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分析流程及方法

合集下载

煤 质 分 析 方 法

煤 质 分 析 方 法

煤质分析方法1.灰分:把煤粉碎后称1克,放入850度的马弗炉中燃烧1小时后取出,冷却后称量(温度低煤时长)。

计算公式:灰分=(烧后总重-灰皿重)÷原煤总重×100%注:记录准确每个灰皿重量2.挥发分:把煤粉碎后称1克,放入900度的马弗炉中燃烧7分钟后取出,冷却后称量(温度时间要准确)计算公式:挥发分=(原煤重-烧后灰重)÷原煤重×100%-分析水注:记录准确每个挥发分坩埚带盖的总重3.分析水:把煤粉碎后称1克,放入145度的干燥箱中烘干3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称量。

计算公式:分析水=(原煤重-烘干后的煤重)÷原煤重×100%注:记录准确每个小称量瓶带盖的总重4.全水:取13mm以下的原煤10克,放入145度的干燥箱中烘干3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称量。

计算公式:全水=(原煤重-烘干后的煤重)÷原煤重×100%注:记录准确每个大称量瓶带盖的总重计算公式:固定碳=100-灰分-挥发分-分析水6.发热量:①分析基低位发热量焦耳/克烟煤:35860-73.7×挥发分-395.7×灰分-702×分析水+173.6焦×焦碴特性无烟煤:34814-24.7×挥发分-382.2×灰分-563×分析水②收到基低位发热量[(23×分析水+分析基低位发热量)×(100-全水)]÷(100-全水)-23×全水H=2.888+0.393×√V-0.0023×A7.焦渣特性分类:测定挥发分所得焦渣特征,按下列规定加以区分:①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②粘着:用手指轻碰即成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即成粉末。

③弱粘结:用手指轻压即成小块。

④不熔融粘结: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煤质分析

煤质分析

分类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标准操作步骤水分干燥称重法GB 212-2001方法A:通氮干燥法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

在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出水分的质量分数方法B:空气干燥法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内,于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根据煤样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量分数灰分高温灰化法GB 212-20011. 缓慢灰化法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人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加热到(815士10)℃ ,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

以残留物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

2. 快速灰化法方法A:将装有煤样的灰皿放在预先加热至(815士10)℃的灰快速测定仪的传送带上,煤样自动送人仪器内完全灰化,后送出。

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煤样的分方法B:将装有煤样的灰皿由炉外逐渐送人预先加热至(8151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灼烧至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挥发分加热称重法GB 212-2001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在带盖的瓷柑涡中,在(9士10)℃下,隔绝空气加热7min,以减少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百分数,减去该煤样的水分含量作为煤样的挥发分。

固定碳减重法GB 212-2001100-(水分+灰分+挥发分)1.高位发热量;一定量的分析试样在氧弹热量计中.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燃烧,根据试样燃烧前后量热系统产生的温升,并对点火等附加热进行校正后即可求得试样的弹筒发热量。

煤发热量热量计法GB 213-2003从弹筒发热量中扣除硝酸生成热和硫酸校正热(硫酸与二氧硫形成热之差)即得高位发热量,氧弹热量计的热容量通过相近条件下燃烧一定量的基准量热物苯甲酸来确定2.低位发热量恒容低位发热量和恒压低位发热量可以通过分析试样的高发热量计算得出 计恒容低位发热量,要知道煤样中水分和氢的含量.计算恒压低位发热量,要知道煤样中氧和氮的含量硫GB 214-2007艾士卡法①.将空气干燥煤样和艾氏剂混合均匀。

煤质分析讲义

煤质分析讲义
3.1.1方法A2: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3.2方法B(一步法)
3.2.1方法B1:在氮气流中干燥 粒度<6mm煤样,称取10-12g,于(105-110)
℃下,氮气流中干燥至恒定。根据煤样干燥 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全水分 适用于测定褐煤、烟煤、无烟煤中全水分。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质量恒定,破碎至粒度<3mm,称取10g,于 (105-110)℃下,氮气流中干燥至恒定。根 据煤样两步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全水分。 • 适用于测定褐煤、烟煤、无烟煤中全水分分。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在空气流中干燥 粒度<13mm煤样,称取500g,40℃环 境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破碎至<3mm, 称取10g,于(105-110)℃下,空气 流中干燥至恒定。根据煤样两步干燥后 的质量损失计算全水分。 适用于测定烟煤、无烟煤中全水分
① 煤中全水分是评价商品煤质量、商品煤贸易计价 的主要指标之一。 ② 煤中全水分影响煤的各种工业利用,对生产工艺 过程的控制十分重要。 ③ 煤中全水分是煤炭分析实验中基的换算和低位发 热量计算的重要依据。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 3、煤质全水分测定方法提要 • 3.1方法A(两步法) • 3.1.1方法A1:在氮气流中干燥 • 粒度<13mm煤样,称取500g,40℃干燥至
煤质分析讲义
3、灰分
3.1定义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到的残留
物。 煤的灰分不是煤中的固有成分,它是煤中矿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的分解、化合 等复杂反应而形成的,是煤中矿物质的衍生 物。

煤 中 矿 物 质
一是原生矿物质,即成煤植物中所含 的无机元素,原生矿物质在煤中的含 量很少; 二是次生矿物质,它是在成煤过程中 有外界混入或与煤伴生的矿物质,这 种矿物质在煤中的含量一般也不多; 三是外来矿物质,是煤炭开采和加工 过程中混入的矿物质,例如煤矸石。

煤质分析化验

煤质分析化验
操作:
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称量瓶迅速称取10-12g粒度小 于6mm的煤样,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并已 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烟煤干燥1.5h, 褐煤和无烟 煤干燥2h, 取出后盖上盖子,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 称量,再干燥后称重,直到连续两次干燥后的质量相差不 超过0.01g为止,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水分的含量。
2.测定过程
称 取 分 析 煤 样 1 0 . 0 1 g ( 精 确 至 0.0001g ) , 于 已 在 90010℃灼烧恒量的专用坩锅内,轻敲坩埚使试样摊平,然 后盖上坩埚盖,置于坩埚架上,迅速将坩埚架推至已预先加 热至90010℃的高温炉的稳定温度区内,并立即开动秒表, 关闭炉门(3min内回复炉温)。准确灼烧恰好7min,迅速取 出坩埚架,在空气中放置5~6min,再将坩锅置于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称量。计算挥发分产率。
CaSO4 2H 2O CaSO4 2H 2O AI 2O3 2SiO 2 2H 2O AI 2O3 2SiO 2 2H 2O
(2)当温度灰在分5的00℃测左定右(时二的主)要反应:
CaCO3 CaO CO2
FeCO3 FeO CO2
(3)4当F温eS度2在61010oOC左2 右时2:Fe2O3 8SO 2 2CaO 2SO 2 O 2 2CaSO4 4FeO O2 2Fe2O3
煤样在微波炉内,利用微波发生器产生的交变电 场作用,引起摩擦发热,使水分迅速蒸发。 特点:受热均匀,水分蒸发快;不适用于无烟煤和 焦炭等导电性较强的试样。
(三)分析水Mad的测定
分析水(空气干燥基水分 ):指煤在空气干 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就是内在水分。
空气干燥煤样:粒度小于0.2mm、与周围空气湿度达 到平衡的煤样 。 样品制备:将粒度小于0.2mm煤样,在20℃和相对湿度 70%的空气下连续干燥1小时后质量变化不超过0.1%, 即认为已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煤质化验工作流程步骤

煤质化验工作流程步骤

煤质化验工作流程步骤
煤质化验工作流程步骤包括以下内容:1.细化采制化流程及管理制度,采制化制度规范化、精细化,提高采制化设备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保障验收工作的标准化,提高化验数据的准确性。

2.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步骤使用设备,使用后清理、维护,定期组织对设备校准,始终保持检测设备的精准度,努力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进行煤质初步评价、煤质详细评价和煤质最终评价。

4.包括水分、灰分、挥发份、固定碳的测定。

5.进行浮沉试验,评定煤的密度组成。

6.快速灰化法操作步骤:①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煤样;②将灰皿放入马弗炉中,在815℃±10℃下灼烧1小时;③取出灰皿,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计算灰分含量。

煤质分析操作流程

煤质分析操作流程

煤的工业分析: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分析的总称。

一、全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水是煤炭的组成部分,煤中水分含量与其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煤中含水量过多,会增加加工利用的难度,同时也会给运输、贮存带来不利的影响;煤中含水量高,其发热量就降低,因为煤在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要消耗相当热量。

全水分还是商品煤的定量指标,如:洗精煤的计量指标定在7.0 %。

煤中水分按其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

图 1 煤中水分存在状态的分类游离水:以吸附、附着等机械方式与煤结合的水。

化合水:以化合的方式与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也叫结晶水。

例如:硫酸钙(CaSO4·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中的水。

煤中的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煤中水分游离水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化合水全水分外在水分:是附在煤的表面上的水,在实际测定中是指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失去的水。

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的水。

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指全水分的测定和一般分析实验煤样水分的测定,这两种测定的原理和操作基本相同。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包括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测定。

全水分:煤的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总和全水的分析步骤: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2h,无烟煤干燥3h。

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min。

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计算:计算方法:Mt=(m0+m-m1)/m×100式中:Mt-----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质量分数,%m0---------煤样瓶皮重m---------称取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1--------煤样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煤炭化验流程

煤炭化验流程

煤炭化验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煤炭化验流程第一步:取样五点取样法要领,按对角线取五个点,不要表层,每点一铁锨共取一桶。

使取的煤样尽量具有代表性,随机取样。

将取的的煤样拌匀,分选,最后留下一公斤左右作为待化验煤样,如果有块煤请挑选出过破碎机。

第二步:化验水分采过来的煤第一步需要做水分,也就是煤的外水。

所需器皿:称量瓶电子天平干燥箱化验方法和公式如下先将干燥箱打开,将温度升到150度,在天平上将称量瓶称出,记下皮重。

再称出10--11克煤记下煤重。

在干燥箱里烘1个小时,取出后凉凉,在天平上称出重量记下烘过后的重量。

公式如下:皮重+煤重-烘过后质量 --------------------- *100% 煤重第三步:烘干制样用不锈钢盘子装上大概200克左右的煤样在干燥箱里烘干,150度烘大概30分。

干燥后在制样机里研磨制成煤样,以下所有的项目均是制过样后的煤。

第四步:做硫,安说明书操作。

第五步:灰分先将炉子升到850度,程控按说明书操作。

在天平上称出灰皿的重量,记下皮重。

再称出1克左右的煤样,记下煤重。

打开高温炉炉们,将称好的煤样慢慢推入到炉子里,烧不低于40分钟的时间。

要点1,推入过程要慢,煤不能爆燃。

要点2,烧的时间要足够。

公式如下:烧过后的质量-皮重 ------------------ *100% 煤重第六步:挥发份先将炉子升到900度,程控按说明书操作。

在天平上称出坩埚的重量,记下皮重。

再称出1克左右的煤样,记下煤重。

打开炉门,迅速将称好的煤放入炉子里。

看表,七分钟后取出,凉凉,称出烧过后的重量。

皮重+煤重-烧过后的重量----------------------- *100% - 1% 煤重第七步:发热量按说明书操作。

煤炭化验的流程:基本流程:采样——破碎——干燥——制样——实验分析步骤说明:1、原煤采样:使用采样工具,参照国际常见采样方式,采集原煤;2、破碎:使用专业破碎机或者普通破碎方式把采集到原煤破碎卫6mm一下的原煤颗粒。

煤炭化验具体的流程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数据

煤炭化验具体的流程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数据

煤炭化验具体的流程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数据煤炭化验是煤炭采购、储存和利用等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化验的目的是对煤炭样品进行一系列测试和分析,得到有关煤质特性和燃烧性能的数据,以指导煤炭的合理利用和加工。

下面将具体介绍煤炭化验的流程及需要注意的关键数据。

一、煤炭化验流程:1.采样:从煤炭的堆场、矿井等地取得样品。

采样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以保证所取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样品采集:将采样得到的煤样进行处理,如碾磨、粉碎、混合等操作,以获得更精确的测试样品。

3.湿煤水分测定:测定煤样中的湿煤水分,以后续分析的计算准确基础。

4.元素分析:煤样的元素分析包括测定煤样中的C、H、N、S等元素含量,以及灰分的测定。

5.附铝比及定性分析:根据煤样的灰分、矿物组成及存在形态分析,对煤质进行进一步判断。

6.热值测定:测定煤样的高低位热值,以煤炭的能量利用为参考。

7.品位矸石率测定:测定煤炭中的各种有害元素及矸石率,以评价煤炭的品质。

8.碳氢指数检测:评价煤炭的燃烧性能和能源利用。

二、关键数据的注意事项:1.采样方法:采样是煤炭化验的第一步关键环节,应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采样时应根据采样场所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工具。

2.样品存储:采样完毕后,样品应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变质等,以保持样品的原样性。

3.湿煤水分测定:湿煤水分是煤炭质量分析的基础,测定时要注意操作规范,使用准确的仪器设备。

4.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煤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核心环节,测定时要掌握准确的试验方法和仪器操作技巧。

5.热值测定:热值是评价煤质能源特性的重要指标,测定时要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品位矸石率测定:高品位矸石率会降低煤炭的质量,影响利用价值。

测定时需注意准确性和可靠性。

7.碳氢指数检测:碳氢指数是评价煤炭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测定时应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确保数据可靠。

综上所述,煤炭化验涉及的流程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元素分析、附铝比及定性分析、热值测定、品位矸石率测定和碳氢指数检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煤质分析的基本流程:
1.商品煤质人工采取
2.煤样的制备
3.煤中全水分的测定(1h)
4.煤的工业分析(水分30min、灰分2h30min、挥发分20min)
5.煤的发热量测定(25min)
6.煤中全硫的测定
二.商品煤质人工采取方法GB/T 475-2008
三. 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4-2008
1.全水分煤样的制样程序
全水分煤样-----13mm-------3kg------6mm-------1.25kg-------全水分测定试样
13mm-------3kg用九点法;6mm-------1.25kg用二分器法。

2.一般分析试验煤样
2.1制样程序
一般煤样-----25mm-----40kg-----13mm-----15kg-----空气干燥-----3mm-----700g-----0.2mm-----60~300g-----一般分析试验煤样
2.2空气干燥
把试样放入40℃的干燥箱内,恒温干燥1h。

2.3破碎
把试样放入粉碎机中粉碎3min。

四.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211-2007
1.放好空坩埚和盖好盖子后,按开始。

2.称完坩埚后,听到放样提示后,打开盖子放入
3.0~5.0g样品,再盖好。

3.然后按确定就自动完成试验过程。

五.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包括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1.水分的测定
1.1放好空坩埚和盖好盖子后,按开始。

1.2称完坩埚后,听到放样提示后,打开盖子放入0.8~1.2g样品,再盖好。

1.3然后按确定就自动完成试验过程。

2.灰分的测定(缓慢灰化法)
2.1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

2.2将灰皿送入炉温不超过100℃的马弗炉恒温区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隙。

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

继续升温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2.3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到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3.挥发分的测定
3.1在预先于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带盖瓷坩埚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 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然后轻轻振动坩埚,使煤样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

3.2将马弗炉预先加热至920℃左右。

打开炉门,迅速将放有坩埚的坩埚架送入恒温区,立即关上炉门并计时,准确加热7min。

坩埚及坩埚架放入后,要求炉温在3min内恢复至(900±10)℃,此后保持在(900±10)℃,否则此次试验作废。

加热时间包括温度恢复时间在内。

注:马弗炉预先加热温度可视马弗炉具体情况调节,以保证在放入坩埚及坩埚架后,炉温在3min内恢复至(900±10)℃为准。

3.3 从炉中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六.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3-2008
1.在燃烧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

2.在熔断式点火的情况下,取一段已知质量的点火丝,把两端分别接在氧弹的两
个电极柱上,弯曲点火丝接近试样,注意与试样保持良好接触或保持微小的距离(对易飞溅和易燃的煤);并注意勿使用火丝接触燃烧皿,以免形成短路而导致点火失败,甚至烧毁燃烧皿。

同时还应该注意防止两电极间以及燃烧皿与另一电极之间短路。

3.往氧弹中加入10ml蒸馏水。

小心拧紧氧弹盖,注意避免燃烧皿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震动而改变,往氧弹中缓缓充入氧气,直至压力到(2.8~3.0)MPa,达到压力后的持续充氧时间不得少于15s;如果不小心充氧压力超过3.2 MPa,停止试验,放掉氧气后,重新充氧后,重新充氧至3.2 MPa以下。

当钢瓶中氧气压力降到5.0 MPa以下时,充氧时间应酌量延长,压力降到
4. 0 MPa 以下时,应更换新的钢瓶氧气。

4.把氧弹放入装好水的内筒中,如氧弹中无气泡漏出,则表明气密性良好,即可把内筒放在热量计中的绝缘架上,如有气泡出现,则表明漏气,应找出原因,加以纠正,重新充氧。

5.开动搅拌器,5min后开始计时,观察内筒温度,如在30s内温度急剧上升,则表明点火成功。

6.以第一个下降温度作为终点温度(t n),试验主期阶段至此结束。

7.停止搅拌,取出内筒和氧弹,开启放气阀,放出燃烧废气,打开氧弹,仔细观察弹筒和燃烧皿内部,如果有试样燃烧不完全的迹象或有炭黑存在,试验应作废。

七.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4-2007
1.电解液的配制:碘化钾5克、溴化钾5克,溶入250~300毫升的蒸馏水中。

然后加入10毫升的冰醋酸(冰乙酸)。

加入冰乙酸使电解液的PH值近似为1,使电解液中OH-的电极电位远低于I-的电位,另外加入与碘化钾相等或稍多一些的溴化钾能优先于H2O在阳极上放电,切析出的溴与碘一样能定量地将亚硫酸氧化,从而使电流的效率达到100%。

电解液可以重复使用,使用时间的长短根据重复使用的次数及试样含硫量高低而定,电解液的PH值应为1~2之间,当PH〈1或浑浊不清时应更换,以免影响精度,电解液应密封避光保存。

2.打开微机,并运行测硫程序。

3.接上高温炉电源没,打开测硫仪主机,按键使高温炉升温。

(汇编语言程序为空格键;C语言程序为“TAB”键;ST、SC等双控程序为“CTRL+B”键)。

4.在升温的时间里(大约30分钟左右),可以做一些其他准备工作:配制电解液、称煤样等。

称煤样时应尽可能地将煤样混合均匀,因为试样均匀程度是确保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

煤样的粒度应小于0.2mm,重量为50mg左右,称准到0.2mg,为获得较好的粒度应小于试样称取的重量应尽量一致。

在用同一把勺子称多种试样时,必须要擦干净,尤其是硫含量差别大的试样。

试样称好后马上使用,不能马上使用的应放于干燥塔内。

称好后的煤样应加盖一薄层三氧化钨催化剂。

5.当炉温升到1100℃左右时,可以启动载气系统(打开搅拌器电源)。

首先检查载气系统的气密性(尤其是在更换硅胶或打开电解池盖清洗电极后)。

方法如下:将与电解池相连的阀门关闭(与气体过滤器相连的三通阀,放水管等),此时应看到气体流量计浮子慢慢下降,如降到400ml/min以下表示气密性合格,否则应检查并解决问题后方可继续做实验。

6.接着打开高温炉与电解池之间的二通阀(此时流量计应上升到1200ml/min),在一边抽气的情况下加入电解液,电解液不宜加得过满。

一般超过电极片3cm左右即可,加完电解液,关闭除二通阀以外的其他进气口。

调节流量计,使气流为1200ml/min左右,(一般不必每次都调整)。

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气流量,如过低则应调整。

7.当炉温升到1150℃时,即可进行实验。

在测正式试样前必须先做1~2个废样(不称重量,不计结果),使电解液达到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做正式试样。

做样时要输入样后回车即可。

一批试样最好连续做完,如中间间断比较长时间(半小时),为保准确度,最好加做1个废样再继续实验。

8.整个实验结束后,首先关闭测硫仪主机电源(最好切断高温炉电源)。

接着关闭电解池与高温炉之间的阀门,再关搅拌器停止抽气。

最后放出电解液并用蒸馏水清洗电解池。

这些工作做完后,再去进行微机操作或关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