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艺编导大纲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笔试部分)第一部分考试环节及科目一、考试环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术科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笔试满分160分,面试满分140分。
二、考试科目1、笔试(满分160分)①科目一: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综合知识30分,命题写作50分,共80分)②科目二:影视作品分析(80分)2、面试(满分140分)①科目一:命题演讲、命题讲故事或根据材料编故事(70分)②科目二:回答考官提问(30分)③科目三:自我介绍(10分)④科目四:特长展示(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30分)第二部分《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科目考试大纲一、综合知识部分(一)考核目标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常识和素养,是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设立综合知识考试科目,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常识。
3、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
(二)考试形式1、闭卷集中考试,卷面满分30分。
2、与命题写作合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
3、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
(三)考试要求1、对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2、文字通顺,表述准确。
3、卷面整洁。
(四)考核知识点1、文学常识:(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5)“三曹七子”(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8)“三言二拍”(9)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10)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11)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12)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13)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14)曹禺的戏剧作品(15)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和田汉的戏剧创作(16)“茅盾文学奖”(17)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1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9)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20)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21)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22)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23)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2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25)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26)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2、艺术常识:(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3)南戏与昆曲及其重要剧作(4)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及其艺术成就(5)李渔及其戏剧理论(6)四大徽班与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的行当、京剧四大名旦及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7)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及其代表作品(8)戏剧的种类,如悲剧、喜剧、悲喜剧等(9)戏剧性(10)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11)莎士比亚和他的四大悲剧作品(12)三一律(13)欧洲现代戏剧之父及其四大社会问题剧(14)契柯夫及其戏剧代表作品(15)世界三大戏剧体系(16)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剧作家和他们的重要戏剧作品(17)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及其戏剧代表作(18)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及西洋乐器的基本分类(19)器乐演奏形式的分类(20)声乐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分类(21)古典音乐(22)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威尔地、约翰·施特劳斯、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23)音乐的体裁,如交响乐、摇滚乐、爵士乐等(24)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25)聂耳、冼星海、陈钢、贺绿汀、华彦钧、雷振邦、王洛宾等作曲家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26)电影音乐(27)民间舞蹈(28)现代舞(29)芭蕾舞剧●(30)“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31)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32)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舫、顾宏中、张择端、齐白石、徐悲鸿、黄永玉等画家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33)南宋四家、扬州八怪(34)工笔画与写意画(3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36)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37)米勒、罗丹、列宾、莫奈、梵高、毕加索等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38)透视(39)黄金分割(40)哥特式建筑3、广播电视电影常识:(1)广播的发明(2)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中波广播与短波广播(3)电视的发明(4)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中央电视台创建、第一部电视剧、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国庆庆典、彩色电视节目开播、第一所电视大学、第一个新闻频道、第一个电影频道、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5)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高清电视(6)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服务节目、电视社教节目、电视体育节目、电视广告节目(7)电视栏目与电视频道(8)推、拉、摇、移、跟、升降等镜头(9)长镜头(10)远、全、中、近、特写等景别(11)构图常识(12)顺光、逆光、顶光等不同光线的表现力(13)拍摄角度(14)色彩常识(15)后期制作基本常识:蒙太奇、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视配音(16)电视分镜头剧本、电视文学剧本●(17)电视电影(18)电影制片、电影导演、电影编剧、电影编辑(19)主流电影(20)类型电影(21)电影院线(22)电影的发明及中国电影的诞生(23)格里菲斯与现代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24)卓别林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喜剧精神(25)重要电影流派的代表导演及其主要作品(26)爱森斯坦、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伯格曼、斯皮尔伯格、奇士基耶夫斯基、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北野武、岩井俊二等外国电影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27)中国的五代导演及其代表作(28)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二、命题写作部分(一)考核目标叙事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一种主要功能,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叙事能力。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426课程名称:电视节目编导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选用教材:《电视制作原理与节目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电视专题创作》高鑫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电视节目策划技巧》张联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电视栏目解析》石长顺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吕正标王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定位、形态与包装》冷智宏许玉琪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项仲平王国臣著浙江大学出版社《电视节目创作与编导》张静民著暨南大学出版社一、课程说明电视节目编导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讲授广播电视中各种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力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兼顾,努力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栏目及影视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能力,形成较先进的广播电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职能、作用,树立正确的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策划和制作一般性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相关衔接课程有《电视艺术概论》、《传播学》、《电视节目制作原理》、《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电视专题片创作》等。
本门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作品评析和实践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二、学时分配章次标题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第一章电视编导概论 2第二章电视编导与文案 2电视新闻节目编导 2第三章第四章电视社教类节目编导 2第五章谈话类电视节目编导 2第六章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编导 2第七章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编导 4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视编导概论教学目的:了解编导的含义,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及在具体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任务主要内容(知识点)教学要求备注认识层次讲授程度特别要求第一节编导的含义了解介绍选讲第二节电视编导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理解介绍选讲第三节电视编导的地位与作用掌握一般讲授重点第四节电视编导的具体任务理解介绍第二章电视编导与文案教学目的: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前期创作涉及到的多项工作,从构思、立意、选材、到文案的撰写,以及诉诸于文字形成未来电视节目的内容框架、拍摄方法和结构技巧等内容。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编导)考试大纲概述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1.考试内容及考试科目(1)考试内容:戏剧影视文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由于考试内容相同,因此合并编制大纲。
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由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组成,满分200分,其中笔试满分150分,面试满分50分。
(2)考试科目:笔试:①文学常识、影视常识(50分)、②写作(100分)面试:命题编讲故事(满分50分)(3)考试时间笔试:120分钟(如写作部分需播放40分钟影视作品,考试时间为160分钟)。
面试:3分钟,不得超时。
2.《文学常识、影视常识、写作》考试内容(1)文学常识、影视常识部分:①考试目的:考查考试对中学教材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历史、地理常识以及文学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知识。
②考试形式:A.集中进行闭卷考试,满分50分。
B.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
③考试要求:A.对本专业需要的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B.文字通顺,表述准确,卷面整洁。
④考核知识点:A.文学常识部分:*《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左传》与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三曹七子”及“三曹”的代表作*“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三言二拍”*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曹禺和田汉的戏剧作品*张爱玲、钱钟书、杨沫、赵树理、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茅盾文学奖”*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中学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文章名句及含义B.广播电视电影常识部分:*广播的发明及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中波广播与短波广播*电视的发明*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中央电视台创建、第一部电视剧、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国庆庆典、彩色电视节目开播、第一所电视大学、第一个新闻频道、第一个电影频道、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服务节目、电视社教节目、电视体育节目、电视广告节目*电视栏目与电视频道*镜头运动的基本方式:推、拉、摇、移、跟等*长镜头*远、全、中、近、特写等景别*构图常识*顺光、逆光、顶光等不同光线的表现力*拍摄角度*色彩常识*蒙太奇的类型及含义*后期制作基本常识: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视配音*电影制片、电影导演、电影编剧、电影编辑*主流电影*类型电影*电影的发明及中国电影的诞生*格里菲斯与现代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卓别林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喜剧精神*重要电影流派的代表导演及其主要作品*国外电影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中国当代电视剧的奖项及代表作(2)写作部分(与文学常识、影视常识合卷考试,答题时间共120分钟)①考试目的:A.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B.考查考生对影视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C.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E.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的潜在素质。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

第一节音乐电视的产生及发展 第二节音乐电视的创意与构思 第三节音乐电视的特征及编创原则
第一节电视文学节目及其类型 第二节电视文学节目的类型与编创原则
第一节电视文艺专题的概念涵义 第二节电视文艺专题的类型及结构
第一节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第二节电视舞蹈节目编导
第一节戏曲基本常识与电视戏曲节目 第二节电视戏曲节目类型解析及其编创特点
目录分析
1
文前
第一章广播电 2
视文艺节目
3 第二章广播电
视文艺编导的 职能
4 第三章广播文
艺节目的类型 及特征
5 第四章广播文
艺节目编导
第五章电视文艺节目 的类型特征与编创原
则
第六章电视综艺节目 编导
第七章电视真人秀节 目编导
第八章音乐电视节目 编导
0 1
第九章电视 文学节目编 导
0 2
第十章电视 文艺专题节 目编导
第一节广播文学节目编导 第二节广播音乐节目编导 第三节广播戏曲、曲艺节目编导 第四节综合文艺板块广播节目编导
第一节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电视文艺节目的特征 第三节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编创规律和编创原则
第一节电视综艺晚会编导 第二节电视综艺节目的衍生模式类型
第一节电视真人秀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电视真人秀的编创原则
0 3
第十一章电 视音乐与舞 蹈节目编导
0 4
第十二章电 视戏曲节目 编导
0 6
后记
0 5
主要参考资 料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媒介渊源 第二节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嬗变
第一节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职业特征 第二节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编创能力要求
第一节广播文艺节目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广播文艺节目的表现特征及编创原则 第三节传统广播文艺类型——广播剧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编导)考试大纲概述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1.考试内容及考试科目(1)考试内容:戏剧影视文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由于考试内容相同,因此合并编制大纲。
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由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组成,满分200分,其中笔试满分150分,面试满分50分。
(2)考试科目:笔试:①文学常识、影视常识(50分)、②写作(100分)面试:命题编讲故事(满分50分)(3)考试时间笔试:120分钟(如写作部分需播放40分钟影视作品,考试时间为160分钟)。
面试:3分钟,不得超时。
2.《文学常识、影视常识、写作》考试内容(1)文学常识、影视常识部分:①考试目的:考查考试对中学教材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历史、地理常识以及文学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知识。
②考试形式:A.集中进行闭卷考试,满分50分。
B.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
③考试要求:A.对本专业需要的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B.文字通顺,表述准确,卷面整洁。
④考核知识点:A.文学常识部分:*《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左传》与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三曹七子”及“三曹”的代表作*“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三言二拍”*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曹禺和田汉的戏剧作品*张爱玲、钱钟书、杨沫、赵树理、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茅盾文学奖”*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中学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文章名句及含义B.广播电视电影常识部分:*广播的发明及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中波广播与短波广播*电视的发明*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中央电视台创建、第一部电视剧、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国庆庆典、彩色电视节目开播、第一所电视大学、第一个新闻频道、第一个电影频道、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服务节目、电视社教节目、电视体育节目、电视广告节目*电视栏目与电视频道*镜头运动的基本方式:推、拉、摇、移、跟等*长镜头*远、全、中、近、特写等景别*构图常识*顺光、逆光、顶光等不同光线的表现力*拍摄角度*色彩常识*蒙太奇的类型及含义*后期制作基本常识: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视配音*电影制片、电影导演、电影编剧、电影编辑*主流电影*类型电影*电影的发明及中国电影的诞生*格里菲斯与现代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卓别林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喜剧精神*重要电影流派的代表导演及其主要作品*国外电影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中国当代电视剧的奖项及代表作(2)写作部分(与文学常识、影视常识合卷考试,答题时间共120分钟)①考试目的:A.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B.考查考生对影视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C.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E.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的潜在素质。
电视文艺编导

电视文艺编导主要知识点:1、电视艺术片: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摄影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运用电视的声画语言(如语言、动作、光线、构图、色彩、节奏、音响等视听元素),或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营造抽象美的艺术意境,生动地、艺术化的展现历史、社会、生活和人物,抒发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寄寓,以期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独立的电视节目片种。
2、电视艺术片特点:专题性、主观性、艺术性、情感性、文学性。
3、电视艺术片类型: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电视音乐舞蹈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文化艺术片。
⑴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指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风土人情等为主要内容和题材,抒发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体现创作者深刻的哲理思考的电视艺术片种。
创作手法:视角的选择(拟人的抒情;科学的冷静、客观、睿智)、思想的升华、情感的抒发。
⑵电视音乐舞蹈艺术片:指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展现歌舞艺术的美为主要内容,以音乐或舞蹈语言作为其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提供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的电视片种。
创作手法:电视音乐艺术片及其形象塑造、电视舞蹈艺术片及其动感时空。
⑶电视文献艺术片:指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为题材,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要内容,抒发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电视艺术片种。
创作手法:“人之镜”、“心之桥”、“灵之舞”⑷电视文化艺术片:以历史、人文、艺术或其他领域中的内容为表现载体,以展现中国哲学、文学、美学等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蕴涵浓重的文化意味的电视艺术片种。
特征:①以其文学风格为基础,和谐地运用摄影、音乐、绘画造型等艺术元素。
②其主题具有思想文化和哲理的探索性质,具有启迪智慧和心灵的美感。
③以多样化的风格存在和发展。
4、专题:一切以某一主题创作的节目都可以称为专题,内容形式为主题服务,架构是“夹叙夹议”的。
5、专题文艺呈现的三种形态:⑴以文艺为题材的推介、评介艺术人物或作品或事件的节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30172课程名称:现代汉语学时/学分: 30/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素质课,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的需要,现代汉语规范化也有了新的要求。
学习现代汉语,首先要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对象,使我们的民族共同语成为四种用语: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
同时帮助学生发挥正能量,以语法为依托,掌握汉语言结构规律,为纯洁汉民族共同语氛围而奋斗,从而使语言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语法教学为主线,深入阐释语言的结构规律,由语素到复句逐层剖析,最终概括出语言的结构规律。
本期末进行考查测试,以检验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文字第一节汉字的特点1.表意性2.结构复杂3.超方言性质第二节汉字的结构1.独体字与合体字(结合古人造字方法“六书”讲述)2.部件3.笔画第三节汉字的简化和整理1.汉字的简化2.汉字的整理3.字量、字音、字序(二)词汇第一节词1. 什么是词2. 语素和词3. 字和词第二节词的构造1.单纯词2.合成词3.简称第三节词义和语素义1.词的附属色彩2.语素义3.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第四节多义词和同音词1.多义词和单义词2.本意、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3.同音词和它的类型(三)语法第一节语法的性质和作用第二节语素和词第三节词组1.偏正结构2.述宾结构3.述补结构4.主谓结构5.联合结构6.复杂的词组第四节词类1.名、动、形、状态、区别、数、量、2.代、副、介、连、助、语气、感叹、拟声※第五节句子1.主谓句与非主谓句2.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第六节主语和谓语第七节述语和宾语第八节述语和补语第九节定语和状语第十节复谓结构1.连谓结构2.递系结构(兼语)第十一节句法里的歧义现象第十二节复句1.联合复句2.偏正复句3.多重复句第十三节常见的语法错误1.残缺2.赘余3.词语的位置摆得不对4.相关的成分配合不当5.杂糅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主用教材:《现代汉语》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参考书:《现代汉语》主编:黄伯荣、廖旭东,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通论》主编:邵静敏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执笔: 申桂生审定:袁辉商忠《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30061课程名称:现当代文学经典学时/学分:30/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新闻采编与制作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编导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新闻采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电视文艺节目编导》考试复习大纲

《电视文艺节目编导》考试复习大纲《电视文艺节目编导》考试复习大纲★“真人秀”节目的分类及特点(1)纪实型:以实情拍摄的方式进行24小时录播,并加以编辑制作之后向观众播放。
纪实型真人秀多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节目”。
纪实性、冲突性和游戏性是纪实型真人秀的三大元素。
(2)益智型:它打破了娱乐类节目、知识节目和经济类节目的传统界限,充分体现了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兼容与统一。
此类节目以益智为中心,博彩、游戏等娱乐元素为外包装,使其具有了很强的包容性。
(3)选秀竞赛型:指的是大众报名参与,电视台选拔在某方面比较优秀的人才的节目。
选手参与、各赛区海选、大众或评委投票是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必备元素。
(4)相亲约会型:节目的互动形式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
节目中的话题时常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并对流行文化产生影响。
★电视文艺晚会的编导要素(一)政治要素:要求编导在节目的策划、制作、播出过程中弘扬国家主旋律,坚持适时地宣传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路线,引导观众的民族认同和对国家政治纲领的领会与支持。
(二)平衡要素:协调单个节目和整台晚会的关系,节目表演样式要丰富,又要符合晚会的总体风格和宗旨,不能弄得不伦不类;节目内容要雅俗共赏,又要突出晚会特色;形式要尽量兼顾不同的观众需求,又要考虑播出效果。
平衡要素还包括协调编导个人和整个创作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创作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美学要素:美学要素不仅包括视觉上的美,还包括内容上的“善”。
(四)新闻要素:文艺晚会一般会具有新闻由头或重大新闻背景。
在节目制作和播出过程中要体现时代气息,采纳新闻播出的同步时效性,在节目选择和编排中选用一些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给观众以与时俱进的感官与精神体验。
(五)创新要素:由于自身的功能定位和节目属性,综艺晚会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套路和模式,因此要力求推陈出新,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
★电视文艺是以先进的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第一章电视文艺的初创与成型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在电视初创期的发展状况以及电视文艺节目基本形态的面貌、成型原因。
对我国电视及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规律有一个基本认识。
三、考核知识点1•电视文艺节目初创阶段的发展特点2•电视文艺节目多样化形态的成型原因3•文革期间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的工作状况四、考核要求1•电视文艺节目初创阶段的发展特点识记:电视文艺发展史上新节目形态的诞生原因领会:电视技术对艺术的局限性简单应用:明确受众对文艺节目的作用2•电视文艺节目多样化形态的成型原因识记:最早的大型文艺节目实况转播、综艺晚会、电视剧的特点领会:⑴专栏节目的兴起和发展,专栏节目的概念来源。
⑵专栏节目对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综合应用:电视文艺专题的构架特点3•文革期间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的工作状况精心整理精心整理识记:⑴“样板戏”对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影响,“样板戏”模式影响下的电视文艺节目创作方式。
⑵专场节目录像的特点和意义领会:⑴政治对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重大影响综合应用⑴深刻认识电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第二章电视剧的巨大发展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论述了电视剧的发展道路,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在了解和掌握电视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把握电视剧创作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其它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1 .电视剧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与电视文艺其它节目的相互影响。
四、考核要求1 .电视剧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以及与电视文艺其它节目的相互影响识记:不同形态的电视剧的发展脉络、形成原因。
领会:电视剧在不同时代的内容形式特点。
电视剧制作的正规化、标准化。
综合应用:栏目化对电视剧内容形态的影响。
第三章电视文艺的栏目化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论述了电视文艺节目栏目化的涵义及其发展的轨迹,并且从文艺栏目的发展中全面表现电视文艺整体的历史进程逻辑。
于是在学习本章的同时,要充分理解基本线索和进程,而且还要注意对一些经典栏目进行的分析,找到栏目创作的规律。
三、考核知识点1.电视文艺的栏目化的含义以及意义精心整理精心整理2.文艺栏目的“大众化”与“市场化”的表现3.栏目的基本形态四、考核要求1.电视文艺的栏目化的含义以及意义识记:“栏目化”的两层涵义。
代表性的综艺节目的出现、发展及其重大意义领会:综艺栏目的出现和发展。
文艺栏目的专业化。
综艺栏目的结构。
简单应用:综艺栏目的节奏表现2.文艺栏目的“大众化”与“市场化”的表现识记:“大众化”与“市场化”领会:文艺栏目的“大众化”与“市场化”表现综合应用:“大众化”与“市场化”背景下文艺栏目的转变3.栏目的基本形态识记:制片人制领会:制片人制与导演中心制的区别及对节目创作的影响简单应用:栏目的内容形式设计综合应用:电视文艺频道构架下的栏目设置。
第四章电视文艺的分类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首先对电视文艺的分类进行了仔细解读,还特别注重划分电视文艺类型的不同角度。
然后重点介绍了电视文艺的创作形态,对本体性和电视化两类创作形态的文艺节目其特点及创作手段进行了归纳。
本章要求学生真正了解电视文艺分类的基本原理和结果,要求懂得创作形态的意义和基本概念,为今后深入学习电视文艺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三、考核知识点1.电视节目的分类和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2.本体性文艺节目的创作方法3.电视化文艺节目的创作方法四、考核要求1.电视节目的分类和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识记:电视节目的分类和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
领会: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标准及其结果。
简单应用:不同地域受众的电视观念的差异2.本体性文艺节目的创作方法识记:转播、直播的特点领会:本体性文艺节目的创作方法。
简单应用:专场录像编导的工作特点综合应用:转播节目的创作要点3.电视化的文艺节目的创作方法识记:分段录制、分镜头录制。
领会:编导的“主观”与“客观”视角综合应用:电视化文艺作品的创作方法与手段。
第五章电视文艺晚会的成熟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论述了电视文艺晚会的概念及发展过程,特别针对了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综艺电视文艺晚会,并探讨了晚会的创作观念和手法。
同时还要注意相对于“综艺”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的多、广和杂,专业化的晚会也逐渐占据人们的视野。
要注意把握各类大型晚会的创作规律。
三、考核知识点1 .电视文艺晚会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晚会的意义。
2.《同一首歌》的发展以及带来的启示。
四、考核要求1 .电视文艺晚会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晚会的意义识记:春节联欢晚会的发展轨迹、专业晚会的概念领会:电视文艺晚会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电视文艺晚会的栏目化。
简单应用:1、春节晚会的创作规律。
2.《同一首歌》的发展以及带来的启示综合应用:1、春节晚会创作的特殊性。
2、《同一首歌》的成功给其它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带来的启示。
第六章电视艺术片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讲述电视艺术片发展的历程,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视艺术片的不同类型及其审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1.电视艺术片的类型。
2•电视艺术片各个类型的艺术特点。
四、考核要求1.电视艺术片的类型识记:电视艺术片的四种类型领会:各个类型的电视艺术片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精心整理简单应用:电视艺术片类型的不同变异与创新2•电视艺术片各个类型的艺术特点识记:分类标准的差异导致了其艺术上不同的特点领会:不同类型艺术片的艺术特点对创作的影响简单应用:电视文化艺术片带来的启示第七章电视文艺专题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首先界定了专题的概念,并对各类文艺专题的成长轨迹做出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与分析,还着重对音乐电视这一影响较大的文艺专题样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在本章的学习中还要认真了解诸多典型案例的内容形态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1.电视文艺专题的概念,各类电视文艺专题的成长过程及后来与栏目的关系2.音乐电视的发展基础3.电视文艺专题内容形态的演变四、考核要求1.电视文艺专题的概念,各类电视文艺专题的成长过程及后来与栏目的关系识记:专题的概念,电视专题文艺呈现出的三种典型形态。
领会:各类电视文艺专题的演变,电视散文、电视诗歌是电视文学节目的延续。
简单应用:电视散文的基本特点综合运用:电视文艺专题解说词的写作。
2.音乐电视的发展基础识记:音乐电视的创作思路、目标。
领会:中国音乐电视的内容形式特点。
精心整理简单应用:音乐电视的画面设计3、电视文艺专题内容形态的演变识记:电视文学节目的现状领会:电视相声的特点综合应用:纪实性电视文艺专题片的创作特点第八章电视戏曲节目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戏曲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及表现形态,三、考核知识点1.电视对戏曲节目的影响2 .电视戏曲节目的类型及特点四、考核要求1.电视对戏曲节目的影响识记:电视戏曲节目的分类特点及其内容领会:戏曲与电视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简单应用:戏曲节目在电视化空间下的生存,戏曲节目应对新媒体的环境。
第九章电视文艺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趋势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着重阐述了电视的内容社会化以及经营的逐步产业化,学习本章除了要了解基本的概念特点以外,对赛季节目特点的掌握以及国外电视节目对中国电视的影响是重点和难点。
三、考核知识点1 .电视文艺节目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的特性精心整理2.赛季节目的发展特点3、电视娱乐节目的营销模式四、考核要求1 .电视文艺节目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的特性识记:制播分离及其对电视文艺节目形态的影响、节目的“活动化”领会:电视文艺的社会化、产业化对创作评价体系的影响。
简单应用:电视节目的发行途径综合应用:节目与广告的关系2.赛季节目的发展特点识记:赛季节目的特点。
电视真人秀的负面效应。
简单应用:媒体间的互动综合应用:电视真人秀规则的设计第十章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详细地阐述了电视文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点,特别是对文艺、电视及二者结合后的特点转变进行了详细分析。
本章要求学生建立起电视文艺的基本观念,为今后深入学习并创作节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考核知识点1.文艺、电视的特性,电视文艺的概念内涵2.电视文艺的基本特性四、考核要求1.文艺、电视的特性,电视文艺的概念内涵识记:文艺、电视的特性,电视文艺的概念内涵。
精心整理领会:各种文艺品种的本体特点简单应用:戏曲写意虚拟与电视手段的融合2.电视文艺的基本特性识记:电视对音乐的拓展简单应用:舞蹈转播的原则综合应用:各类文艺本体的如何在电视中扬长避短。
第^一章电视文艺编导概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们应该了解电视文艺编导的基本概念,并懂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文艺编导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1.编导的定义2•电视文艺编导的素质3•电视文艺编导的知识结构四、考核要求1•编导的定义识记:电视文艺编导的工作内容。
2.电视文艺编导的素质识记:文艺编导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
领会:电视文艺编导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简单应用:电视文艺编导政治素质的体现3•电视文艺编导的知识结构简单应用:电视文艺编导对生活的观察、经验积累精心整理综合应用:电视文艺编导的领导组织才能。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为使考试内容拘役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够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述。
这是低层次的要求。
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简单应用是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而更高层次的应用是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一一这是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张凤铸、胡妙德、关玲编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电视文艺编导基础》游洁编着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三、自学方法指导精心整理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
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广泛,应注意把握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
自学应考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弄懂基本方法的内涵;其次,要认识各章之间的联系,注意区分相近的和相类似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