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经典导读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经典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学经典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学经典导读》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表演专业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国文学经典导读》是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学习《中国文学经典导读》,是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艺术鉴赏力和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中国自先秦以来,灿烂文化长河中留下的文学经典,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理解,增强同学们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使同学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其次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知识平台,以利于他们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次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促进自己的专业学习,更好地利用中国经典文学的文化底蕴去拓宽表演专业所学要的艺术素养和理解领悟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讲诗经1、《小雅·采薇》理解2、《魏风·硕鼠》理解3、《豳风·七月》掌握第二讲左传战国策1、晋公子重耳之亡掌握2、苏秦始将连横理解第三讲论语孟子1、侍坐掌握2、寡人之于国也理解第四讲庄子1、秋水(节选)理解2、逍遥游(节选)掌握第五讲楚辞1、离骚掌握2、渔父理解第六讲史记1、项羽本纪(节选)理解2、荆轲列传(节选)理解第七讲汉书1、苏武传(节选)理解2、李陵传(节选)理解第八讲陶渊明1.归园田居掌握2、饮酒掌握3、归去来兮辞理解第九讲唐代文学一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掌握2、李白《将进酒》掌握3、李白《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第十讲唐代文学二1.杜甫《登高》《望岳》掌握2.杜甫《羌村三首》理解3、杜甫《兵车行》理解第十一讲唐代文学三1、白居易《长恨歌》理解2、李商隐《锦瑟》掌握3、李商隐《夜雨寄北》理解第十二讲宋代文学一1、柳永雨霖铃理解2、晏殊《浣溪沙》理解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掌握4、姜夔《暗香》《疏影》理解第十三讲宋代文学二1、秦观《满庭芳》理解2、李清照《声声慢》掌握3、陆游《书愤》理解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理解第十四讲三国演义1、成书、作者与版本理解2、文化内涵分析掌握3、人物形象分析掌握4、创作特征理解5、影响理解第十五讲水浒传1、成书、作者与版本理解2、主题与人物形象分析掌握3、影响理解第十六讲红楼梦1、曹雪芹身世及版本理解2、如何看待续书理解3、悲剧意蕴与人物形象掌握4、艺术叙事掌握5、影响理解三、学时分配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1、教学方法:这是门课程知识性较强强,教学方法上应以课堂讲授为主,并依据授课内容,适当采取主题讨论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

古代文学经典导读

古代文学经典导读

古代文学经典导读古代文学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不仅反映了当时的风俗、文化、思想以及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基因,对我们今天认识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思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次导读将会介绍三部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经典,分别是《红楼梦》、《诗经》、《道德经》。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贾家三代人的风云绝艳的生活。

小说笔调清新、文笔优美、情节曲折,人物栩栩如生,无论是小说的故事情节、艺术表现手法、文化内涵或者是人物塑造都达到了古代小说的巅峰。

二、《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包含了大量的诗歌、歌谣、祭文、颂文等诸多文学体裁,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瑰宝。

《诗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水平,更是千百年来以它的民族性、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

三、《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荟萃之一。

它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将人生哲学、道家思想、修身养性等多种思想融为一炉。

它包含了81篇短小精致的章节,从哲学、宇宙、伦理、政治等多个角度对道的本义进行了诠释,对于我们了解生命的意义、人类的本质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以上三部古代文学经典都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在历史、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理解和传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今后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些经典,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名家名篇导读

名家名篇导读

名家名篇导读导读一:《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这部作品以丰富的情节、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故事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与人物之间的纠葛,展现了封建社会虚伪和残酷的一面。

透过贾、宝、黛三位主要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常。

作品结构完整,表达深刻,堪称中国文学的瑰宝。

导读二:《西游记》——吴承恩《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这部作品以描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四位主要角色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的奇遇和历险,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善恶。

作品融入了佛教、道教等儒释道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熟悉《西游记》对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导读三:《水浒传》——施耐庵《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这部作品以描写宋江等108位英雄人物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他们为防民之急、除暴安良的忠义精神。

作品中呈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通过对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的塑造,传递了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

《水浒传》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风貌和人民斗争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导读四:《三国演义》——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

这部作品以描写东汉末年的乱世和三国鼎立的故事为主线,塑造了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等一系列英雄人物形象。

作品以崇高的忠诚、智勇双全的形象描绘了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际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裂变与变革。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导读五:《论语》——孔子《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所著录。

这部作品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方式,传达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论语》中包含了丰富的礼仪、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思考与观点,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儒家思想的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目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目导读

馆藏中国古代经典书目导读前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精神财富。

经典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它们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

世代中国人通过经典阅读而汲取了多方面的营养,传承了中华文化,创造了新的生活经验。

阅读经典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典阅读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民族自信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不能一一赘述。

这里精选了几部有代表性、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作品,通过“必读理由”、“作者简介”、“内容提要”、“名家汇评”、“延伸阅读”等栏目帮助读者多角度解读经典,为深入阅读提供指导。

使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馆藏中国古代经典书目1.《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索书号:B22/120 馆藏:社科书库2.《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索书号:I222.2/19 馆藏:文学书库3.《尚书》——纪言述事之祖。

索书号:B22/9 馆藏:社科书库4.《春秋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索书号:K225/57 馆藏:社科书库5.《国语》——我国现存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索书号:K225/52 馆藏:社科书库6.《战国策》——我国第一部记录策士谋臣言行的专集。

(西汉)刘向索书号:K231/22 馆藏:社科书库7.《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春秋)孙武索书号:E892/11 馆藏:社科书库8.《论语》——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品。

索书号:B222/171 馆藏:社科书库9.《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战国)孟轲索书号:B22/121 馆藏:社科书库10.《荀子》——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和散文集。

文学入门知识经典文学作品导读

文学入门知识经典文学作品导读

文学入门知识经典文学作品导读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思考和启示。

无论是现代文学还是古典文学,精彩的作品不胜枚举。

本文将带领你进入文学的大门,介绍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希望能够引发你对文学的兴趣,并且激励你在读完这些作品后去探索更多。

一、《红楼梦》 - 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大批丰满的人物形象为核心,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以及情感的嬗变。

通过对贾府的描写,曹雪芹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同时也从中传达出对真诚友谊、超脱悲欢的思考。

二、《傲慢与偏见》 -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精致的文笔和幽默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

小说讲述了伊丽莎白·班纳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困境和成长。

通过对社会等级、婚姻观念的批判,简·奥斯汀揭示了人性中的缺点和善意,并最终呼唤着真诚、宽容和尊重。

三、《1984》 - 乔治·奥威尔《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超级国家“大哥”对人民的极权统治为背景,展现了权力腐败、思想控制和身份认同的问题。

乔治·奥威尔通过对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的刻画,让我们深刻地反思当今社会中个人权力和自由的重要性。

四、《老人与海》 -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被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小说以老渔夫圣地亚哥与巨大的马林鱼的搏斗为主线,表达了人与命运的较量、坚持与勇气的力量。

欧内斯特·海明威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故事,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人性的复杂。

五、《福尔摩斯探案集》 - 亚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作家亚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侦探小说系列,以聪明绝顶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他的朋友华生医生为主角。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中国古代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而广为世人所瞩目。

这些名篇承载着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卓越成就。

下面将介绍几篇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领略其中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

一、《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围绕着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

曹雪芹以精湛的笔墨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独特的情节设置和细腻的情感表述引人入胜。

《红楼梦》既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也是一部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刻画,展现了贤良淑德与奢靡腐败的强烈对比,使人深思社会现象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二、《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诗经》以笔触简洁、诗意深沉著称,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

其独特的格律、优美的语言和多元的内容构成,使它成为后世文人的创作源泉和学习的经典之一。

通过解读《诗经》,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人们的情感和思维方式,进而认识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儒家经典之一。

《论语》汇集了孔子的教诲和思想,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人际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等重要问题。

它不仅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而且还具有艺术性。

《论语》以质朴的文字表达了孔子对人生的关注和对道德的追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的杰作,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描写他们在险阻中的求索和战胜妖魔鬼怪的经历,深刻阐释了儒家的"仁爱"和佛教的"克己奉公"的人生理念。

《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形象和幽默的语言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五、《资治通鉴》——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巅峰之作。

《资治通鉴》自周朝始,至五代十国,共纪实历史1000多年。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汇集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精华。

从《诗经》到《红楼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博大精深,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启迪和思考。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部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一起探索其中的人文情怀和文学艺术。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约收录了300多首诗歌,形成了古代诗歌的基本格律和表达方式。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化风貌的重要依据。

《诗经》中的诗歌内容多元,既有描写自然景物的《关雎》,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思美人》。

诗人们用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爱情、哲理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述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

《论语》中的语言简练明了,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其中,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人们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他还强调孝道、诚信、忠诚等传统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中心,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情节的展开,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与虚伪繁华背后的真实和人性的悲喜。

《红楼梦》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家族伦理道德,还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中的细腻描写和精彩故事情节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一部以英雄豪杰为主题的长篇小说。

小说中塑造了宋江等108位英雄人物,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抗争历程,展现了普通百姓对抗封建社会压迫的斗争。

小说以其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庞大的社会背景,成功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的善恶。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之作,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等待我们去发掘和品味。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学作品导读

古代文学作品导读

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情感。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部精选的古代文学作品,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一、《红楼梦》《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

该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荣府衰落的悲剧故事。

小说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展现出人性的善恶和无常。

无论是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还是林妹妹、王熙凤等配角,都深入人心。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二、《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它以五言古诗的形式,记录了早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情感。

诗经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政治、宗教、爱情等方方面面。

其中,《关雎》、《国风·秦风》、《小雅·谷风》等篇章,琅琅上口、意境深远,给人以无穷的思考和沉思。

三、《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该作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融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

书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个性鲜明、富含幽默,引人入胜。

通过这一伟大的长篇小说,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友情、忠诚、勇敢的力量。

四、《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书籍。

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表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书中的经典语录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五、《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施耐庵。

该作以108位英雄好汉的生活遭遇为主线,表现了民间英雄对抗压迫的斗争。

书中的宋江、林冲等人物形象鲜明,刻画了各种不同性格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通过展现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英雄的崛起,传达了人民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学 的 抒
第 一 讲



传统的“反映论”
• 《论语》:兴、观、群、怨,“迩之事父,远之
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兴, 启发鼓舞, 教育功能。 – 观, 考察认识, 认识功能。 – 群, 群体教育功能,交往功能。 – 怨, 讽刺社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中国文学经典导读
主讲人:王晓骊
作业1:课程心得
• 要求:
– 对课程中的某一讲深有体会、别有会心,或者有不同
意见,写一篇心得体会或商榷质疑,需有理有据。
– 作业必须注明哪一讲,字数800字以上,无上限。 – 原创。 – 上交方式和时间:第14周以前。电子版以附件方式发
至zgwxs2018@,文件名必须“学号+姓名+ 课程心得”。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诗歌的抒情方式:形象性
• 赋、比、兴
– 赋:平铺直叙,铺陈。 – 比:类比,比喻。
形象性
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形象性
有关《雨巷》的评价
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 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 “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 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 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 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 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 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诗歌中的抒情
•诗歌的情感内容 •诗歌的抒情方式
亲情与爱情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 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 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 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
蝶恋花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 不与离人遇
睡里销魂无说处 觉来惆怅销魂误
悲生命之短暂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羊公碑
• 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实荆襄时,“每风景必造岘山,
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太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
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伤悲。’”及羊祜卒,襄阳
百姓建碑于岘山,见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曰堕泪碑。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苏轼《永遇乐》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王羲之《兰亭集序》
伤家国之多难
杜甫《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如果艺术的目的被窄狭化为教益,上文所说的 快感、娱乐、消遣就被看成本身无关重要的东西了, 就要附庸于教益,在那教益里才能找到它们的存在 理由了。这就等于说,艺术没有自己的定性,也没 有自己的目的,只作为手段而服务于另一种东西, 而它的概念也就要在这另一种东西里去找。在这种 情形之下,艺术就变成用来达到教训目的的许多手 段中的一个手段。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 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桂殿秋》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娥低映越 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 各自寒。
结论
• 文学首先是审美的,然后才是功利的 • 文学首先是个人的,然后才是社会的 • 文学基于现实,邻于理想
• 西皮流水中的张火丁非常安静,她待在某一个只有她自己
知道、只有她一个人到得了的地方。(刘丹青《青衣张火 丁:柔弱者的胜利》)
李煜《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 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作烟箩,几 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 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 泪对宫娥。
《菩萨蛮》韦庄
件方式发至zgwxs2018@,文件名必须“学号+姓
名+读书报告 ”。
(一)《诗经》导读 (二)《楚辞》导读 (三)《左传》导读 (四)《战国策》导读 (五)《史记》导读 (六)《世说新语》导读 (七)杜甫诗歌导读
(八)苏轼诗词文导读 (九)辛弃疾词导读 (十)《窦娥冤》导读 (十一)《红楼梦》导读 (十二)鲁迅小说导读 (十三)曹禺戏剧导读
“丁香结”
形象性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代赠》李商隐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 接天流。
——《浣溪沙》李璟
总结:“诗缘情而绮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秦风)
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 史传中的情感表达 •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 • 小说中的情感表达 • 戏曲中的情感表达
思考:
• 有人认为中国文学长于抒情,叙事文学的发展
相对落后,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 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对于今天大多数人的就
业或者职业发展似乎没有直接关系;很多人也 放弃了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你是否认同“文 学已死”的观点?请详述理由。
•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
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
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形象性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形象性
李叔同《握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 笛声残, 夕阳 山外山……
➢ 特点:强调文学的政教功能 ➢ 后果:文学的功利性目的与非功利性本质
的内在矛盾
➢历史价值取代文学价值 ➢政治功能取代审美功能
秦观《法律》(节选)
• 惟其纯用诗书,故三代享国安荣而历年长久;惟其纯用法律,
故秦危辱而亟绝;惟其诗书法律杂举而并用,迭相本末,递 为名实,故汉唐之有天下,虽号长久,而安荣之日少,危辱 之日多,仅免亟絶而已。盖诗书者,所以崇德其事皆孝弟忠 信,人之所欲者也。而安荣长久,人之所欲者也。而法律所 以制奸,其事皆鞭笞斩艾,人之所恶,欲以报所恶之雠者也。 以所恶之术,报所恶之雠,亦其理之然哉?贾生曰:“今或 言礼谊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商、周、 秦事以观之也?”呜呼!若贾生者可谓知治体矣。
作业2:读书报告1篇
• 要求:
– 对课程涉及的经典选择1部进行阅读,撰写800字以上读书报告。 – 读书报告必须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和出版时间。 – 读书报告必须包括但不限于:
• 本书的主要内容 • 本书在文学上的创新和文学价值 • 我的收获或我的理解
• 上交时间和形式:第16周(12月30日)以前电子版以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