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知识点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透镜是光学中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在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透镜的定义和分类1.透镜是用来聚光或发散光线的光学器件,一般由透明物质制成。

2.根据透镜的形状,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使经过它的平行光线会会聚于一点,称为焦点;凹透镜使经过它的平行光线发散。

知识点二:凸透镜的主要性质1.焦距(f):凸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到其焦点的距离。

焦距的正负取决于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入射方向。

2.焦点公式(1/f=1/v-1/u):焦距公式是描述透镜成像的数学关系式,其中u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v是像到透镜的距离。

3.放大率(V):放大率是描述透镜成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V=v/u,其中v是像的高度,u是物体的高度。

知识点三: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体在焦点前,凸透镜会在像的同侧形成放大、直立、虚的像;凹透镜会在像的同侧形成缩小、倒立、虚的像。

2.物体在焦点上,凸透镜会在无穷远处形成平行、直立、实的像;凹透镜不会形成像。

3.物体在焦点后,凸透镜会在像的异侧形成缩小、倒立、实的像;凹透镜会在像的异侧形成放大、直立、虚的像。

知识点四: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使用凸透镜的器具,使物体看起来更大。

它应用于眼镜、显微镜等领域。

2.照相机:照相机中的凸透镜用来聚焦并成像。

3.望远镜: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光学仪器,它能够放大远处的物体。

4.护目镜:护目镜使用透镜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知识点五:成像方法1.光线追迹法:根据透镜的成像规律,使用平行光线、光线的直线传播以及焦距公式进行光线追迹,确定像的位置和性质。

2.像方光线法:通过绘制像方光线的路径,确定物体在透镜上的位置和性质。

3.物方光线法:通过绘制物方光线的路径,确定像的位置和性质。

知识点六:常见问题及解答1.什么是共轭焦点?当凸透镜上的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会聚于焦点上,这个焦点叫做透镜的后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精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精编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一、透镜1、认识透镜及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点拨】光心是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2、透镜对光的作用(特殊光线)凸透镜(会聚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拓展】①平行光测定焦距的方法:一只放大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整放大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

用刻度尺测出此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焦距。

②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厉害)。

③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二、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物体距照相镜头较远,成倒立、缩小、实像。

投影仪:物体距照相镜头较近,成倒立、放大、实像。

为了在投影屏幕上看到物体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倒立放置;其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片的像出现在投影屏幕上。

放大镜:物体距照相镜头较近,成正立、放大、虚像。

实像和虚像:实像(一定是倒立的):由来自物体的光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实像和物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虚像(一定是正立的):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虚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目的: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点拨】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f< u <2f v >2f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物体成缩小实像时,像距小于物距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距大于物距u<f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u=f不能成像说明: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
点汇总
物理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特别是在
经过每次考试以后,大家更为要注意总结和剖析,初二上册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请大家必定认真阅读!
第1节透镜
1、凸面镜: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
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面镜:中间薄、边沿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第 2 节生活中的透镜
实验研究凸面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时,获得正立、放大的虚像 ;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获得倒

第 3 节凸面镜成像的规律
归纳为三地区两点 u>2f ,成倒立减小的实像 ; 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第 4 节眼睛和眼镜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由: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
太长,以致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第 5 节显微镜和
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头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
第1页/共2页
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面镜,凑近眼睛的凸面镜叫做目镜,凑近被察看物体的凸面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察看物体的光经过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能够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学习物理的思想需要靠知识点和练习来锻炼,因此多做题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哦! 这篇初二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专门为同学们准备的,希望有助于同学们能力的提高,下边内容为练习题哦!
第2页/共2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本章是我们学习物理学的开始,主要是学习声现象及有关的知识,其中包括: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以及声音的一些特性。

最终要知道如何利用与控制声音。

知识构建: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新知归纳:一、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凸透镜原理: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形状: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几个光学名词:(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焦点(云):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聚的点。

(3)焦距(枣):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4)光心(韵):凸透镜的中心。

●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

二、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它形成一个放大的像。

投影仪上还安装有一个平面镜,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投射在墙面或屏幕上。

●放大镜实际上就是凸透镜,物体通过它能成放大的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像距物距: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探究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目的:探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的关系。

探究结论:(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圆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与圆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眼睛和眼镜●眼睛主要结构:有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视物原理: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归纳1. 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的光学元件。

它由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构成。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1 凸透镜凸透镜的厚度在中央较薄,两边较厚。

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会发生向透镜中心的折射。

1.2 凹透镜凹透镜的厚度在中央较厚,两边较薄。

当光线经过凹透镜时,会发生向透镜外的折射。

2. 透镜的主要性质透镜的主要性质包括焦距、倍率和成像规律。

2.1 焦距焦距是指透镜上的平行光线通过透镜之后聚焦成的光斑距离透镜中心的距离。

焦距分为正焦距和负焦距,正焦距表示透镜收敛光线,负焦距表示透镜发散光线。

2.2 倍率透镜的倍率表示物体与像的大小比。

当物体放置在焦距距离内时,像为放大的;放置在焦距距离外时,像为缩小的。

2.3 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描述了物体与像的关系,可以通过光线追踪法推导出来。

根据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实像为倒立、缩小的;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但大于等于焦距时,实像为倒立、放大的;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实像位于无限远处。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相反。

3. 透镜的应用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

以下将介绍其中的几个应用。

3.1 放大镜放大镜主要利用透镜的放大功能,使物体看起来更加清晰和放大。

它通常由一个凸透镜构成,通过使物体成为无限远物体,使像距离焦点无穷大,从而实现放大效果。

3.2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能够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它由物镜和目镜组成,其中物镜用于放大物体,目镜用于使物体在人眼中成像。

显微镜的原理是利用物镜放大物体的实像,再由目镜放大实像,最终形成人眼可见的放大图像。

3.3 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观察远处物体的光学仪器。

它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用于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目镜用于放大物体成像。

望远镜的原理与显微镜类似,但由于望远镜主要用于观察远处物体,所以需要较大的物镜直径和较长的焦距。

初二物理上学期学习笔记透镜及其应用

初二物理上学期学习笔记透镜及其应用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
《透镜及其应用》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 倒立缩小实像f
f2f 幻灯机
uu 放大镜
四、眼睛和眼镜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睛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5、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二、重、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自学回顾、提问、练习、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知识复习与随堂练习:1、 叫凸透镜 叫凹透镜凸透镜透镜及其应用透镜透镜种类凹透镜透镜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透镜名词:焦点 、焦距生活中 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当u<f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得实像,v=2f眼睛和眼镜眼睛的结构近视眼及其矫正:凹透镜远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 眼睛的度数:100/f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结构及原理望远镜:结构及原理叫做主光轴叫光心叫焦点焦距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2、随堂练习: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2)、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3)、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生活中的应用U 〉2fU = 2ff < U < 2fU < f4、实验时发现: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是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当物体从焦点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时,物距、像距、像(填变化情况)当物体从焦点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时,物距、像距、像(填变化情况)5、随堂练习:1)、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3)、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透镜1、凸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

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2、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凸透镜:特点:_____________ ;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凹透镜:特点:______________ ;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

2、典型光路、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原理像的性质光路图照相机u> 2f投影仪凸透镜成像f v u v 2f放大镜u v f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f<u<2fu<f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u = 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 = 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物近像________________物远像___________ 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眼球相当于一架_________ 。

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2、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 。

可以戴___________ 矫正。

3、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 ________ 。

可以戴___________ 矫正。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由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成,都是_____________ 。

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 ■勺镜头,成________ 。

目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 ,成___________2|望远镜由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成,都是_____________ 。

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 ■勺镜头,成________ 。

目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 ,成___________3、成实像的光学元件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成虚像的光学元件有: 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 .第五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其他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km= _______ m; 1dm= ________ m; 1cm= __________ m; 1mm= __________ m; 1 卩m ______ m; 1nm=v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________ 。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刻度标尺的____ 、和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

时间的单位还有 ________ ()。

1h= ______ min 1mi n= _____ s。

3、 ____ 和______ 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能_________ 。

只能 ______ 。

4、减少误差方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5、误差与错误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 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______________ 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 ________ 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定_________ ,选择的__________ 不同,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表示物体 ____________ 。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____________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 内通过的 ________ 。

2、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其中:s ---- ---- --- ------ ;t -- ------ --- ------- ;v -- ------ --- ------- 。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 ,符号为____________ ,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 ,符号为 ________ ,1m/s= _______ km/h。

v=S,变形可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4、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我们把物体沿着________ 且速度____________ 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 运动。

(3)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_____________ 。

5、变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 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______________ 来表示,求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四测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2、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小木块、金属片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3、实验时用 ___________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____________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___________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1、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叫做质量。

用字母表示。

(2)国际单位:,1t= kg, 1kg=g=mg (3)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第八早质量与密度2、天平:天平是测的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A. 首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 的桌面上,之后把___________ 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 处B. 调节__________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 __________ ,表示天平已调平衡。

若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___________ 调。

C. 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

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__ ,砝码加在____________ ,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_________ 的后加质量__________ 的,最后加__________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 _________ + _________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_________ 拿砝码,应用___________ 加减砝码.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而改变。

1kg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_____ . 2kg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 _____________ ,一铁丝把它弯成铁环质量__________ (变、不变)。

二、密度1、定义:单位_________ 的某种物质的__________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__________P ____________ — _________m——_________ ——_________V——_________ ——_________密度的常用单位__________ ,1g/cm3= _________ g/m3。

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 ,它表示物理意义是:______ 。

_ 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__________ 。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__________ 。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

_________②观察量筒的 _______ 和___________ 。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 _________ 目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_____ 和______ ,通过___ 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_____ 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_______ 来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1、鉴别物质:方法是求出物质的______ ,再查密度表,与那种物质的密度目同就是那种物质2、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后,密度_______ 。

3、水在______ 有反常膨胀现象,即在这个温度下水的密度________ ;密度大的总在______ 层,所以较深的湖底水温 4 °C而不会结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我会填空(每空 1 分,共26 分)1.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__ 。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 、______ 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 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 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 _______ 象,后者是光的 _________ 象,所看到的都是 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1所示,“ 40”表示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_______ min 。

西大桥8km图1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4m 处,则像距离人 镜面,则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 _______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