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孔隙率的测定_实验指导书
煤的孔隙率的测定-实验指导书

煤的孔隙率的测定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学时:4实验要求:开放实验房间:安全学院303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煤的孔隙率的物理意义,掌握煤的孔隙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的测定。
三、仪器设备电炉:(500~600)W;分析天平(见图1):最大称量200g,感量0.0001g;密度瓶(见图2):带磨口毛细管塞,容量为60mL;水银温度计:(0~100)℃,分度为0.2℃;小铝锅;网匙:用3mm×3mm的筛网制成;玻璃板:300×300mm 两块;筛子:1mm 方孔筛一个,10mm圆孔筛一个;塑料布:一块,恒温水浴:控温范围10℃~35℃,控温精度±1℃;刻度移液管:容量10ml;图1 分析天平图2 密度瓶四、所需耗材实验煤样、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化学纯,20g/L;优质石蜡:熔点(50~60)℃;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SO4)溶液:化学纯,配制1g/L水溶液,或按一列方法配制:取20g/ L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3mL 用水稀释至60mL,其浓度与1g/L 相当。
如溶液放置时间长有白色沉淀物,应加热溶解后,冷却至室温使用。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孔隙率,指散粒状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煤的孔隙率是指煤的内部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孔隙率是影响多孔介质内流体传输性能的重要参数。
煤的孔隙特性与煤化程度、地质破坏程度和地应力性质及其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各矿煤层的孔隙率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①孔隙率与煤化程度的关系:从长焰煤开始,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挥发分减小)煤的总孔隙体积逐渐减少,到焦、瘦煤时达到最低值,而后随煤化程度的加深,总孔隙体积又逐渐增加,至无烟煤时达到最大值。
然而,煤中的微孔体积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是一直增长的。
②孔隙率与煤的破坏程度的关系:大孔决定于强烈地质构造破坏煤的破坏面,因此煤的破坏越严重,其渗透容积越高,即孔隙率越大。
工业型煤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测定方法

工业型煤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测定方法
工业型煤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测定方法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主要用于评估工业型煤的物理性能。
以下是详细的研究方法:
1. 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视相对密度是指煤样在特定条件下的重量与体积之比。
常用的方法有比重瓶法、浮沉法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 准备一定质量的煤样,将其放入已知体积的容器中。
b. 测量容器和煤样的总重量,计算煤样的质量。
c. 在特定条件下(如温度、湿度等),测量煤样的体积。
d. 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测量结果,计算煤样的视相对密度。
2. 孔隙率测定方法:孔隙率是指多孔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光学法、计算图论法、浸没法、气体扩散法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 测量多孔样品的表观体积和同质量无孔样品的体积。
b.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断面的孔隙率。
c. 使用工业CT扫描的办法,创立包括孔隙的样品外在和内在几何图,然后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缺陷分析。
d. 在真空条件下,将多孔样品浸入容易渗透入样品孔隙的液体中,测量液体的体积。
e. 将已知表观密度的样品放入已知体积的容器中,与另一个抽成真空的容器相连接。
当两容器之间的阀门打开时,气体就会从样品之中逸出,进入第二容器,两容器之间会达到一种压强平衡。
通过体积的比率求出孔隙率。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定工业型煤的视相对密度和孔隙率,为煤质评价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工业型煤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测定方法

8 精密度
工业 型煤视相对密度 的两次重 复测 定结果之差不超过 01, .5
9 工业型煤孔 隙率
工业 型煤孔隙率按 () 2式计算
TRD 一 ARD X 1 0 0 了RD '
二“ … 口.… ” ” … (2) . . , .。
式中: — 工业型煤孔隙率, 尸 %; AD - 型煤的视相对密度; R TD - 型 R 煤的真相对密度。
2℃时型煤( 包括 型煤的孔隙) 0 的质量 与同体 积水的质量之比。
32 真相对密 . 度 t e te sy r rav dnt u e i ei l
2℃时型煤 不包 ( 括型煤的孔隙) 0 的质量 与同体积水 的质量之比。
33 孔隙率 prsy . o i ot
型煤中气孔体积与总体积 的比率 。
MT T 8 0 2 / 9 -2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测 定工业 型煤的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所用的试样、 仪器 、 设备 、 测定步骤、 结果计 算和 精 密度。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 型煤 。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条款通过本 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 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 改单 ( 不包括勘误 的内容) 或修 订版均不适 用于本标准, 然而 , 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 使用 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 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言
本标准主要参照 G / 41.( 炭视 相对密度及总气孔率测定方 法》 G / 65( 的视相对 B T 13焦 5 和 B T 9煤 9
本标准 由中国煤炭 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 由全 国煤炭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煤炭科学研究 总院煤 炭分析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谢恩情 、 姚恩题、 韩锦德 。 本标 准为首次制定 。
煤孔隙率测试 标准

煤孔隙率测试标准
煤孔隙率是指煤颗粒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整个煤样体积的比例。
它是一个重要的煤质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煤的吸附性能和反应性。
煤孔隙率的测试通常采用气体吸附法。
在这个方法中,测试样品是经过研磨和干燥的煤颗粒,通常小于IOO微米。
测试过程中,将煤样置于气体吸附仪中,用氮气或甲烷等气体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测量吸附气体的体积来确定煤的孔隙率。
根据国际标准ISO9431:2012,煤孔隙率的测试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制备:将煤样研磨至小于100微米,干燥至恒重。
2.样品装填:将煤样装入气体吸附仪的样品管中,要求装填均匀、紧密。
3.气体吸附:将氮气或甲烷等气体通过样品管,记录不同压力下的气体吸附体积。
4.数据处理:根据气体吸附原理,计算煤的孔隙率。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制备要精细,确保煤颗粒大小均匀。
2.样品装填要紧密、均匀,以避免产生误差。
3.气体吸附时要控制好压力和流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数据处理时要正确应用气体吸附原理,计算出煤的孔隙率。
总之,煤孔隙率测试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工作,需要按照测试标准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孔隙率检测方法

孔隙率检测方法孔隙率是衡量地层材料(如砂石、岩石、砂岩、砂砾岩、泥岩以及岩溶填充物等)中孔隙体积比例的衡量标准。
它是用来评估地层材料存在的渗透性、弹性性以及可抽放的气体性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油气勘探与开发等领域。
目前,利用常规物理、化学和电学测量方法来测量孔隙率,也有利用X射线或激光技术来进行直接测量,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孔隙率检测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空重法,也就是先将材料干燥,然后称重;再将材料浸入液体,并将液体和材料一起称重,最后由公式计算出所得结果就是孔隙率。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可靠、仪器要求低,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它只能用于大孔隙度,以及测量结果受液体的影响。
第二种方法是气渗法,它的原理是将材料浸入稀释的气体,然后计算出渗入气体的体积,从而得出孔隙率。
它的优点是可以测量小孔隙度,而且受液体影响减小;另外,它也易于操作,可以在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测量。
第三种方法是压力法,它的原理是测量某一孔隙体积中所含气体的体积,然后计算总体积、压力以及温度,根据特定公式,最终可以得出某一孔隙体积中的孔隙率。
它的优点是可以测量小孔隙度,也可以测量大孔隙度,而且受液体影响减小,同时也易于操作,可以在实验室和现场测量。
最后,要注意研究地层材料时,应尽量采用上述几种孔隙率测量方法来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以便准确地估计地层材料的孔隙率,并最大限度地保证勘探结果的正确性与可信度。
以上就是关于孔隙率检测方法的介绍,它的重要性在于,根据孔隙率的测量结果,地质工作者可以了解到地层材料的性质,而这又可以为油气勘探、采矿和地质图的绘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只要将这些孔隙率检测方法正确运用,就能发掘出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使地质勘探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精准。
孔隙率 测试方法

孔隙率测试方法
孔隙率是指土壤或岩石中孔隙空间的占有比例,或者说是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比率。
它是表征土壤或岩石内部空间的重要指标,常用于地质勘探、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等领域。
孔隙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计算法两种。
实验法是通过实际的实验手段来测定孔隙率。
常见的实验方法有液体置换法、气体置换法和密度法。
液体置换法是利用一个被测样品,通过将其完全置于一种可溶于水的液体之中,测定液体替代样品时的液位差或体积变化,从而计算出孔隙率。
气体置换法是利用一个被测样品,将其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将气体逐渐引入容器内,测定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变化,从而计算出孔隙率。
密度法则是利用样品的质量和体积之比来计算孔隙率,常用方法有气体置换法、气体比重法和液体置换法等。
计算法是利用经验公式或理论计算方法来推算孔隙率。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体积比法、净重法和浸水重法等。
体积比法是通过将样品放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然后测量容器内的体积变化,计算出孔隙率。
净重法是通过测量样品的干重和饱和后的湿重,计算孔隙率。
浸水重法是通过浸泡样品于水中,测量样品的湿重和干重,从而计算孔隙率。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孔隙率测定方法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样品的性质、
测定的目的和条件等。
不同的测定方法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准确度,因此在选择方法时应综合考虑。
总之,孔隙率的测定对于理解土壤或岩石内部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孔隙率数据,为地质勘探、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效支持。
孔隙率 测试方法

孔隙率测试方法孔隙率是指岩石、土壤或其他多孔介质中的孔隙空间所占总体积的比例。
它是描述岩石或土壤内部空隙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理解其渗透性、储层性质以及水文地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隙率测试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来确定孔隙率的大小,并可根据测试结果来评估介质的物理性质。
孔隙率测试方法的选择会根据不同的介质类型和特性而有所不同。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孔隙率测试方法:1. 水饱和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它是通过浸泡样品在水中,并施加一定的真空压力来测定孔隙率。
首先,将待测试的样品置于真空容器中,然后施加一定的真空压力将容器内的气体抽空,然后将真空容器与水箱连接,将水箱内的水注入容器,使针对样品施加一定的水压,然后测量水位变化以计算孔隙率。
2. 硬度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在一定载荷下的硬度来计算孔隙率。
首先使用硬度计对样品进行硬度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孔隙率。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介质颗粒较大的土壤或岩石。
3. 吸附法:该方法是通过利用吸附剂(如液态氮或气相吸附剂)在介质孔隙中的吸附特性来测定孔隙率。
吸附剂在孔隙中的数量与孔隙率成正比。
通过测量吸附剂在样品中的量,可以计算出孔隙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介质中存在较小孔径和较低孔隙率的情况。
4. 精密称重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的干燥重量和饱和后的重量来计算孔隙率。
首先,将待测试的样品放在烘箱中烘干,然后测量样品的干燥重量。
接下来,将样品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使其充分饱和,然后将样品的饱和重量测量出来。
通过计算干燥重量和饱和重量的差异,再与样品的体积进行比较,就可以计算出孔隙率。
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孔隙率测试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核磁共振法、阻抗测量法等。
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介质类型和测试需求。
在进行孔隙率测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方法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岩体孔隙裂隙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煤岩体孔隙裂隙实验方法研究进展程庆迎;黄炳香;李增华【摘要】Surveyed the observation and description methods, physical testing means of pore and fractures for coal and rock, summarized operating principle, applicability, present application status for various methods. Density calculation can get porosity, mercury intrusion method, nitrogen absorption method,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an obtain porosity, pore size distribution, pore volume, specific surface area, etc.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its to study supermicroporosit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coustic emission and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detection technique can explore coal and rock damage.%调查了煤岩体的孔隙裂隙的观察描述方法以及物理测试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原理、适用条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密度法能得到煤的孔隙率,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核磁共振法可分析煤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孔容积、比表面积等信息.透射电子显微镜适合研究煤的超微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扫描法、声发射以及电磁辐射探测技术可研究煤岩体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损伤破坏.【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2(021)001【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煤岩体;孔隙;裂隙;压汞法;计算机层析扫描;声发射【作者】程庆迎;黄炳香;李增华【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0煤岩体的孔隙裂隙对于研究瓦斯与水在煤岩层中的赋存状态和流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孔隙率的测定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学时:4实验要求:开放实验房间:安全学院303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煤的孔隙率的物理意义,掌握煤的孔隙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容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的测定。
三、仪器设备电炉:(500~600)W;分析天平(见图1):最大称量200g,感量0.0001g;密度瓶(见图2):带磨口毛细管塞,容量为60mL;水银温度计:(0~100)℃,分度为0.2℃;小铝锅;网匙:用3mm×3mm的筛网制成;玻璃板:300×300mm 两块;筛子:1mm 方孔筛一个,10mm圆孔筛一个;塑料布:一块,恒温水浴:控温围10℃~35℃,控温精度±1℃;刻度移液管:容量10ml;图1 分析天平图2 密度瓶四、所需耗材实验煤样、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化学纯,20g/L;优质石蜡:熔点(50~60)℃;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SO4)溶液:化学纯,配制1g/L水溶液,或按一列方法配制:取20g/ L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3mL 用水稀释至60mL,其浓度与1g/L 相当。
如溶液放置时间长有白色沉淀物,应加热溶解后,冷却至室温使用。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孔隙率,指散粒状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煤的孔隙率是指煤的部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孔隙率是影响多孔介质流体传输性能的重要参数。
煤的孔隙特性与煤化程度、地质破坏程度和地应力性质及其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各矿煤层的孔隙率可在较大的围变化。
①孔隙率与煤化程度的关系:从长焰煤开始,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挥发分减小)煤的总孔隙体积逐渐减少,到焦、瘦煤时达到最低值,而后随煤化程度的加深,总孔隙体积又逐渐增加,至无烟煤时达到最大值。
然而,煤中的微孔体积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是一直增长的。
②孔隙率与煤的破坏程度的关系:大孔决定于强烈地质构造破坏煤的破坏面,因此煤的破坏越严重,其渗透容积越高,即孔隙率越大。
③孔隙率与地应力的关系:压性的地应力(压应力)可使渗透容积缩小,压应力越高,渗透容积缩小越多,即孔隙率减小越多;性地应力(压应力)可使裂隙开,使渗透容积增大,应力越高,渗透容积增长越多,即孔隙率增加越多。
卸压(地应力减小)作用可使煤岩的渗透容积增大,即孔隙率增高;增压(地应力增高)作用可使煤岩受到压缩,渗透容积减小即孔隙率降低。
试验表明地应力并不减少煤的吸附体积,或减少得不多(因大孔及可见孔的表面积减少),因此地应力对煤的吸附性影响很小。
采用测定煤的真密度和视相对密度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得出煤的孔隙率。
在一定温度(20℃)条件下,煤的质量(不包括煤的孔隙)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一般采用密度瓶法测得。
煤的密度一般都是包括矿物质在的相对密度,相对密度大小与所含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有关,密度随矿物质含量的加大而增高,也随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加大:一般褐煤相对密度小于1.3,烟煤为1.3~1.4,无烟煤为1.4~1.9。
腐泥煤通常比腐殖煤轻,比重约为1.1。
在腐殖煤中,不同煤岩成分的密度也不同,变质程度相同时,丝煤的密度比镜煤要大。
因此,可以采用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浸润剂,使煤样在密度瓶中润湿沉降并排出吸附气体,根据煤样排出的同体积的水的质量计算出煤的真相对密度。
可以采取称取一定粒度的煤,表面用蜡涂封后,放入密度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浸润剂,测出涂蜡煤粒所排开同体积水溶液的质量,计算涂蜡煤粒的视密度,减去蜡的密度后,求出在20℃时煤的视相对密度。
六、实验步骤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1. 准确称取粒度小于0.2mm空气干燥煤样2g(称准到0.0002g),通过无颈小漏斗全部移入密度瓶中;2. 用移液管向密度瓶中注入浸润剂3ml,并将瓶颈上附着的煤粒冲入瓶中,轻轻转动密度瓶,放置15min使煤样浸透,然后沿瓶壁加入约25ml蒸馏水;3. 将密度瓶移到沸水浴中加热20min,以排除吸附的气体;4. 取出密度瓶,加入新煮沸的蒸馏水至水面低于瓶口1cm处并冷却至室温,然后于20℃±0.5℃的恒温器中保温1h(若在室温条件下测定,需将密度瓶在室温下放置3h以上,最好过夜,并记下室温温度)。
5. 用吸管沿瓶颈滴加新煮沸过的并冷却到20℃的蒸馏水至瓶口(若在室温条件下测定,需加入与室温相同的蒸馏水至瓶口),盖上瓶塞,使过剩的水从瓶塞上的毛细管溢出(这时瓶口和毛细管不得有气泡存在,否则应重新加水、盖塞)。
6. 迅速擦干密度瓶,立即称出密度瓶加煤、浸润剂和水的质量m1。
7. 空白值的测定:按上述方法,但不加煤样,测出密度瓶加浸润剂、水的质量m2(在恒温条件下,应每月测空白值一次;在室温条件下,应同时测定空白值)。
同一密度瓶重复测定的差值不得超过0.0015g。
煤的视相对密度的测定:1、煤样制备按照GB482和《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中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煤样,按照GB474缩制到粒度小于13mm,从中缩分出一半煤样,用10mm圆孔筛,筛出(13~10)mm粒级煤样并使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装入煤样瓶中,作为测定视相对密度的煤样。
2、测定步骤2.1 将煤样瓶中的煤粒摊在塑料布上,从不同的部位取出(20-30)g煤样,放在1mm方孔筛子上用毛刷反复刷去煤粉,称出筛上物质量,称准至0.0002g (m1)。
注:对灰分大于30%或硫分大于器的煤称取(40~60)g;当煤芯煤样量少时,可称单样;对粉碎煤或热稳定性差的煤可用本标准的附录A计算得出视相对密度,但须在报告中注明。
2.2 将称量过的煤粒置于网匙上,浸入预先加热至(70-80)℃的石蜡中,使石蜡温度保持在(60-70)℃,用玻璃棒迅速拨动煤粒至表面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立即取出网匙,稍冷,将煤粒撒在玻璃板上,并用玻璃棒迅速拨开煤粒使其不互相粘连。
冷却至室温,称出涂蜡煤粒的质量,称准至0.0002g(m2)。
2.3 将涂蜡煤粒装入密度瓶,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至密度瓶2/3处,盖塞摇荡或用手指轻敲密度瓶,使涂蜡煤粒表面不附着气泡,再加入溶液至距瓶口约1cm 处。
置于恒温器中在(20±0.5)℃下恒温1h 。
也可在室温下放置并记下溶液温度。
2.4 用吸液管滴加溶液至瓶口,小心塞紧瓶塞,使过剩的水溶液从瓶塞的毛细管上端滋出,确保瓶租毛细管没有气泡。
2.5 迅速擦干密度瓶立即称量,称准至0.0002g(m3)。
2.6 空白值的测定:在测定煤样视相对密度的同时,测定空白值。
按③和④条操作(但不加煤样)测出的密度瓶和水溶液的总质量,称准至0.0002g(m4)。
同一密度瓶连续两次测定值的差值不得超过0.0100g 。
七、实验结果处理煤的真相对密度按照以下计算式计算:式中:2020TRD ——干燥煤样的真相对密度:m d ——干燥煤样质量,g ;m 2——密度瓶加浸润剂和水的质量,g ; m 1——密度瓶加煤样、浸润剂和水的质量,g 。
干燥煤样质量按照下式计算:100×100add M m m -=式中:m ——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g ;Mad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按GB212规定测定,%; 在室温下真相对密度按下式计算:202021×dtd m TRD K m m m =+-式中:K t ——t 下温度校正系数。
20t t d K d =式中:d t ——水在t℃时的真相对密度;202021dd m TRD m m m =+-d——水在20℃时的真相对密度。
20K值由表1列出:t表1 校正系数K t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重复性和再现性如表2规定:表2 煤的真相对密度方法精密度煤的视密度测定结果按下面公式计算:201202024321ax w s w m ARD m m m m m d d d =⎡⎤⎡⎤+---⨯⎢⎥⎢⎥⎢⎥⎣⎦⎣⎦式中: 2020ARD ——在20℃时煤的视相对密度;m 1——煤样的质量,g ; m 2——涂蜡煤粒的质量,g ;m 3——密度瓶、涂蜡煤粒及水溶液的质,g ; m 4——密度瓶、水溶液的质盘,g ;d s ——在t ℃时1g/L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密度,可由表1查出,g/cm 3;wax d ——石蜡的密度,g/cm 3;20w d - 蒸馏水在20℃时的密度,可近似取1.00000g/cm 3。
每一煤样重复测定两次,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修约到第二位小数报出。
表3 1g/L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密度15 0.99937 31 0.9956116 0.99921 32 0.9953017 0.99904 33 0.9949718 0.99886 34 0.9946419 0.99867 35 0.9943020 0.99847 36 0.99248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重复性和再现性如表4规定:表4 煤的视相对密度方法精密度煤的孔隙率(%):K=(密度—视密度)/真密度八、实验注意事项(1)温度的影响从煤的真相对密度的定义看出,煤的真相对密度是指20℃的煤与同体积20℃的水的质量之比。
如果温度不是20℃,所测出的值将不是煤的真相对密度的真实值;(2)涂蜡时要掌握好石蜡的温度。
如果石蜡温度过低,煤粒上蜡层容易涂厚,也容易封存空气,蜡温过高,热稳定性差的煤容易崩裂,并且由于腊的粘度较小,容易进入煤粒的较大气孔中而使试验结果偏高。
因此要求蜡温控制在70~90℃。
操作时将煤粒置于网匙里浸入预先加热到70~90℃的蜡中,立即用玻璃棒搅拌以使涂层均匀,到煤粒表面不再产生气泡后,取出网匙,将煤粒倒在塑料布上,并用玻璃棒搅动以免煤粒互相粘结,冷却至室温,去掉粘在煤粒表面的蜡屑备用。
(3)在实验中必须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称重,不能在实验过程中随意更换称重仪器。
九、预习与思考题(1)煤的孔隙率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煤的孔隙的分类有哪些?十、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要用A4纸书写或打印;(2)报告中要附测定装置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