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温暖爱 用善良传递善良 群文阅读尝试课
用爱温暖他人——《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

“用爱温暖他人”这个主题,一直是社会上弘扬的正能量,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积极践行的人生价值观。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亲情观念,通过讲故事、讲感人的事例来塑造学生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深刻体会到用爱温暖他人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和美好。
《我给奶奶送阳光》这篇课文,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我希望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为他人带来无限的温馨和帮助。
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并正确理解课文。
2.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亲情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温暖他人”的重要性。
4.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礼仪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准确理解课文,并将其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去体悟、去领悟。
难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来传递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用爱温暖他人”的视频,带领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看法,并把学生的话记录下来。
(2)给学生出示一幅围绕着“用爱温暖他人”的海报,带领学生朗读上面的文字归纳出围绕着这个主题需要注意的几点。
2、新课讲解(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文中的提示,来复述或者是描述一下内容和情节。
(2)带领学生讨论问题:你们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是什么?爱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爱?(3)用图片来辅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景,并带领学生完成与故事情境相关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礼仪和表达方式。
3、课后练习(1)学生小组间交流和提问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关于“用爱温暖他人”的问题,其他小组成员能回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逻辑。
(2)课堂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用爱的力量温暖他人”的小作文,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分享和感受与其他同学交流。
【2020全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心底的柔软,人性之最美—“善”》高一 16页

2020全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获奖作品贵州省遵义市第XX中学课题心底的柔软,人性之最美——“善”授课年级高一年级议题及分析1.名称:心底的柔软,人性之最美——“善”2.议题解读:善良是人心底最柔软的存在,是人性中最美的品质。
可是在当今的物质的世界中,善有时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善良的心肠比美丽的外衣更加重要,珍视善良,回归本性,也是这个时代的深切呼唤。
选文篇目选文来源文本解读选文篇目选文来源《我愿听到所有善良的心跳》《群文阅读高中读本》《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文学《善良》《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我愿听到所有善良的心跳》学生们为小鸟留通道而写的温馨纸条,后勤师傅为小鸟留下的那扇窗户,以及作为老师的“我”对小鸟的种种牵挂、担心,都是平凡而动人的温暖。
这样的情景或许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那一刻,你也一定能听见自己善良的心跳声。
《一碗清汤荞麦面》又被叫做《一碗阳春面》,是日本栗良平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民间故事。
故事讲述了母子三人在突然遭遇厄运之后顽强不屈奋发上进的故事。
同时,以北海亭面馆夫妇每次悄悄的为母子三人多加面的分量,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与人间的真情。
作者用简单的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对话,质朴的人物性格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幸,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的美好品质,这种善良、勇敢、奋发和友爱的人性教学环节(二)走进文本师生活动小到对一只蚂蚁、一只燕子,大到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我是说这样的心跳声,是那么温暖、和谐,足以改变整个世界”。
明确:对小动物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怜惜)2.是的,小鸟的生命也是命,也值得珍惜。
其实,善良就是这么简单,我们生活中处处皆有善行。
学生活动:谈谈自己身边的“善”预设:看见人家墙将要倒,如果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种善良。
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是一种善良。
……生活之中皆有“善”,只要我们用心发并多发现。
(二)善之品意义引言:古人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行往往会给需要的人无穷的力量。
中考语文作文主题攻略 播撒关爱 传递善良素材

播撒关爱传递善良主题解说有一种快乐,是纯洁的、崇高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这种快乐源于关爱;有一种关爱,是无私的、真诚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这种关爱源于善良。
善良,不是容貌的倾国倾城,不是仪态的优雅大方,不是家庭财产的富可敌国,更不是地位的显赫。
善良是滋润干渴灵魂的那一滴甘露,善良是吹散心灵阴霾的那一阵清风,善良是慷慨解囊的那一份豪爽,善良是传递希望的那一抹微笑。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心存善良,就能使自己充满正义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与他人友好相处;心存善良,就能使自己的内心获得满足,宁静惬意;心存善良,就能使自己找到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美文在线一在向善的路上,勇气就是氧气□罗西老人拿着皱巴巴的5元钱对好几位打扮体面的行人赔笑说:“能换个零钱吗?”他要坐公车。
几乎所有的人都冷漠地说:“没有。
”老人碰壁后又向更远一位小姑娘请求:“你有5块零钱吗?”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将手伸进包里,结果不够5块,只有4个壹圆硬币。
老人很失望。
小姑娘忽然觉悟,拿出一元,递到老人的手里,赠他,然后躲开,站在一旁。
老人欣喜,然后觉得不妥,忙不迭地说:“你看这咋能成呢?”于是,上前一步,准备把钱还给小姑娘。
小姑娘见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向自己聚焦,害羞地退后一步道:“没事儿,没事儿。
”老人更不好意思了,仿佛是急中生智:“要不,还是我把5元钱给你,你给我4个硬币就好。
”小姑娘等的车来了,摆着手,羞愧似的,逃一般地上车了。
我很理解那个小姑娘。
有时,做好事时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羞怯。
记得小时候坐公车,看老人离自己比较远,也不好意思自告奋勇站起来去帮扶其过来,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心理负担,类似于“越级报告”。
有一次,让座给一位大爷,他坚决不坐,原来他站着就是为了锻炼身体,为了不让我不好意思,他还特地做一些夸X的钢管舞动作,拉筋压腿地忙乎着。
用文字传递温暖:关爱作文教案指导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能力。
2.激发学生运用文字传递温暖的意识和能力。
3.能够正确理解文本意思,进而提炼文章主旨。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
二、教学内容:1.导入话题:以关爱的文章为话题,为学生创设一个温暖的学习氛围。
2.分析文章:教师向学生介绍关爱的文章,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
3.文字之美:引导学生认识文字的美,了解文字的传播与表达,从而更好的理解文字的重要性和价值。
4.语言实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瞬间感动的时刻,写下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文章。
5.交流互动:展示学生的作文,促进交流互动,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用文字传递温暖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话题用短文、图片等形式给学生一个温暖的感觉,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关爱?2)我们如何表达关爱?3)关爱的力量可以做到哪些事情?2.分析文章1)简单介绍一篇关于“关爱”的文章2)阅读文章,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
3.文字之美1)示范一段优美流畅的文字,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
2)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字的传播与表达,从而更好的理解文字的重要性和价值。
4.语言实践1)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或他人的一件关于关爱的事情,并向小组分享。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回忆和感悟,以文章的形式写下来。
5.交流互动1)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小组,小组内部进行互评和点评。
2)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文章展示,让学生对作品进行集体点评和分享。
四、课堂反思1.教学反思此次课程,我们通过讲解文章、展示文字之美和实践写作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文字(笔触)的温暖之美,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通过文字向别人传递温暖这个方向。
在语言实践中,让学生挖掘自己的回忆,发表自己的感悟,既能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更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为未来的写作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爱他人传递温暖教育教学班会公开课教育PPT讲授课件

忽然,眼前飘来了许多雪白、晶莹的 花朵, 像柳絮 在漫夭 飞舞。 我急忙 伸出手 想捧住 它,想 留住它 。于是 ,雪花 在我手 中绽开 又害羞 地转瞬 消失。 久违了 ,剔透 的花儿 ,害羞 的花儿 。
忽然,眼前飘来了许多雪白、晶莹的 花朵, 像柳絮 在漫夭 飞舞。 我急忙 伸出手 想捧住 它,想 留住它 。于是 ,雪花 在我手 中绽开 又害羞 地转瞬 消失。 久违了 ,剔透 的花儿 ,害羞 的花儿 。
忽然,眼前飘来了许多雪白、晶莹的 花朵, 像柳絮 在漫夭 飞舞。 我急忙 伸出手 想捧住 它,想 留住它 。于是 ,雪花 在我手 中绽开 又害羞 地转瞬 消失。 久违了 ,剔透 的花儿 ,害羞 的花儿 。
忽然,眼前飘来了许多雪白、晶莹的 花朵, 像柳絮 在漫夭 飞舞。 我急忙 伸出手 想捧住 它,想 留住它 。于是 ,雪花 在我手 中绽开 又害羞 地转瞬 消失。 久违了 ,剔透 的花儿 ,害羞 的花儿 。
风言风语,有人说他是痴呆症患者,也有人责怪他说:“你自己是个盲人,眼睛已看不
见,白天黑夜不是一个样吗?何必多此一举?”后来,盲人终于道出了心声:“我黑夜
提灯笼不是照明自己而是照亮别人,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倒我。这样,我既保护
了自己又保护了别人。”
忽然,眼前飘来了许多雪白、晶莹的 花朵, 像柳絮 在漫夭 飞舞。 我急忙 伸出手 想捧住 它,想 留住它 。于是 ,雪花 在我手 中绽开 又害羞 地转瞬 消失。 久违了 ,剔透 的花儿 ,害羞 的花儿 。
关爱他人
忽然,眼前飘来了许多雪白、晶莹的 花朵, 像柳絮 在漫夭 飞舞。 我急忙 伸出手 想捧住 它,想 留住它 。于是 ,雪花 在我手 中绽开 又害羞 地转瞬 消失。 久违了 ,剔透 的花儿 ,害羞 的花儿 。
群文阅读教案《爱的奉献》

群文阅读教案《爱的奉献》第一章:爱的概念1.1 爱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爱的本质,理解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关爱。
1.2 爱的种类:讨论不同类型的爱,如亲情、友情、爱情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表现。
1.3 爱的力量:探讨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
第二章:爱的表达2.1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学习用语言表达爱,如说“我爱你”,写信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等。
2.2 非语言表达:讨论肢体语言、微笑、拥抱等非语言表达方式,并让学生尝试用这些方式向他人表达爱。
2.3 创造爱的时刻:鼓励学生创造特别的时刻来表达爱,如为父母准备早餐、为朋友制作手工礼物等。
第三章:爱的故事3.1 分享爱的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经历的爱的故事,感受爱的力量和影响。
3.2 分析爱的主题: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爱的主题,理解爱的奉献和牺牲。
3.3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爱的故事,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者想象的故事,并互相分享。
第四章:爱的行动4.1 关爱他人: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如帮助朋友解决问题、照顾弟弟妹妹等。
4.2 公益活动:介绍一些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如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等。
4.3 反思与成长: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爱和关爱他人。
第五章:爱的价值观5.1 爱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爱的重要价值观,如宽容、尊重、同情等。
5.2 讨论爱的限制:讨论爱的一些限制,如不能过度依赖他人、需要尊重他人的选择等。
5.3 培养爱的品质:鼓励学生培养爱的品质,如友善、善良、慷慨等,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些品质。
第六章:爱的智慧6.1 爱的智慧:引导学生理解爱需要智慧,了解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爱。
6.2 情感智慧:讨论如何培养情感智慧,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交意识和关系管理。
6.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爱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
第七章:爱的界限7.1 爱的界限:引导学生了解在人际关系中,爱需要有界限,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
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群文阅读尝试课

《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教学设计课题:《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群文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学会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爱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阅读群文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学会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爱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爱的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群文篇目】:《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台阶》、《信客》《晶莹的泪珠》《宗月大师》【设计说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确定为“对弱者的关爱”,一扫第一单元“战争”主题带来的阴霾和沉闷,在人性的温暖中感知小人物背后的伟大。
呼唤爱,弘扬爱,传递爱,成为本单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没有了亲情与友情,缺少了真诚与倾心。
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通过本次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教师激情的唤醒学生在第二单元的文本中感知到的那些传达人间“爱”的“小人物”。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会唱的同学跟唱)导入语:每每听到这首《爱的奉献》,心里总是暖暖的,澎湃着力量,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在眼前闪现。
你看,爱是粗俗没有文化的阿长费劲周折为我买来的那本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爱是肥胖的父亲蹒跚着身子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爱是行将枯木的老王临走前为我送来的鸡蛋和香油……第二单元的诸篇课文都是经典,它们向我们诉说着爱,教会我们表达爱。
让我们亲近这些经典,从经典中拾金,在总结中升华!爱的旋律已悄悄奏起,让我们迈进第一乐章——书海拾贝(3分钟)二、书海拾贝师活动:(引导学生在第二单元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台阶》、《信客》),从人物事件角度挖掘自己的收获,做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有章可循。
以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老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共3篇

以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老王》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共3篇以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老王》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初中))1作为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我选取了《老王》这个短篇小说来进行教学。
首先,我会通过导入,引领学生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老王是一位心地善良、热心肠、乐于助人的老人。
在很多人看来,老王的这些优点是很平凡的,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平凡的美往往有着极大的力量。
我们会通过文本中及周围生活中的例子,感悟到正是这种平凡的力量,推动了一些平凡的人生发生了不平凡的故事。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所传达的“善良能力”这一主题。
在小说中,老王用一份善良的心,来帮助很多平凡的人生。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善良能力”是指,善良力量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帮助他人的人生。
接下来,我会通过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完成文章的分析。
如果老王这个人物出现在了严肃作品中,比如说《红楼梦》中,他和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
而他“善良能力”的展现,正是因为他身处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这个文化背景本身就对善良这个美德有很高的评价标准。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善良这个美德在不同文化背景里的不同表达。
此外,我会围绕“以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的主题,展开一系列讨论和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善良能力实践”,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善良修养,帮助身处于困境的人。
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可以巩固学生对“善良能力”的理解,也可以促进学生实践和实际能力的提升。
最后,在阅读完《老王》这篇文章后,我会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来表达自己对“善良能力”这一主题的反思和思考。
总之,通过《老王》这个短篇小说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并理解善良这一美德的真义,激发学生心中的善良能力,从而对未来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通过教学《老王》这个短篇小说,我们不仅教授了学生阅读技巧和文学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善良这一美德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教学设计课题:《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群文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学会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爱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阅读群文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学会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爱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爱的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群文篇目】:《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台阶》、《信客》《晶莹的泪珠》《宗月大师》【设计说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确定为“对弱者的关爱”,一扫第一单元“战争”主题带来的阴霾和沉闷,在人性的温暖中感知小人物背后的伟大。
呼唤爱,弘扬爱,传递爱,成为本单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没有了亲情与友情,缺少了真诚与倾心。
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通过本次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教师激情的唤醒学生在第二单元的文本中感知到的那些传达人间“爱”的“小人物”。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会唱的同学跟唱)导入语:每每听到这首《爱的奉献》,心里总是暖暖的,澎湃着力量,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在眼前闪现。
你看,爱是粗俗没有文化的阿长费劲周折为我买来的那本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爱是肥胖的父亲蹒跚着身子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爱是行将枯木的老王临走前为我送来的鸡蛋和香油……第二单元的诸篇课文都是经典,它们向我们诉说着爱,教会我们表达爱。
让我们亲近这些经典,从经典中拾金,在总结中升华!爱的旋律已悄悄奏起,让我们迈进第一乐章——书海拾贝(3分钟)二、书海拾贝师活动:(引导学生在第二单元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台阶》、《信客》),从人物事件角度挖掘自己的收获,做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有章可循。
)温馨小提示:从这些人物事件带给你的心灵震撼角度总结你的收获。
提示问题组:1、《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写的是对儿时保姆的回忆。
这位保姆不识文断字,又有些愚昧迷信,甚至连真名实姓都不为人所知,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写她呢?她是个怎样的人?2、《背影》: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这篇课文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课文的语言却很朴素。
那么,这篇课文的感人力量从何而来?3、《台阶》:与《背影》一样,这篇课文写的也是一位父亲,儿子眼中的父亲。
这位父亲是怎样生活和劳动的?他有什么追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叙述父亲的故事的?4、《老王》:在我们的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
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5、《信客》: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
读了课文,说说他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学生活动:学生在5分钟的浏览之后,就自己感触最大的收获交流意见,小组讨论,每组派一两名代表发言。
(10分钟)老师活动:及时对每位同学的发言做点评。
同时,要提醒其他同学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智者。
师:每把掌声送给别人一次,你的胸怀就宽广一点,珍惜每次开阔胸襟的机会吧,让我们真诚的为这些带给我们思想启迪的同学喝彩吧!(学生鼓掌中)分享还是快乐的。
一起来欣赏老师带给你的惊喜吧。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进行深度提炼,从对人物的认识中畅谈主题的启示意义。
多媒体展示,在教师的引领,学生的齐读中,深层次感悟文本的价值意义。
教师总结分享:分享一:流露真情不论是文章中的人物亦或是作者,都流露出了真情。
人与人的了解需要过程,情感认识也会从感性到理性。
我们写文章也要遵循这种认识规律,情感的变化才使情节有起伏,文章有波澜。
鲁迅对阿长的态度:由厌恶—有好感—再度厌恶—佩服感念;朱自清对父亲的态度:不理解—自责—怀念;杨绛对老王的态度:俯视同情—平视尊敬—仰视愧怍……生活中并不缺少感动,而是缺少一颗感动的心。
心中有爱才会懂得感激,用心生活才会体察到爱的温度。
记住:最好的文章都是用心进行的生命创作,不避讳心灵的污点,在共鸣中升华自己的品性!分享二:尊重平凡杨绛在她的《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这样说道:“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的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鼓动并督促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
这是人所共有而又是人所特有的本性。
凡是人,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性良心。
贫贱的人,道德品质绝不输富贵的人。
愚笨的人也不输聪明人,他们同样识得是非,懂得好歹。
我认识好几个一介不取于人而对钱财十分淡漠的人,他们都是极贫极贱,毫无学识的人。
”她对底层人物从来没有偏见。
无论粗俗热心的阿长,还是悲苦善良的老王,无论衰颓慈爱的父亲,还是任劳任怨的信客……他们都平凡而又伟大,用真情善良感动着你我。
他们的生命虽然卑微,但绝不是失败!因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让我们一起关注普通人,关注平凡背后的那份伟大!分享三:价值追求经典具有一种恒久的魅力,积极向上,鼓舞人心。
我们要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把真善美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对于这些经典课文,我们要说的还不止这些,经典应常读常新,希望同学们多从经典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下面,我们追随爱的旋律,进入第二乐章——美文共享三、美文共享----走向课外学生阅读《晶莹的泪珠》《宗月大师》这二篇文章,教师作推荐发言的例子,学生作阅读准备。
(3分钟)教师推荐:《晶莹的泪珠》:作者在对年轻女先生的正面描写中,着重对她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腻的描写,以细节传神、传情,同时辅以侧面烘托,一个同情、关爱弱者的圣洁灵魂就鲜明的展现出来。
《宗月大师》:阅读此文,若能将“善”这个字植根心中,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向宗月大师致敬,向老舍致敬,向一切善行致敬!阅读讨论交流之后,让生把二篇文章中阅读到的感人文字推荐给大家,写明推荐理由。
(8分钟)师:感谢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了如此多丰满而可敬的人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是弱势群体的一员,他就是屠格涅夫笔下的《乞丐》:“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的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颤动着。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
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启发学生:在人人平等的观点上,屠格涅夫与杨绛先生是不谋而合的,作为幸运的人我们应该去帮助那些需要关爱的不幸者。
)师:让我们大声的呼唤爱,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第三乐章)四、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学生活动:一生讲述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在地狱中众人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到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
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放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
”师:爱是什么?爱是区分天堂与地狱的标尺。
你愿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我的孩子?老师送给你们两句话,希望你们牢牢记住,会终身受用的。
(班班通展示,学生大声齐读)“把他人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他人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让我们学会感恩,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五、课堂练笔并展示。
恒久的爱产生了很多优美的语句,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请仿写下列关于“爱”的语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递给儿童,一只递给老人;⏹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主旋律。
六、课后作业:推荐阅读:《风雪千里送心脏》《一碗煎饺》和《二姐》七、课堂小结八、教后反思板书设计:用爱温暖爱,用善良传递善良。
阿长、老王----对没血缘关系的人的爱朱父--------------挚爱亲情信客--------------对职业的爱台阶--------------对家庭的责任女先生宗月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