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白象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说明书

白象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说明书

白象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说明书
产品简介
白象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一款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设备,采用先进的等离子技术,能够在低温条件下有效灭菌各类医疗器械,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可靠性。

该设备操作简便,灭菌效果显著,是医疗机构必备的设备之一。

使用方法
1.将待灭菌的医疗器械放入灭菌器内,注意不要超过指定的灭菌器容量。

2.启动灭菌器电源,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设置正确的等离子灭菌参数。

3.等待设备完成灭菌过程,根据设备指示灯显示的状态确定灭菌是否完
成。

4.在确保器械完全消毒和冷却后,可以取出器械使用。

注意事项
•请勿在设备未完全停止工作前打开设备门。

•灭菌过程中,设备会产生高温,请避免直接接触设备表面,以免烫伤。

•严格按照设备手册上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灭菌失败。

•灭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停止操作并联系售后服务。

清洁和维护
1.每次使用后,请将设备内部和外部进行清洁和消毒。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如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请及时联系售后服务进行维修处理。

保养与保修
1.本产品享有一年质保服务,保修期内如出现非人为损坏问题,可免费
维修。

2.保修期外的产品维修将收取一定的维修费用,具体费用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

3.为了延长产品寿命,请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和保养产品。

以上就是关于白象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详细说明书,请用户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操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有效灭菌效果。

如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的售后服务部门。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的使用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的使用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的使用
一、工作原理 二、操作步骤(开机、关机、更换打印纸等) 三、生物指示剂的操作过程 四、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常规故障显示
一、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是通过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进行灭菌,消毒过 程中通过特定方式使医疗器械和手术器械上的多种微生物 失去活性,从而达到灭菌目的。
二:操作流程:


五:注意事项

加装灭菌剂,必须佩戴乳胶手套和口罩; 被灭菌器械,必须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 程序未结束造成循环取消,必须重新进行打包处理,所 有配套用品需重新更换; 修理或调试灭菌器,须由厂家专业的人员;

六:监测

生物检测方法 1.新安装的设备前一个月须每次都用生物指示剂进行灭菌 效果监测。一个月后,每周均应用生物指示剂进行。灭菌 物品含移物等,应每锅放生物指示剂进行检测; 2检测时将生物指示剂用无纺布或特卫强包装袋包装好, 放入机器下层的后部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完毕。内含的安 瓿,与一支对照管一起放于56℃±1℃培养箱内培养,48h 后,阅读培养结果; 3培养后,指示管不变色,表示灭菌通过;培养后,指示 管变色表示未通过,备说明书查明原因或与售后联系)
七:常规故障显示
显示故障名称 ERR-00、ERR-63ERR-43ERR23ERR-13 ERR-01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充气装置故障,设备无法 检查充气阀门、压力开关。 充气 与售后联系 无灭菌剂 添加过氧化氢
ERR-02ERR-03ERR-04ERR-05
ERR-06ERR-07 ERR-12ERR-15ERR-31ERR51ERR-71ERR-113 ERR-21ERR-22ERR-41ERR42ERR-61ERR-62 ERR-32ERR-52ERR-72 ERR-111ERR-122

手术室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操作规程

手术室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操作规程【工作原理】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是在密封容器形成的灭菌室内,根据预设条件和特定的设备,激发产生辉光放电,形成低温等离子体。

即形成包括正电氢离子(H+)和自由电子[氢氧电子(OH.)、二氧化氢电子(Ho2)等]的电离气体。

等离子体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紫外线直接破坏微生物的基因物质,紫外光子固有的光解作用打破微生物分子的化学键,最后生成挥发性的化合物如CO、CHx,通过等离子体中活性基团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达到灭菌的目的。

【组成部分】(1)真空系统:使灭菌舱内的压力在几帕到几十帕之间达到等离子体放电条件。

(2)排气过滤系统:真空系统在向外抽气时,保证外围环境不受真空泵油烟的污染。

(3)注入系统:当程序进入到注液程序后,自动将过氧化氢灭菌剂注入灭菌舱内。

(4)等离子体发生系统:灭菌舱内在注入过氧化氢后,真空度达到预定值,开始产生等离子体进行灭菌。

(5)进气过滤系统:在灭菌程序结束后,向灭菌舱内注入洁净的空气,使灭菌舱内的压力达到一个大气压。

(6)自控控制:由PLC和触摸屏组成,控制机器每一个部件的协调作业。

(7)打印系统:打印机器运行的每一项参数及故障提示,更加直观的了解机器的运行状态。

【适用范围】(1)适用等离子体灭菌的范围: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的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包括金属制品、非耐热物品、非耐温物品。

例如,腹腔镜、电切镜、输尿管镜、鼻窦镜、关节镜等软硬式内镜,内镜器械、镜片、光学纤维及起搏导线、内置或外置的起搏器、无影灯柄、电池、电锯、超声刀头等等均可以适用。

(2)不适用等离子体灭菌的范围:不适用于布类、纸类、粉剂、油脂类及对过氧化氢具有吸附性的物品和含水物品以及一头闭塞的内腔的物品的灭菌。

【操作流程】(1)检查电源是否已连接,检查过氧化氢位置及有效期,确认药盒的包装盒上的化学指示条没有变红,红色表示药盒可能已经损坏。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一种常用于灭菌医疗器械的设备,操作流程如下:
1. 准备工作: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灭菌器的灭菌篮中,并检查篮子是否完整,无损坏。

2. 密封物品:将灭菌篮放入灭菌器的密封室,并确保室内没有其他杂物,只放入待灭菌的物品。

3. 清洁工作:关闭室门并确保密封良好。

在启动灭菌器之前,确认无氧化剂残留或其他污染物。

4. 设置参数:根据灭菌物品的要求,设置适当的等离子灭菌器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和时间。

确保设置正确,以避免对物品产生损伤。

5. 启动灭菌器: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指示启动灭菌器。

在启动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确保无任何异常情况出现。

6. 灭菌过程:等离子灭菌器将通过电离过程产生等离子,利用过氧化氢等杀菌剂对物品进行灭菌。

在整个灭菌过程中,设备会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等参数,确保灭菌效果。

7. 等待结束:等待灭菌时间结束,灭菌器会发出信号提示灭菌完成。

8. 释放等离子:打开灭菌器门,等待系统内的等离子电离完全停止,确保安全。

9. 取出物品:将灭菌篮从灭菌器中取出,注意避免物品受到污染或损坏。

10. 检查效果:检查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并确认无残留过氧化氢等杀菌剂。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化学指示剂、生物指示剂等灭菌效果的验证。

11. 记录和清洁:记录灭菌器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清洁灭菌器的内部,确保卫生与安全。

请注意,详细的操作流程应根据具体设备的说明书和使用规范进行操作。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操作流程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操作流程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操作流程
在医疗器械灭菌过程中,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灭菌方法。

下面是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检查灭菌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各项指标正常。

•检查所需的灭菌器配件和耗材是否齐全。

•确认被灭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选择适量的灭菌程序。

2. 装载被灭菌物品
•将待灭菌的器械摆放整齐,避免相互叠加或密集排列。

•注意器械的通风和透光,确保等离子体能够充分覆盖到每一个器械表面。

3. 设置灭菌参数
•打开灭菌器的控制面板,选择适当的灭菌程序。

•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设置对应的灭菌时间、温度等参数。

•确认所有设置无误后开始启动灭菌器。

4. 等离子体灭菌
•等待灭菌器进行排气和预热,确保内部环境达到灭菌条件。

•等离子体开始工作后,注意观察灭菌器的运行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在整个灭菌过程中,不可随意打开灭菌室门,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5. 灭菌完成
•灭菌器完成整个灭菌程序后,等待灭菌室内的压力恢复到正常值。

•打开灭菌室门前,先确保内部压力已经平衡,并佩戴防护手套。

•将被灭菌物品取出,注意防止受热、切割等伤害。

6. 整理清洁
•使用干净的洁净布将被灭菌器械表面擦拭干净,避免灭菌残留物留在器械上。

•对灭菌室进行清洁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环境卫生。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操作流程简单清晰,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保证被灭菌物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标准。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一、操作流程:1.查看电源线是否裸露,插上电源2..彻底清洁、干燥需灭菌物品及器械3..选择合适的器械盒,外包装袋,化学指示条和化学指示胶带4.将包装好物品置入灭菌锅5.选择循环并按下“START”键6.检测打印结果7.取出物品及器械,敲上日期8.记录登记二、注意事项:1.发现电源线裸露必须切断电源停止使用,通知设备科相关技术人员到场察看2.每周清洁消毒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机身一次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国家标准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国家标准前言本标准由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新华医疗器械股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规性附录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俊杰黄鸿新罗伊凡朱晓明王洪敏孟宪礼王久儒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1 围本标准规定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以下简称灭菌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标签。

本标准适用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4710-1993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3.1 等离子体(Plasma)等离子体是由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反应,部分或全部被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这些离子、电子和中性的分子、原子混合在一起,正负电荷在数值上总是相等,构成了等离子体。

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操作流程

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操作流程

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操作流程
概述
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是一种常用于医疗机构中对器械、设备等物品进行高效灭菌
的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准备工作
1.确保设备已接通电源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设备内部灭菌环境是否清洁整洁。

3.准备待灭菌的器械或物品,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

操作步骤
1.打开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的门,将待灭菌的物品整齐放入设备内部。

2.关闭设备门,将灭菌参数设定为所需的程序模式。

3.启动设备,等待设备完成灭菌程序。

4.等待设备自动释放灭菌气体并通风排放,确保环境安全。

5.打开设备门,取出灭菌完成的物品,并进行必要记录和标注。

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需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2.不得在设备工作过程中随意打开门窗或干扰设备运行。

3.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稳定,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联系维修
人员。

4.对于不明确的操作步骤或问题,及时查阅设备说明书或联系相关技术
人员。

结语
通过以上操作流程,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对物品进行高效灭菌,确保医疗设备的清洁安全。

在日常操作中,务必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祝愿大家在使用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时能够做好相关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电源开关按钮ON---开关门---开门----装载物品---关门----运行程序----程序运行、结束、数据打印-----开门-----取出物品、放回灭菌篮筐----关门----电源开关按钮OFF
一、注意事项
a、每天最后一锅完成后用洁净的干布清洁篮筐。

b、遇到“H2O2剩余量少,请添加”报警时,向设备加入100mLH2O2
c、遇到“抽真空超时”报警时,请检查灭菌物品干燥性,完全干燥后重新进行灭菌。

二、日常维护
1、灭菌器的清洁
①清洁前请关闭灭菌器电源。

②使用洁净的干布擦拭设备表面,切勿使用强去污剂。

③不得让水或清洁溶液渗入灭菌室、触摸屏。

2、真空泵的维护
①每周开机前检查油的透明度,如果发现油色发暗或浑浊请换油。

每周开机前检查油位,保证泵在运转过程中油位在油位观察窗的中间位置,开机油位在油位观察窗的4/5位置。

正常使用过程中真空泵在第一次运行100小时后需换油,以后在抽除洁净气体时,至少每300小时换一次油。

新华灭菌器在换油时间到后,在触摸屏上有换油提示,请及时处理。

②每三个月检查并清理进气口的尘粒过滤网,如需更换请更换。

③每半年清洗内置油污过滤器,如需更换请更换。

3、油污过滤器的维护
①每运行300次更换油污吸收过滤器滤芯。

②如果观察到油污过滤器滤芯损坏或房间油味较大可提前更换。

4、过氧化氢过滤器的维护
①每运行500次更换过氧化氢过滤器滤芯。

②如果房间过氧化氢味道较大时可提前更换滤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一、操作流程:1.查看电源线是否裸露,插上电源2..彻底清洁、干燥需灭菌物品及器械3..选择合适的器械盒,外包装袋,化学指示条和化学指示胶带4.将包装好物品置入灭菌锅内5.选择循环并按下“START”键6.检测打印结果7.取出物品及器械,敲上日期8.记录登记二、注意事项:1.发现电源线裸露必须切断电源停止使用,通知设备科相关技术人员到场察看2.每周清洁消毒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机身一次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国家标准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国家标准前言本标准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俊杰黄鸿新罗伊凡朱晓明王洪敏孟宪礼王久儒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以下简称灭菌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标签。

本标准适用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4710-1993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3.1 等离子体(Plasma)等离子体是由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反应,部分或全部被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这些离子、电子和中性的分子、原子混合在一起,正负电荷在数值上总是相等,构成了等离子体。

3.2 灭菌室(sterilized room)用来装载灭菌负载的灭菌器的一个部分[EN554:1994,定义3.27]3.3 灭菌负载(Sterilization load) 同时放在同一个灭菌室内的被灭菌物品[EN554:1994,定义3.28]3.4 通风(aeration)ventilation 灭菌过程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将过滤空气进入灭菌室内消除负压。

3.5 装载门(loading door) 双门灭菌器中的门,灭菌负载在灭菌前通过此门进入灭菌室。

(EN285:1996,3.21)3.6 卸载门(unloading door)双门灭菌器中的门,通过此门灭菌负载在完成灭菌循环后从灭菌室中取出。

(EN285:1996,3.21)3.7 室内温度(Room temperature) 灭菌室内最低点的温度[EN554:1994,定义3.3]3.8 灭菌室门(sterilized room door)使灭菌器容器关闭或密封的盖子或类似的装置[EN285:1996,定义3.12]3.9 染菌载体(Bacterial vector)已经沉淀了规定数量的测试生物体的载体[EN866-1:1997,定义3.8] [ISO/FDIS 13485:2003,定义3.7]3.10 测试循环为测试灭菌性能而设置的专门的自动程序,该程序不能用于正常灭菌。

3.11 无菌(sterile) 使微生物不能在医疗器械上存活的条件[EN556-1:2001,定义3.4] 3.12 灭菌(sterilization) 保证灭菌器负载无菌的过程[EN285:1996,定义3.1]3.13 灭菌周期(sterilization cycle) 为达到灭菌目的,灭菌器按照操作步骤的自动顺序执行过程[EN285:1996,定义3.32]3.14 灭菌温度(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灭菌温度范围的最小值[EN554:1994,定义 3.24] 3.15 灭菌温度范围(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range) 灭菌温度和在保持时间内遍及负载的最高允许温度之间的温度范围[EN554:1994,定义3.25] 注: 灭菌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3.16 灭菌器(Sterilizer) 设计为达到灭菌目的的设备[EN285:1996,定义3.36]4 要求4.1 正常工作条件a) 环境温度:5℃~40℃;b) 相对湿度:≤80%;c) 大气压力范围:70KPa~106KPa。

4.2 外观和结构4.2.1 灭菌器外观应端正,外表面应整洁、色泽均匀、不得有伤斑裂痕等缺陷。

4.2.2 灭菌器外表面各种文字标志应清晰、准确、牢固。

4.2.3 灭菌器紧固件应安装牢固,开关键调节应灵活可靠。

4.2.4 材料接触过氧化氢的元件材料,必须满足:——耐过氧化氢的腐蚀;——不导致过氧化氢质量的降低;——不能产生导致环境或健康恶化的物质。

4.2.5 灭菌室的门和联动装置4.2.5.1 灭菌室应该有一个或两个门。

4.2.5.2 灭菌室的门关闭后,在未进行灭菌周期的情况下可以打开。

4.2.5.3 在灭菌周期的进行过程中应不能打开灭菌室的门。

4.2.5.4 电动门在关门过程中,如遇障碍应自动停止关门过程并有报警或提示。

4.2.5.5 应有灭菌室门打开或关闭的状态指示,在灭菌室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应不能运行灭菌周期。

4.2.5.6 对于测试循环,“循环完成”的指示方式应该和正常灭菌循环结束的指示方式不同。

对于双门灭菌器,这样的“循环完成”指示不代表可以打开卸载门。

4.2.5.7 对于双门灭菌器,除了维护的原因,应不能同时打开两扇门。

4.2.5.8 对于双门灭菌器,两侧都应该装有标识以指示哪侧的门可以开启。

4.2.5.9 门开启之后,“循环完成”的指示应该消失。

对于双门灭菌器,装载门应该保持关闭,直到卸载门打开、关闭并再次锁紧。

4.2.6 灭菌室加热4.2.6.1 灭菌室内应该加热到预设温度后,灭菌循环才能开始。

4.2.6.2 灭菌室的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时启动灭菌循环应产生故障报警。

4.3 信息显示和记录4.3.1 显示信息要求灭菌器应该为使用者至少提供以下可视信息:a) 灭菌室压力;b) 灭菌器处于待机状态应该有明确的显示;c) 能显示灭菌器的“门锁定”状态;d) 能显示所选择的灭菌循环;e) 能显示灭菌器“正在工作”;f) 能显示灭菌器正处于循环的那个步骤以及该步骤所运行的时间;g) 能显示“循环完成”;h) 发生错误时能显示错误类型;i) 能显示灭菌室门是否可以打开;j) 能显示灭菌周期的运行时间。

4.3.2 信息记录灭菌器应该由打印机至少打印如下信息:a) 所选择的灭菌循环;b) 灭菌日期和时间;c) 每个循环步骤以及时间;d) 该灭菌过程所用总时间;e) 循环完成结果;f) 故障信息。

4.3.3 信息存储灭菌器应该提供除打印机以外的第二种信息存储方法,以备查询:a) 至少应存储4.3.2所要求的内容;b) 至少应存储1000次灭菌记录;c) 应具有长期保存的措施。

4.4 灭菌过程控制4.4.1 灭菌器应采用自动控制器,并预设一个或多个灭菌循环,任何预设参数的变化必须使用密码或特殊工具。

4.4.2 灭菌循环至少应包含下列阶段:a) 抽真空:灭菌室内压力内由正压至负压;b) 注射:注入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 扩散:让过氧化氢充分汽化,均匀扩散到灭菌室内;d) 等离子态:启动灭菌室内电磁场,使汽化的过氧化氢形成等离子态。

e) 通风:过滤空气进入,消除室内负压。

以上五个阶段可以根据设计多次重复运行。

4.4.3 程序步进功能必须满足步进的条件才能从一个阶段转换到下一阶段,如果不满足,仪器必须显示错误信息。

4.4.4 在保养、检查和出现紧急情况时,应能采用人工操作。

4.4.5 应能通过人工或其他的方法终止灭菌循环,必须在此种操作时有相应的显示。

4.4.6 如果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参数值超出了生产商的设定值,或者设备故障导致这些参数值的变化,自动系统应该:a) 出现错误提示,并有声响或视觉报警;b) 停止自动程序的运行;c) 显示出错误的类型;d) 自动或手动控制循环过程进行到安全的程度,但不能显示“循环完成”;如果错误发生在过氧化氢注入之后、等离子态发生之前,控制器应保证灭菌室门不能打开,直到过氧化氢有效消除;e) 此时灭菌负载应该被视为未灭菌,应重新灭菌;f) 打印机应打印提示灭菌未完成的信息。

4.5 性能要求4.5.1 真空密封性:在真空度示值为设定压力时,真空泵停机后10min内压力示值增加值不得超过150Pa。

4.5.2 灭菌室内工作温度应满足生产商的规定值,波动范围不得超过±5℃,最高温度不得大于60℃。

4.5.3 灭菌室实测容积和标称容积误差应不大于10%。

4.6 灭菌效果:经正常灭菌周期后,灭菌效果应达到10-6灭菌保证水平。

4.7 工作噪声:灭菌器的工作噪声应小于70dB(A计权)。

4.8 安全性4.8.1 电气安全要求: 应符合GB4793.1的要求。

4.8.2 空气中过氧化氢残留:工作场所过氧化氢的残留量应符合GBZ 2规定的限值,即8小时时间加权允许浓度(TWA)≤1.5mg/m3。

4.9 电气环境试验灭菌器电气环境试验应符合GB/T 14710-1993中机械环境试验Ι组,气候环境试验为Ⅱ组的规定。

5 试验方法5.1 外观和结构目视检查或查阅制造商提供的材料证明,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

5.2 信息显示和记录目视检查,结果应符合4.3的要求。

5.3 灭菌过程控制目视检查,结果应符合4.4的要求。

5.4 性能要求5.4.1 真空密闭性在真空度达到设定的压力示值时,断开真空泵电源,10min观察压力示值,结果应符合4.5.1 的要求。

5.4.2 将四只留点温度计分别放在上下两层的前后位置,灭菌结束后检查温度刻度,结果应符合4.5.2的要求。

5.4.3 测量并计算灭菌室实测容积的值和标称容积值比较,结果应符合4.5.3的要求。

5.5 灭菌效果试验按照附录B的方法,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分别进行半周期循环验证,结果应符合4.6的规定。

5.6 工作噪声:用声压计测量距灭菌柜前、后、左、右外表面1m处工作时的噪声压级,应符合4.7的规定。

5.7 安全性5.7.1 电气安全要求按GB4793.1执行。

5.7.2 空气中过氧化氢(H2O2)残留:按照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附录B的方法测量工作环境空气中的过氧化氢(H2O2)残留量,结果应符合4.8.2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