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林学概论》第八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林学概论》第八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 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 害,紧急启动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 建设工程。
(1)改善了首都及周边地区生态状况。
(2)各地在实施荒山造林、禁牧舍饲、生态移民等 项目中,积极引导农牧民调整优化种养业结构,一 批附加值高的经济林产业、高效畜禽养殖业初具规 模。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二、退耕还林工程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四、“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
程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六、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解决天然林的 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实现林区生态建 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包括3个层次: ①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 林采伐;②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③由地方负责保持好其 他地区的天然林。
四、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科学原理
系统科学是自然科学、数学科学和社会 科学三大基础科学之外,形成的一门新的学 科。系统科学要求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 统来研究,并用数学模型去描述和确定系统 的结构和行为。
系统科学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 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 响和制约的关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有 序性3个基本特征。
(三)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
2、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生态经济平衡是指生态经济系统所呈现
的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对统一、稳定的平 衡状态,它是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 生态平衡与符合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发展目标 的经济平衡的辩证统一。
(三)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
3、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与统一,是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的综合与劳 动占用和劳动消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与管理考试 选择题 60题

林业生态工程与管理考试 选择题 60题

1. 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木材产量B.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C. 增加经济效益D. 扩大种植面积2.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A. 可持续性B. 经济优先C. 单一树种种植D. 无限制开发3. 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A. 单一树种种植B. 定期清理林下植被C. 混合树种种植D. 增加农药使用4. 林业生态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不包括:A. 植被恢复B. 梯田建设C. 化学肥料使用D. 沟壑治理5. 森林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巡逻次数B. 减少森林面积C. 增加易燃物堆积D. 减少水源供应6.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核心策略是:A. 单一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C. 完全依赖生物防治D. 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7. 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木材价格B. 评估森林资源状况C. 增加旅游收入D. 减少森林面积8.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指标是:A. 年度木材采伐量B. 森林覆盖率C.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D. 经济收益9. 森林碳汇功能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增强?A. 减少森林面积B. 增加木材采伐C. 保护和扩大森林面积D. 使用化学肥料10. 森林生态旅游的主要优势是:A. 增加经济收益B. 减少生物多样性C. 破坏生态环境D. 增加污染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不包括:A. 水源涵养B. 土壤保持C. 空气净化D. 工业生产12.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分结构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木材质量B. 增加生物多样性C. 减少森林面积D. 增加经济收益13. 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肥力的维持主要通过:A. 化学肥料使用B. 生物循环C. 土壤侵蚀D. 土壤污染14.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下经济的主要形式是:A. 木材采伐B. 林下种植C. 森林火灾D. 森林砍伐15. 森林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捕猎B. 建立保护区C. 减少森林面积D. 增加污染16.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遗传改良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木材产量B. 增加生物多样性C. 减少森林面积D. 增加经济收益17. 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关键环节是:A. 蒸发B. 降水C. 径流D. 以上都是18.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木材采伐B. 减少森林面积C. 建立保护区D. 增加污染19.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是:A. 人为干扰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20.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种植的主要原则是:A. 单一树种种植B. 混合树种种植C. 无序种植D. 随机种植21. 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是:A. 植被覆盖不足B. 土壤肥力过高C. 土壤结构良好D. 土壤水分过多22.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抚育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木材产量B. 增加生物多样性C. 减少森林面积D. 增加经济收益23.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人为干扰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24.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地利用的主要形式是:A. 木材采伐B. 林下种植C. 森林火灾D. 森林砍伐25.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周期的主要阶段是:A. 种子萌发B. 幼苗生长C. 成熟期D. 以上都是26.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策略是:A. 单一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C. 完全依赖生物防治D. 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27.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A. 氧气B. 葡萄糖C. 水D. 二氧化碳28.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种植的主要技术是:A. 种子繁殖B. 扦插繁殖C. 嫁接繁殖D. 以上都是29.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分布的主要模式是:A. 随机分布B. 均匀分布C. 聚集分布D. 以上都是30.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生长周期的主要阶段是:A. 幼苗期B. 生长期C. 成熟期D. 以上都是31.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竞争的主要形式是:A. 资源竞争B. 空间竞争C. 光照竞争D. 以上都是32.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遗传改良的主要技术是: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D. 以上都是33.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人为干扰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34.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木材采伐B. 减少森林面积C. 建立保护区D. 增加污染35.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是:A. 人为干扰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36.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种植的主要原则是:A. 单一树种种植B. 混合树种种植C. 无序种植D. 随机种植37. 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是:A. 植被覆盖不足B. 土壤肥力过高C. 土壤结构良好D. 土壤水分过多38.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抚育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木材产量B. 增加生物多样性C. 减少森林面积D. 增加经济收益39.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人为干扰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40.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地利用的主要形式是:A. 木材采伐B. 林下种植C. 森林火灾D. 森林砍伐41.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周期的主要阶段是:A. 种子萌发B. 幼苗生长C. 成熟期D. 以上都是42.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策略是:A. 单一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C. 完全依赖生物防治D. 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43.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A. 氧气B. 葡萄糖C. 水D. 二氧化碳44.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种植的主要技术是:A. 种子繁殖B. 扦插繁殖C. 嫁接繁殖D. 以上都是45.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分布的主要模式是:A. 随机分布B. 均匀分布C. 聚集分布D. 以上都是46.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生长周期的主要阶段是:A. 幼苗期B. 生长期C. 成熟期D. 以上都是47.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竞争的主要形式是:A. 资源竞争B. 空间竞争C. 光照竞争D. 以上都是48.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遗传改良的主要技术是: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D. 以上都是49.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人为干扰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50.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木材采伐B. 减少森林面积C. 建立保护区D. 增加污染51.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是:A. 人为干扰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52.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种植的主要原则是:A. 单一树种种植B. 混合树种种植C. 无序种植D. 随机种植53. 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是:A. 植被覆盖不足B. 土壤肥力过高C. 土壤结构良好D. 土壤水分过多54.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抚育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木材产量B. 增加生物多样性C. 减少森林面积D. 增加经济收益55.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人为干扰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56.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地利用的主要形式是:A. 木材采伐B. 林下种植C. 森林火灾D. 森林砍伐57.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周期的主要阶段是:A. 种子萌发B. 幼苗生长C. 成熟期D. 以上都是58.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策略是:A. 单一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C. 完全依赖生物防治D. 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59.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A. 氧气B. 葡萄糖C. 水D. 二氧化碳60. 森林生态工程中,林木种植的主要技术是:A. 种子繁殖B. 扦插繁殖C. 嫁接繁殖D. 以上都是1. B2. A3. C4. C5. A6. B7. B8. C9. C10. A11. D12. B13. B14. B15. B16. A17. D18. C19. B20. B21. A22. A23. B24. B25. D26. B27. B28. D29. D30. D31. D32. D33. B34. C35. B36. B37. A38. A39. B40. B41. D42. B43. B44. D45. D46. D47. D48. D49. B51. B52. B53. A54. A55. B56. B57. D58. B59. B60. D。

(完整版)生态工程学复习材料

(完整版)生态工程学复习材料

生态工程学复习材料名词解释:1.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生物工程技术: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开发新物种或新变异体,以满足人类多种需要的先进技术。

3.生态技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生态设计原则,如物质多层次分级利用原理、种群匹配原理等,从工厂使用的原料开始,系统全面地对工厂的运作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做到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将其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维持在最小的水平,甚至根本杜绝对环境的破坏。

4.自我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个层次结构中某一成分改变,或外界的输出发生一定变化,系统本身主要通过反馈机制,自动调节内部结构(质和量)及相应功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有序性。

5.生态位: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为生态位。

6.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耗散结构理论:一个开放系统,它的有序性来自非平衡态,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系统处于某种非平衡态时,它能够产生维持有序性的自组织,不断和系统外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8.黑箱原理:又称为等级组织原理或整合层次原理,描述和预测系统的行为,并非要完全知道系统以下层次的构成,了解该系统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只需要有第一层次的资料,第二层次的资料是不必要的。

在复杂的生态系统研究中,重要特征的定性解释和预言,比非重要特征的精确阐明更有价值。

9.生态系统模型:在对生态系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反映系统本质的属性,以文字、图式、符号或数字表达式对系统描述的方式。

或者说,模型是客观生态系统的抽象和简化。

10.概念模型:即文字模型,在构建物理或数学模型时,通常将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分室或每个生态过程进行划分和确定,并以符合生态生物学习惯的文字加以叙述的方式。

(完整版)林业生态工程学

(完整版)林业生态工程学
共 页 第1页
林带对农作物的增产幅度一般可达50%以上。
水土流失的基本治理原则是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
坡耕地上由灌木带形成的植物篱称为生物地埂。
无论在湿润年份还是干旱年份林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都非常明显。
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林业生态工程;2.景观;3.植被恢复;4.防护林体系;5.农田防护林
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林业生态工程的任务有哪些?
简述坡面荒地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配置的总原则。
坡面荒地水土保持林工程有哪些?
简述农田防护林的造林方法和林带的更新方式。
简述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任务。
应用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请以干旱沙漠地带为例,阐述限制因子对植被恢复的指导作用。
系统通过正反馈减缓系统内的压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
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差、自然生产力最低。
从林分结构来看,缓洪防洪、水源涵养林分的最佳林型应为异龄复层针阔混交天然林。
水库沿岸防护林的起点多由常水位或略高于常水位的地方开始。
栅状造林和雁翅状造林适用于比降小,水流较缓或无长流水,冲刷下切不严重的支沟和毛沟。
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林业基础知识综合(345)
注意:所有答案(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都应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题号
试题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A. 中国B. 巴西C. 芬兰D. 加拿大答案:D2. 以下哪种树木不是常绿树种?A. 松树B. 柏树C. 桦树D. 橡树答案:C3. 林业生产中,下列哪个不是木材的主要用途?A. 建筑B. 造纸C. 食品D. 家具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林业的主要功能?A. 生态保护B. 经济效益C. 社会服务D. 军事防御答案:D5.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保护生态环境C. 资源的合理利用D. 科技创新答案:C6. 以下哪种不是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A. 植树造林B. 森林防火C. 野生动物保护D. 森林采伐答案:D7. 林业资源管理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管理手段?A. 森林资源清查B. 森林资源评估C. 森林资源开发D. 森林资源监测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林业有害生物?A. 松毛虫B. 松材线虫C. 松树D. 松褐天牛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林业生态工程的内容?A. 森林生态系统建设B.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C. 城市绿化D. 沙漠化治理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林业科技创新的领域?A. 林木遗传育种B. 林业信息技术C. 林业机械自动化D. 林业化学药品开发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

其次,林业通过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可以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多种物质产品,满足人类生活需求。

最后,林业还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2. 阐述林业资源清查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林业资源清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林业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专用)-林业生态工程复习参考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专用)-林业生态工程复习参考答案
/thread.php?fid-5.html
A:2B:3C:4D:5 12.人类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各种(D)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A:灾害 B:因素 C:条件 D:干扰 13.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过程中,(A)所引起的干扰作用应首先考虑。 A:人类活动 B:环境因素 C:自然灾害 D:政策导向 14.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它对于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 的支撑能力称为(B)。 A:区域的生产能力 B:环境的承载能力 C:环境的缓冲能力 D:管理的调节能力 15.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的总体水平上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称为(A)。 A:区域的生产能力 B:环境的承载能力 C:环境的缓冲能力 D:管理的调节能力[ 16.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称为(D)。
/thread.php?fiபைடு நூலகம்-5.html
等灾害,可采取(C)措施防治。 A:营造水土保持林 B:工程护坡 C:工程护坡与营造水土保持林结合 D:营造护坡经济林 30.营造水土保持林最理想的配置模式是(C)。 A:纯林 B:混交林 C:乔-灌-草栽培 D:经济林 31.为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及控制坡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森林是(A) A:护坡薪炭林 B:护坡用材林 C:复合林牧护坡林 D:护坡经济林 32.为恢复植被或人工培育牧草创造必要的条件,利用林业本身的特点为牲畜提供饲料并防 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森林是(C)。 A:护坡薪炭林 B:护坡用材林 C:复合林牧护坡林 D:护坡经济林 33.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林种构建是以(C)为主体,各林种合理配置与组合构建而成。 A:用材林 B:经济林 C:防护林 D:薪炭林 34.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B)林种是农民脱贫致富、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林种

2024年林业工程师考试大纲精讲

2024年林业工程师考试大纲精讲

2024年林业工程师考试大纲精讲林业工程师是专门从事林业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作为林业领域的重要人才,林业工程师需要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才能取得资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大纲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本文将对2024年林业工程师考试大纲进行精讲,帮助考生更全面地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科目和比重2024年林业工程师考试科目主要包括:林业学、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利用、林木育种与造林、经济林与特用林、园林与绿化、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

其中,林业学是考试的基础科目,占据相对较大的比重,其他科目的比重相对较小,但仍然需要掌握扎实。

二、考试内容详解1. 林业学林业学是林业工程师考试的基础科目,它涉及到林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分类、种植栽培等内容。

考生应了解不同类型林木的生理特征和生态特点,掌握良好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2. 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利用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利用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涉及到森林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

考生需要熟悉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价的方法,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掌握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策略。

3. 林木育种与造林林木育种与造林是林业工程师考试中的核心科目,考察考生对林木生长和繁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应掌握林木的种子生产和贮藏技术,了解育种方法和技术,熟悉造林的不同方法和要点,以保证林木的优质和数量。

4. 经济林与特用林经济林与特用林是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注的是经济价值和特殊用途的林木品种。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经济林和特用林的分类和栽培管理技术,掌握不同种类的疾病防治和产量提高措施。

5. 园林与绿化园林与绿化是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了解城市绿化的规划和设计原则,熟悉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法,掌握园林施工和养护技术,使城市环境更美观、宜居。

6.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是考试大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考生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的了解。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森林生态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森林生态

重庆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目录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二章植物生理第三章土壤学基础知识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五章林木遗传学第六章植物病虫害基础第七章气象学基础知识第八章其它与林业相关的知识考试题型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一节生态学概论1.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分为4个主要时期:(1)16世纪以前的生态学萌芽时期;(2)17世纪-19世纪末的生态学建立时期;(3)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的生态学巩固时期;(4)20世纪60年代-现代的现代生态学时期。

2.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 全球生态系统:(1)陆地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上的森林主要分为4种类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2)草地生态系统:全球草原根据组成和地理分布可分为2种类型,温带草原、热带草原。

3)荒漠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1)淡水生态系统:按照生物群落划分,淡水群落分为:流水群落(急流和缓流)、静水群落。

2)海洋生态系统:按照海区划分,海洋生态系统一般分为沿岸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等;按照生物群落划分,一般分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藻类生态系统等。

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

(态能构)5. 干扰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尺度域。

6.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可分为3种类型:斑块、廊道、基底。

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地划分斑块、廊道和基底有时是很困难的,也不是必要的。

因为景观结构单元的划分总是与观察尺度相联系,所以斑块、廊道和基底的区分往往是相对的。

第二节森林与森林环境1. 森林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科学。

森林生态学的研究任务包括:认识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森林分类、分布、生长发育和演替规律;认识人类活动对森林及其功能的影响;提出正确经营森林、管理森林的生态学基础技术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

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增加到%,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

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二、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内容、类型。

含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内容: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将设计的各个种群按照一定时间和空间顺序,定植在复合生态系统中,如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等。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种群可以是乔木,也可以是灌木甚至草类。

2、环境改良工程防护林营建的地方,往往立地条件较差。

为了保证植物(包括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改良当地立地条件,如蓄水整地工程、径流汇集工程、人工沙降工程(草方格)、低湿地排水工程、盐碱土改良工程等。

3.食物链工程生产型食物链:有效地利用绿色植物产品或加工剩余物转化成经济产品,如桑基鱼塘系统,用鱼作为生产性食物链。

“减耗”型食物链:如全国各地利用动物(灰鹊雀)控制森林病虫害;太行山区利用人工放养益鸟控制林冠害虫。

类型:1、地形地貌(1)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2)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3)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

2、防护对象(1)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2)涵养水源林业生态工程;(3)农田防护林业生态工程;(4)防风固沙林业生态工程;(5)护岸护滩林业生态工程;(6)牧场防护林业生态工程。

3、地域(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3)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4)平原绿化工程;(5)太行山绿化工程 ;(6)防沙治沙工程 ;。

三、影响水分土壤入渗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的林地土壤入渗高于非林地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土壤入渗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1.土壤初始(前期)含水量前期含水量小,土壤干燥,吸水能力强,初始入渗率大;反之,初始入渗率小。

并且,初始含水量大,达到稳渗的时间短。

2.土壤理化性质(1)土壤物理性质:颗粒组成、结构、孔隙、表面结皮等。

一般土壤颗粒组成及孔隙度是影响入渗的重要因素;此外,结皮也是影响土壤入渗的重要因素。

(2)土壤化学性质:有机质、矿物质的可溶性等。

3.降雨特性(1)降雨强度:当降雨强度小于入渗率时,降雨全部入渗,入渗过程受降雨过程控制;当降雨强度大于入渗率时,产生超渗雨,形成地表径流。

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入渗率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减小,尤以草皮覆盖时更明显;对于裸露土壤,降雨强度大,雨滴增大,受击溅作用,孔隙被阻塞,入渗率减小。

(2)降雨历时:降雨历时分布特征不同,对入渗也有一定影响。

有两次降雨量相同的过程,一次是降雨强度前段小、后段大,另一次相反。

结果表明:对于干旱的休闲地,前段两者入渗量不同,而后段几乎相同;对土壤含水量较高的草地,两者入渗量几乎相同。

因此,土壤含水量较小时,降雨历时影响显着。

(3)降雨过程:连续降雨和间歇降雨,其入渗过程是不同的。

因为间歇期间,土壤水分重新分布,再加上蒸发、蒸腾,土壤初渗强度有所恢复。

4.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地形切割程度对入渗也有影响。

坡度:越大,入渗率越小坡向:影响植被覆盖及枯落物地形切割5.人类活动耕地、非耕地及耕作情况对入渗亦有影响,深翻耕地比浅耕地入渗量大。

在流域上进行大量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种草、灌溉等,增加了滞水和蓄水能力,提高了入渗率。

相反,陡坡耕种、破坏植被可减少入渗,增大地表径流,易形成洪水。

林地土壤入渗一般高于非林地,其原因:1.枯枝落叶的覆盖:防止雨滴击溅,分散土粒,以防堵塞孔隙;防止土壤结皮,过滤泥沙。

2.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枯枝落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使之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孔隙增加,提高渗透。

据测定,林地土壤具有大量大团粒结构土层深达40~50cm,而一般农田和草地只有少量小团粒结构,且分布于地表层。

3.根系腐烂形成大量孔道(root way):据北林在黄土高原区测定,20年生的刺槐林,每公顷垂直根的通道有15000条;许多侧面孔道是从中心辐射出去的,腐烂后形成辐射状孔道,有利于入渗。

4.土壤动物活动形成大量洞穴、孔道:土壤动物活动既疏松了土壤,产生大量的洞穴、孔道,而且其排泄物能在地面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增大孔隙。

据报道,在肥沃的橡树林中,每公顷土壤有蚯蚓500~700万条,而贫瘠土壤只有5~10万条,甚至不足1万条。

四、林冠截留对林内单位降雨动能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减少了五、林地地表径流过程同非林地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森林减少地表径流经过林冠、下层植被、枯枝落叶层的截留,降水到达林地土壤表层,开始进行第三次再分配。

水分向土壤入渗,当降水强度超过入渗强度时,就会形成积水,向低处流动,形成林地地表径流,参与流域江流过程。

六、林木根系固坡作用的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林木根系具有提高斜坡稳定性作用,有助于防止浅层滑坡,但这种作用的大小,受多方面的影响。

总的来看,不外乎林木本身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一)林木的生物学特性1.树种不同的树种,根系的分布深度、根型、根的物理特性、根表面积不同。

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常穿透不透水土层,并穿越滑动层面,而起到控制滑动的作用;但浅根性树种的作用会明显减弱,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树干高大,根系少且分布浅的乔木,对防止滑坡不利;蒸发散大有助于消耗滑动面水分,起到控制滑坡的作用。

因此,耐旱性强、树干矮而根多且深,蒸散量大(土壤含水量低、抗剪强度大)的乔灌木树种,对固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降雨量大的地区,更应引起重视。

2.根系特性从根型对固坡的作用来看,垂直根型>散生根型>水平根型。

从根系本身的抗拉强度看,不同树种根系的抗拉力不同。

如假定油松的抗拉力为1,则白榆为,云杉为。

此外,根系的通直状况,也是影响根系固坡的一个因素,如油松、山杏、杜梨根系分支角大,拐点多,易断裂;白榆、柠条根系较通直,抗拉力强,不易断裂。

3.穿过剪切面的根量林木根系固坡的作用,是通过穿越剪切面(滑动面)的根系来实现的。

通常可以用根的截面积率来表达,即穿越剪切面的根的总截面积,占剪切面面积的比率。

根的截面积率越大,根系控制滑坡的作用越强。

研究发现,黄土高原虎榛子灌丛,根的截面积率与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呈正相关。

也就是说,至少对于灌木,只要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就会有较大的固土护坡作用。

4.树木年龄树木年龄与根系固土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从幼苗起,随着生长发育,其根量越来越大,主根和侧根加粗;到壮林龄,无论是根量、重量、根密度、分布深度,都达到最佳状态;此后,树木生长开始衰退,根系活动减弱,根系固土能力开始下降。

5.采伐对根系固土能力的影响林木采伐后,滑坡体所受重力减小,但数年后,根系逐渐腐朽,其抗滑力减小,斜坡稳定性降低。

采伐后对林地进行更新,一段时间后,斜坡稳定性又会提高。

(二)环境因素1.坡度坡度越大,斜坡稳定系数越小。

有林斜坡比无林斜坡土体内摩擦系数(内摩擦角)大,稳定系数高;但是随着坡度的增大,有林斜坡的稳定系数与无林斜坡的稳定系数的差值减小。

也就是说,坡度增大,则树木的作用减小。

2.土壤性状土壤质地不同,根系固土的能力亦不同。

土壤粘性越大,内聚力越大,根系与土之间粘结在一起,根系固土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沙性土则由于根系与土之间的摩擦阻力小,固土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野外观测时经常可以发现,在沙质土活动面上,很少留有断根,根系随滑体移走;而粘性土滑动面上,则会发现大量的根被拉断的现象。

在相同质地条件下,土壤的密实度越大,根系和土的摩擦阻力越大,固土作用越强。

但紧实度太大,却不利于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因拥挤而呈团状分布,降低了根系固土的作用。

此外,土的C值和φ值都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根与土之间的结合变得松散,从而导致根系固土能力减小。

七、全国防护林工程规划与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理解以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以自然灾害防治为出发点,以工程管理运行整体效益为目标,是开展防护林工程规划与布局的基本原则。

首先,因地制宜是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

森林植被的生长发育要求特定的水热组合,同样,特定的水热组合可以满足特定的植被群落。

因此,防护林工程规划与布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分异特征,因地制宜,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植被条件、地质地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加以确定。

其次,因害设防实现减灾防灾是防护林工程规划与布局的出发点。

针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特点与分布,充分发挥森林植被改善和影响区域气候、水资源分布功能,起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作用。

再次,获取最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防护林工程规划与布局的最终目标。

防护林工程建设一方面要获取最佳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管理我国防护林工程就是依据我国生态环境特点和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最后,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布局要充分注意到地域完整性,以便于工程管理。

八、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是林业生态工程的前期基础工作,也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行和依据。

它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可以把一个较大区域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进行通盘考虑,合理地作出长远规划的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