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一课时 - 公开课

合集下载

谈读书公开课课件

谈读书公开课课件

谈读书公开课课件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1)名言警句: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名人读书的趣事: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列宁读书趣闻马克思读书趣闻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谈读书》公开课18页PPT

《谈读书》公开课18页PPT
《谈读书》公开课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论证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介绍《谈读书》一文的内容和背景。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对读书的认识。

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经验。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

3.3 课堂讲解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和论据。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3.4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验。

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4.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阅读笔记和读书心得,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口头表达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观点表达和论证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使用《谈读书》一文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5.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如其他作者对读书的观点和论述。

5.3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和电脑,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手段。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法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6.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6.3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口头表达等,让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论证能力。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课件公开课(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课件公开课(20)

开卷有益。
——【宋】赵光义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 轼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英】莎士比亚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
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 凯勒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 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2)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 何修剪移接”。
运用比喻论证法,论证了“读书对经验的作用及 二者关系”的观点,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表 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3)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
运用比喻论证法,论证了“好书一定要揣摩钻 研才能读出味道”的观点,使说理通俗易懂,还让 读者可以想像和意会。
王国维说,古今读书成大事者 必经三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愿大家在知识的书苑中 摘取更多的 使自己的人生更为
瑰丽 馥郁!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
书是一生最好的朋友。
——金 庸
在人生转折和变移的关键时刻,书是路标。
——陆天明
在书中可以读到一种人生观,一种对生命的感悟
与思考。
——白岩松
3、你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
头悬梁锥刺股(汉朝孙敬、战国苏秦) 囊莹映雪(东晋車胤、孙康 ) 程门立雪(宋代杨时)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 鲁迅读书嚼辣椒驱寒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课外拓展
1、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 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课文的大意;2.梳理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探讨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上课之前我们来看个小视频,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孔子学堂的一员吗?老师和你们玩个对诗的游戏,谁能对答出下半句,谁就能获得一张孔子学堂的邀请函。

(出示:“少年不知勤学苦"、“一日读书一日功”、“书山有路勤为径"、“纸上得来终觉浅”)同学们都答出来了,都可以成为我们孔子学堂的一员!(赠送邀请函)现在,孔子学堂要上课了,大家准备好了吗?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发现没,老师刚才与你们对的诗都跟什么有关?是的,都是关于读书的诗,板书读书。

边板书边说,2.大诗人苏轼对读书也有自己的看法,出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齐读,谁来说说苏轼认为应该怎么读书?师:苏轼提倡书要反复阅读,认真思索,自会明白书中真意。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那其他古人又是怎么谈读书的呢今天我们学的一篇文章也是与读书有关的,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完整。

板书25.古人谈,生齐读课题。

3.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古人在和我们谈读书呢?生:孔子和朱熹。

师:你们了解孔子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谁有补充?师:同学们预习工作很到位,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孔子的介绍,出示后,师讲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我们今天学的第一则来自《论语》,而《论语》是——(生一起读)《论语》记载孔子和他弟子们言行的典籍,其中多次讲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今天我们学的第一则都是孔子对弟子说的。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弗朗西斯·培根及其作品《谈读书》的背景。

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3.理解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1.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2.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谈读书》(节选):弗朗西斯·培根2.2 教学重点1.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3.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2.3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难懂句子。

2.作者的论证逻辑和思维方式。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对文章的作者、背景、观点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文本。

3.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弗朗西斯·培根及其作品《谈读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4.3 讲解教师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5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4.6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章:作业布置1.请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请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看法。

3.请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题目。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读书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人文综合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1. 文章背景:《谈读书》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所著,旨在阐述读书的重要性。

2. 文章结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论述了读书的意义、方法和态度。

二、学情分析1.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2. 学生对读书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第三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

2. 简介文章背景,阐述作者的观点。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文章的论证方法。

三、合作探讨1. 小组合作,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 汇报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四章:作业设计一、课堂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二、课后作业1. 制定个人读书计划,每周阅读一本经典文学作品。

第五章:教学评价一、过程性评价1.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积极思考和表达。

2. 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终结性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读后感,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2.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

三、自我评价1. 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公开课课件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公开课课件
(滞碍 )( 寻章摘句 ) (味同嚼蜡 )
chuī máo qiú cī
(吹毛求疵 )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 》公开 课课件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 》公开 课课件
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搜寻找、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局限于 文字的推求。(寻章摘句 ) 2、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 味同嚼蜡) 3、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吹毛求疵 ) 4、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文采藻饰 ) 5、有诡诈,狡猾之意 。( 狡黠) 6、诘问为难 。( 诘难) 7、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 伦理 ) 8、阻碍;不通畅 。(滞碍 )
讨论: 读书好处多多,以后你该怎样
做到多读书?该读什么书?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 》公开 课课件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 》公开 课课件
以后你该怎样做到多读书?
• 1、去图书馆借书或是用零花钱买书。 • 2、有计划地读书。 • 3、和同学交换书看并交流。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 》公开 课课件
不读书的人,看
到的只是别人画给他 看的美好世界;读了 书之后,你认识了黑 暗和丑陋;只有读了 更多的书之后,你就 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读书与不读书, 你的世界差别会很大。
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读书不一定能让你发财, 但至少会让你知道 如何才能活出个人样。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 》公开 课课件
1、 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 ,谈了些什么内容?
①读书的目的 。 怡情、傅彩、长才。
②读书的方法。 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 读摘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头:XXX,…………(给出你的观点)
中间:运用四种论证方法中的任意两种,对你的观点进 行充实(摆点儿事实、讲点儿道理、同桌还听得进去) 结尾:XXX,…………(重申观点,表明劝告的目的) 语言风格可幽默风趣、可含情脉脉、可语重心长、 可呼天抢地……如能用上培根的名言,定将妙不可言!
本课结束
谢谢观赏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 于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生命因 读书而美丽,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 洋,用书籍滋养我人庄 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月考成绩一出来,几家欢喜几家忧,同一间教室, 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教材,同样在努力,为什么结果是 如此的不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请对你朝 夕相伴的同桌就他目前在读书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 你最诚挚的劝告,要求如下:
• 1、举例论证,举了……事例(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 了……观点(1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 2、道理论证,讲了……道理或引用了……名言/格言等, 充分有力论证了……观点,具有权威性、说服力。 • 3、比喻论证,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论证 了……观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 4、对比论证,将……和……作对比,突出强调了…… 观点,使说理更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 这个人,他就是——弗朗西斯·培根
谈读书
[英] 培根
学习目标
•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 2、学习四种论证方法及作用。
本文的题目为《谈读书》,那 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呢? 读书目的 读书方法 读书作用
合作探究
论证方法及作用
•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答题模式 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你猜得到他是谁吗?
• 这个人,人生也很坎坷,18岁父亲去世,50岁在人生最巅峰 的时刻被人指控贪污受贿、终生逐出宫廷、不得担任任何官 职、从此身败名裂…… • 这个人,很有才,懂点儿法律、懂点儿历史、懂点儿哲学、 还懂点儿文学,两部得意之作的名称开头都冠以自己的大 名——《培根论人生》《培根随笔》,瞧人家这法律学得, 专利保护意识是有多强啊! • 这个人,还有点儿另类,不论春夏总带着一顶高高的黑帽子, 有人说那是他迷恋权力的罪证,但帽子下的那个脑袋里却装 着无尽的智慧与好奇,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知识接纳了他, 给了他无尽的温暖和力量,他用自己56岁短暂的生命诠释了 知识的意义:知识就是力量!
你能猜得到他是谁吗?
• 这个人,皮肤白皙,浓眉大眼,轮廓分明,A型刘海梨花头, 当你认为这是个美女的时候,他猛一回头,那浓密的胡须便 扑面而来…… • 这个人,很有距离感,因为他来自老远老远的大西洋彼岸, 他的故乡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日不落帝国…… • 这个人,也很有年代感,他生活的时光是你永远也无法想象、 更无法抵达的17世纪…… • 这个人,还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 玺大臣,母亲一个颇有名气的才女,精通希腊文和拉丁 文……所以 • 这个人,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父母优良的基因,12岁进入剑桥 大学三一学院深造,15岁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21岁取 得了律师资格证、23岁担任国会议员、31岁便备受国王詹姆 士一世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从检察官做到了 大法官,还被封了个高大上的奥尔本斯子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