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芹酚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和发酵特性及产气量的影响
植物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发酵性能和甲烷产生的影响

大气中包括甲烷在内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这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近年,畜牧业中反刍动物排放的甲烷引起重视。
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强23倍的温室气体,反刍动物肠道发酵产生的甲烷主要是由于兼性厌氧条件对细菌、原生动物和真菌的生长有利(孙福昱等,2018)。
瘤胃内的甲烷排放被认为是一个能量浪费过程(Johnson等,1995)。
许多化学食品添加剂已经被证明具有减降低瘤胃甲烷排放的潜力,但它们要么对宿主动物有毒,要么对有益的瘤胃微生物产生副作用。
为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选择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来降低原生动物活性已成为一种研究方法。
但在供人类食用的动物身上使用化学物质的风险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
Kim等(2012)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可以控制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是降低甲烷排放的较好替代选择,这种方法也是动物营养学家认为最有潜力的策略。
本研究旨在评估松树和银杏叶提取物对瘤胃发酵、瘤胃产甲烷和产甲烷相关微生物的体外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原料与体外发酵 以100 g/300 mL的溶剂,用70%的乙醇制备松树和银杏叶提取物。
将含70%乙醇的烧瓶塞住,在39℃的旋转蒸发仪上孵育24 h。
从压碎的叶子中提取松树和银杏叶汁液,然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旋转蒸发器将70%乙醇溶剂除去,4℃保存备用。
从5头500 kg 重、带有瘤胃瘘管荷斯坦奶牛瘤胃中收集瘤胃液,瘤胃液经四层纱布过滤后分为5组,对照组不添加植物提取物,T1组添加5%松树液,T2组添加5%松树70%乙醇提取物,T3组添加5%银杏叶液,T4组添加5%银杏叶70%乙醇提取物。
将瘤胃液注入血清瓶,置于39℃的振荡培养箱中培养 24 h。
体外试验每组3个重复。
孵育后分别测定植物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发酵性能和甲烷产生的影响李 涵(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 457000)[摘要]文章研究了添加植物提取物(松树液和银杏叶)对瘤胃体外发酵性能和甲烷产生的影响。
《添加亚麻籽壳对奶绵羊瘤胃体外和体内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范文

《添加亚麻籽壳对奶绵羊瘤胃体外和体内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添加亚麻籽壳(LSC)对奶绵羊瘤胃的体外发酵特性、体内发酵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通过对LSC处理前后的绵羊瘤胃发酵样本的细致观察与综合分析,揭示了亚麻籽壳在促进瘤胃健康和提高奶绵羊生产性能方面的潜在作用。
一、引言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保障其健康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亚麻籽壳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原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其在动物消化系统中不仅可以改善发酵特性,还有助于调整肠道微生物群落。
本文以奶绵羊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亚麻籽壳对瘤胃体外和体内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选取健康成年奶绵羊若干只,亚麻籽壳经过粉碎处理后用于实验。
2. 实验设计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在绵羊的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亚麻籽壳。
通过对比两组的瘤胃发酵情况,来研究亚麻籽壳的影响。
3. 实验方法采用体外发酵法和体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和分析亚麻籽壳对奶绵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PCR-DGGE技术分析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三、结果与讨论1. 体外发酵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添加亚麻籽壳后,体外发酵过程中的气体产量、pH值、氨氮浓度等指标均有所改善。
这表明亚麻籽壳有助于提高瘤胃发酵的效率和稳定性。
2. 体内发酵特性体内试验结果显示,添加亚麻籽壳的奶绵羊,其饲料转化率、消化率和奶产量均有所提高。
这证明了亚麻籽壳能够有效地改善奶绵羊的消化系统和整体生产性能。
3. 微生物群落分析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发现,添加亚麻籽壳后,瘤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某些有益菌群的数量增加,而一些潜在的有害菌群则受到抑制。
这表明亚麻籽壳能够有效地调节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平衡,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和繁殖。
4. 讨论亚麻籽壳富含纤维和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分解后,为绵羊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和营养。
植物精油对体外瘤胃发酵、甲烷产量及底物降解率的影响

10 期
曹玉伟等:植物精油对体外瘤胃发酵、甲烷产量及底物降解率的影响
4747
义。 而植物精油以其高效、绿色、无残留的特点作 为畜禽饲料添加剂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最早发 现的大部分植物精油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和良好的 抑菌效果[2-3] ,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其主要通过影 响瘤胃微生物的活性,从而 影 响 瘤 胃 发 酵[4] 。 有 研究 发 现, 植 物 精 油 可 以 改 变 挥 发 性 脂 肪 酸 ( VFA) 含量及比例并影响瘤胃发酵模 式,促 进 氨 基酸的累 积,降 低 NH3⁃N 含 量,同 时 抑 制 CH4 产 生[5-7] ,进而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动物生 长性能[8-9] 。 目前,对于植物精油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其 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 CH4 产量的影响,而对营 养物质消化影响的研究较少。 在实际应用中,如 果植物精油的添加不显著影响 VFA 的含量,同时 还可以降低 CH4 产量和氮的排放,那么可以认为 是对生产比较有利的,而如果植物精油的添加在 抑制 CH4 生成的同时造成了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显 著下降,那 么 总 体 上 认 为 其 对 动 物 的 生 产 并 不 是 有利的[10] 。 因此,对于植物精油的添加,我们需要 研究其降低 CH4 以及影响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平衡 点。 已有研究发现,香芹酚、丁子香酚、茴香油均 可在一定程度降低体外瘤胃 CH4 的产生[11-12] ,且 丁子香酚对体外瘤胃发酵无显著影响[13] 。 本课题 组前期的研究也发现,香芹酚和茴香油的添加可 有效降低体外 24 h CH4 产量,而丁子香酚和桉叶 油的添加 对 体 外 瘤 胃 发 酵 无 显 著 影 响[14-15] 。 由 此,我们在 前 期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选 择 丁 子 香 酚、 香 芹酚、桉叶油和茴香油这 4 种植物精油,在研究其 添加对瘤胃发酵和 CH4 产量影响的基础上,同时 还研究其对发酵底物干物质( DM) 降解率的影响, 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植物精油在动物生产 上的应用提供更多的04 - 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302000) 作者简介:曹玉伟( 1994—) ,女,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学。 E⁃mail: 1024061466@ qq.com ∗同等贡献作者 ∗∗通信作者:李艳玲,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yanl_li@ 163.com
《添加亚麻籽壳对奶绵羊瘤胃体外和体内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范文

《添加亚麻籽壳对奶绵羊瘤胃体外和体内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篇一摘要:本文研究了亚麻籽壳(LSC)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奶绵羊瘤胃体外和体内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通过对比添加不同比例LSC的实验组和未添加LSC的对照组,深入分析其变化机制。
本实验目的在于理解LSC在瘤胃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在动物营养和饲料改良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引言:随着畜牧业对高效饲养的追求,对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亚麻籽壳(LSC)作为饲料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成分,对于提高动物的营养摄入和改善消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奶绵羊作为重要的奶源动物,其瘤胃健康和发酵特性直接关系到其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因此,研究LSC对奶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对于优化饲养管理和提高动物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饲料处理本实验选用健康的成年奶绵羊若干只,并按照饲料配方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亚麻籽壳(LSC),对照组则使用基础饲料。
2. 体外发酵实验采用鲁卡尼法进行体外发酵实验,通过测量产气量、pH值、氨态氮等指标,评估不同比例LSC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3. 体内实验与微生物群落分析通过收集奶绵羊的瘤胃内容物,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利用PCR-DGGE技术或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LSC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1. 体外发酵实验结果添加LSC的实验组在体外发酵过程中,产气量有所增加,pH 值较对照组稳定,氨态氮含量也有所上升。
表明LSC可以改善瘤胃发酵环境的稳定性和发酵效率。
2. 体内实验结果通过体内实验发现,添加LSC的奶绵羊在采食后消化率有所提高,粪便质量得到改善。
同时,奶产量和乳品质也有所提升。
几种中草药对绵羊瘤胃发酵、抗氧化功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几种中草药对绵羊瘤胃发酵、抗氧化功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乔国华;周学辉;王晓力;杨晓;张怀山;李锦华【摘要】本研究包括2个试验.试验一,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黄芪、党参、女贞子对绵羊屠宰体增重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共4个处理,含3种中草药和1个对照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中草药添加量为6 g/d.结果表明,女贞子组提高了绵羊屠宰体增重(P<0.05),改善了绵羊血液抗氧化功能,提高了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了血浆丙二醛含量(P<0.05).其他组对绵羊屠宰体增重和血液抗氧化功能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女贞子提取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4个处理,女贞子提取物的添加量分别为0、100、300 mg/kg和500 mg/kg.结果表明:添加量为300mg/kg和500 mg/kg组在晨饲后2、4、6、8h显著提高了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的浓度,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的浓度和血浆尿素氮的浓度.300 mg/kg和500 mg/kg组显著提高了日粮有机物质和干物质表现消化率(P<0.05).【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中草药;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率;抗氧化功能;绵羊【作者】乔国华;周学辉;王晓力;杨晓;张怀山;李锦华【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在中国,中草药的使用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
马得莹等(2005、2004)报道,女贞子可降低肉鸡脂质过氧化,提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的含量,提高血清抗体滴度。
《添加亚麻籽壳对奶绵羊瘤胃体外和体内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范文

《添加亚麻籽壳对奶绵羊瘤胃体外和体内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篇一摘要:本文研究了添加亚麻籽壳对奶绵羊瘤胃体外和体内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亚麻籽壳的添加显著改善了瘤胃发酵性能,促进了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并最终影响了奶绵羊的产奶性能。
一、引言随着饲养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绵羊的饲料来源日益丰富,寻求优质的饲料添加剂是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亚麻籽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资源,其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近年来,亚麻籽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其在奶绵羊养殖中的作用潜力备受瞩目。
本实验着重探究亚麻籽壳对奶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分组选择健康、年龄相近的奶绵羊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亚麻籽壳,实验组则每日按照一定比例(如10%)的添加量混入亚麻籽壳。
2. 饲料准备与饲喂周期选取适当配比的亚麻籽壳与其他基础饲料进行混合。
根据实验需求进行不同时间段的饲喂(如6周为一个周期),并定期记录奶产量和饲料消耗量。
3. 瘤胃发酵特性检测通过体外发酵实验,分析不同时间段内瘤胃发酵参数(如pH 值、氨态氮浓度等)的变化;同时通过内窥镜取样技术获取瘤胃内样本,进行体内发酵特性的分析。
4. 微生物群落分析利用PCR扩增、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对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添加亚麻籽壳前后微生物种群的变化。
三、结果与讨论1. 体外发酵特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添加亚麻籽壳后,瘤胃体外发酵的pH值有所上升,氨态氮浓度也有所增加,表明亚麻籽壳的添加有助于提高瘤胃发酵效率。
此外,还观察到亚麻籽壳对纤维素的降解率有所提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纤维利用率。
2. 体内发酵特性分析通过内窥镜取样分析发现,实验组绵羊的瘤胃内环境更为稳定,消化液分泌正常,这表明亚麻籽壳的添加有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平衡。
同时,实验组绵羊的产奶量也有所增加,这可能与瘤胃消化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关。
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甲烷产量、养分降解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甲烷产量、养分降解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甲烷产量、养分降解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绵羊是我国的重要畜牧业种类之一,其瘤胃内的微生物群落在消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绵羊瘤胃内产生的大量甲烷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不可忽视。
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减少绵羊甲烷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牛至油是一种来自草本植物牛至的天然精油,据研究表明,牛至油具有抑制微生物甲烷产生的潜力。
为了探究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过程、甲烷产量、养分降解率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30只健康品种相似的绵羊,将其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绵羊的饲料中没有添加牛至油,而实验组的饲料中添加了适量的牛至油。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为期8周的实验。
结果显示,添加牛至油的实验组绵羊的平均日增重(ADG)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牛至油可以改善绵羊的生产性能。
此外,实验组绵羊的甲烷产量也显著降低了。
我们分析了瘤胃液中甲烷气体浓度的变化,并发现添加牛至油后,甲烷气体浓度显著减少。
这进一步验证了牛至油对抑制甲烷产生的作用。
我们还测试了瘤胃液中各种营养物质的降解率。
结果表明,添加牛至油后,绵羊瘤胃对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降解率均有所提高。
这说明牛至油可以增强绵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其消化功能。
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牛至油对绵羊的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添加牛至油后,绵羊瘤胃中的甲烷产生菌数量明显减少,而且产生菌的多样性也有所降低。
这可能是导致甲烷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结起来,本研究发现牛至油可以显著降低绵羊瘤胃中的甲烷产量,提高养分的降解率,并改善生产性能。
这使得牛至油成为减少绵羊甲烷排放的潜在策略之一。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最佳的添加剂使用量和长期使用效果,以确保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综上所述,通过为验组绵羊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牛至油,我们发现牛至油可以显著降低绵羊瘤胃中的甲烷产量,同时提高了绵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降解率和消化功能,以及改善了绵羊的生产性能。
不同水平植物油对羊体外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用 价值 。
【 参 考 文 献 1
加 1. %;精 料增 重 比降低 1.%;经 济效 益增 加 43 3 25 6 . %。王书 然 等将酶 制 剂分 别 添 加 到羊 精料 ( 28 2 占 全混 合 日粮4 %) 5 、补充 料 ( 占全混 合 日粮4 和 预 %)
混料 ( 占全 混合 日粮 02 中 , 精 料组 消化 道 内 总 .%)
lt n y so iet n a d go t e oma c fb e at yi e z me n dg si n rw h p r r n e o e fct e c o f l
粮 的干 物质 消化率 在发 酵 1 2h后增 加 了 1%;加入 5 到预混 料 中增加 了1%。加 入精料 补 充料 中 的结果 7
从 事 畜 牧 兽 医方 面 的工 作 。 通 讯化 产生 负面 影 响 。本试 验 以微 晶纤 维素 为培养底 物 ,采用体 外批 次培 养技 术 ,研究 添加 不 同水平 的花 生油对 培养液 发酵 指标
综 合 增 重 、料 重 比和 经 济 效 益 三 个 方 面 来 分 析 ,以 C组 的效 果 较 好 。 与 A组 比 ,C组 体 重 增
与本试验 结果 一致 。
4 小 结
【 . nm S i19 , 4 2 6 J JA i c, 9 6 7 : 9 . J
【 F ne H lJ Hrt , t 1T erss neo e uae 5】 o t C M, al , ; H e a. h ei ac f l lss s sB t cl
【 】 王成章, 1 王恬. 饲料学 【 】 M. 北京: 中国农业 出版社, 0 3 20 .
[ 】 陈代文. 2 饲料添加剂学 【 . 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0 3 2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芹酚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和发酵特性及产气量的影响作者:王子懿周瑞徐红伟臧荣鑫李耀东郑隆清马莹莹梁小燕袁龙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03期摘要:為了研究香芹酚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发酵特性及体外产气量的影响,在瘤胃液中分别添加0、100、250、500、1 000 mg/L不同浓度的香芹酚,瘤胃发酵48 h后测定养分降解率、发酵参数及总产气量。
结果表明,添加250 mg/L试验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显著高于添加500 mg/L、1000 mg/L试验组和对照不添加香芹酚(P < 0.01)。
添加250 mg/L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DMD)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 0.01),而对照的DMD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 0.01)。
添加1000 mg/L试验组的pH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1)。
添加250 mg/L试验组的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 0.01)、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 0.01)。
香芹酚含量的增加均显著降低了丁酸的浓度(P < 0.01)。
综上所述,在绵羊瘤胃体外培养液中加入香芹酚有助于增加饲草的营养降解量,调整瘤胃发酵作用特点,从而减少总产气量。
体外条件下的香芹酚,加入总量不应超过250 mg/L。
关键词:香芹酚;养分分解率;体外发酵;发酵特性;发酵产气量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3-0050-05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3.011Effect of Carvacrol on Nutrients Degradation,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otal Gas Production in Rumen of Sheep in VitroWANG Ziyi, ZHOU Rui, XU Hongwei, ZANG Rongxin, LI Yaodong, ZHENG Longqing, MA Yingying, LIANG Xiaoyan, YUAN Lo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30, China)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arvacrol on nutrient degradation rate,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 vitro gas production in sheep rumen. This time, a single-factor completely randomized trial design was adopted, and rumen fluid was added with 0(control group), 100, 250, 500 and 1 000 mg/L, respectively. Nutrient degradation rate,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nd total gas production were determined after rumen fermentation for 48 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egradation rate(NDFD)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degradation rate(ADFD) in 250 mg/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experiments in 500 mg/L and 1 000 mg/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 < 0.01). Dry matter degradation rate (DMD) in 250 mg/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roups (P < 0.01), while the DMD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roups (P < 0.01). The pH value of 1 000 mg/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P < 0.01). 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ic acid in 250 mg/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that of other groups(P < 0.01),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pionic aci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P < 0.01). The concentration of butyric acid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arvacrol content(P < 0.01). In conclusion, the addition of carvacrol to the in vitro rumen culture medium of sheep can improve the nutrient degradation rate of the feed, adjust the rumen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e the total gas production. Under in vitro conditions, the total amount of carvacrol added should not exceed 250 mg/L.Key words:Carvacrol;Nutrient decomposition rate;Methane production;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Fermentation gas production香芹酚是一种可用作香精、卫生消毒剂的有机化合物[1 ]。
香芹酚可在胃肠道内作用于上皮细胞,使其再生速度加快,病原体对肠道上皮细胞的感染减少,可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消化分泌物的生产[2 ]。
另外,香芹酚还可以刺激血液循环,降低病原菌的数量,调节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从而促进反刍动物盲肠营养成分消化,提高肠道吸收必需营养素的利用率,减轻动物的免疫防御压力[3 ]。
其可以选择性地影响动物体内特定的瘤胃微生物,进而调节瘤胃代谢。
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添加香芹酚可降低瘤胃内产气量排放,从而调控瘤胃的发酵[4 - 5 ]。
我们研究了香芹酚不同添加浓度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和发酵特性的影响,以期通过试验确定香芹酚的最佳添加量,为反刍动物饲粮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供体动物及饲养管理供体动物选择3只体重[(54.32±2.13) kg]、体况良好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小尾寒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羊。
试验羊采用单栏喂养方法,饲粮根据国家肉羊饲养标准的推荐营养要求配制,具体饲粮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
每日饲喂2次,自由饮水。
待其适应生活环境后采集瘤胃液。
1.2 供试材料供试香芹酚购自美国Ralco动物营养公司。
1.3 试验方法1.3.1 试验设计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设计,共分为5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3个重复来减少试验的系统误差。
即在250 mL的发酵瓶中分别添加5个不同浓度的香芹酚:不添加香芹酚组(对照组)、添加100 mg/L(试验组Ⅰ)、250 mg/L(试验组Ⅱ)、500 mg/L(试验组Ⅲ)和1 000 mg/L(试验组Ⅳ)。
另设置3个重复的空白对照,即不添加发酵底物和香芹酚,仅用于发酵瓶中产气量的校正。
1.3.2 体外发酵与样品采集供体羊的瘤胃内容物在早晨喂食2 h后通过瘤胃瘘管收集,过滤4层后,将瘤胃液灌入已经预热至40 ℃的保温瓶中,密封瓶盖后立即运回试验室。
按照Mankn等方法制备人工瘤胃缓冲液,随后按一定比例将瘤胃液与其混合,放入40 ℃的水浴槽中,连续导入CO2,培养液颜色由粉色变至无色后即可使用[6 ]。
准确称取1 g发酵底物,随后取出已预热的人造瘤胃缓冲液100 mL和过滤瘤胃液50 mL迅速添加至各发酵瓶内[7 ]。
在发酵瓶持续充入CO2后立即盖上瓶塞,并将装有不同缓冲液的发酵瓶分别连接到气体产生装置的传感器上,随后放入40 ℃的恒温加热器中。
体外发酵装置采用自主记录产气量的检测系统[8 ]。
体外发酵所用的底物与供体动物饲喂的日粮基本一致[9 ]。
在40 ℃下连续培养48 h后对培养液进行收集并分为2份,1份用于pH的测定,另1份保存于-20 ℃,用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总氮、氨态氮和尿素氮的测定[10 ]。
1.4 指标测定1.4.1 饲粮养分测定参照《饲料分析及饲养质量检测技术》测定底物和发酵产物的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11 ]。
计算干物质降解率(DM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10 ]。
1.4.2 发酵参数及气体产量测定利用pH计测定发酵液pH[12 ],使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氨态氮(NH3-N)浓度,采用试剂盒配合全自动酶标仪测定微生物蛋白含量,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含量[13 ]。
气体测量系统发酵48 h后测定发酵瓶的压力。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库使用Excel软件建立、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2.1 香芹酚对绵羊体外养分降解率的影响由表2可知,随着香芹酚含量的逐漸增加,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 <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