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氨氮质量浓度大于500mg/L 的废水称为高浓度氨氮废水。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含量急剧上升,呈现氨氮污染源多、排放量大,并且排放的浓度增大的特点。

针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使用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等。

一、吹脱法将空气通入废水中,使废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易挥发性溶质由液相转入气相,使废水得到处理的过程称为吹脱,常见的工艺流程见图1。

吹脱法的基本原理是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

将氨氮废水pH 调节至碱性,此时,铵离子转化为氨分子,再向水中通入气体,使其与液体充分接触,废水中溶解的气体和挥发性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转至气相,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常用空气或水蒸气作载气,前者称为空气吹脱,后者称为蒸汽吹脱。

蒸汽吹脱法效率较高,氨氮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但能耗较大,一般应用在炼钢、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其优点是可回收利用氨,经过吹脱处理后可回收到氨质量分数达30%以上的氨水。

空气吹脱法的效率虽比蒸汽法的低,但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在氨氮总量不高的情况下,采用空气吹脱法比较经济,同时可用硫酸作吸收剂吸收吹脱出的氨氮,生成的硫酸铵可制成化肥。

但是在大规模的氨吹脱-汽提塔生产过程中,产生水垢是较棘手的问题。

通过安装喷淋水系统可有效解决软质水垢问题,可是对于硬质水垢,喷淋装置也无法消除。

此外,低温时氨氮去除率低,吹脱的气体形成二次污染。

因此,吹脱法一般与其他氨氮废水处理方法联合运用,用吹脱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

吹脱法处理氨氮技术参数:(1)吹脱法普遍适宜的pH 在11 附近;(2)考虑经济因素,温度在30~40 ℃附近较为可行,且处理率高;(3)吹脱时间为3 h左右;(4)气液比在5 000∶1 左右效果较好,且吹脱温度越高,气液比越小;(5)吹脱后废水的浓度可降低到中低浓度;(6)脱氮率基本保持90%以上。

尽管吹脱法可以将大部分氨氮脱除,但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仍然高达100 mg/L 以上,无法直接排放,还需要后续深度处理。

氨氮过高处理方法

氨氮过高处理方法

氨氮过高处理方法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常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当水体中氨氮浓度过高时,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水生态平衡,甚至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寻求有效的氨氮过高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物理处理方法1. 吹脱法:利用氨氮在水中的溶解度随pH值升高而降低的特性,通过向废水中通入空气或蒸汽,使废水中氨氮由液相转移至气相,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吹脱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但能耗较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

2. 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等,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氨氮与水分子分离。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膜材料成本较高,且易受污染和堵塞。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折点氯化法:将氯气或次氯酸钠通入废水中,使氨氮氧化为氮气逸出。

折点氯化法处理效果稳定,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但药剂费用较高,且可能产生有毒副产物。

2.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废水中的氨氮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氨氮等优点,但树脂再生费用较高,且易受其他离子干扰。

三、生物处理方法1. 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技术:通过硝化细菌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再通过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逸出。

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技术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处理周期较长,且易受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影响。

2.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通过优化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反应条件,提高氨氮去除效率。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节能等优点,但对操作和管理要求较高。

四、复合处理方法为了克服单一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实际工程中常采用多种方法组合使用,形成复合处理方法。

例如,可以先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预处理废水,降低氨氮浓度和毒性,再采用生物方法进行深度处理。

复合处理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氨氮去除效率和处理效果稳定性。

五、实际应用案例1. 某化工厂废水处理:该化工厂废水氨氮浓度高达500mg/L以上,采用吹脱法预处理后,氨氮浓度降至200mg/L以下;再采用A/O(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最终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10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氨氮废水排放的解决方案之碳酸钠沉淀

氨氮废水排放的解决方案之碳酸钠沉淀

氨氮废水排放的解决方案之碳酸钠沉淀氨氮废水是指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

氨氮污染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污染问题,对水体和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寻找有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碳酸钠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之一碳酸钠沉淀法是指在氨氮废水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通过与废水中的离子反应,生成一种不能溶解的沉淀物。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氨氮,降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碳酸钠沉淀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PH调节:将酸性的废水调节为碱性,pH值控制在9-11之间,以利于氨氮的沉淀反应的进行。

2.加入碳酸钠溶液:在废水中缓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通过与废水中的氯化物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根离子。

3.沉淀反应:随着碳酸钠的加入,废水中的氨氮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物氨基碳酸盐。

氨基碳酸盐是一种不能溶解的化合物,能够有效地将氨氮从废水中沉淀下来。

4.分离沉淀物:将产生的沉淀物与废水进行分离,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沉淀物可以经过处理后作为肥料等再利用。

碳酸钠沉淀法的优点包括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

1.沉淀条件选择:碳酸钠沉淀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氨氮废水。

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则需要进行稀释处理或者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

2.沉淀物的处理:产生的沉淀物需要进行处理,不能简单地进行随意排放。

可以选择进行固化处理后再进行处置,或者进行资源化再利用。

3.碳酸钠用量的控制:碳酸钠的加入量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过量的碳酸钠会导致废水中的其他离子沉淀,从而使处理效果下降。

总的来说,碳酸钠沉淀法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具体情况、处理量、处理成本等因素,结合其他废水处理方法,综合采用,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生物处理:利用生物菌群降解氨氮。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曝气法、厌氧法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法。

曝气法通过供氧促进氨氮的细菌降解;厌氧法则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氨氮;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法则通过有氧、无氧和静止等不同阶段的操作进行处理。

2. 化学处理:可以使用化学药剂与氨氮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或析出。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硫酸亚铁法、氯化法、碱法等。

3.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过滤、膜生物反应器等膜分离技术将氨氮与其他物质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逆渗透、纳滤和超滤。

4.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氨氮吸附、去除。

离子交换方法适用于氨氮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

5. 蒸发浓缩:将废水中的氨氮用蒸发浓缩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氨氮含量较高、体积较小的废水。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可以组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高氨氮废水的处理。

同时,注意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氨氮浓度,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
步污染。

氨氮废水处理

氨氮废水处理

氨氮废水处理氨氮废水是指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

它的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并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氨氮废水处理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氨氮废水主要来自于农业、化工、制药、电镀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尤其是畜禽养殖过程中排放的污水。

这些废水中氨氮含量高,对水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氨氮的存在会使水质变得浑浊、有时还会产生异味。

同时,氨氮对水生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积蓄会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生态平衡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为了有效处理氨氮废水,需要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和吸附法。

生物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添加适量的微生物,使其在废水中进行降解反应,将氨氮转化为无毒的氮气。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对环境没有大的影响。

然而,这种方法对废水中的其他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处理效果较差。

物理化学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温度和氧化还原条件,将氨氮转化为氮气或沉淀为无毒的沉淀物。

这种方法的处理效果稳定,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但其对废水的要求较高,处理成本较高。

吸附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废水通过吸附剂进行处理,使其与氨氮发生吸附反应,从而使氨氮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沸石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氨氮浓度较低的情况,但对吸附剂的选择和再生过程有一定的要求。

除了以上三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处理方法,如电化学方法、光催化方法和膜分离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氨氮废水处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但其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氨氮废水处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有效处理氨氮废水不仅可以减轻对水体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能够开发出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氨氮去除办法

氨氮去除办法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办法过量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

因此,废水脱氮处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主要的脱氮方法有生物硝化反硝化、折点加氯、气提吹脱和离子交换法等。

消化污泥脱水液、垃圾渗滤液、催化剂生产厂废水、肉类加工废水和合成氨化工废水等含有极高浓度的氨氮(500 mg/L以上,甚至达到几千mg/L),以上方法会由于游离氨氮的生物抑制作用或者成本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

1 物化法1.1 吹脱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一般认为吹脱效率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王文斌等[1]对吹脱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了研究,控制吹脱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是温度、气液比和pH。

在水温大于25 ℃,气液比控制在3500左右,渗滤液pH控制在10.5左右,对于氨氮浓度高达2000~4000 mg/L的垃圾渗滤液,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吹脱法在低温时氨氮去除效率不高。

王有乐等[2]采用超声波吹脱技术对化肥厂高浓度氨氮废水(例如882 mg/L)进行了处理试验。

最佳工艺条件为pH =11,超声吹脱时间为40 min,气水比为l000:1试验结果表明,废水采用超声波辐射以后,氨氮的吹脱效果明显增加,与传统吹脱技术相比,氨氮的去除率增加了17%~164%,在90%以上,吹脱后氨氮在100 mg/L以内。

为了以较低的代价将pH调节至碱性,需要向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钙,但容易生水垢。

同时,为了防止吹脱出的氨氮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在吹脱塔后设置氨氮吸收装置。

Izzet等[3]在处理经UASB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2240 mg/L)时发现在pH=11.5,反应时间为24 h,仅以120 r/min的速度梯度进行机械搅拌,氨氮去除率便可达95%。

污水处理中的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高氨氮废水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高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行业,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研究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高氨氮废水的来源、危害及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2. 高氨氮废水的来源与危害2.1 高氨氮废水的来源高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行业:1.食品加工行业:动物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较高的氨氮成分。

2.制药行业:制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溶剂、催化剂等,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

3.化工行业:合成氨、尿素、硝酸等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较高氨氮。

2.2 高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危害高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在水中被微生物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进一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生长,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2.恶臭污染:氨氮废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毒性效应:氨氮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在生物体内转化为氨,对人体和动植物产生毒性效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

3.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目前,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处理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技术:3.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

好氧生物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适用于较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法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滤池等,适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

3.2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化学处理法有吹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与工艺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与工艺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与工艺1.生物法处理: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转化高浓度氨氮废水中的氨氮。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厌氧法和好氧法。

-厌氧法:通过控制氧化还原电位,使废水中的氨氮被厌氧菌转化为氨气和亚硝化氢。

-好氧法:利用好氧微生物通过硝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

生物法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处理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大规模处理。

但是需要一定的操作和维护,对水质和温度的要求较高。

2.物化法处理:物化法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其沉淀。

常见的方法有蒸气扩散、氢氧化钠法和氯化铁法等。

-蒸气扩散:通过加热使氨氮气化,并通过扩散将氨气从废水中转移出去。

-氢氧化钠法:利用氢氧化钠与氨氮发生反应生成氨化钠,并沉淀除去。

-氯化铁法:将氯化铁添加到废水中,通过与氨氮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沉淀除去。

物化法处理的优点是处理过程简单,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去除氨氮。

但是处理副产物比较多,处理成本较高。

3.其他辅助处理方法:除了上述传统的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效果。

-膜分离法:利用半透膜来分离废水中的氨氮,可以有效提高氨氮的去除率。

-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剂将废水中的氨氮吸附去除。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氨氮。

这些辅助处理方法可以与生物法或物化法相结合,提高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可以采用生物法、物化法和其他辅助处理方法。

通过适当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案
1. 引言
高浓度氨氮废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其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物质。

氨氮
的高浓度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案。

2. 处理原理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案主要依靠氨氧化反应降解氨氮物质。

氨氧化反应是将
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从而将高浓度氨氮废水转化为低浓度的氨氮废水。

该反应通常依靠合适的菌群来实现,例如:硝化菌和反硝化菌。

3. 处理步骤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 氨氮预处理
首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杂质和颗
粒物,以确保后续处理步骤的顺利进行。

预处理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筛网、沉淀等)和化学方法(如中和、氧化等)。

3.2 硝化反应
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送入硝化反应池进行处理。

硝化反应池中加入适量的硝化菌,并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氧气供应等。

硝化菌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低浓度的氨氮。

3.3 反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后的废水将进入反硝化反应池进行处理。

反硝化反应池中加入适量的
反硝化菌,并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

反硝化菌能够利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来进行呼吸代谢,并将其还原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从而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

3.4 氨氮浓度监测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废水中的氨氮浓度。

可以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
如纳氏反应、电极法等,来确定氨氮的浓度。

监测结果可以用于调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参数,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4. 处理效果评估
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最终目标是将其转化为低浓度的氨氮废水,从而满足相关的排放标准。

处理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监测废水中氨氮的浓度来确定。

另外,还可以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其他指标的检测,如悬浮物浓度、pH 值等,以评估处理效果的综合情况。

5. 结论
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我们可以采用氨氧化反应的方法,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低浓度的氨氮。

这种处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高浓度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满足相关的排放标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废水预处理、氨氮浓度监测等操作,以保证处理效果的达到预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