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哪国多重
电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电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电脑发明于1946年。
1、第一代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种类非常有限,通常的输入用设备是打孔卡片的读卡机,用来将指令和数据导入内存而用于存储结果的输出设备则一般是磁带。
2、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通常说到“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50千瓦的电力。
3、计算机系统只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系统。
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对信息进行高速运算处理的主要部件,其处理速度可达每秒几亿次以上操作。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和文件,常由快速的主存储器和慢速海量辅助存储器组成。
各种输入输出外部设备是人机间的信息转换器,由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管理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年2月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
但学术界公认,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和模型<!--[if !vml]--><!--[endif]-->是由英国数学家图灵在此前10年即193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前应用” (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 Pr oblem)中奠定了基础的。
因此,当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在1996年纪念电子计算机诞生20周年,也就是图灵的有历史意义的论文发表30周年的时候,决定设立计算机界的第一个奖项(在此之前,作出杰出贡献的计算机科学家只能获得数学方面或电气工程方面的奖项),并且很自然地把它命名为“图灵奖” 以纪念这位计算机科学理论的奠基人。
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的这个奖设立至今,已经颁发了34届,共有40名计算机科学家获此殊荣。
阿伦. 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生于伦敦近郊的自治镇帕丁顿(P addington,现归属伦敦Westminster区,英国议会大厦和世界闻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就在这里)。
图灵的父亲是英国在印度的行政机构的一名官员,母亲平常也在印度陪伴其丈夫。
1926年图灵的父亲退休以后,因为退休金不高,为了节省,他们夫妇又选择在生活费用较低的法国居住,没有回英国定居,因此图灵和他的一个叫约翰的哥哥很少见到父母亲,他们是由从军队中退休的沃德(Ward)夫妇带大的。
童年时缺乏父爱和母爱,也许正是图灵自幼起性格和行为就比较怪辟,并最终酿成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灵13岁进入寄宿的谢博恩中学(Sherbourne School),学习成绩并不特别好,只有数学例外,演算能力特别强。
此外,就是擅长赛跑,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图灵在运动会上参加赛跑中冲过终点时留下的照片。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
美国军械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
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组员格尔斯是位数学家,另外还有逻辑学家勃克斯。
“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
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
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种就能算出来,比炮弹晒身的飞行速度还快。
埃尼阿克的存储器是电子装置,而不是靠转动的“鼓”。
它能够在一天内完成几千万次乘法,大约相当天一个人用台式计算机操作40年的工作量。
它是按照十进制,而不是按照二进制来操作。
但其中也用少量以二进制方式工作的电子管,因此机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而在数据输入,输出时再变回十进制。
“埃尼阿克”最初是为了进行弹道计算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
但后来通过改变插入控制板里的接线方式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而成为一台通用机。
它的一种改型机曾用于氢弹的研制。
“埃尼阿克”程序采用外部插入式,每当进行一项新的计算时,都要重新连接线路。
有时几分种或几十分种的计算,要花几小时或1~2天的时间进行线路连接准备,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它的另一个弱点是存储量太小,至多只能存20个10位的十进制数。
英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的蒙巴顿将军把“埃尼阿克”的出现誉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电脑”的名称由此流传开来。
1996年2月15日,在“埃尼阿克”问世50周年之际,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的隆重纪念仪式上,再次按动了这台已沉睡了40年的庞大电子计算机的启动电钮。
计算机历史大事记

本资料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组收集整理1 计算机的发展与历史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问世的。
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一种学科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相提并论。
人们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和当时的硬件技术状况,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1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1945年底,在美国首次研制成功人类第一台计算机,这台机器重30吨,占地面积达167平方米,加之它的工作原理,因此,人类后来的计算机并不是在这台机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图灵。
美国数学家冯.诺伊曼,在他的主持下,1949年诞生了第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又称第一代机,这台计算机为后来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特点是:(1) 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成本高。
(2) 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3) 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1.2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1959年,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问世,由此,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
1964年,IBM第一代360系列计算机问世,这是第一代通用计算机,为研制这种计算机,IBM投资50亿美元,比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投入到原子弹研究的钱(20亿美元)还要多;由此,计算机进入了第三代。
主要特点是:(1) 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2) 普遍采用磁芯作为贮存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3) 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出现了高级语言。
1.3 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主要特点是:(1)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从而使计算机体积小,重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从1971年到1986年,每一年里世界最火的电脑产品都有谁?

从1971年到1986年,每一年里世界最火的电脑产品都有谁?为了估计特定年份购买电脑产品的成本,美国媒体整理出了从1971年至2016年间,每年特定电脑品牌代表的价格。
下面是1971年到1986年之间,全世界每一年中最火的电脑产品:1.世界上第一台电脑Kenbak I(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脑于1971年面市,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计算机博物馆。
当时售价750美元,按通货膨胀系数调整后,相当现在的4659美元。
Kenbak I看起来不像现代电脑。
2.HP 3000——售价9.5万美元,1972年最火的电脑产品HP 3000是惠普公司首次面向小型公司推出的电脑,售价为9.5万美元,按通货膨胀系数调整后,相当现在的571791美元。
最初被认为是失败的,但该公司会持续改进迭代,到1993年,已经推出了20个不同的版本。
3.王2200——售价3500美元,1973年最火的电脑产品1973年,华裔美国科学家王选的实验室推出了王2200电脑,售价3500美元,按通货膨胀系数调整后,相当现在的19832美元。
3.Scelbi-8H——售价440美元,1974年最火的电脑产品1974年,Scelbi公司推出了Scelbi-8H电脑,价格仅440美元,按通货膨胀系数调整后,相当现在的2245美元。
不过,该款电脑只售出约200台,并在10年停止生产。
4.IBM 5100便携式计算机——售价8975美元,1975年最火的电脑产品1975年,IBM公司推出了IBM5100便携式计算机,售价为8975美元,按通货膨胀系数调整后,相当现在的41970美元。
按照现在的标准,IBM 5100便携式计算机的重量大约为50磅。
而在当时,具有相同处理能力的电脑重约半吨。
5. Apple I——售价667美元,1976年最火的电脑产品1976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它的第一款电脑产品Apple I,售价仅667美元,按通货膨胀系数调整后,相当现在的2949美元。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1946年2月14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The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
美国军械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
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组员格尔斯是位数学家,另外还有逻辑学家勃克斯。
“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
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
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种就能算出来,比炮弹晒身的飞行速度还快。
埃尼阿克的存储器是电子装置,而不是靠转动的“鼓”。
它能够在一天内完成几千万次乘法,大约相当天一个人用台式计算机操作40年的工作量。
它是按照十进制,而不是按照二进制来操作。
但其中也用少量以二进制方式工作的电子管,因此机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而在数据输入,输出时再变回十进制。
“埃尼阿克”最初是为了进行弹道计算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
但后来通过改变插入控制板里的接线方式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而成为一台通用机。
它的一种改型机曾用于氢弹的研制。
“埃尼阿克”程序采用外部插入式,每当进行一项新的计算时,都要重新连接线路。
有时几分种或几十分种的计算,要花几小时或1~2天的时间进行线路连接准备,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它的另一个弱点是存储量太小,至多只能存20个10位的十进制数。
英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的蒙巴顿将军把“埃尼阿克”的出现誉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电脑”的名称由此流传开来。
全国计算机考试选择题汇总

第一套(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D)1946年【解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叫ENIAC,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2)第4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解析】:第1代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是晶体管计算机.第3代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第4代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二进制数11000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30【解析】:二进制整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整数的方法是:从个位数开始向左按每4位二进制数一组划分,不足4位的前面补0,然后各组代之以一位十六进制数字即可。
按上述方法:110000B=0011,0000=30H。
(4)与十进制数4625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A)1211解析】:十进制整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整数的方法是"除十六取余"法,即将十进制数除16得一商数和一余数;再将商除16;这样不断地用所得的商去除16,直到商为0为止.每次所得的余数即对应的十六进制整数的各位数字(从低到高).(5)二进制数110101对应的十进制数是C)53【解析】: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是按权展开。
110101B=53D(6)在24×24点阵字库中,每个汉字的字模信息存储在多少个字节中?C)72【解析】:24×24点阵共576个点,需要576位二进制位表示一个汉字的字模。
因8位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所以有72个字节。
(7)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是A)A【解析】:字符对应数字的关系是"小写字母比大写字母对应数大,字母中越往后对应的值就越大".推算得知A应该是最小。
(8)微型计算机中,普遍使用的字符编码是C)ASCII码【解析】:计算机的信息由二进制编码表示,常用的有EBCDIC码和ASCII码.后者较为常用。
(9)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具有通常操作系统的4大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是)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共享【解析】:网络操作系统与普通操作系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网络通信、资源共享。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美国宾州大学诞生,取名

一、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与其它计算工具相比,计算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运算速度快 二、计算精度高 三、具有存贮和记忆能力 四、能自动连续的运行 五、可靠性高 六、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第一讲
二、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计算 二、信息处理 三、实时控制 四、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教学 (CAD/CAM/CAI) 五、人工智能(AI)
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输入输出设备
2、指令: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基本操作,一般一条指令对应 一种基本操作。 各基本部件的功能是:存储器存放数据、指令;控制器自 动执行指令;运算器进行算术逻辑计算;操作人员通过输 入输出设备和主机进行通讯 3、二进制表示指令与数据。“0”、“1” 可实现电器元件 的二态性
指 令
控制器
操 作 命 输出设备 结 令 果 控 制 信 号 请求信号 第一讲
2、工作过程—存储程序原理
通过输入设备将原始数据和程序送入到存储器;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 并分析其操作码; 根据操作码决定其操作,并根据地
址码取出相应的操作数送运算器;
当运算器运算完毕后,将结果送至输 出装置输出。
1.国标码
用二个字节表示,每一个字节用七位,最 高位恒为“ 0 ”,因此可表示 128 × 128 = 16384 个汉字,由国家统一制定编码标准。
第一讲
2.机内码
对于国标码中两个字节的最高位,用‘1’ 表 示,即为该汉字的机内码,若为‘0’ ,一般表示 ASCⅡ码。
(a) 国标码 3473 00110100 01110011 代表汉字“ 大”字 11110011 代表汉字“ 大”字 01110011 代表西文“ 4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哪国多重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2月14日。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它的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它由18000多个电子管组成,体重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教室那么大,是一台又大又笨重地机器。
它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
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这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破天荒的。
ENIAC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自第一代计算机诞生,计算机技术和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计算机科学已成为一门发展快、渗透性强、影响深远的学科,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