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单列成章,表明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而改善民生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改善和保障民生,就成为化解诸种社会矛盾、问题避免冲突与对抗的核心,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民生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说明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密切关系,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一、关注民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生态环境优化的持续性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

(一)关注民生是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够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关注民生必须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物质基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使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二)关注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基本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权利关系,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满足,关注民生是现阶段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途径。(三)关注民生是发挥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

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要使社会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关注民生是完善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努力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不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关注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抉择

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关注民生则是从“小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小社会”是“大社会”的基础,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一)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取向

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从执政的角度来讲就是以民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二)关注民生传承了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的党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这就内在地要求我们的党要高度关注民生,这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三)关注民生体现了政府“人民本位”的政治取向

“人民本位”是要政府的一切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我们的政府。

三、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原则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把握关注民生的战略任务,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要遵循一

定的原则和要求,从而才能科学高效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坚持立足当前与放眼未来的统一

关注民生要坚持着眼长远和立足当前的统一,既要放眼未来,做好长期不懈奋斗的思想准备,同时又要立足当前的现实要求和自身条件,循序渐进地改善民生。

(二)坚持全面关注和突出重点的统一

民生问题是关系全体国民生计的问题,必须坚持全面关注和突出重点的统一。既要处理好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又要特别关注不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三)坚持物质支持与心理疏导的统一

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关注民生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物质支持和心理疏导的统一。

(四)坚持关注民生和科学执政的统一

关注民生作为一种执政的理念,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既要做到把人民的生存发展等基本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同时还要牢固树立“科学执政”的理念,正确执政。

四、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

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关键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头等大事。为此,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社会保障,提供基本生活支持

发挥社会保障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利益格局合理化上的作用。

(二)协调利益关系,提供权益支持

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是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

(三)推动就业再就业,提供服务支持

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

(四)深化平安创建,提供环境支持

平安是老百姓的心愿,是民生所需。为此,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的服务和稳定工作。

综上所述,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而改善民生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愿望的根本手段,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工作犹如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两个车轮”,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