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片加工制作全过程

合集下载

罗非鱼加工方法

罗非鱼加工方法

罗非鱼的加工方法发布日期:2009-05-192003年,我国罗非鱼年产量近8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8%以上。

我国的罗非鱼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它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种,也是最具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品种。

除了鲜食外,我国罗非鱼的加工业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罗非鱼产品出口迅速增长,1998年,罗非鱼产品输美量为471吨;而2000年为13492吨产值2013万美元。

但是,罗非鱼产品主要是冻鱼片和冻全鱼,一方面这些产品的加工水平较低,品种单一,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如鱼骨、鱼内脏等。

因此,有必要提高罗非鱼的精深加工水平和综合利用能力,开发品种多样的罗非鱼系列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一、罗非鱼鱼肉的加工技术1.模拟蟹肉的制备研究表明,罗非鱼鱼糜具有较好的凝胶化能力和耐劣化特性,这与鲢、鳙和团头鲂等鱼的凝胶形成特性不同,说明了罗非鱼具有较好的鱼糜加工特性,是鱼糜加工的一种较好的原料。

而模拟蟹肉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种低热、低胆固醇、高蛋白的畅销水产模拟食品。

下面为以罗非鱼鱼肉为原料制备模拟蟹肉的加工方法。

(1)工艺流程鲜罗非鱼→“三去”→采肉→漂洗→脱水→精滤→擂溃→成片→凝胶化→加热→冷却→切丝集束→调色→真空包装→蒸煮→冷却→冻藏。

(2)生产技术要点罗非鱼原料要求鱼体完整,鱼眼角膜明亮,鱼鳃红色,肌肉富有弹性,鲜度符合一级鲜度要求。

采肉可以采用滚筒式采肉机,要求控制采肉率在60%左右;漂洗是生产鱼糜制品的重要工艺之一,需要用水或水溶液对鱼肉进行洗涤,以除去鱼肉中的水溶性蛋白质、色素、气味和脂肪等成分。

研究发现,以鱼肉重量5倍的清水漂洗3次,每次漂洗时间5~10分钟为宜;脱水精滤后,擂溃时间控制在40分钟;凝胶化的条件为45℃,1小时。

配料中采用的蟹味素,可以用鲜杂蟹为原料,经捣碎、酶解、分离、浓缩等过程制得。

用罗非鱼为原料生产得到的模拟蟹肉,其品质可以同狭鳕为原料的日本产品相媲美。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一、原料准备1.选择新鲜、无异味、无污染的罗非鱼作为原料。

2.将罗非鱼进行去鳞、去内脏、去头、去尾的处理,并用清水洗净。

二、切片加工1.将净鱼按身长划分为几段。

2.将每段鱼水平切成薄片,切片的厚度应保持一致,通常为0.5-1.0厘米。

3.切片后将鱼片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以去除鱼身余渣和异味。

三、盐腌处理1.将浸泡后的鱼片取出,放入不锈钢盆中。

2.按照每公斤鱼片添加适量食盐,搅拌均匀,使盐均匀附着在鱼片表面。

3.盐腌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1小时,腌制时间过久易导致鱼片过咸。

四、水洗处理1.腌制后将鱼片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钟。

2.换水2-3次,直至洗净鱼片表面的盐分和杂质。

五、热水杀菌1.将清洗干净的鱼片放入热水中煮沸,以杀灭细菌和生物。

2.杀菌时间通常为2-5分钟,热水温度应控制在70-90摄氏度之间。

六、冷却处理1.将杀菌后的鱼片放入凉水中冷却,以迅速降低鱼片的温度。

2.冷却时间通常为10-15分钟。

七、单冻处理1.将冷却后的鱼片放置于冷冻器中,使其经过单次冻结。

2.冷冻温度应控制在-18摄氏度以下。

八、包装存储1.冷冻处理完成后,将单冻罗非鱼片进行包装,使用食品级塑料袋密封。

2.包装后的鱼片应储存在冷库中,温度应控制在-18摄氏度以下。

3.存储期限应据实标注在包装上,一般不超过半年。

九、产品质检1.随机抽取鱼片样品进行质量检测。

2.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检查、水分含量、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等。

3.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

以上就是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的相关内容。

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加工,才能确保制作出质量上乘、安全可靠的单冻罗非鱼片产品。

同时,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食品安全,确保原料和加工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减少食品污染和细菌感染的风险。

冻罗非鱼片加工作业指导书

冻罗非鱼片加工作业指导书
开片时先在鱼的颈部和尾部各横切一刀至中骨, 再由背部割切至脊梁。掀开脊部鱼肉,刀尖紧贴腹 腔骨滑动,仔细小心将整片鱼肉取下,然后鱼片放 在输送带上送下道工序,同样方法,或从尾部下刀, 切取另一边鱼片。
取片效果要求: (1)鱼头不留肉,并取出红点; (2)鱼背骨取肉干净在,呈透明状; (3)鱼排取肉干净彻底,所取鱼片肉面的鱼纹清
④大池发色不能超4000斤原料,小池不能超2000斤原料。
3. 放 血
方式一:用尖刀在割断鱼下巴的同时刀尖直插心 脏放血 ;
方式二:用尖刀插鳃直接割断心脏大动脉;迅速 将鱼放入放水槽中,让鱼自由游动放血,常温水 (20~30℃)状态下,放血时间控制在15分钟为 宜。放血完毕后经过二级水槽清洗消毒。
①原料到厂按序排队; ②上车选鱼进行试味; ③上车打鱼做出成率; ④试味及出成率达标后,安排卸货; ⑤上车监督打鱼按公司要求分规格。
(2)原料过磅员的工作范围:
①校准原料过磅所用的大、小秤,确保称量准确,保养好 计量磅、计算器、微波炉等专用工具。
②过磅员计数时应精力集中,记录字体正规、清楚、准确 无误,避免出现多记、少记、重记、漏记、涂改等现象, 卸货完成后及时统计相关数据;
二、卸货前,每车鱼均匀抽取四条鱼水煮鱼头试味-口感检验无泥土味、霉味、粪便味、腐水味、煤油 味等异味,按照公司《原料口感评判表》的评分标 准执行,不合格者给予拒收;同时抽检样品开片检 查是否存有寄生虫、瘀斑、发黄、发黑等异色病态 鱼片,如有以上现象及时反馈公司采购部,由采购 部和供应商协商解决。有异味的鱼,第一次试味非 常明显,不用再作第二次试味,如果试味时不完全 确定的,可作第二次试味。
破鱼肚、内脏流出,必须立即清洗操作台面; 3、生产期间如短时暂停,人员外出车间时,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本文主要介绍规范化单冻罗非鱼片在加工工艺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以及单冻罗非鱼片的产品质量要求,使加工单冻罗非鱼片的水产企业技术发展有一个新思路。

按照现代有关罗非鱼片加工发展思路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致力打造好罗非鱼片加工产业的“三张牌”。

一是“名牌”. 经过多年发展,有很多企业已经建成罗非鱼养殖和罗非鱼加工生产两大基地,已经达到生产“名牌”产品的先决条件。

二是“绿牌”.罗非鱼片产品已成为某些水产企业的主导品种,在出口贸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建立罗非鱼“绿色”生产计划,重点抓好国家无公害“绿牌”生产基地,三是“服务牌”。

几年来,某些水产企业加强渔业与科技部门紧密合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服务牌”工作。

但是,我觉得要做到全方位规范管理,目前有些水产企业在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方面还不够规范性,质量标准也控制不严,产品质量不尽人意,所以编写了这篇规范性单冻罗非鱼片的加工工艺技术,严格执行产品标准化是提高单冻罗非鱼片产品质量的关健。

一、加工原料要求(1)原料接收:所收购的罗非鱼应来自无公害养殖的产区,并且要清洁、无污染的活体罗非鱼,体重规格在0。

5至1公斤为宜.对每一批次的罗非鱼必须经专职质检人员进行抽检,不符合品质规定的罗非鱼必须拒收。

起溏后的罗非鱼应在3个小时内送到加工场进行暂养,鱼体温度控制在25℃以下,温度过高时应加冰降温,以保证罗非鱼在加工前保持原有的活力。

(2)暂养:罗非鱼在加工前需要放到暂养池中养3个小时以上,暂养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罗非鱼在养殖塘中带来的土腥味(俗称泥味)。

在暂养过程中必须保持充氧和用循环水泵喷淋曝气,以防止鱼缺氧死亡,确保鱼的活力。

暂养池的水温应控制在25℃以下,温度过高时应加冰降温,并及时清除喷淋曝气时产生泡沬,做到确保水质良好,才能保证活体罗非鱼的质量。

暂养池在空池的时侯,必须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池内的清洁达到卫生标准。

在投放鱼之后,池水与鱼的比例是1 比3以上投放,投放鱼后应及时调节水池的水位。

罗非鱼片加工制作全过程

罗非鱼片加工制作全过程

罗非鱼片加工制作全过程想知道那些超市里包装精美的罗非鱼片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鱼片加工车间一探究竟。

为了保持产品质量和安全,看上去非常简单的罗非鱼片实际上也是经历了许多复杂的工序喔。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1、成鱼入仓捕捞合适大小的罗非鱼,第一时间入仓库。

2、分选选用捕获不超过3小时的鲜活罗非鱼作加工原料,将原料鱼冲洗干净,洗涤水温控制在20℃以下,必要时可加冰降温。

在挑选分类过程中,剔除超出切片机加工限度的大鱼和低于加工限度的小鱼,这部分鱼可用手工剖片或作其他加工。

3、放血挑选后的鱼货按规格分别进行放血、去鳞、去鳃、去内脏等工序,然后经充分漂洗干净后沥干水。

4、取片根据原料鱼的规格,采用合适的剖割方法取片。

将切割完的鱼片置于塑料网筐中,用流水冲洗干净。

5、去皮一般可使用剥皮机剥皮或人工剥皮,在剥皮工序中,刀片的刃口要恰当,否则会影响鱼片的质量和出成率,因刀片太快易割断鱼皮,太钝则剥皮困难。

6、修补与检查去除鱼片上的血斑,去掉鱼片上的鱼皮残痕,包括鱼体表皮和内膜等,去掉鱼片上的残脏,挑出鱼片上的骨刺,此工序是对整形工序遗漏的部分进行补充修整,以保证产品质量。

7、单冻罗非鱼片在单冻之前要进行精准的称重,并配专职称重人员,每一包装单位的重量根据销售对象而定,为了补充冻结过程鱼货的水分损失,称重时要增加2%-5%重量。

而市场上普通的罗非鱼片重量都是一个模糊的范围,例如200-700g。

称重装盘后立即将鱼货送进冻结间或冻结装置进行冻结。

必须采用平板冻结或单体冻结法进行快速冻结,应在2小时内使鱼片中心温度降至-18℃以下。

鱼片冻块尺寸不能超过标准限度,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鱼块的完整。

8、包装包装应在4℃以下环境中进行,包装材料在使用前要预冷到0℃以下,以防止冻品的温度回升。

在外包装上应明显标有产品的商标,并注明品名、产地、等级、批号、毛重、净重及其他规定的要求。

凡是出口的产品,还应用英文或进口商所要求的某国文字作相应的标识。

罗非鱼片工艺流程

罗非鱼片工艺流程

罗非鱼片工艺流程罗非鱼片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鱼类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以下是罗非鱼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食材。

选择新鲜的罗非鱼作为制作罗非鱼片的原料,确保鱼肉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准备好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辅料,如食盐、胡椒粉、姜片等。

接下来,进行鱼的处理。

将新鲜的罗非鱼进行清洗,去除鱼鳞和内脏。

然后将鱼身剖开,去除鱼骨,只保留鱼肉。

这一步骤需要非常小心,以免损坏鱼肉。

然后,鱼肉进行腌制。

将鱼肉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然后轻轻地搅拌均匀,使调料均匀地裹在鱼肉上。

接着,将姜片放在鱼肉上,提升鱼肉的香味。

腌制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使鱼肉更加鲜嫩可口。

腌制完成后,进行鱼肉的切片。

将腌制好的鱼肉取出,放在切菜板上,用厨房刀将鱼肉切成薄片,厚度约为0.5厘米左右。

切片的时候要保持手的稳定,力度要均匀,以确保鱼肉的形状和大小一致。

完成切片后,进行烹饪。

将平底锅加热,加入适量的橄榄油,并将锅底均匀地涂上一层橄榄油。

待锅热后,将鱼片放入锅中,小心翻转,煎至两面金黄色即可。

煎鱼片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鱼肉过熟。

最后,进行装盘。

将煎好的鱼片取出,放在盘中,并撒上适量的葱花和蒜末,增添鱼肉的香味和口感。

罗非鱼片制作完成后,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调料,如酱油、醋等,提升风味。

总结起来,制作罗非鱼片的工艺流程分为准备食材、鱼的处理、腌制、切片、烹饪和装盘等环节。

只有在每个环节中严格掌握好方法和技巧,才能制作出口感鲜嫩可口的罗非鱼片。

希望大家在制作罗非鱼片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烹饪的乐趣,并且制作出美味的佳肴。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本文主要介绍规范化单冻罗非鱼片在加工工艺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以及单冻罗非鱼片的产品质量要求,使加工单冻罗非鱼片的水产企业技术发展有一个新思路。

按照现代有关罗非鱼片加工发展思路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致力打造好罗非鱼片加工产业的“三张牌”。

一是“名牌”。

经过多年发展,有很多企业已经建成罗非鱼养殖和罗非鱼加工生产两大基地,已经达到生产“名牌”产品的先决条件。

二是“绿牌”。

罗非鱼片产品已成为某些水产企业的主导品种,在出口贸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建立罗非鱼“绿色”生产计划,重点抓好国家无公害“绿牌”生产基地,三是“服务牌”。

几年来,某些水产企业加强渔业与科技部门紧密合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服务牌”工作。

但是,我觉得要做到全方位规范管理,目前有些水产企业在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方面还不够规范性,质量标准也控制不严,产品质量不尽人意,所以编写了这篇规范性单冻罗非鱼片的加工工艺技术,严格执行产品标准化是提高单冻罗非鱼片产品质量的关健。

一、加工原料要求(1)原料接收:所收购的罗非鱼应来自无公害养殖的产区,并且要清洁、无污染的活体罗非鱼,体重规格在0.5至1公斤为宜。

对每一批次的罗非鱼必须经专职质检人员进行抽检,不符合品质规定的罗非鱼必须拒收。

起溏后的罗非鱼应在3个小时内送到加工场进行暂养,鱼体温度控制在25℃以下,温度过高时应加冰降温,以保证罗非鱼在加工前保持原有的活力。

(2)暂养:罗非鱼在加工前需要放到暂养池中养3个小时以上,暂养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罗非鱼在养殖塘中带来的土腥味(俗称泥味)。

在暂养过程中必须保持充氧和用循环水泵喷淋曝气,以防止鱼缺氧死亡,确保鱼的活力。

暂养池的水温应控制在25℃以下,温度过高时应加冰降温,并及时清除喷淋曝气时产生泡沬,做到确保水质良好,才能保证活体罗非鱼的质量。

暂养池在空池的时侯,必须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池内的清洁达到卫生标准。

在投放鱼之后,池水与鱼的比例是1 比3以上投放,投放鱼后应及时调节水池的水位。

小罗非鱼加工技术

小罗非鱼加工技术

小罗非鱼加工技术罗非鱼系多骨鱼类,成熟早,繁殖多,资源相当丰富。

但大部分罗非鱼个体较小,不受消费者的青睐,小罗非鱼可以加工成可久存、消费者易于接受的调味油炸鱼饼。

现介绍其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

一、工艺流程:原料鱼选择→预处理叶采肉(骨肉分离)→漂洗→脱水→精滤→斩拌(绞肉)→搅拌→成形→预加热→烘干→包装→成品。

二、操作要点1、原料鱼选择:选用小罗非鱼必须新鲜、质量良好,剔除鲜度差和机械损伤的鱼。

2、预处理:用清水洗净鱼体,除去鱼头、尾、鳍和内脏,刮净鱼鳞;再用’流水洗净鱼体表面粘液、腹腔内血污、内脏和黑膜,水温不超过15℃。

3、采肉:原料处理后,进入采肉机中进行采肉,即将鱼肉和皮、骨分离。

采肉率控制在60%左右。

4、漂洗:采肉后的碎鱼肉,放于漂洗槽中,加入5倍量的水,慢速搅拌漂洗,反复3次-5次,每次漂洗时间为15min-20min,水温为5℃-10℃。

最后一次漂洗时,可加入0.2%的食盐,以利脱水。

5、脱水:漂洗后的鱼肉,经回转筛进行预备脱水,再进入螺旋压榨脱水机中脱水。

脱水后的鱼肉含水量控制在80%-85%。

6、精滤:脱水后的鱼肉,进入精滤机,除去小骨刺、皮、腹膜等。

鱼肉温度控制在10℃以下,最高不超过15℃。

7、绞肉:在斩拌机中进行,将肉绞碎。

8、搅拌、成形:用20%普通食盐与鱼肉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放在鱼饼成型模中成型。

此时加入辅料、调味料:洋葱(新鲜、剁碎)4.0%,蕃茄酱4.0%,去味的植物油2.0%,甜瓜(磨碎)1.0%,食盐0.7%,胡椒红色)0.4%,增香剂0.06%,香草(干叶)0.02%,咖喱粉0.02%。

9、预加热:温度为70℃,时间为2ho10、烘干:温度为40℃,时间为50h。

11、成品包装:用透明且密封良好的蒸煮袋进行包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非鱼片加工制作全过程
1、成鱼入仓
捕捞合适大小的罗非鱼,第一时间入仓库。

2、分选
选用捕获不超过3小时的鲜活罗非鱼作加工原料,将原料鱼冲洗干净,洗涤水温控制在20℃以下,必要时可加冰降温。

在挑选分类过程中,剔除超出切片机加工限度的大鱼和低于加工限度的小鱼,这部分鱼可用手工剖片或作其他加工。

3、放血
挑选后的鱼货按规格分别进行放血、去鳞、去鳃、去内脏等工序,然后经充分漂洗干净后沥干水。

4、取片
根据原料鱼的规格,采用合适的剖割方法取片。

将切割完的鱼片置于塑料网筐中,用流水冲洗干净。

5、去皮
一般可使用剥皮机剥皮或人工剥皮,在剥皮工序中,刀片的刃口要恰当,否则会影响鱼片的质量和出成率,因刀片太快易割断鱼皮,太钝则剥皮困难。

6、修补与检查
去除鱼片上的血斑,去掉鱼片上的鱼皮残痕,包括鱼体表皮和内膜等,去掉鱼片上的残脏,挑出鱼片上的骨刺,此工序是对整形工序遗漏的部分进行补充修整,以保证产品质量。

7、单冻
罗非鱼片在单冻之前要进行精准的称重,并配专职称重人员,每一包装单位的重量根据销售对象而定,为了补充冻结过程鱼货的水分损失,称重时要增加2%-5%重量。

而市场上普通的罗非鱼片重量都是一个模糊的范围,例如200-700g。

称重装盘后立即将鱼货送进冻结间或冻结装置进行冻结。

必须采用平板冻结或单体冻结法进行快速冻结,应在2小时内使鱼片中心温度降至-18℃以下。

鱼片冻块尺寸不能超过标准限度,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鱼块的完整。

8、包装
包装应在4℃以下环境中进行,包装材料在使用前要预冷到0℃以下,以防止冻品的温度回升。

在外包装上应明显标有产品的商标,并注明品名、产地、等级、批号、毛重、净重及其他规定的要求。

凡是出口的产品,还应用英文或进口商所要求的某国文字作相应的标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