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林业生态工程学
林业生态工程学资料整理

《林业生态工程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6111 程学
课程名称:林业生态工
课程英文名称:Science of Forest Ecological Engineering
适用专业:林学
先修课程:森林培育学 生态学 植物学 植
物生理学 树木学 土壤学 气象学 高等数学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 26,专题学时 6,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 0,
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分析与生态系统诊断方法;规划设计的 总体原则与指导思想;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步骤;规划设计报告编写及 注意事项。
教学特点 林业生态工程学的教学内容既涉及到理论表述也涉及到形象直
观教学,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 此通过多年的资料积累与相关资料的收集,已经制作了一套完整的多 媒体课件,在 2000 年即开始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积累了较丰富 的多媒体教学经验。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更新、充实, 吸收本学科最新成果,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开阔了 思路,了解了本学科的发展脉络与前沿的发展动态。同时为了提高学 生学习效果,逐步建立了本课程的习题库及自学辅导材料,现正在编 写本课程学习指导书。
总学分 2
一、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应用生 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以及结构和功能协调等原则,结 合系统工程最优化方法,以整体调控为手段,以人与自然协调关系为 基础、高效和谐为方向、时空结合为主线,为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环境 双方受益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设计的具有物质多层分级利用、良 性循环的生产工艺体系,是应用生态学的热点分支学科之一。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林学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有植 物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计算机基础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林业生态工程学原理、模型及 生态工程设计原则,掌握生态恢复、环保和污染物处理利用、城镇发 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建 设与管理技术,了解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学研究进展。
第一章 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

2、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哪些后果? 过度放牧,草不能及 时再生,导致草原的食 物网会受到破坏,严重 时则会造成沙漠化。 3、为什么会呢?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 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人类应该爱护生态系 统,合理利用资源。
1.1生态工程基本理论 1.1.1生态学理论
1.1.1.2循环再生理论
1)物质循环和再生原理 2)多层次分级利用原理
日本的水 俣病患者
主页
想一想
?
假设你是某地区的农业局长,该地区麻雀 很多,麻雀能吃害虫,但也吃稻谷。有人 建议喷农药杀虫,大量捕杀麻雀,认为这 样可以获得高产,你对此有何看法。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的传递下去, 积累下去,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 麻雀的 灭绝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二、生态系统类型: (一)按基质划分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 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池塘生态 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 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对石油等能 源有高度的依赖性。 农业生产:复杂的生物过程→简单的机械和化学过程。 投入高,产出也高; 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 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 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一章
林业生态工程基本理论
20世纪末世界人口突破了60亿,随着现代农 业生产的发展,人类活动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 地球上已经难以找到一个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地 方,原始的生态系统几乎丧失,全球生态环境危 机不断激化。
林业生态工程

任务一建设区域综合调查内容
❖ 二建设区域自然资源调查的内容 ❖ 1、土壤资源 ❖ 2、水资源
❖ ⑴地表水 ❖ ⑵地下水 ❖ ⑶水质
任务一建设区域综合调查内容
❖ 二建设区域自然资源调查的内容 ❖ 3、气候资源 ❖ ⑴光能:主要包括太阳能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 ❖ ⑵热量:农业界限温度稳定出现的始现 ❖ 终止日数,持续日数,积温、无霜期、最热月和最
❖ (三)退耕护岸林工程 ❖ (四)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 ❖ (五)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六)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
基地建设工程
任务三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 一、美国“罗斯福工程”
❖ 二、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 三、北非五国“绿色坝工程” 六、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 七、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 八、印度“社会林业计划” ❖ 九、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 十、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南麓高原生态恢复工程”
复习思考题
❖ 1 林业生态工程概念 ❖ 2 林业生态工程和传统森林培育区别 ❖ 3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问题 ❖ 4 了解世界林业主要生态工程概况。
项目二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域调查与分析
❖
任务一建设区域综合调查内容
❖ 一建设区域总和调查内容
❖ 二建设社区与自然资源环境条件调查的内容
❖ 三建设区域灾害调查的内容
况等
❖ ⑷ 人口质量:人口的文化素质(文化程度、科技水
平、劳动技能、生产经验等)、人员体力等
任务一建设区域综合调查内容
❖ 四建设区域内社会经济情况调查的内容 ❖ 2、生产情况
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绝密)第一章概论一·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内涵1马世骏(1987):利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及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结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熊文愈(1986):生态工程即生态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和生态系统的结合,即利用分析、调整、决策、规划、模拟、预测、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系统工程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的技术。
3云正明(1998):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的(也可以理解为可持续发展),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
4王如松(1997):着眼于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术二,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背)1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2生物种群的选择(生物种群适合自然、社会经济条件)3生物群落结构匹配(平面结构与垂直结构生物多样性)4环境因子的调控(改良)(改良不利环境因子)5生物与环境的节律调控(调整生物机能与环境的关系)6食物链的“加环”与“解链”(人为参与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7生物产品加工(提高生态系统的产出)8生态工程效益预评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四,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传统的森林培育与经营技术,但是它又与造林和森林经营有以下区别:1、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2、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3、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4、沿海林业生态工程5、城市林业生态工程6、水源区林业生态工程7、复合农林生态工程8、防治山地灾害林业生态工程9、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工程六,生态环境与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论述)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林业生态工程内容

植被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退化草地植被和土壤的特征?土壤特征1.土壤沙化当裸露面积增加后,表土极易遭到风蚀,细土被吹走,粗粒相对积累。
开始是地质粗,进而出现不同厚度的覆沙层。
2.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养分减少,土壤结构性变差。
土壤养分在不断被消耗,随草地退化程度增加。
3.土壤紧实度增加,通透性降低。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紧实度逐渐提高,土壤孔隙度减少。
植被特征1.退化群落的生物产量降低。
随着土壤退化程度增加,而草地的生物含量越来越低。
2.退化群落的草地植物适口性差,品质变低,嗜食性低的植物种在群落中的比重增加。
3.退化群落处于可利用性很低的稳定状态。
可在当前利用强度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退化植被生态恢复与群落演替关系林业生态工程内容。
一、,环境调控工程。
为了保证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对当地环境进行人工调控。
以确保幼弱的植物成活和迅速生长二、,生物群落选择与匹配工程。
是在主要种选定以后,根据主要种群特性,选定次要种群的过程。
三、群落建造工程就是把选定种群定值的过程,属于栽培技术与平面上分布结构构建四、食物链工程。
应用人工选定食物链中群来代替天然食物量种群一项工程置换措施。
我国农业生态工程类型。
一,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立体结构生态工程。
通过不同种的合理组合,建立各种形式的立体结构与提高农业生产系统光能利用率。
二,相互促进的物种共生生态工程。
将互利共生的植物不同种群或动物不同种群,或将植物栽培与动物养殖人为的组合于同一空间中,使两者都向人类需要方向发展。
三生物物质多层次,多途径利用生态工程。
将高级营养级生物因食物选择所废弃的或排泄的生物物质,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加以利用转化,从而提高生物物质转化效率及资源利用率。
四农村生活能源建设,生态工程。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开发利用生物能生态为基础,辅以煤炭等化石能并大力推广节约柴灶炕,实行多能互补。
五生产自净生态工程。
采用简易工程措施,并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土壤的精华作用,最大限度减轻农业污染。
林业生态工程学

林业生态工程学第一章、绪论林业生态工程: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20.36%。
林业生态工程的特点:包括传统的森林培养与经营技术,又与造林和森林经营有区别:对象:据区域或流域,设计、建设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关心点: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种循环再生过程、系统结构与功能;目的:提高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经济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技术措施:在各类土地上采取综合措施。
流域:分水岭连成的闭合区域。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主体);2.环境改良工程;3.食物链工程。
类型:据建设的目的、结构、功能,分为:山丘区、平原区、风沙区、沿海区、城市、水源区、复合农林、防治山地、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工程。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生态环境问题: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扩大、水资源紧缺、森林覆盖率低、天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气温呈上升趋势。
第二章、林业生态工程基本理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思想:通过人工促进植被恢复。
生态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反馈能力、抵抗力和恢复力实现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可通过以下五个基本要素及其间的复杂关系去衡量:1.资源的承载能力——基础支持系统;2.区域的生产能力——动力支持系统;3.环境的缓冲能力——容量支持系统;4.进程的稳定能力——过程支持系统;5.管理的调节能力——智力支持系统。
(完整版)林业生态工程学整理

复制粘贴无脑,仅供参考林业生态工程学1.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它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有何区别?它的功能和效益有哪些?(1)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制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应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相比,有如下特点:①对象不同: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以林地为对象,在宜林地上造林,在有林地上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是在特定的、需要防护的地段上,设计、建造与调控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②着眼点不同: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及林分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而林业生态工程主要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
③技术手段不同: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在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业生态工程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用地上采用综合措施,人们常说的“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就是这个意思。
④目的不同: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
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3)功能和效益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调节气候,增加降水;③降低风速,防风固沙;④固结土壤,改良土壤;⑤净化空气,改善环境;⑥提供林副产品,促进多种经营;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陆地四大生态系统:森林、农田、湿地和草原;b.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c.生物能源的主体-能量基础。
2. 如何理解森林的水文效应?一般情况下(指降雨强度为中雨,即10~20mm/h),由于森林的存在,林冠可截留降雨量的15%~30%,但大部分降落到林内,一部分被林内枯枝落叶吸收,一部分则渗透到土壤内变成地下径流,两者之和为50%~80%,还有5%~10%从林内蒸发,只有0%~10%形成地表径流。
第五章林业生态工程 实用生态工程学课件(共43张PPT)

表5.3 农林复合系统(xìtǒng)的典型 模式
系统
类型
农林 农林草
小麦/大豆~泡桐;农作物~槐树;水稻/小麦/油料作物~池杉; 玉米/大豆/小麦~核桃;谷物/棉花~毛白杨;水稻/玉米~旱冬瓜/江南桤 木; 谷物/棉花/油料作物~芩;茶~旱冬瓜;茶~湿地松;蔬菜~树/竹园
薪炭林~蛋白/油料作物~饲料作物
第三十三页,共43页。
第三十四页,共43页。
(gōngchéng)
“ 围 山 转 〞 工 程
北部山区(shānqū)的“围山转〞 工程
第三十五页,共43页。
2.农田与森林交错带的林业生态 (shēngtài)工程
• 1.农田与森林生态(shēngtài)交错带的特 点
• 〔1〕立地条件的多样性 • 〔2〕水分供给充足 • 〔3〕生态(shēngtài)流活泼
3“生态位〞与自然资源(zì rán zī yuán)多级利用原那么
生态位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 具有明显的变化(biànhuà)梯度,这种变化 (biànhuà)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 或适应的局部称之为生态位〞。
第二十七页,共43页。
• 在林业生态工程设计、调控过程中合理利 用生态位原理(yuánlǐ),可以构成一个含有 种群多样性的稳定而高效的生态系统。
农林渔 鱼塘~小麦/水稻~泡桐;鱼塘~水稻~梨/棕榈 农林药 农作物~杉木~黄连;农作物~泡桐
林草田 农作物~防护林~牧草
林果农 农作物~防护林~果树
第四十二页,共43页。
谢谢(xiè xie)!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第五章林业生态(shēngtài)工程 实用生态(shēngtài)工程学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带对农作物的增产幅度一般可达50%以上。
水土流失的基本治理原则是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
坡耕地上由灌木带形成的植物篱称为生物地埂。
无论在湿润年份还是干旱年份林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都非常明显。
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林业生态工程;2.景观;3.植被恢复;4.防护林体系;5.农田防护林
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林业生态工程的任务有哪些?
简述坡面荒地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配置的总原则。
坡面荒地水土保持林工程有哪些?
简述农田防护林的造林方法和林带的更新方式。
简述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任务。
应用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请以干旱沙漠地带为例,阐述限制因子对植被恢复的指导作用。
系统通过正反馈减缓系统内的压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
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差、自然生产力最低。
从林分结构来看,缓洪防洪、水源涵养林分的最佳林型应为异龄复层针阔混交天然林。
水库沿岸防护林的起点多由常水位或略高于常水位的地方开始。
栅状造林和雁翅状造林适用于比降小,水流较缓或无长流水,冲刷下切不严重的支沟和毛沟。
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林业基础知识综合(345)
注意:所有答案(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都应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题号
试题内容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1
2
3
4
5
四
1
林业生态工程学部分(共75分)
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生态系统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