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以形写神”与“传神写照”——论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特点

论 的 问题 , 到魏 晋时 期渐 渐 赋予 了美 学 的意 义 ,这 种将 “ 神 ”作 为“ 人之 本 体 ”的 思想 和魏 晋文 人 士大 夫放 任 形骸 、清 淡 飘逸 的 “ 畅 神 ”之风 ,深深 地 影响 到 了顾恺 之 ,也 便顺 理 成章 地在 绘 画
中 国绘 画 自发源 后 发 展 到 秦 汉 之 时 ,其 功 能 主 要 是藻 饰 礼 上提 出 了 “ 以形写 神 ”和 “ 传 神 写照 ” 的 “ 传 神论 ” 。 制 、助 人 伦 、成 教化 之 类 ,直 至 六朝 出现 了 中国 画第 ~个 发 展 的 顾恺之在 《 魏 晋 胜 流 画赞 》 中 说 : “ 以形 写神 而 空 其实 对 , 高潮 。 中国人 物 画 发展 到 六朝 ,逐渐 出现 了一 些优 秀 的 画家 和 画 荃 生之 用 乖, 传 神之趋 失矣 。”。 这里 的 “ 以形 写神 ”虽然 原指 临 论 ,特 别 是 东晋 画 家顾 恺 之提 出了 “ 以形写 神 ”和 “ 传神 写 照 ” 摹 的 要 点 ,但 其 延伸 意 义 即注重 形 象 的外形 刻 画来 更好 地表 现 艺
的 小 白兔 , 其周 围环境 以鲜艳 的 绿 色和 温 暖金 黄色 的阳 光为 主 , 新的特 征 属 性 ,例如 ,我 国京剧 传 承很 多年 ,而在 京剧 中使 用 的 而 随伴 着 剧 情 的发 展 ,尤 其 是小 白兔遇 到坏 人 的 时候 ,遇到 危 险 脸谱 会 用不 同 的色彩 表 现 ,从色 彩 的搭 配 上可 以分 辨 出脸谱 表 现 的 时候 ,小 白兔 周 围 的物 体 的颜 色 也发 生 的变 化 ,周 围 草 的颜色 人物 的 善恶 、身 份 、地 位等 ,这 就 是色 彩赋 予 动 画角色 的 一种特 不 再 是 明丽 的 绿色 ,而是 深 绿色 ,而 阳光 也不 再 是金 黄 色 ,转 而 殊属 性 ;又 比如 在 日本 动漫 《 火影 忍者 》 中 ,其 中的 查克 拉属 性
传神写照_尽其精微——观孙震生的工笔人物画

38名家□赵曙光传神写照 尽其精微——观孙震生的工笔人物画气息。
他的笔触干净细腻,画面平淡幽微。
画中人物看似平凡,却凝聚着永恒之美,不同的女性气质被他表现得独到而传神,可谓“传神写照,在阿堵中”。
对于人物的传神写照,孙震生用“尽其精微”来展现。
这得益于他对生活的细微观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他对描绘对象的形体结构、外形特征、衣着纹样变化等,做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另一方面是他对人物精神的体悟与把握。
欣赏他的画作,能感受到那细腻敏锐的内心,以及对自然、生命的外在观察和内在理解。
在绘画技法上,孙震生较多地借鉴和融合了西方绘画语言。
尤其是其精准的造型能力,得益于扎实的西方艺术造型训练。
他以饱满、准确的造型来塑造人物个性,以质朴、淡雅的美学构想配合精微缜密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审美意境。
在其画面里,不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服饰道具,抑或是构图、色调等方面,都能让人感受到纯洁、雅致、温馨的气氛,将人带入一种纯粹的艺术境界里。
在色彩方面,传统中国画一直沿袭“随类赋彩”的方法,很少研究现代光学和色彩学。
孙震生敢于创新,在沿用传统国画颜料的同时,尝试使用矿物质颜料和金银箔等媒质,将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综合运用,营造出温馨浪漫的画孙震生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承续传统,在艺术形式、笔墨程式上追求自我,从而开创了具有东方意蕴的绘画风格。
经过对传统工笔技法长期的操练与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点和美学风格,既有安静的线条,又充满浓郁的当代生活《回信》孙震生39当代名家dangdaimingjia孙震生 1976年生于河北唐山,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特聘研究员。
其作品曾获首届中国画电视大赛工笔人物组金奖、全国“2007百家金陵画展”金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全国第四届青年美展优秀奖、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等。
初中美术《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3. 思考交流:为什么韩熙载郁郁寡欢? 看:视频播放南唐时代背景(国宝档案)。说:讲解作品创作的时代 背景。 想:思考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 舞升平? (三)深入发展 课件放映《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及《泼墨仙人图》。 1. 看:学生观察它们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不同(前两者为 写实,后者为写意)。 2. 析:《泼墨仙人图》用笔用墨的技巧及绘画效果。用笔:与传统的 工笔描绘不同,该画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 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 用墨:大片泼墨,浑重而清秀、粗犷而含蓄。 三、课堂拓展 《韩熙载夜宴图》既有绘画价值,又有文物价值。查 找相关资料,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做 一些探究。写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学习活 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古代人物画,不仅仅 满足于外形的相似,更着重于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
示,即传神。中国古代画家,由于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
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不同于西方画家用油画表现 人物的体积与明暗。而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在深入研究传 统的同时,也广泛吸收着外来的绘画技巧,表现新的时代 生活。 二、发展探究 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曾经画过 千姿百态的马,他的有关马的作品同样享有盛名。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秀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认识宋朝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髓。
3、认识今世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构造:文件记录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一样款式举例:历史故事画 ( 如《步辇图》 ) ,肖像画中的行乐图 ( 如《幽篁坐啸图》 ) 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模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要点和难点:联合作品讲解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课设施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当面写生。
揭露今日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回忆方才的一幕,让学生议论假如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 ?老师:叙述郭子仪如何理解唐朝两位有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二、鉴赏过程1、经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 ( 教师指引启迪学生,充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这幅画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形。
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时的装扮,但眉宇间很有神彩。
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以后,神态恭谨而机敏。
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初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 指引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全方面进行鉴赏,认识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色。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模范反应了五代期间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
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 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 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 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 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 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4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 头。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 尤其擅长人物画。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 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 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 谓之“春蚕吐丝”。着有《画论》《魏晋胜 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 籍,提出“以形写神”。
《洛神赋图》中山水画法也未脱离前朝的影响,通过树木的穿插来表现空间,呈现 出明显的装饰趣味。树木表现出两种样式:一种似柳树,疏密相间的共有20棵左右 ,分组为伍,或聚散于空间转换,或穿插于人物前后与其它景物形成松紧自然的衔 接.
古代官员的生活
13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传
__
神中
写国
照
人 物
画
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画
人 家在将人物形象表现得同 物 时,也将人物的个性或画
《传神写照——人物画》说课稿

《传神写照——人物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传神写照-----人物画》,选自人教版《美术鉴赏》中的第六课,属于《美术课程标准》中第八页系列一:美术鉴赏模块。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中国人物画部分,把教材一课中的一个部分用一个课时来上旨在让学生从走马观花的观赏转变为下马看花的鉴赏。
教材前面研究了两课内容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和宗教壁画,前两课的鉴赏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中国人物画有了一定的感知,另外在初中美术教材中也曾经鉴赏过中国人物画。
内容设置主要是赏析几件优秀的中国古代人物画,让学生在人物画的鉴赏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对中国人物画有肯定的认识本领,如从画法样式上能分出适意,适意,白描等,在题材分类中晓得风俗,仕女等,随着知识的积聚和经历的增加,对事物的见地也比较周全、深入,但也会公允,个性十足,所以这就需求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去欣赏作品,读懂并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的内在,在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的同时,学生的拓展和创新本领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方针,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联系高中生的认知、思维的规律,将本课教学方针定为:认知目标:通过课前查阅、作品分析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了解其创作理念。
并能用语言表述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小组竞赛等方式掌握“描述-感受-分析-评述”这一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方针: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勇敢设想、表述,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立场4、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难点:掌握“描述-感受-分析-评述”这种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最新】2019年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

1、出示《康熙帝》(与历史书本上一样)让学生讲讲对康熙帝的认识。再谈谈这幅肖像画传达了康熙帝什么样的气质品格?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人物画入手,学生会感觉古代人物画离我们不远,引起学生像画分两类,这类称为“十分面”。(板书:十分面)介绍什么是“十分面”。并出示《关天培》“十分面”作品。让学生感受画面中关天培的气质品格,进行交流。设计意图:再次感受“十分面”作品。初步感受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点──传神。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课时教学流程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最新】2019年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
案1岭南版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课时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2分钟)
1、请学生展示课前从历史课本上收集的古代人物画,一起辨认是哪些人物。并谈谈为什么会在历史书上出现这些人物画。你把这样的中国人物画称作什么?
设计意图:历史书出现这些画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正是作为肖像画的最基本的作用――识别作用。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一定从鉴赏的角度进行关注。但高中的学生已经知道这是肖像画了。因此从这个角度导入水到渠成。从这里直接进入介绍肖像画中的“十分像”。2、揭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三、引导鉴赏《幽篁坐啸图》,学习鉴赏方法(10分钟)
1、教师引导:纪念性的肖像画另一类是行乐图,出示《幽篁坐啸图》,课件进行配乐诗朗诵王维的《竹里馆》。(板书:行乐图)
2、提问:这是谁的诗?诗的意境是什么?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课时教学流程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课时教学流程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课时教学流程
第六课 独树一帜.人物doc

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传神写照——人物画一、教材分析1、教材目的①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②了解宋代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华。
2、内容结构①文献记载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②古代人物画的不同样式举例:历史故事画(如《步辇图》),肖像画中的行乐图(如《泼墨仙人图》)和标准像。
③默写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3、重点和难点结合作品讲授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二、教学过程1、导入:2、讲授新课思考题:试试看:运用“传神”的艺术特点来分析《步辇图》。
1、《步辇图》表现了怎样的历史事件?2、画家是如何来表现传神的艺术特点的?提问1:唐太宗是哪一位?唐太宗的神情面貌是什么样子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同意和解战乱,与吐蕃结为友好同盟,此举不可不称为极有手腕的政治策略。
画家在刻画皇帝——没有夸张神化,反而是将其画成和平常百姓一样的凡夫俗子骨肉。
而且同时在不经意间,借助眼睛、面容、姿态这些最能传神的地方,画龙点睛一般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代帝王的宏大、雄健、包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势。
面容光滑,太宗一身便服出场。
太宗颌下一撮胡须,以及唇上八字胡都很特别。
太宗的眼神非常安详、平和,充分显示出一个满腹经纶、道德修养极高的封建帝王的形象。
提问2:谁是使者禄东赞?谁是典礼官?谁是翻译者?问题3:说说三个人的神态表情,画家表现出人物那种性格特征。
禄东赞的眼神十分恭敬和虔诚,加上了眉毛和抬头纹,整个人物看上去是那样的忠厚老实,本分守己;目光深邃、不卑不亢,脸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更显示出他必胜的信心。
典礼官参见皇上时肯定是毕恭毕敬,不敢造次。
用非常谨慎平和的目光注视君王,当然眼睛画成水平状。
他表示出处事不惊,泰然自若的神情。
是多年积累的为官经验之所使。
身着白袍,头戴乌纱,颧骨高耸,下颚突出,两眉上挑,一脸的诚惶诚恐,面带疑惑的仰视唐太宗,是禄东赞的译官。
译官身份卑微,很可能还是第一次见到唐太宗这样的大人物,因此举手投足都显得有些拘谨和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