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

合集下载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感受文化的存在。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味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设置与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此外,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访问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他们在实地考察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素养的认识。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提出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在讲解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时,我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你们认为文化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分析。”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文化相关问题。例如,在讲解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时,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并撰写一篇小组报告。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我会布置一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总结。例如,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短文,分析其内涵、特点和传承。通过作业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传承,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对传统文化进行评价和传承。
4.掌握文化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1体味文化》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1体味文化》课件

4.全面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都不是文化
①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意识形状部分和非意识形状部分。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 纯自然的东西也不是文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化;先有人类社会,再
有文化。
知识梳理
④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的 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 逐渐培养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 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⑤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聚在 一定的物质载体当中。
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三 文化生活
品味文化
教学课件
文化情势
音乐
美术
舞蹈
影视
壹 知识梳理 贰 合作探究 叁 体系形成 肆 巩固训练
目 录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1.文化情势: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 ① 从时间上看,文化无时不在; ② 从空间上看,文化无处不在。 3.文化生活:各具特点
知识梳理
纯经济和纯政治的东西
知识梳理
5.文化的作用:
双重性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气力,能够在人们认识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改造
世界的进程中转化为物质气力,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入 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议题一:
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形,谈谈你对自己 最爱好的一种文化情势的认识。(提示:认识 可以从”是什么、为何、怎么做、影响“等方 面入手)
②精神气力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气力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文化
④精神产品也凝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当中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b.简答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提高批判性思维。
c.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4.请同学们关注身边的文化活动,如戏曲、书画展览等,参加至少一次活动,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观后感。
5.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中华文化要义》等相关书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掌握体味文化的基本方法,能够描述和解释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2.掌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认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知道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尊重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特点,提高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讲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强调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引导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3.介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强调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问题:
a.请举例说明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阐述其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b.针对文化多样性,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
小组讨论后,整理出一份500字左右的讨论报告。
3.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a.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文化内涵、特点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关系的掌握程度。
当前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有较高的关注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文化问题。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5张PPT)
•方式: •A、参与文化活动
③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离不开物质载体。
清明上河图
历史文物
文物、艺术品和
书籍承载着大量
(二)文化是什么(内涵及特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的人类全 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创造的特有
的 3 、文化素养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天生的 4、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离不开物质 载体
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 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 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 与“文明”概念相近,如考古学中所讲的
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 “文化” 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 艺术的:(文学、音乐、建筑、绘画) 器用的:(生产、生活工具、技术) 社会的:(制度、风俗习惯)
龙图腾
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
老安葬前做法事
古今文化
摩崖石刻 中国印 芭蕾舞《天鹅湖》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上) 化
社 区 文 奥 运 文
校园文化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白金汉宫(英)
故宫(中)
泰姬陵(印度)
苏州拙政园
比萨斜塔(意)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西班牙的斗牛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
一、体味文化
2、“文化”概念与“文明”含义相同( √
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

实践的产物。(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C
)
(2)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人教版高中政治学习】高中政治经典课件:必修3 1.1体味文化(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学习】高中政治经典课件:必修3 1.1体味文化(共34张PPT)


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
A

②文化现象丰富
多彩
生存
③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④没有文化人们无法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 2、 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现象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 2、 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现象 文化素养是在文化的社会 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关于月亮
① 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同日 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 系起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②月亮对于农民来说,中秋圆月代表团圆、丰收和圆 满; ③ 天文学家眼中的月亮,只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已。 ③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从个人来说)每个人 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 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 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
2、 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现象 文化素养是在文化的社会 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精神活动和产品离不开物 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 育、艺术、科学。 (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①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②文化对国家、民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的转化性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 文化的双重性: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具有阻碍或推动作用
综 合 探 究:
假如你是电视台的制片 人,你如何制作相亲类节目,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教案一、新课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看过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吗?看后有何感受,他对社会现实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我们每个人在观看《千手观音》时都震撼了,特别是知道他们是聋哑人表演是,更是震撼。

同时《千手观音》的演出在社会上也形成了一股“观音”热。

教师:展示图片引申:我们可以说手观音》种文化,这种文化影响了我们每个人,哪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呢?今天我们一同体味一下我们身边的文化生活【新知识教学】教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文化吗,请同学们列举你身边的文化现象学生:列举文化现象【探究一】教师:出示问题: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你是否赞同?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什么是文化 【探究引导】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齐原始图腾鞠蹴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无时不有【探究结论】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各具特色斗牛文化彝族火把节好莱坞文化“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探究二】教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我们知道,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哪么这些文化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他们的实质又是什么呢?我们怎么来区分文化、经济与政治呢?学生:分组探究,合作讨论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2)参加学校运动会(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4)购买蔬菜水果(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8)某国议员竞选【探究三】教师:既然文化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哪么文化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从社会实践方面谈文化的产生【探究总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课件PPT模板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课件PPT模板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文化是什么?
广义的文化
—— 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 明含义接近)
狭义的文化
——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文化生活中所说的文化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 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二、文化是什么 1、பைடு நூலகம்义
体味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


01
02
03
04
文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中 第三单元 国 文 化 第四单元
是什么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为什么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文化的传承:传播、继承与创新
怎么看 怎么办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选择、文化道路、 文化强国、时代新人
家庭文化
社区文化
班级文化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
文化特色: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
多种多样、多姿多彩
1)静态 ——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现象: 3、文化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 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 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 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考考你: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1)西双版纳植物王国 2)黄山自然风光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高三政治(必修三 体味文化)

高三政治(必修三 体味文化)

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三俗” 之风? 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三俗” 之风?
考点三: 考点三: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 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 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转化为物质力量; 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 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 促进 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 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 阻碍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 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演练
(2008山东)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 2008山东) 山东
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展现了庐 庐山图》 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B.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 B 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类所特 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3.电影《唐山大地震》所展示出的 电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坚韧、 唐山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坚韧、 乐观、向上精神, 乐观、向上精神,强烈而深刻地感动 着观众。 着观众。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 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 体味文化
是什么? 是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