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论文《民航与高铁》

合集下载

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博弈及其空间效应以京沪高铁为例

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博弈及其空间效应以京沪高铁为例

机理分析1、城市规划1、城市规划高铁的建设对城市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高铁的带动下,城市间的经济 得以加强,城市群的发展也更加迅速。这要求城市规划在考虑地域特色的同时, 也要注重城市间的协调发展,以充分发挥高铁带来的优势。
2、交通建设
2、交通建设
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对交通网络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铁的出现弥 补了传统交通方式的不足,使得长距离的旅游交通变得更加便捷。同时,高铁的 建设也推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参考内容
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 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
引言
引言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中国京沪高铁作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之一, 对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中国京沪高铁对区域 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期为未来高铁沿线旅游流的发展提供理论 支持和实践指导。
结论
然而,已有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深 化高铁与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拓展不同类型高铁对区域旅游流 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加强高铁网络与旅游流空间结构的耦合研究等。
引言
引言
中国京沪高铁是一条连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的高速铁路,全长约1318公里, 是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线路之一。它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交通状况,加 强了城市间的经济,也深刻地影响了区域旅游流的空间结构。本次演示将以中国 京沪高铁为例,探讨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
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博弈及其空间效应:以京沪高铁为例
自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以来,这条连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的高速铁路已经 成为中国铁路的一张名片。京沪高铁以其高速度、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特点,改 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并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从民航和高铁之争谈民航发展

从民航和高铁之争谈民航发展

目录目录1.引言 (4)2.高铁和民航经济特性分析 (4)2.1快捷性 (4)2.2舒适性 (5)2.3安全性 (5)2.4时间价值 (5)2.5空间延伸 (5)3.全国高铁和机场分布现状 (6)3.1高铁运输网络——“四纵四横” (6)3.3 机场布局 (7)4.高铁对民航事业的影响分析 (8)4.1城市集群效应 (8)4.2短途航班困境 (8)4.3近年来高铁冲击民航事业实例分析 (8)5.民航面对高铁快速发展的应对措施 (9)5.1加大支线航空建设 (9)5.2提高国际地位 (9)5.3推广廉价航空 (9)5.4民航路线准确定位 (10)5.5改善空管机制,提高航班正点率 (10)5.6空铁联运,合作共赢 (10)5.6相互制衡,共同提高 (11)7总结 (11)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从民航和高铁之争谈民航发展xxx学院,(比如)江苏南京摘要:金融危机以来,遭受重大打击的民航企业不断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十分重要的一环。

但是近几年我国高铁事业得到了惊人的发展,民航企业再一次遭受到了冲击。

民航和高铁都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战略性行业,在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方面不可或缺。

但是高铁和民航逐渐激烈的竞争,开始导致交通发展局部化。

特别是民航企业作为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高铁的不断冲击之下,面领着严峻的考验。

本文从高铁和民航经济特性出发,并且分析我国目前的高铁和机场分布,系统的阐述了高铁对民航的影响。

最后通过分析得出民航企业在高铁夹击下困境,积极寻求解决措施。

关键词:民航;高铁;竞争;发展Talking about Civil Avi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ivil Aviation and High - speed RailXXXSchool of ,xuexiao,Nanjing,ChinaAbstract: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suffered a major blow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now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Bu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high-speed rail business has been amazing development,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once again suffered a shock. Civil aviation and high-speed rail are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the strategic industry,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indispensable. But the high-speed rail and civil aviation gradually fierce competition, began to lead to traffic development localization. In particular,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as a traditional way of transport, in the high-speed rail under the constant impact of the face led a severe t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high-speed rail and airport distribution from the high-speed rail and civil aviation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 on civil aviation.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in the high iron attack under the plight, and actively seek solutions.Key words:Civil Aviation; High-speed Railway; Competition; Development1.引言新世纪开始以来,全球经济开始变得紧密相关起来。

从民航和高铁之争谈民航发展

从民航和高铁之争谈民航发展

目录目录1.引言 (4)2.高铁和民航经济特性分析 (4)2.1快捷性 (4)2.2舒适性 (5)2.3安全性 (5)2.4时间价值 (5)2.5空间延伸 (5)3.全国高铁和机场分布现状 (6)3.1高铁运输网络——“四纵四横” (6)3.3 机场布局 (7)4.高铁对民航事业的影响分析 (8)4.1城市集群效应 (8)4.2短途航班困境 (8)4.3近年来高铁冲击民航事业实例分析 (8)5.民航面对高铁快速发展的应对措施 (9)5.1加大支线航空建设 (9)5.2提高国际地位 (9)5.3推广廉价航空 (9)5.4民航路线准确定位 (10)5.5改善空管机制,提高航班正点率 (10)5.6空铁联运,合作共赢 (10)5.6相互制衡,共同提高 (11)7总结 (11)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从民航和高铁之争谈民航发展xxx学院,(比如)江苏南京摘要:金融危机以来,遭受重大打击的民航企业不断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十分重要的一环。

但是近几年我国高铁事业得到了惊人的发展,民航企业再一次遭受到了冲击。

民航和高铁都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战略性行业,在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方面不可或缺。

但是高铁和民航逐渐激烈的竞争,开始导致交通发展局部化。

特别是民航企业作为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高铁的不断冲击之下,面领着严峻的考验。

本文从高铁和民航经济特性出发,并且分析我国目前的高铁和机场分布,系统的阐述了高铁对民航的影响。

最后通过分析得出民航企业在高铁夹击下困境,积极寻求解决措施。

关键词:民航;高铁;竞争;发展Talking about Civil Avi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ivil Aviation and High - speed RailXXXSchool of ,xuexiao,Nanjing,ChinaAbstract: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suffered a major blow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now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Bu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high-speed rail business has been amazing development,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once again suffered a shock. Civil aviation and high-speed rail are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the strategic industry,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indispensable. But the high-speed rail and civil aviation gradually fierce competition, began to lead to traffic development localization. In particular,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as a traditional way of transport, in the high-speed rail under the constant impact of the face led a severe t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high-speed rail and airport distribution from the high-speed rail and civil aviation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 on civil aviation.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in the high iron attack under the plight, and actively seek solutions.Key words:Civil Aviation; High-speed Railway; Competition; Development1.引言新世纪开始以来,全球经济开始变得紧密相关起来。

民航vs高铁

民航vs高铁

民航PK高铁,谁主沉浮?近年来,随着高铁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并且也不断的向民航学习,渐渐的发展成和民航分庭抗礼的趋势,由于高铁的提速,对民航的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这引起了民航的恐慌和不安,并让无数民航人不得不深思如何去发展未来的民航,如何在如此激励的竞争下生存,更好的发展和完善自己……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民航和高铁各自的优势。

对于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安全重于一切,其优势有有三:1.安全性高。

安全问题是在任何领域都是千万次被提及的,民航总局给出的数据,我国的民航重大事故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铁路事故率。

这是选择民航出行最让人放心的,这也是民航的最大优势。

2.务性强。

民航的服务也是其优势所在,空姐更是民航的另一道风景线。

民航拥有多样的售票方式,而且网络售票相当成熟,实名制更是民航的一大法宝。

另外,民航的票价灵活,常年有各类打折票、特价票,如果安排得当,则出行成本低于高铁。

3.负面新闻少。

铁道部爆出受贿丑闻,民航没有;高铁修建爆出安全隐患,民航没有;春运的一票难求,民航没有。

民航的负面新闻少民航的形象在旅客心中要高于铁路。

对于高铁,我总结了其优势有四点:1.价格低。

高铁的低票价是相对于民航来说的,往返于南京武汉的飞机票价要高达700多元,而南京武汉的动车组二等座仅需180元;往返于郑州西安的飞机票价530元,打完折之后的票价最低不低于300元,而高铁二等座仅售240元。

2.速度快。

何为动车组?速度在200公里及以上的列车被称作动车组。

而现在的高铁速度则在250公里/时,最快的则能达到350公里/ 时。

武广间的飞行时间大约1.5小时,而高铁运行时间也不过3小时;郑西间的飞行时间大约在1.5小时,而高铁则在2.5小时左右。

虽然飞机速度更快,但相比高铁来说优势也越来越小。

3.舒适便利。

乘坐高铁进站、安检、候车时间短,而且高铁受特殊天气因素影响少,很少出现晚点、停运等情况。

而民航值机、安检、候机的等待时间较长,还要受天气等各种因素影响造成延误时间,相比较起来总的时间民航并不比高铁少。

探索民航运输和高铁的竞合关系

探索民航运输和高铁的竞合关系

探索民航运输和高铁的竞合关系民航运输一直是交通运输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以及高速铁路设施不断的完善,高铁在整个系统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增大,尤其是在中短途运输市场中,对民航运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本文主要从两种运输方式各自的特点、旅客结构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三个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表明民航运输和高速铁路不仅只存在竞争的关系,还存在着的是相互融合的关系,正确认知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加快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的必要条件。

标签:民航运输;高铁;运输竞争;融合发展一、民航运输和高铁运输的特点民航运输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旅客运输形式,具备了运输速度快,安全舒适的优点,但是它的价格昂贵,受天气影响较大。

而高铁受天气影响较小,在价格和时效性比民航运输更为有优势,而且民航运输和高铁运输在运输市场的范围上是有重叠的,因此竞争也相对激烈,对整个航空运输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这也称之为高铁运输对民航运输的替代效应。

这种替代效应,在高铁进入正常的运行后就会迅速的显现出来。

影响在短期内就会发生,导致部分航线的旅客数量大幅降低,尤其是对中短航线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某条特定的航线永久的取消。

高铁对民航运输的冲击程度受到了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高铁的运行的时间和频次、距离的长短以及经济水平等等。

一般来说,高铁运行短、频次高对民航的冲击作用就越大,反之越小。

如果在特定的两个距离之间,那么对民航的冲击随高铁频次升高而增高,降低而降低。

然后就是社會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旅途长短的影响,往往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高铁对民航运输的冲击较小,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水平越发达,人们的收入水平越高。

尤其是中长运输途径上,在选择交通方式时,更侧重乘坐的舒适性,而降低对价格上要求。

因此,经济的发展越快,高铁对民航运输的冲击作用越小,旅途越长冲击作用越小。

在分析高铁对民航冲击作用的强弱时,不能单单只看一种因素,要对整个航线的所有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

高铁与民航的报告

高铁与民航的报告

高铁与民航的报告一、引言高铁和民航都是现代交通工具中最为重要的两种形式。

高铁以其高速、安全、舒适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乘客的喜爱,而民航则以其快速连接各地的能力成为了国际交流与商务往来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分析高铁与民航在不同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并探讨它们在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二、速度与舒适度高铁和民航在速度和舒适度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

高铁是一种陆上交通工具,以高速行驶在铁路上,能够实现城市之间的快速连接。

高铁列车通常设有舒适的乘客座椅、空调系统和餐车等设施,为乘客提供了良好的乘坐体验。

而民航则依靠航空器以空中飞行的方式,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航程。

尽管乘坐飞机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感,但航空公司通常也会提供舒适的座椅、娱乐系统和餐饮服务,以增加乘客的舒适度。

三、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高铁和民航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监管和检查,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高铁在设计和操作上都考虑了安全因素,例如采用先进的信号系统、紧急制动系统和防撞装置等。

民航也通过多层次的安全措施、机场安全检查和机组人员的专业培训来确保飞行的安全。

由于其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定,高铁和民航都被认为是可靠的交通方式。

四、环境影响高铁和民航在环境影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铁是一种电力驱动的交通工具,相对于燃烧化石燃料的机动车辆来说,其对环境的污染更小。

同时,高铁的运行也不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也较小。

而民航使用的飞机燃料是化石燃料,其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然而,尽管民航的环境影响较高,其运输能力和跨国连接的能力也为国际交流与贸易提供了重要的便利。

五、未来发展高铁和民航在未来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铁的速度和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新的高铁线路也将不断建设,使得高铁网络更加完善。

高铁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也将得到应用,提升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民航方面,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突破,飞机的燃料效率将得到提高,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民航与高铁既可以错位发展亦能够互补双赢

民航与高铁既可以错位发展亦能够互补双赢

民航与高铁既可以错位发展亦能够互补双赢2010-11-03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标签: 铁路民航错位发展高速时速专题导航高铁时代,如何“让物流飞”?物流企业一方面是面对汽油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高铁不断提速。

高铁作为新的一种运输方式,高铁物流运输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中国一系列物流供应链条也都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而改变,选择高速铁路运输或将成为中国现代物流企业新的选择。

那么,我国的高铁建设[详细]摘要:中国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沪杭高铁试运行杭州至上海途中,最高时速达到416.6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2010年11月)中国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沪杭高铁试运行杭州至上海途中,最高时速达到416.6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2008年8月1日,连通中国北京和天津的“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该铁路全长120公里,列车运行时间为30分钟,时速350公里。

“京津城际”,被中国媒体誉为中国首条国际一流高速铁路。

2009年12月26日,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京广高铁核心段——武广高铁开通运营。

铁道部预计,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

我国铁路正处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但在投融资方面仍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粗放式扩张、债务风险日显等问题。

债务风险的核心是偿还到期债务的现金能力,随着债务规模扩大和新建项目的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债务将进入还本付息阶段,铁路行业的债务风险将日益显现。

据估计,2008年到2012年,铁道部能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权益性资金约为4200亿元,也就是还需要新举债约1.85万亿元,加上已有的负债,预计到2012年在建项目完成时铁道部负债总规模将接近2.5万亿元。

铁路大部分是靠贷款修建的,自然要算经济账。

武广高铁立项时,计划30年-35年收回投资成本,但按照目前的上座率恐怕难以实现。

高铁对航空业的挑战

高铁对航空业的挑战

高铁对航空业的挑战高铁的快速发展对航空业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下是一篇关于高铁对航空业挑战的作文。

---**高铁对航空业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铁技术日益成熟,其高速、便捷、舒适的优势逐渐显现,对传统航空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铁以其较低的成本、较少的延误和更为环保的出行方式,赢得了越来越多旅客的青睐。

首先,高铁的准时性是其对航空业的一大挑战。

飞机受天气、空中交通管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高铁则相对稳定,几乎不受这些因素的干扰。

这使得高铁在短途旅行中尤为受欢迎,许多原本选择飞机的旅客转而选择高铁。

其次,高铁的舒适度和便捷性也是其吸引旅客的重要因素。

高铁站通常位于城市中心,与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紧密相连,方便旅客快速转乘。

而机场通常位于城市边缘,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成本前往。

此外,高铁的座位宽敞,旅途中可以自由活动,相比飞机的狭小空间,更受旅客喜爱。

再者,高铁的环保特性也是其对航空业的一大优势。

高铁的能耗远低于飞机,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然而,高铁并非没有局限性。

对于长途旅行,飞机的速度优势仍然无法被高铁取代。

此外,航空业也在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以应对高铁的挑战。

总之,高铁的发展对航空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航空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同时,高铁和航空可以形成互补,共同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推动交通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这篇作文简要分析了高铁对航空业的挑战,并提出了航空业应对策略,同时也指出了高铁的局限性和航空业的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航与高铁竞争之我见xxxx国际机场xxx公司xxx摘要:自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以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008年8月1日,连通中国和的“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该铁路全长120公里,列车运行时间为30分钟,时速350公里。

“京津城际”,被中国媒体誉为中国首条国际一流高速铁路。

2009年12月26日,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京广高铁核心段——武广高铁开通运营。

铁道部预计,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

关键词:开发支线管理模式创新西部大开发随着《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各地纷纷兴起高铁投资热潮。

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贯穿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

这意味着我国已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近年来,高铁建设与其速度一样迅猛。

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新建高铁营运里程已达5149公里,加上既有线提速,截至2011年年初,中国的高铁营运里程已达8358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已跃居世界第一。

然而随着这些可喜可贺成就逐渐走入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有着一些不好的消息不断传入我们的耳朵……两则关于高铁民航竞争的新闻颇为引人关注。

一是受西高铁冲击,从2010年3月25日起“―”航线所有航班全部停飞。

二是从2010年4月13日起,运营仅两个月的―动车宣告停运。

运输市场上高铁、民航重新定位问题,值得业界思考。

不同交通工具的定位问题,自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后凸显出来。

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铁,以安全、正点、交通接驳便利等优势,挑战传统的民航市场。

除了停飞的西航线,曾经红火了19年的成渝航线也于2009年11月16日停飞。

与此同时,、、、等地航线,均因动车组开通致航线客座率骤减。

耐人寻味的是,为了抢夺客源,国中短程城际航线以打折降价来回应高铁,最近迫使―、―等动车组停运,就是民航反击铁路的成功案例。

有人预言,运营距离在500公里以,将是高铁的地盘,航空公司如果没有优惠的价格和保持一定的航班密度,目前运营的大多数航线将被迫取消。

而在800公里的运营里程,高铁将会分流民航市场20%至30%的客流;1000到1200公里,高铁将瓜分15%到20%的民航客流。

因此,如果民航、铁路不重新定位,有关方面不进行合理规划的话,抢夺客源的背后,不仅是企业的亏损,也将造成国家投资和交通资源的极大浪费。

从世界围看,高铁对传统铁路、航空市场的影响,依然是个新课题。

毫无疑义的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它们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协调与合作。

但目前的问题是,为了争夺高端客源,我国航线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高铁也在这些城市布点,使总体上本来就比较紧的运输资源,更加“冷热不均”。

从长远看,运输市场上民航与铁路竞争格局的调整,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布局,加强行业规划的协调性和一体化,避免各唱各的调、各拉各的套,尽可能避免恶性竞争。

关于中国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铁道部原部长志军向人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景:“今后乘高速列车从出发,一小时能到达、、、、、等城市,二小时就能到达、、、等城市,三小时能到达、、、、呼和浩特、等城市,四小时能到达、、、、等城市。

除乌鲁木齐、等个别城市外,到全国省会城市都将在八小时以。

到2020年,我国铁路将基本实现现代化,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将达到1.8万公里,我国主要城市密集地区将建成城际铁路网,运输能力总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愿望将真正变成现实”。

高速铁路发展无疑给航空业带来冲击。

中国人用短短的5年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高速铁路发展历程,的确令人兴奋和自豪。

高速铁路的建设可以拉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百姓出行带来更多的方便。

然而,对于航空运输行业来讲,高速铁路却具有极强的替代性,其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巴黎高速铁路启用后曾抢走了航空市场20%的客流,欧洲情况如此,日本、我国的省情况亦是如此。

根据英国综合运输委员会2004年的一项调查分析:旅程在150公里以,由于高速铁路车站一般较偏远,高速火车与普通火车相比并不具特别的优势;旅程在150-370公里,普通火车有可能比飞机还要便捷,高速火车显露出优势;旅程在370-800公里,高速火车具有绝对的优势;只有旅程超过了800公里,飞机才可显露出快速、便捷的优越性。

虽然上述分析基于的是欧洲目前的市场环境和运输条件,但从中不难发现,对于旅行距离在800公里以的干线客运市场,高速铁路对航空客运构成严重的威胁。

西班牙的马德里至巴塞罗那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空中航线之一。

然而,自2008年2月两地间开通高速火车以后,航空客运量剧减,迫使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将两地间的航班量缩减了21.6%。

既便如此,该航线的客座率仍难以令人满意。

仅2008年一年,欧洲地区受高速铁路影响而停航的航线达37条之多,其中800公里以的航线受影响最大。

高速铁路对传统航空运输市场的侵蚀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客观存在的,自全国各地陆续开通“动车组”以来,高速铁路与民航抢夺市场的报道一直不绝于媒体和报章。

有专家分析,随着铁路运营的提速,我国铁路客运的平均运程将由目前的530公里提高到750公里,民航部分客运市场,特别是支线市场将逐步为高速铁路的运输优势行程所覆盖,民航相应的市场份额将难免被铁路进一步侵蚀。

更有媒体记者悲观地认为,“高速铁路来势汹汹,支线航空运输或将成鸡肋”。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民航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面对高铁,民航航空公司现在绞尽脑汁的是,如何竞争?我认为应该:一、开发支线(旅游)线路。

地区的实践证明,航空公司开通空中快线,仍有可能被挤出市场。

南航分公司总经理建华曾接受CBN采访时表示,他们还将与机构组织合作,比如与旅行社合作,开展旅游线路及其产品。

南航另一位不愿意透露的领导表示:“最关键的是,我们早已经下海了,他们(铁路)还在岸上,体制比较死。

”他举例说,铁路的运价是由发改委来定的,轻易不会改变,而航空公司的运价是可以随时调整,幅度还可以比较大;再比如,铁路对车次的调整需要铁道部或者铁路局调度,而航空公司对航班的调整只要自己来定就行了。

业界人士认为,尽管高铁的运行对航空运输带来较大竞争压力,但未来两者仍存在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从长远来看,高铁在某种程度上将成为航空服务的一种延伸,高铁时代的到来对民航来说其实是一个机会。

高铁带来的巨大人流物流,一方面可为民航输送更多客源,实现空地对接;另一方面可以和民航优势互补,共同把蛋糕做大。

高铁开通后,往返于、两个城市的人流量会随之增加。

随着两地经济往来的密切和加深,运输市场也会随之扩大。

所以高铁的开通并不只是分流客源,而是使整个市场做得更大。

二、运营管理模式要有创新高铁倒逼航空公司管理模式创新,面对高铁的竞争,有关航空公司已开始重新审视并主动调整自身的航线网络布局、运行方式和营销策略,在成本和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一是在航线结构上力推快线,为旅客提供“公交式”便捷航空服务。

二是在服务上推出网上值机、手机值机等便捷的电子手段,实现快速登机。

三是适时推出极具地方特色的精美餐食。

四是以春秋航空为代表的廉价航空白菜价位机票的推出,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春秋航空计划要在今年推出200万99元机票,试想当机票价格低于高铁票价,有谁还会乘坐高铁呢?其实航空与高铁都是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各自优势不同,存在互补关系。

高铁的运行,一方面可为航空公司输送更多的客源,实现空地对接,另一方面又促进各自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旅客,让旅客得到实惠。

与高铁开展互赢合作,中国南方航空股份已有成功的先例。

去年6月29日,南航在巴黎与欧洲铁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发出“空铁联运通票”,使南航的航线网络与欧铁线路网络进行衔接,实现了双方客户资源共享和市场效应叠加,每年为南航创造逾千万的经济效益。

随着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民航机票价格优惠政策和支线航空的不断完善,民航客运平民化的趋势将很快到来,届时,国民航客运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增加,高铁客运市场将进一步萎缩。

三、开发西部支线航空比高速铁路更有作为2009年10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式上讲话时表示,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这早已成为了人们的一个共识。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东西区域经济水平发展悬殊较大,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高速铁路在东部地区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才是刺激当地经济发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交通方式。

因此,未来高速铁路对于航空运输所带来的冲击将主要体现在我国东南部的一些干线市场上,西部支线市场仍将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支线航空不仅可以促进和带动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吸引投资者,助推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改善民生,缓解当地居民出行难的矛盾。

民航总局在《关于促进支线航空运输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支线航空运输是航空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航空运输整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后劲。

同时,发展支线航空运输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红色旅游发展,以及航空运输服务围的扩大。

据报道,的地区到有820多公里,路上要翻越巴彦喀拉等3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其中有近一半路程在海拔4000米以上,就是最好的越野车单程也要行驶14个小时左右,长途班车更是要走近20个小时,交通极不便利。

而一旦大雪封山,这一地区更是与外界完全隔绝,每逢雪灾则不得不需要空军空投来解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

最近几年,在从到的这条公路上,因交通事故罹难的县以上领导干部就达30多人。

今年8月机场通航以后,短短两个月,支线航空对地方经济的正面影响已经初露端倪。

以旅游为例,8月通航一个月,来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就比去年增长了121%和133%。

而且,坐飞机来的客人不仅仅是旅游观光者,其中还有不少是从东南沿海来考察投资的客商。

修建3公里的跑道可以将一个偏远的地区与世界相连,而修建3公里高速铁路却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显然,要改变像这样人口稀少的老少边穷地区的交通状况,发展支线航空是最经济也最便捷的选择。

四、民航与高铁要寻求合作而非恶性竞争民航和高铁,完全可以:竞合发展双赢互利。

高铁和民航的博弈,说到底都是巨大的资金投入和维护的高昂代价的竞争。

黎雪荣分析说,从长远来看,航空和高铁是“竞”与“合”的关系,必须通过“产业调整达到合理”。

航空业正通过自身并购重组增加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