带;东部边界到东庄—南村一带;南部边界在方村—永壁一线;西部边界到于底—孔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