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分析计算公式
煤炭化验公式

由于过去所用公式不够统一,为此,原建材部于1980年下发了《关于燃料热值和标准煤统一计算方法规定的通知》,通知所规定的经验公式为煤炭科学院六十年代末期推导的三个公式即:烟煤、差示扫描量热仪无烟煤和褐煤低位发热量经验公式。其计算公式请见《化验室工作手册》附录。上述三个公式在水泥生产用煤、熟料热耗及对水泥企业标准煤耗考核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公式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如烟煤发热量与水分、灰分、挥发分和焦渣特征有关,但当时推导这一公式时,没有把焦渣特征定量化纳入公式中,而是根据焦渣特征的大小分组列出K值。在计算煤炭发热量时,根据焦渣特征大小,查出K值再纳入公式。这不仅计算麻烦,而且因K值呈台阶式变化,对某些挥发分在边界处的煤样,其计算误差就会增大。为此,煤炭院煤化所陈文敏教授领导的“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收集了全国大量煤样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法,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研究推导出一套烟煤、无烟煤、褐煤低位发
干燥基挥发分=挥发分÷(100-分析水)×100%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挥发分÷(100-分析水-灰分)×100%
化验煤炭大卡的仪器发热量计算公式
1)计算烟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公式:
Qnet,ad = 35859.9-73.7Vad-395.7Aad-702.0Mad + 173.6CRC
新创立的煤炭低位发热量快速计算公式,应用于煤炭及用煤生产企业将会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利用煤工业分析结果计算煤低位发热量的新公式
以煤工业分析结果,创立计算煤炭低位发热量新公式的原理与方法,不再详述。仅就实际应用的计算公式介绍如下:
1.计算烟煤低位发热量新公式
新创立的煤炭低位发热量快速计算公式,应用于煤炭及用煤生产企业将会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范围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范围1.煤尺寸分布计算公式:煤尺寸分布是指煤在不同粒度上的分布情况,通常通过筛分实验来确定。
常用的煤尺寸分布计算公式有Rosin-Rammler方程和Gates-Gaudin-Schuhmann方程。
- Rosin-Rammler方程:用于描述煤在筛网上的分布情况。
公式:x/xm = exp((-(x/xm)^b))应用范围:通过该公式可以得到煤的粒度分布曲线,并依据曲线来评价煤的破碎性能。
2.煤质计算公式:煤炭质量是煤炭的重要性能之一,影响着其燃烧性能、利用价值等。
常用的煤质计算公式有:洗煤后焦炭机械强度计算公式、元素分析法计算公式等。
-洗煤后焦炭机械强度计算公式:公式:CokeRI = 19.58 - 0.2957×Aad - 0.0531×Mad应用范围:该公式通过对洗煤后焦炭化验数据的分析计算,评价煤质的机械性能,指导焦炭的生产过程。
3.煤炭储量计算公式:煤炭储量是指在一定经济条件下能够被开采出来的煤炭总量。
常用的煤炭储量计算公式有四参数估计法、Kriging法等。
-四参数估计法:公式:Q=N×B×P×r×(1-C)/(B×P+I)应用范围:四参数法通过煤矿开采方法和矿层信息进行计算,可以估计煤矿的储量。
4.煤矿通风计算公式:煤矿通风是维持煤矿工作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常用的通风计算公式有:负压通风系统风量计算公式、鼓风机工作点计算公式等。
-负压通风系统风量计算公式:公式:Q=(P+1)/P×N×P1×P2/60/1000应用范围:该公式用于计算负压通风系统的风量,以确定通风系统是否满足煤矿的通风需求。
5.煤矸石回填计算公式:煤矸石回填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一个环保举措,通过将煤矸石回填到开采的矿井中,减少环境污染。
常用的回填计算公式有:回填厚度计算公式、回填效率计算公式等。
煤 质 分 析 方 法

煤质分析方法1.灰分:把煤粉碎后称1克,放入850度的马弗炉中燃烧1小时后取出,冷却后称量(温度低煤时长)。
计算公式:灰分=(烧后总重-灰皿重)÷原煤总重×100%注:记录准确每个灰皿重量2.挥发分:把煤粉碎后称1克,放入900度的马弗炉中燃烧7分钟后取出,冷却后称量(温度时间要准确)计算公式:挥发分=(原煤重-烧后灰重)÷原煤重×100%-分析水注:记录准确每个挥发分坩埚带盖的总重3.分析水:把煤粉碎后称1克,放入145度的干燥箱中烘干3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称量。
计算公式:分析水=(原煤重-烘干后的煤重)÷原煤重×100%注:记录准确每个小称量瓶带盖的总重4.全水:取13mm以下的原煤10克,放入145度的干燥箱中烘干3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称量。
计算公式:全水=(原煤重-烘干后的煤重)÷原煤重×100%注:记录准确每个大称量瓶带盖的总重计算公式:固定碳=100-灰分-挥发分-分析水6.发热量:①分析基低位发热量焦耳/克烟煤:35860-73.7×挥发分-395.7×灰分-702×分析水+173.6焦×焦碴特性无烟煤:34814-24.7×挥发分-382.2×灰分-563×分析水②收到基低位发热量[(23×分析水+分析基低位发热量)×(100-全水)]÷(100-全水)-23×全水H=2.888+0.393×√V-0.0023×A7.焦渣特性分类:测定挥发分所得焦渣特征,按下列规定加以区分:①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②粘着:用手指轻碰即成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即成粉末。
③弱粘结:用手指轻压即成小块。
④不熔融粘结: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煤质分析常用公式

煤质分析常用公式一、发热量计算公式1 、热容量计算公式。
E= 2 、弹筒发热量计算公式Q b = 3 、空干基高位热值计算公式Q gr,ad = Q b,ad -(94.1S b,ad +Q b,ad ) 注:当全硫含量低于4.00% 时,或发热量大于14.60MJ/kg 时,用全硫(按GB/T214 测定)代替S b,ad 。
一、发热量计算公式1、热容量计算公式。
E=2、弹筒发热量计算公式Q b=3、空干基高位热值计算公式Q gr,ad= Q b,ad-(94.1S b,ad+Q b,ad)注:当全硫含量低于4.00%时,或发热量大于14.60MJ/kg时,用全硫(按GB/T214测定)代替S b,ad。
(引用国标GB/T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中9.3.2条)。
4、收到基低位热值计算公式Q net,ar=(Q gr,ad-206H ad)5、空干基高位热值换算为干基高位热值公式Q gr,d=Q gr,ad×6、硝酸生成热计算公式q n=QG0.00157、冷却校正公式7.1国标公式C=(n-a)V n+aV0当≤1.20时,a=当>1.20时,a=V0=K(t0―t j)+A(测发热量时用)V n=K(t n―t j)+A7.2瑞方公式C=nV0+7.3奔特公式C=式中:E——热容量J/KQ b——弹筒发热量MJ/kgQ gr,ad——空干基高位热值MJ/kgQ net,ar——收到基低拉热值MJ/kgQ gr,d——干基高位热值MJ/kgQ——苯甲酸热值J/gG——试样重量gq1——点火丝热值Jq2——添加物热值Jqn——硝酸生成热J——主期温升K或℃——点火后1'40''时的温升K或℃C——温升冷却校正值K或℃——硝酸校正系数当Q b≤16.7MJ/kg时,=0.001当16.7MJ/K<Q b≤25.1MJ/kg时,=0.0012当Q b>25.1MJ/kg时,=0.0016S t——全硫%M ar——收到基水分%M ad——空干基水分%H ad——空干基氢%V0——初期内筒降温速度K/min(瑞方、奔特为K/0.5min)V n——未期内筒降温速度K/mint j——外筒温度℃t0——点火时的内桶温度℃tn——终点时的内桶温度℃——初期的平均温度℃——末期的平均温度℃m——主期内每30S,温升0.3℃以上的次数,低热值时为温升0.1℃以上的次数。
煤的分析基准表示方法和换算

煤的分析基准表⽰⽅法和换算
⼀、煤的分析基准
1)收到基: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来表⽰煤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
⼯业分析:M ar+H ar+V ar+FC ar=100%
元素分析:C ar+H ar+N ar+S ar+O ar+A ar+M ar=100%
式中S c·ar——煤中可燃硫。
2)空⽓⼲燥基:以空⽓⼲燥状态的煤为基准,来表⽰煤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
⼯业分析:M ad+A ad+V ad+FC ad=100%
元素分析:C ad+H ad+N ad+S ad+O ad+A ad+M ad=100%
3) ⼲燥基:以⽆⽔状态的煤为基准,来表⽰煤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
⼯业分析:A d+V d+FC d=100%
元素分析:C d+H d+N d+S d+O d+A d=100%
4)⼲燥⽆灰基:以假想的⽆⽔⽆灰状态的煤为基准,来表⽰煤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
⼯业分析:V daf+FC daf=100%
元素分析:Cdaf+H daf+N daf+S daf+O daf=100%
⼆、各种煤的换算
实验室应⽤分析试样测定各种成分的含量,其计算结果为空⽓⼲燥基。
空⽓⼲燥基是换算为其它各基准的基础。
设计锅炉设备和计算煤耗,要求采⽤收到基来表⽰煤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使之符合锅炉实际运⾏情况;在研究煤的组成结构时则要采⽤⼲燥⽆灰基来表⽰,以避免⽔分和灰分的⼲扰。
试验项⽬右下标代表符号
分析结果要从⼀种基准换算到另⼀种基准时,可按下式进⾏
Y=KX0
式中:X0——按原基准计算的某⼀组成含量百分⽐;
Y ——按新基准计算的同⼀组成含量百分⽐;。
化验煤方法和公式

化验煤方法和公式化验煤是研究煤炭性质和组成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煤样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可以获得煤的元素组成、热值、灰分、挥发分等参数,为煤炭的利用和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化验煤方法和公式。
一、煤样制备和取样方法在进行化验煤之前,首先需要对煤样进行制备和取样。
煤样制备的目的是使煤样具有代表性,以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常用的煤样制备方法包括碾磨、破碎和混匀等。
取样方法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确保取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二、煤的元素分析方法和公式1. 硫分析方法:常用的硫分析方法有干燥燃烧法和湿法氧化法。
其中,干燥燃烧法是指将煤样在高温下燃烧,使煤中的硫转化为SO2,再通过化学方法测定SO2的含量,从而计算出煤中的硫含量。
硫含量的计算公式为:硫含量(%)=硫的质量(g)/ 煤样的质量(g)× 100%2. 挥发分析方法:挥发分是指煤在加热过程中,从煤中释放出来的气体和液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常用的挥发分析方法包括干燥燃烧法和热解法。
挥发分的计算公式为:挥发分(%)=挥发分质量(g)/ 煤样质量(g)× 100%3. 碳氢分析方法:碳氢分析是指测定煤中的碳、氢元素含量。
常用的碳氢分析方法有元素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
碳氢含量的计算公式为:碳含量(%)=碳的质量(g)/ 煤样的质量(g)× 100%氢含量(%)=氢的质量(g)/ 煤样的质量(g)× 100%三、煤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和公式1. 热值测试方法:煤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常用的热值测试方法有全自动量热仪法和氧弹热量计法。
煤的热值计算公式为:热值(MJ/kg)=热量(J)/ 煤样质量(kg)2. 灰分测试方法:灰分是指煤中无机物的质量百分比,是煤的无机杂质含量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灰分测试方法有高温燃烧法和湿法燃烧法。
灰分的计算公式为:灰分(%)=灰分质量(g)/ 煤样质量(g)× 100%3. 水分测试方法:水分是指煤中含有的水分的质量百分比。
煤质化验计算公式

煤质化验计算公式
一、元素含量计算公式:
1.元素质量分数(%)=元素质量含量/总煤样质量×100%
其中,元素质量含量=煤样中元素的质量/煤样的质量
二、发热量计算公式:
1. 低位发热量(MJ/kg)= 发热量试值/ (1 + 0.1 × 挥发分(%))
2.发热量试值(J/g)=34.8×碳(%)+9
3.7×氢(%)+9×硫(%)
+0.24×氧(%)-3.7×水(%)-0.45×水(%)×灰分(%)
其中,发热量试值(J/g)是指标准工况下,燃烧器压力、温度和湿
度等条件确定时,单位质量燃烧产生的能量。
低位发热量是在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水蒸气中蒸发热能被全部回收的情况下计算的发热量。
三、挥发分计算公式:
1.挥发分(%)=(失重/初始试样质量)×100%
其中,失重是初始试样质量与在指定温度下煤样质量的差值。
四、固定碳计算公式:
1.固定碳(%)=(试样质量-挥发分持续加热后质量)/试样质量×100%
五、灰分计算公式:
1.灰分(%)=(灰渣质量/试样质量)×100%
六、硫含量计算公式:
1.硫(%)=(硫的质量/试样质量)×100%
以上是常见的煤质化验计算公式,不同的煤质化验项目可能还会有其他不同的计算公式,具体计算方法需根据具体项目的规定和实验要求进行计算。
煤质分析常用公式11

煤质分析常用公式一、发热量计算公式 1 、热容量计算公式。
E= 2 、弹筒发热量计算公式Q b = 3 、空干基高位热值计算公式Q gr,ad = Q b,ad - (94.1S b,ad + Q b,ad ) 注:当全硫含量低于 4.00% 时,或发热量大于14.60MJ/kg 时,用全硫(按GB/T214 测定)代替 S b,ad 。
一、发热量计算公式1、热容量计算公式。
E=2、弹筒发热量计算公式Q b=3、空干基高位热值计算公式Q gr,ad= Q b,ad-(94.1S b,ad+Q b,ad)注:当全硫含量低于4.00%时,或发热量大于14.60MJ/kg时,用全硫(按GB/T214测定)代替S b,ad。
(引用国标GB/T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中9.3.2条)。
4、收到基低位热值计算公式Q net,ar=(Q gr,ad-206H ad)5、空干基高位热值换算为干基高位热值公式Q gr,d=Q gr,ad×6、硝酸生成热计算公式q n=QG0.00157、冷却校正公式7.1国标公式C=(n-a)V n+aV0当≤1.20时,a=当>1.20时,a=V0=K(t0―t j)+A(测发热量时用)V n=K(t n―t j)+A7.2瑞方公式C=nV0+7.3奔特公式C=式中:E——热容量J/KQ b——弹筒发热量MJ/kgQ gr,ad——空干基高位热值MJ/kgQ net,ar——收到基低拉热值MJ/kgQ gr,d——干基高位热值MJ/kgQ——苯甲酸热值J/gG——试样重量gq1——点火丝热值Jq2——添加物热值Jqn——硝酸生成热J——主期温升K或℃——点火后1'40''时的温升K或℃C——温升冷却校正值K或℃——硝酸校正系数当Q b≤16.7MJ/kg时,=0.001当16.7MJ/K<Q b≤25.1MJ/kg时,=0.0012当Q b>25.1MJ/kg时,=0.0016S t——全硫%M ar——收到基水分%M ad——空干基水分%H ad——空干基氢%V0——初期内筒降温速度K/min(瑞方、奔特为K/0.5min)V n——未期内筒降温速度K/mint j——外筒温度℃t0——点火时的内桶温度℃tn——终点时的内桶温度℃——初期的平均温度℃——末期的平均温度℃m——主期内每30S,温升0.3℃以上的次数,低热值时为温升0.1℃以上的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质分析计算公式
煤质分析是煤炭品质评价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分析煤的主要成分和
特性,评估煤的燃烧性能、利用价值等。
煤质分析计算公式是进行煤质分
析时使用的数学模型,用于计算煤的各项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煤质分
析计算公式:
1.硫分计算公式:
煤中硫分的含量对煤的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常用的硫分计算公式如下:硫分(%)=(烧失量(%)-挥发分(%)-固定碳(%)-灰分(%))
/100
2.燃烧热计算公式:
燃烧热是评价煤的能量价值的重要指标,常用的燃烧热计算公式如下:Q(kcal/kg)= 80.09×固定碳(%)+336.76×挥发分(%)+26.03×
灰分(%)+6.31×硫分(%)
3.空气需求量计算公式:
空气需求量是指煤炭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常用的空气需求量计算公
式如下:
空气需求量(m^3/kg)=(100-挥发分(%))/ 21
4.灰熔化温度计算公式:
灰熔化温度是指煤灰在燃烧过程中熔化的温度,常用的灰熔化温度计
算公式如下:
灰熔化温度(℃)=1.5×Si(%)+0.8×Fe(%)+0.5×Al(%)-
0.7×CaO(%)
其中,Si代表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Fe代表氧化铁的质量分数,Al
代表氧化铝的质量分数,CaO代表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5.可磨性指数计算公式:
可磨性指数是评价煤炭可磨性的指标,常用的可磨性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可磨性指数(HGI)=13+6.93×黏结组分(%)
其中,黏结组分包括黏结水、玻璃体和焦油等。
6.卡伯分析公式:
卡伯指数是用来评价煤炭结块性质的指标,常用的卡伯分析公式如下:卡伯指数(G)=13.6×灰分(%)+2.8×黏结指数(%)
其中,灰分和黏结指数都是衡量煤炭颗粒结构以及结块性质的指标。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煤质分析计算公式,可以通过这些公式来评价煤炭
的品质和性能,为煤炭的利用提供参考。
当然,煤质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