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防腐

合集下载

24小时尿标本采集标准程序

24小时尿标本采集标准程序

24小时尿样本采集标准程序*注意:尿液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一经排出就会发生某些化学变化。

因而在24小时尿样收集过程中,为了抑制细菌生长,必须在尿液中加入防腐剂(推荐使用麝香草酚,有效剂量为100mg/dl尿)或置于4℃冰箱中冷藏。

1、病人排空膀胱,弃去此尿液。

以此作为24小时尿液采样计时的开始;2、收集此后24小时内的所有尿液。

使用清洁带盖大口容器(容量为3000-5000ml),尿液需冷藏或加入防腐剂;3、在24小时时,最后一次排空膀胱,收集尿液,采样结束;4、此期间内抽取血液样本一次,送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浓度;5、测量24小时总尿量;6、将24尿液全部送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浓度。

*如患者每日排尿≥3次,收集24小时尿液即可;如患者每日排尿<3次,要求收集48小时标本。

24小时透出液样本采集标准程序1、病人引流出腹透液,弃去。

以此作为24小时透出液采样计时的开始;2、收集此后24小时内的所有透出液。

透出液无需冷藏或加入防腐剂;3、此期间内抽取血液样本一次,送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浓度;4、将所有24小时透出液充分搅拌混匀;5、测量24小时透出液总量并留取10 ml作为样本;6、将样本送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浓度。

*因存在葡萄糖的干扰,对透析液肌酐浓度的监测必须进行校正。

校正肌酐(mg/dl)=肌酐(mg/dl)–[葡萄糖(mg/dl)×校正因子**]。

**实验室可从2.5%新鲜腹透液袋中抽取透析液,测定其肌酐(假阳性)及糖的浓度,以计算肌酐校正因子。

每个实验室最好有自己的校正因子。

美国密苏里大学使用的校正因子为0.5。

肌酐校正因子=肌酐测定值糖测定值*PET标准程序1、2、3、做PET的前夜行标准CAPD换液,腹透液留腹8-12小时;次晨,病人取坐位,进行腹透液引流20分钟,并测量其总量;病人改仰卧位,在10分钟内灌入2L2.5%腹透液。

每灌入400ml液体时,让病人左右翻转体位;4、5、a.b.c.d.6、7、a.b.c.d.e.灌注完毕时记录准确时间,作为留腹“0小时”;透析液留腹0小时和2小时时:从腹腔放出200ml透析液至空透析液袋内,上下倒转2-3次,以充分混匀标本;使用无菌技术,从加药口抽取10 ml透析液;将剩余的190ml液体重新灌入腹腔内;将10ml样本注入试管内,做好标注。

临检三基考试1

临检三基考试1

1.关于粪便隐血试验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分解Hb造成假阴性B.服用铁剂可致假阳性C.服用维生素C可致假阴性D.无需注意H2O2的浓度E.用乙醚醋酸抽提可提高灵敏度2.不会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A.流感B.非白血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E.系统性红斑狼疮3.关于血沉测定对温度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A.室温下2小时内必须完成测定B.放置4℃可延长至6小时完成测定C.测定时最好是18~25℃D.室温下测定的结果可直接报告E.37℃测定的结果需校正后报告4.关于尿液标本防腐的叙述,错误的是A.冷藏可以防腐B.麝香草酚对结核杆菌的保存较佳C.5-羟色胺测定常使用冰乙酸防腐D.尿糖、尿蛋白测定推荐使用甲苯E.测定尿17-酮推荐使用福尔马林5.关于ABO血型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细胞悬液浓度过高会导致定型错误B.标准血清效价太低会导致定型错误C.溶血与红细胞凝集意义相同D.最适温度为37℃E.正反定型一致才可发报告6.患者,男,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细菌学检查最适宜的尿标本是A.随机尿B.清洁中段尿C.24小时尿D.晨尿E.尿道口拭子7.当MPV↑,PLT↓时,可能的原因是A.外周血中血小板破坏过多B.骨髓生成血小板受抑制C.严重感染伴败血症D.化疗后E.再生障碍性贫血8.不是肿胀性退变细胞的形态特点有A.胞体肿胀B.胞质内有液化空泡C.核染色质颗粒模糊不清D.剩下浅蓝色肿胀的裸核E.细胞核染色质致密着深蓝色9.关于血沉测定对标本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A.必须避免脂血B.抗凝比例要准确C.抗凝剂浓度必须准确D.抽血应在30秒内完成E.血液轻度凝固不会影响血沉结果10.多形性癌细胞多为A.分化差的腺癌B.分化较好的腺癌C.分化差的鳞癌D.分化较好的鳞癌E.未分化癌11.要中和B型人血清中的天然抗体,最好加哪一种唾液A.B型分泌型唾液B.A型分泌型唾液C.O型分泌型唾液D.AB型分泌型唾液E.任何分泌型人的唾液12.尿液微量清蛋白检测常用方法是A.磺基水杨酸法B.加热乙酸法C.免疫学方法D.化学试带法E.层析法13.精子形态学检查,要求精子数达到A.50个B.80个C.100个D.150个E.200个14.男,55岁,长期吸烟。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14) 标本、试剂、量器常识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14) 标本、试剂、量器常识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14)标本、试剂、量器常识一、标本的采集器常识(一)血液标本的采集1.采血部位(1)静脉采血法:最常从肘静脉取血,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不能过长,最好不超过半分钟,避免充血和血液中水分外渗,血中蛋白质等大分子浓度增加。

见回血后,只能向外抽,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注入空气,形成气栓而造成严重后果。

正在进行静脉输液时,不宜在三通管或同侧静脉采集标本。

(2)毛细血管采血法:如果使用标本量很少,也可毛细血管采血,但要注意毛细血管血与静脉血参考范围有可能不同。

(3)动脉采血法:采血部位多选择桡动脉、肱动脉和股动脉。

在摸到明显搏动处,按常规消毒,以左手固定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成60°角或角度再大一些刺入,刺入动脉后血液自动涌入注射器。

2.取血器材:现多用一次性注射器与试管,可防止院内感染和有利于废物的处理。

3.防止溶血:造成溶血的因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淤血时间过长;穿刺不顺利损伤组织过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而直接打人试管;血加入抗凝管后剧烈振荡混匀等。

溶血外观的标本应在报告单上注明。

4.抗凝剂:凡需用全血或血浆做检验时,要选用适当的抗凝剂,最常用的抗凝剂有枸橼酸盐、EDTA盐、草酸盐和肝素。

5.标本送检:血液标本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检验者必须适当处理方可保存,短时间保存,可放于4~6℃冰箱内,但切勿冰冻,否则会溶血。

欲保存较长时间则应分离出血浆或血清。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略)1.尿液标本的收集尿液生物化学检验多用24h尿。

收集的方法是:第一天将尿排尽弃去,并记录排尿时间,从计时开始,以后排出的尿液均收集到洁净有盖容器内,直至第二天同一时间止。

2.尿液标本的防腐防腐剂应在收集第一次尿时同时加入。

常用的防腐剂见后。

3.尿液标本的接收尿液标本收集后应立即送检,检验人员接到标本后,应将尿液充分摇匀,精确量其总量(精确到毫升)并记录,不能及时检验者,应将留取的尿液保存于4~6℃冰箱中待检。

临床实验室标本保存要求标准

临床实验室标本保存要求标准

临床实验室标本保存要求标准一、血液标本。

1. 全血标本。

- 短期保存(一般1 - 2天)- 应保存在4℃冰箱中。

例如血常规检测的EDTA抗凝全血标本,在这个温度下可以维持细胞形态和成分相对稳定,防止血液变质和微生物生长。

- 长期保存(数周 - 数月)- 可保存在 - 20℃或更低温度(如 - 80℃)的低温冰箱中。

如果是用于基因检测的全血标本,需要加入特殊的保护剂(如RNA保护剂等)后再进行低温保存,以保证核酸的完整性。

2. 血清标本。

- 短期保存(1 - 7天)- 4℃冰箱保存。

如生化检验(肝功能、肾功能等)的血清标本,在这个温度下,大多数酶类、蛋白质、电解质等成分相对稳定。

- 长期保存(数月 - 年)- - 20℃或 - 80℃保存。

对于一些特殊的血清学检测项目,如自身抗体检测,长期保存的血清标本可用于后续的复查或进一步研究。

在冷冻保存前,应将血清分装成小份,避免反复冻融,因为反复冻融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酶活性丧失等问题。

3. 血浆标本。

- 短期保存(1 - 2天)- 4℃冰箱保存。

像凝血功能检测的血浆标本,在4℃时凝血因子等成分能保持一定的活性。

- 长期保存(数周 - 数月)- - 20℃或 - 80℃保存。

对于一些血浆中的特殊成分检测,如血浆蛋白组学研究相关的标本,需要在低温下长期保存,同样要注意分装以防止反复冻融。

二、尿液标本。

1. 常规尿液标本。

- 短期保存(数小时 - 1天)- 一般保存在2 - 8℃冰箱中。

如果是用于尿液常规检查(如尿比重、酸碱度、尿蛋白、尿糖等检测)的标本,这个温度可以减缓尿液中成分的分解和微生物生长。

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可在尿液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如甲苯,每100ml尿液加0.5ml 甲苯),甲苯可在尿液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尿液与空气接触,从而减少细菌繁殖和化学成分的改变。

- 长期保存(数天 - 周,特殊情况)- - 20℃保存。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保存尿液标本进行特殊成分分析(如尿微量蛋白检测等)的情况,可将尿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保护剂(如蛋白酶抑制剂等,根据检测项目而定)后冷冻保存。

影响尿液储存稳定性的常见因素

影响尿液储存稳定性的常见因素

影响尿液储存稳定性的常见因素罗伊, 王从容摘要关键词: 尿液; 存储; 稳定性Show Figures 尿液检验因其获取简便、收集无创和可提供大量生理变化发展进程的信息, 被临床广泛运用。

尿液中存在许多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包括代谢物质、细胞、蛋白、核酸等。

这些生物标记物在检测药品的安全性、监测急慢性肾脏疾病和其他泌尿道的生理情况上具有突出的作用。

为了发现新的生物标记物以及分析这些生物标记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除了依靠高精密的现代化仪器和技术(蛋白组学、多肽组学、脂质组学、代谢组学),高质量的样本更是必不可少。

因此, 建立高质量的尿液标本保存体系是开展代谢性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然而, 温度、酸碱度等许多因素对尿液中的生物标记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主要综述了外界因素对尿液检测指标的影响情况及环境因素对尿液代谢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影响情况。

一、未添加防腐剂情况下的尿液存储稳定性有报道[1]指出, 通常情况下, 尿液的存储不应当添加任何防腐剂。

大量关于尿液中生物标记物存储稳定性的研究报道都对无防腐剂添加的尿液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 各种尿液检测指标的稳定性有所差异。

临床常见的尿液检测指标有尿肌酐(creatinine, Cr) 、尿酸(uric acid, UA) 、白蛋白(albumin, Alb) 、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 、尿钾(K+)等。

大量文献聚焦于对尿Cr、Alb存储稳定性的研究。

尿Cr是临床重要检测指标。

Cr存储的稳定性较好, 在4 ℃或25 ℃环境下, 将Cr存放30 d, 仍能保持稳定, 在55℃环境下2 d内能保持稳定[2]。

但Cr存储的稳定性会受到pH值变化的影响。

当pH值在0.5~7范围内时, 室温或是4 ℃条件下存放尿液1周, Cr量都没有显著变化;当pH=10时, 无论是室温或是4 ℃条件下, Cr值都有降低[3]。

公共营养师三级操作技能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公共营养师三级操作技能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公共营养师三级操作技能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1/1)简答题第1题怎样收集和保存24h尿液?所用的防腐剂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1)24h尿液的收集①在收集容器上贴上标签,写上被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

②要求被检者清晨8时排空小便但不收集,收集此后至第二天清晨8时的所有尿液。

包括排大便时排出的尿液也必须收集。

③盛装尿液的容器需放置在温度为4℃的冰箱保存。

24h内每次收集在收集瓶或尿杯中的尿液需要及时倒进盛装尿液的容器中。

④收集完24h尿液后,测量总体积,并将尿液混匀。

⑤取出约60mL于棕色瓶内并在送检单上写明总尿量,从速送检。

(2)尿液的保存收集24h尿液样品时,需及时将尿液保存在温度为4℃的冰箱中,无冰箱且气温高时需加入防腐剂。

不管采取何种措施进行保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快送检。

①冷藏。

放置在4℃冰箱保存。

②加防腐剂。

每升尿中加入5mL福尔马林,或5~10mL甲苯,或10mL浓盐酸,或0.5~1g 麝香草酚(根据检验目的只加入一种即可),混匀后室温保存或放入冰箱中冷藏。

(3)所用的防腐剂加入化学防腐剂的作用是抑制细菌生长和维持酸性,有不少化学防腐剂可用来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有些防腐剂可能对检验结果有影响,要选择合适的防腐剂。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福尔马林。

40%(v/V)或37%(w/W)的甲醛溶液,每升尿中加入5mL。

②甲苯。

每升尿中加5~10mL。

③麝香草酚。

每升尿中小于1g。

④浓盐酸。

一些物质的定量检测,加酸降低尿液pH值是最好的保存法。

每升尿中加入10mL 浓盐酸,可用于尿中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儿茶酚胺、肌酐、羟脯氨酸、尿钙、尿素、氨、总氮量等的定量测定。

⑤碳酸钠。

尿中卟啉测定的特殊保存剂。

⑥氯仿。

尿液加少量氯仿,防腐效果比甲苯好,但能干扰尿糖测定,需煮沸驱除氯仿后才能作尿糖检测。

⑦混合防腐剂。

称取磷酸二氢钾10.0g、苯甲酸钠5.0g、苯甲酸0.5 g、乌洛托品5.0g、碳酸氢钠1.0g、氧化汞0.1g,研细混匀,即为混合防腐剂。

XX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

XX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

XX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根底》试题及答案1、尿儿茶酚胺测定常用的防腐剂是( )。

A、甲苯B、麝香草酚C、甲醛D、浓盐酸E、冰乙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浓盐酸用作定量测定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Ca2+等标本防腐。

2、引起加热乙酸法蛋白质定性假阳性结果的防腐剂是( )。

A、甲苯B、麝香草酚C、甲醛D、盐酸E、冰乙酸【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麝香草酚用量过多时,可使尿蛋白加热乙酸法呈假阳性反响,干扰尿胆色素检出。

3、关于尿液标本防腐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冷藏可以防腐B、麝香草酚对结核杆菌的保存较佳C、5-羟色胺测定常使用冰乙酸防腐D、尿糖、尿蛋白测定推荐使用甲苯E、测定尿17-酮推荐使用甲醛溶液【正确答案】:E4、冷藏保存尿液的时间不应超过( )。

A、24hB、12hC、6hD、3hE、1h【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冷藏保存尿液的时间不应超过6小时。

5、冷藏保存尿液,要求温度控制在( )。

A、6~18℃B、4~12℃C、2~8℃D、0~4℃E、-2~-8℃【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冷藏保存尿液多保存在2~8℃冰箱内,或保存于冰浴中。

6、原尿中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成分是( )。

A、葡萄糖B、肌酐C、氨基酸D、小分子蛋白质E、K+【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近曲小管,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大局部水等被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而肌酐那么几乎不被重吸收而随尿排出体外。

7、正常情况下,原尿与血浆含量不同的成分是( )。

A、钠的含量B、蛋白质的含量C、葡萄糖的含量D、尿素的含量E、钾的含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尿除了无血细胞及含极少蛋白质外,其他物质如葡萄糖、氯化物、无机磷酸盐、尿素、肌酐和尿酸等的浓度,渗透压及酸碱度几乎与血浆相同。

8、关于肾小球屏障作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孔径屏障指滤过膜的孔径大小、构造与功能的完整性B、电荷屏障指滤过膜的内皮细胞层与上皮细胞层带负电荷的构造C、基膜细胞间缝隙为直径50~100nmD、基膜是滤过膜的中间层,由非细胞性的水合凝胶构成E、基膜是滤过膜的主要孔径屏障【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肾小球滤过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为直径50~100nm,称为细胞屏障。

尿液检查(分析)URINALYSIS

尿液检查(分析)URINALYSIS

尿液检查(分析)URINALYSIS尿液检查(分析)URINALYSIS泌尿系统是人体重要排泄系统,机体的代谢产物和电解质以及某些有毒物质大部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液是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泄及重吸收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的成分及性状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也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

尿液检验是评估肾脏疾病最常用的不可取代的首选检验。

一、尿液(urine)检查的目的1、泌尿系统疾患的诊断和疗效观察2、其它系统疾病的的诊断3、用药监护4、职业病的辅助诊断5、健康的评估尿液一般检验内容:物理学检验:尿量、气味、颜色、透明度、比重测定等。

化学检验:酸碱度(PH)、蛋白、葡萄糖、酮体、血红蛋白、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潜血或红细胞、白细胞、维生素C。

尿沉渣(显微镜)检验: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管型(细胞管型、透明管型等)结晶(草酸钙、磺胺、胆固醇结晶)二、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urine specimen)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正确的收集标本u 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一)、尿液标本的种类Kinds of urine specimen)1、随机尿:2、清晨空腹尿:3、餐后尿:4、定时尿:5、特殊体位尿:(二)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Comments of specimen collection)1、所用容器清洁、干燥、一次性使用。

2、婴幼儿留尿应防止粪便(feces)混入。

3、女性应留取中段尿,防止阴道分泌物(vaginal discharge)混入。

月经期禁止留尿。

4、男性应避免精液(sperm)、前列腺液(prostatic ecretion)混入尿中。

5、细菌学检查标本应注意无菌留尿,收集于无菌容器中。

6、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

(三)、尿液的保存与防腐(Storage and antisepsis of urine)1、冷藏:2、加入化学防腐剂(antiseptic reagent):常用的防腐剂有:甲苯、甲醛、盐酸麝香草酚、冰乙酸等u 尿液的理学检查(Urine Physical Examination)一、尿量(Urine volume)成人尿量为1000-2000ml/24h,平均为1500ml/24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