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安排

合集下载

建筑学专业课程

建筑学专业课程

建筑学专业课程吾摘 2009-05-10 15:17:35 阅读145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建筑学专业课程总纲专业公共必修课:画法几何、建筑制图、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一)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 中外建筑史(外建史部分) 、中外城市建设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专业基础平台选修课: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绘画技法、专业外语阅读、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专业必修课:建筑力学(二)、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专业选修课:工业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二)、智能建筑概论、生态建筑概论、水工建筑物景观设计、建筑防灾、古建筑保护、建筑与城市摄影实践教学环节: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业务实习、建筑设计课程周(一)、建筑设计课程周(二)、建筑设计课程周(三)、建筑设计课程周(四)、毕业实习(建筑)画法几何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画法几何(Descriptive Geometry)课程编号:AX006120B学分:3学时:48选课对象:建筑学专业修读要求:无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筑制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70%使用教材: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参考书: 王桂梅主编,《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制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朱福熙主编,《建筑制图》(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同济制图教研室,《建筑工程制图》(第三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制图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制图Building Graphics课程编号:AX007110B学分:2.5学时:40选课对象:建筑学专业修读要求:先修《画法几何》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标准总学时56学时

课程标准总学时56学时

《液压传动与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液压传动与动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56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机制、数控、模具、自动化、焊接、成型等机械类专业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是使得学生具有使用和维护气、液控制设备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从事液压气动元件的选用、拆装、调试、液压气动系统的维护等工作,同时具备一定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能力;认识到这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一个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采用教师讲、学生练“教学做”一体化的授课方式。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1、教学目标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能较好的掌握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阅读并分析典型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调试和排故的能力。

2、内容安排液压与气动技术主要包含如下内容: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液压系统分析、液压系统设计、气压传动技术。

3、考核方式(1)考核方法及成绩计算方式: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为30%:由任课教师核定。

期末考试成绩为70%:要求期末总成绩分必须超过60分记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处理。

不及格需参加补考,如通过后成绩记为及格。

(2)成绩申报程序成绩的录入由任课教师负责完成。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于开课学期课程结束前交到机械工程学院备案,包括养成教育、上课成绩核定、测验成绩、日常表现等相关内容。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1(已打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1(已打印)

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一、课程结构框架 (1)二、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11)三、教学计划表 (1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1.德育(144学时)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法律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通过学习,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遵法、守法;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创业知识,在条件成熟时自主创业。

2.语文(180学时)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数学(180学时)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培养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培养三个方面。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2. 具备独立学习、科研和创新的能力;3. 具备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4.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5. 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培养方案1. 公共课程(必修课):公共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英语等方面的课程。

2. 专业课程(必修课):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

3. 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拓宽学科视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

4.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和毕业设计等。

5. 其他要求: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示例下面是一个本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示例,具体安排以学校和专业情况为准:1. 公共课程:- 初级英语- 高级英语- 计算机基础- 数学分析- 大学物理- 中国近现代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经济学原理- 心理学概论2. 专业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据结构与算法- 操作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 软件工程- Java编程- C++编程- 计算机安全- 人工智能- 网页设计与开发3. 专业选修课程:- 移动应用开发-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云计算技术-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嵌入式系统设计- 网络安全与防护- 自然语言处理4. 实践教学:- 计算机实验- 软件开发实训- 实习- 毕业设计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实际的培养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学校和专业的要求来制定。

您可以参考学校的官方网站或者咨询学校相关负责人,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本科培养方案。

教育学科大类必修课及专业必修课

教育学科大类必修课及专业必修课

教育学科大类必修课及专
业必修课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教育学科大类必修课及专业必修课
学科大类必修课:
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学导论、教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德育原理、课程论、教学论、学校管理学
教育学专业必修课:
教育哲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学、教育科研方法
特殊教育专业必修课:
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史、特殊儿童沟通(手语、盲文)、特殊儿童测量与评估、特殊儿童医学基础、特殊儿童康复学等
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学前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钢琴基础、舞蹈等
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
教育观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工作、高等数学、现代汉语、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教育管理专业必修课: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法理学、教育法学、管理心理学、中外管理思想史、教育行政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大学学院本科专业必修课授课规定

大学学院本科专业必修课授课规定

大学学院本科专业必修课授课规定
一、必修课性质
专业必修课是本科生专业学习的基础课,通过专业必修课重在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各二级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为高年级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讲课要求
1、认真备课,规范讲授,讲出特色。

2、要做到知识传授的科学性、系统性、学术性,注重吸收学界新成果。

3、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4、重视通过传授知识进行道德和审美教育,既教书,又育人。

5、研究教育理论,探讨更新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授课。

6、任课教师在第一次上课后,必须为学生批量指定参考书目。

根据所讲课程需要适量安排学生作业或课堂考察。

7、严肃课堂纪律,严禁教师在课上接打手机,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堂。

8、任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调课,因事调课、停课或
调教室须到教务办填写调停课申请表,由教务办统一安排。

9、积极配合教研室,做好教学研讨工作,把“说课”落在实处。

三、考试工作要求
1、按要求及时做好课程考试的命题、评卷、分数录入和试卷管理工作。

2、及时做好试卷分析总结工作。

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

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

2
【中医临床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通识教育平台
833
学科基础平台
706
专业基础平台
748/706
专业方向模块
639
限定选修课
442
公共选修课
306


3632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22% 19% 21% 18% 12% 8% 100%
【中医骨伤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通识教育平台
专业 01200 诊断影像临床见习课
基础 02106 △针灸学 B
平台 16209 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
01117 西医内科学 B
01115 西医外科学(含总论)
考试 68 62 6 4 考试 68 56 12 4
706 572 134 40.5 6 考试 68 59 9 4 考试 60 48 12 3.5 考查 34 0 34 1 考试 68 56 12 4 考试 34 31 3 2 考试 85 85 0 5 考试 85 73 12 5
五、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按周计算):五年共 249 周。
学年
入学教育/ 毕业教育
课内教学
毕业实习

1
32

34

34

35

1
1
49
合计
2
136
49
考试
4 4 4 4 1 17
小学期 4 8 4
16
假期 10 6 10 3
29
合计
51 52 52 42 52 249
注:①第五学年毕业实习,具体要求参照实习大纲,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②小学 期安排:第一学年军训与专业公益劳动,各 2 周(军训由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安排,专业公益劳动 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第二学年医院临床见习 8 周,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 第三学年社会实践 4 周(含社区医疗实践 2 周),由教务处、团委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

北方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计划

北方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计划

北方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计划(2005年制定)一、专业名称: 数学与应用数学二、专业代码: 070101三、学制: 四年四、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五、培养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由数学的各个分支和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理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和方法,并懂得金融方面的经济学科知识,受到应用科学研究和应用软件开发训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本专业学生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六、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1.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更新知识、追踪新技术的能力。

2.培养模式本专业以“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有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以打下扎实的数学根基为前提,以掌握金融数学、运筹与优化科学基本理论、具备处理相关问题能力为特色,培养理论基础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2)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6)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