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常考题型及答题思路

合集下载

说明文考点有哪些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考点有哪些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考点有哪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说明文解题要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下面是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常考题型及考点,欢迎阅读。

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1说明文有哪些考点说明文阅读题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要求明题义,三读文本作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认真研读别忘记,准确表述莫大意。

首先,考说明对象及特点。

(1)明确说明对象的方法是看标题,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

如果题目中没有或没有题目,就要抓首括句、中心句。

(2)说明对象的特点,有的在文中用一句话归纳,如:《苏州园林》,有的则需要多句话归纳,语言最好简练一点。

如:《中国石拱桥》。

其次,考说明方法。

一考辨析。

请说说常见的说明方法。

友情提示:1、“举例子“不是“举列子”。

2、“列数字“不是“例数字”。

3、“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和记叙文、议论文中的有些方法实质上相同但说法不一样,一定要注意。

二考作用。

可能叫你说说某种方法的作用。

如:举例子:非常具体地说明了什么……的特点。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什么……的特点。

打比方: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什么……的特点。

再次,考说明顺序。

一般让你回答某段或某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时间、空间不用说,可以找标记。

难的是逻辑顺序,它有很多种。

一般地,如果既不是时间,也不是空间,基本上可以定为逻辑,填写时就直接填上“逻辑顺序“四字。

如果实在问具体是哪种,那就只能慢慢去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要仔细一点,还是不难看出的。

常见的有: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特殊等。

最后,考说明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是前提,这个考点主要是问答题。

一般问法是:句中或文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当然,一般不能去掉。

接下来可以这样答:1、加点词突出地说明了什么事物……的特点。

2、加点词表示推测,去掉了就与实情不符合。

3、加点词表明了……的程度,去掉了就……4、加点词说明所引用的(资料、事例等)不一定可靠,去掉后太绝对了。

2024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把握说明内容

2024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把握说明内容

03 把握说明内容【阅读点拨】一、考题形式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说明了有关事物的哪些事理?二、答题方法。

1.根据题目要求,从题目或关键词句中,捕捉、筛选和概括有效信息。

(1)直接筛选法:摘录文中的关键语句。

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段尾的总结句或承上启下的句子。

(2)综合概括法:有的段落没有直接表明中心的句子,需要综合全文的内容,总结段意,最后将它们归纳概括。

2.答题格式。

(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操作(实验、制作)的过程。

概括要抓住主要内容,做到准确完整、简明扼要。

一般形式为:说明(介绍)了+说明对象+内容(特征、事理)。

三、答题举例。

1.叶圣陶《苏州园林》一文的第5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这就是本段的总起句,它概括(总说)了本段的主要内容。

2.《中国石拱桥》第9段说明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说明(介绍)了我国的石拱桥(对象)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内容)。

【进阶训练】一、基础过关。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21分)正确饮水,让身体更健康①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旨在唤起大众的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健康饮水的重要性。

水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②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约占一个健康成年人体重的50%-60%.③水对于人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体内所有的生化反应都依赖于水的存在,同时水也负责将营养成分运输到组织,将代谢产物转移到血液进行再分配以及将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水还是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帮助人体保持体温恒定,也起到润滑组织和关节的作用。

④人体缺水时,除感到口渴外,还会出现皮肤干燥、唇裂、无力、尿少、头晕、头痛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烦躁不安等症状。

8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考题型之:词语含义的理解

8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考题型之:词语含义的理解

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之——理解词句的含义说明文中对于词句的考查除了体会语言特色外,还会考查词语或者句子的含义,这类题型也是在考试中常常遇见的,因此对于词语或者句子的含义题应该怎么答,掌握住这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一、常见的考试题型1、解释某词在文中的含义;2、某词在文中指代内容;3、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4、画线句的理解。

二、解题思路(一)说明文词语含义(1)关键词的类型○1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和其他特殊含义等,结合特定语境去分析临时意义或隐含意义。

○2指代性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的指代的内容。

答题技法○1分析词语所在语句、段落、篇章对词义的限制;○2借助语感确定词义;○3通过语境(上下文)理解词语;(二)说明文句子的含义(1)关键句的类型○1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段落的首尾处的概括性强的中心句;○2起总领、过渡、照应的结构句;○3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句。

○4具有言外之意和多重含义的句子。

答题技法○1从整体入手,在比较中理解。

文中的句子都是为了说明对象服务的,而关键性的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更不能忽视,把握住关键句,就能快速、正确地理解文意;○2借助语法知识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如理解单句,就要抓住句子的主干部分进行分析;理解复句,就要抓住表示特定关系的关联词进行分析;理解特殊句子,就要抓住因句子成分的次序变动而突出强调的部分进行分析。

○3从文章的内在联系、写作思路去分析。

有些句子的内涵较为丰富,需要仔细体会,弄清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内在联系,对理解文章帮助很大;○4借助修辞手法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有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就可以根据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理解。

三、答题模板答题模板:解释词语本义+语境义(比喻义)四、例题示范例题1: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朴实”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土豆——托起“生命的方舟”》②其貌不扬的土豆,一向以“朴实的块茎”著称,它能够负担这样沉重的责任吗?它又是怎么走进联合国的视野呢?原来,从安第斯山脉走向世界六大洲的土豆,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并逐渐成为了世界人口膳食中的一种主粮,这种主粮已经成为了全球粮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加强世界粮食安全和减轻贫困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六年级说明文题型与方法

六年级说明文题型与方法

六年级说明文题型与方法六年级说明文题型与方法:一、题型分析1.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 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和生动性。

5.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二、方法总结1. 从文章内容角度: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2. 从文章结构角度: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3. 从文章技法角度:分析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了解文本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学会分析、运用及语言表述;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体会其作用。

4. 从综合能力角度:分析说明性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识记和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根据语境补写语句。

5. 从课外知识角度:了解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等知识,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三、答题技巧1. 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

2. 弄清句式特点,体会说明之妙。

3. 掌握说明方法,探求说明之法。

4. 品味说明语言,体会准确严密。

5. 遵循说明规律,理解顺序条理。

6. 着眼文章内容,分析归纳要点。

7. 依据题目要求,工整规范作答。

四、注意事项1. 注意题干要求:要求筛选信息、分析结构层次(划分段落与层次)、理解说明顺序(有条理)、知道说明对象(内容)、分析事物特征等;同时注意字词的准确运用。

2. 注意设问方式:直接问某种说明方法的种类,分析某种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3. 注意常见失误:错别字、重复罗嗦、概念模糊不清、概念使用不当等。

4. 注意规范答题:答案应完整规范,要点应齐全准确;语言要准确简明,语句要通顺流畅,条理要清晰分明。

说明文的常见题型

说明文的常见题型

说明文的常见题型说明文的常见题型说明文是语文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它的主要目的是解释和阐述某个事物,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本质和特征。

在考试中,说明文也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本文将介绍说明文的常见题型及相应的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说明文考试中最基本的题型之一,它要求考生从多个选项中选择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了解需要选择的内容;2.认真阅读各个选项,找出与题干相关的信息;3.对比各个选项,确定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说明文考试中另一种常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从多个选项中选择出所有符合题意的答案。

在解答多项选择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了解需要选择的内容;2.认真阅读各个选项,找出与题干相关的信息;3.对比各个选项,确定所有符合题意的答案。

三、填空题填空题是说明文考试中一种比较特殊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填写缺失的词语或句子。

在解答填空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了解需要填写的信息;2.结合上下文,确定缺失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3.填写正确的词语或句子,确保意思完整、通顺。

四、写作题写作题是说明文考试中另一种重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主题或材料进行说明文的写作。

在解答写作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写作要求和重点;2.结合题目要求和重点,确定写作的主题和思路;3.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阐述,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4.检查文章是否通顺、完整,有无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是说明文考试中一种较为灵活的题型,它要求考生对给定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解答案例分析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案例,了解案例的基本情况和背景;2.结合题目要求和案例内容,确定需要分析的角度和重点;3.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阐述,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4.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有无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

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①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②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引用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 (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 (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 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 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常用的方法有:① 对应词答题法。

说明文答题思路及模板

说明文答题思路及模板

说明文阅读考点归纳与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事物的形体、结构特征根据语言特色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2.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2)递进式;(3)并列式;3.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一般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

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使用这种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3.说明文的方法(1)下定义就是先给所要说明的事物下个定义,指出被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同时把那些与之容易相混的对象区别开来,然后把定义里面的语义和内容阐述清楚。

定义说明应具有概括性,用语要求简练。

(2)作诠释诠释,就是说明、解释的意思。

有时给说明的事物下定义比较困难或没有必要时,就采用诠释说明的方法(3)分类别把说明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这种分类说明的方法是一种分析性的说明方法。

采用划分事物的类别来说明,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只要对事物的每一次分类都有一个标准,就不会互相混淆。

分类说明还可以用来说明多种事物之间的情况(4)举例子举出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事物,就是举例说明。

在阐述事理时,多用举例说明配合,从抽象到具体,也是合乎人们的认识规律的,举例说明常用“如什么什么”的语言式样(5)作比较这种方法在各种文体中运用得非常普遍,通过比较事物的异同,便于了解和把握事物的特点。

比较说明分两种:第一种是横比,将两样可以相比较的事物拿来进行比较,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第二种是纵比,将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情况拿来进行比较,从而说明某种问题。

(6)打比方采用比喻说明,能够把抽象的概念说得确切具体,把人们所不熟悉的事物说得通俗易懂,把复杂的事物说得形象生动。

【说明文常见题型】

【说明文常见题型】

【说明文常见题型】一、关于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的对象是具体的事物,事理说明文对象是抽象的事理或概念。

【常见题型】①请说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答题要点:若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就是具体的事物;若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就是抽象的事理或概念。

②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题要点:若是事物说明文,内容就是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若是事理说明文,内容就是说明的对象。

二、关于说明顺序【常见题型】①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的其中一种)②选文的A段和B段能够调换顺序?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能。

因为原文是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人们理解事物或事情发展的逻辑。

三、关于说明文的写作思路【常见题型】①本文的说明结构属于……结构。

(总分、分总、总分总)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行文思路。

若能够明确是什么结构,应这样答:本文采用了……结构。

首先介绍了……再介绍了……然后介绍了……最后介绍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例如:《无刺蜂的奇异世界》本文首先介绍无刺蜂的属类起源及分布,再介绍无刺蜂的御敌方式,然后介绍无刺蜂温顺的特点及蜂巢的特点,最后介绍无刺蜂蜂蜜的特点及其药用价值。

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四、关于说明方法【常见题型】①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②选文中第几段主要使用了那种(哪几种)说明方法?③选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④选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⑤选文中画线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要点:首先自己记熟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然后实行具体地分析,定出说明方法,最后按套路写出其作用。

答题格式:【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令读者信服。

【作比较】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的常考题型及答题思路
常考题型:
1、说明方法的类型及作用
2、说明对象
3、词语解释
4、概括内容
5、关联词
6、句段之间关系
7、句子的作用
8、词语删减
一、说明文的类型
1、事物说明文——例:《鲸》《松鼠》《新型玻璃》
2、事理说明文——例:《假如没有灰尘》《水滴船》
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三、说明方法:
1、举例子
2、分类别
3、作比较
4、打比方
5、列数字
6、下定义
7、摹状貌8、作诠释
9、列图表10、引用
四、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不同的两种事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打比方: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⑤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五、阅读步骤:
1、阅读全文:全面感知文章大意。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细读与题目相关的内容。

4、准确答题:注意关键句、段。

5、检查、补充。

六、概括主要内容:
1、看题目,看首段——明白说明对象;
2、逐段勾画——段落中心句、过渡句、关键词;
3、合并同义语段——分层概括段意;
4、组织语言——形成完整简洁答案。

[回答方式]
本文主要说明了(说明对象)(特点、角度等)七、明确说明对象
(一)、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二)、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三)、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八、词语解释、词语删减/替换
(一)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答题模式: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的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加点词表示?意思(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如果删去句意变成?意思,与事实(或原意)不相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三)能否将句中加点词替换为另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1,不可以;2,因为原词表达?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