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在以下哪个季节会下雪?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下列哪种事物不属于水的三态?A. 冰块B. 汽水C. 水蒸气D. 水滴3. 植物通过哪个部位进行呼吸?A. 根B. 血管C. 叶子D. 花朵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脊椎动物?A. 蜗牛B. 蝴蝶C. 鱼D. 蚂蚁5. 小明用一个取水篮装满水,放在太阳下曝晒。
水篮中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A. 变为蒸汽B. 冻结成冰C. 融化成水滴D. 不会发生任何变化6. 下列哪个是一个恒温动物?A. 鱼B. 蛇C. 昆虫D. 狗7. 以下哪个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8.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A. 大量砍伐树木B. 随意乱扔垃圾C. 节约用水用电D. 大量捕杀动物9. 植物通过哪个过程制造食物?A. 吸收养分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分解有机物10. 下列哪个是非细胞的物质?A. 糖B. 蛋白质C. 红细胞D. 盐水第二部分:简答题(共30分)1. 你能解释一下水的三态是什么吗?2. 请你简述一下春夏秋冬各有什么特点。
3. 什么是生物的特征?举例说明。
4. 请你说说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5. 你能说说节约能源对环境的好处吗?第三部分: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水在0℃以下变为冰块,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能量和__________。
3. 鸟类属于__________动物。
4.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__________。
5. 动物通过呼吸把__________排出体外。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题(共40分)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短文一:昆虫是动物界中的一类。
昆虫体小巧、构造简单,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大昆虫如蝴蝶、蝉、蚂蚁可见,而细小的昆虫如蚊子、苍蝇很多时候需经过显微镜才能看清。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单元测试含答案

C.不是常绿树,要落叶D.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测试卷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46分)1. 要知道池水中的小东西是否是生物,可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是否规则B.是否绿色C.运动、生长或繁殖D.有特殊的气味2. 要判断某一标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有时非常困难,这是因为: ()A.生物有时表现出非生物的特征B.非生物有时表现出生物的特征C.生物和非生物都存在于地球D.生物由非生物转变而成的3.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 A.动物会运动,植物不会运动B.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C.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植物自身能制造养料D.植物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4. 脊椎动物区别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5. 草履虫、蚯蚓、海星、水母分别属于:6.蝌蚪的呼吸器官是:()8. 大蒜根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A.身体内有脊索B.身体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椎C.身体腹部有脊椎D.身体表面有骨片A.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B.原生动物、 扁形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 腔肠动物 D.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A.肺B.皮肤C.D. 皮肤和肺7.人、乌龟、杜鹃的细胞形状各异,但功能和大小也不同,但都称为 “细胞”,原因是:()A.它们大小相似B.它们都是在生物体内发现的C.它们都是由胡克发现的D.都有相同的基本构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叶绿体9. 松树和番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番茄:()A.不是高大的B. 要形成果实和种子C.不是常绿树,要落叶D.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是靠如(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传递的。
12. 林耐是著名的分类学家, 他把自然界的生物分成七个等级,其中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界B.科C.品种D.种13.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属于: ()A.保护组织B.分生组织C.营养组织D.机械组织14. 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C. 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15. 人体内的胆汁可以帮助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及消化,那么胆汁是由: ()A.胃分泌的B.胰腺分泌的C.小肠壁分泌的D.肝脏分泌的16. 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 较多。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满分100分得分:班级:姓名:座号: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1、首先提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是。
2、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
(选填6378,40091)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4、地球的内部构造从里到外分为:、、。
5、火山是由于地下的沿着地壳的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6、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7、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的过程叫做风化。
二、判断题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
……………………………………()3、在地球内部,地幔最薄,地壳最厚。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在通常的地图上,蓝色越深,表示位置越高,红色越深,表示位置越低。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地壳岩层在褶皱时会发生地震。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三、选择题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A、湖泊B、大海C、山地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温度太高B、地壳的运动C、人类的活动4、地球的内部温度(),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
A、低B、高C、与地表一样5、地球的表面有( )的面积被水覆盖。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电的载体?A. 猫B. 椅子C. 空气D. 电线2. 电流的方向是由哪种电荷向哪种电荷流动的?A. 正电荷向负电荷B. 负电荷向正电荷C. 正电荷向正电荷D. 负电荷向负电荷3. 电池的两极分别是什么?A. 正极和负极B. 正极和正极C. 负极和负极D. 负极和正极4. 以下哪种情况下会发生电流?A. 电源没有接通B. 电源接通但电器没有工作C. 电源接通且电器工作D. 电源接通且电器断开5. 电流的单位是什么?A. 伏特B. 安培C. 瓦特D. 焦耳二、填空题1. 电路中用来控制电流大小的元件叫做 __电阻__。
2. 电流在导线中流动时会产生 __热量__。
3. 两个带电体之间的电荷势能差越大,连接它们的电线就受到的电压 __越大__。
4. 电源的一端是 __负极__,一端是 __正极__。
5. 电流大小的单位是 __安培__。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电流?它有什么特点?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
电流有大小和方向,其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方向则取决于电荷流动的方向。
2. 什么是电阻?导线的材料和截面积对电阻有何影响?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影响因素,它通常由导线内的原子、电子碰撞、电流经过的每一段导线长度等造成。
导线的材料和截面积会影响电阻的大小,导体材料越好,电阻越小;导线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3. 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的灯泡会亮,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的灯泡会不亮,请解释原因。
电池产生的电流是由电池的正极流向电池的负极,灯泡在正极的一侧相当于一个负载,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产生光亮。
而灯泡在负极的一侧不产生光亮,是因为该侧没有电流通过,无法产生光亮。
四、解答题1. 为什么冬天洗澡的时候,打开电热水器,水开了才热?电热水器内部的发热丝是通过电流加热的,在刚开始时,冰冷的水会带走部分热量,使电热水器内的水温降低。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20分)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24小时,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B.极昼和极夜C.四季变化2.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交替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一年中学校国旗旗杆正午时分的影长变化3.徐州白天时间最长的时候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
A.北半球B.南半球C.赤道4.用橡皮泥制作地球模型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A.对比试验B.模拟实验C.观察实验5.下列动物中属于夜行动物的是()。
A.熊猫B.蝴蝶C.猫头鹰6.人们一年中发现,阳光下圭表上表的影子每天正午_________。
A.指向慢慢逆时针旋转,冬长夏短B.指向相同方向,夏长冬短C.指向相同的方向,冬长夏短7.白天过了是黑夜,黑夜过了是白天,无穷无尽交替出现。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A.太阳东升西落B.地球不停地自转C.月球公转8.在家里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模拟地球()。
A.B.C.9.以下关于地球运动和太阳运动的猜想,其中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 B. C.10.为了制作出相对符合真实的地球自身模型,我们需要获取的信息有()。
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②地球内部结构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A.①B.①②C.①②③二、填空题(14分)11.小科对自己小区的楼房在不同季节的影子进行长时间的观测,发现下图现象,当太阳处于A位置时,是一年中的______(填“夏至”或“冬至”)。
小科对楼房在四季影长的观测,有点类似于古代观测日影长度的天文装置—________。
12.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说明地球是__________。
13.小明在地球仪上发现乌鲁木齐在北京的____________(填“东”或“西”)边。
14.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3个部分,最外层是地壳,最里层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在下面的图表中,哪样是可变的?-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云朵选择答案:()2. 人类通过什么感觉知道温度?- A. 触觉- B. 听觉- C. 视觉- D. 嗅觉选择答案:()3. 下面的哪一个物体是金属?- A. 铝罐- B. 纸巾- C. 木板- D. 塑料袋选择答案:()4. 沙漏是用来测量什么的时间?- A. 秒- B. 分钟- C. 小时- D. 天选择答案:()5. 夏天的时候,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选择答案:()6. 植物的茎用来干什么?- A. 吸收水分和养分- B. 吸收阳光和空气- C. 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 D. 吸收能量和养分选择答案:()7. 钢笔的笔尖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A. 金属- B. 塑料- C. 木材- D. 玻璃选择答案:()8. 下图是一颗大树,请问大树的主要部分是什么?- A. 树叶- B. 树干- C. 根- D. 枝干选择答案:()9. 落叶的季节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选择答案:()10. 鱼竿通常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A. 枪身和弹匣- B. 笔杆和铅芯- C. 机身和螺旋桨- D. 竿身和卷线轮选择答案:()11. 大象的鼻子被称为什么?- A. 尾巴- B. 角- C. 长鼻子- D. 眼睛选择答案:()12. 以下哪个物体不会浮在水上?- A. 动物- B. 植物- C. 石头- D. 木块选择答案:()13. 声音通过什么传播?- A. 空气- B. 水- C. 金属- D. 空间选择答案:()14. 下面哪个是一个固体?- A. 汽油- B. 苏打水- C. 酸奶- D. 砖头选择答案:()15. 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 A. 水和沙子- B. 空气和火- C. 石头和泥土- D. 水和泥土选择答案:()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________和________。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地球的运动》(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地球的运动》(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的影响。
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太阳热量2.古人用圭表观察的是()。
A.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B.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C.一天中,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D.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
3.下列四个节日中,正午影子最长的是()。
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4.借助地图比较陆地与海洋面积大小,可以用的方法是()。
A.测长度B.肉眼直接判断C.量面积D.数格子5.春天,燕子会到金华等地作巢、产卵:秋天,燕子又飞回到南方过冬。
这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中()。
A.光照量的变化B.湿度的变化C.温度的变化6.下列四种动物中,生活习性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猫头鹰B.蝙蝠C.狗D.老鼠7.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A.年B.月C.天D.时8.狗在晚春初夏时会褪去身上的细毛,冬季前褪去了粗毛长更多的细毛。
这说明_______。
A.四季变化影响着狗的身体B.狗换毛决定了季节变化C.狗随昼夜变化改变自己9.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个位置的示意图,这时北半球是()。
A.春季B.夏季C.冬季10.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初。
A.一月七月B.七月一月C.一月六月二、填空题11.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____________;从冬到夏,逐渐____________”。
1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_____________”理论,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发表了不朽名著___________。
13.在模拟《谁先迎来黎明》的实验中,如果小组的同学自西向东慢慢转动,身上贴着写有_______的同学先看到太阳;如果小组的同学自东向西慢慢转动,身上贴着写有_______的同学先看到太阳。
第二章 天气和气候单元测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英才学校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两同学环绕着“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的话题展开对话,他们的对话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如图所示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的密度大小B.大气水主要存在于I对流层,它们不属于地球水体C .Ⅱ平流层上热下冷,没有对流运动,适合飞机飞行D .Ⅱ中间层的空气温度大于I V 暖层的空气温度3.有下词语: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鹅毛大雪;④四季如春;⑤和风细雨;⑥长夏无冬;⑦冬雨夏干;⑧雷电交加,其中描述气候的有( )A.①③⑤⑧ B.②④⑥⑦ C.①③④⑥⑦ D.②④⑤⑦⑧4.“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诗句是( ) A.北国体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D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5.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背风坡不会降水B .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随着高度上升而向来降低C .气流上升时,水汽遇冷容易液化,形成降水D .山顶比山脚气压低,因此山顶处水的沸点较低6.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7.温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22 年 10 月 1 日多云转晴,全天气温 18-27℃,西北风 2~3 级,当前相对湿度 25%……”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高气压下往往是晴天C .西北风是指吹向西北的风B .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浮现在 14 时D .相对湿度越小降水概率越小8.如图是我国某日的天气图,以下有关此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 .A 、B 、C 三地中最可能浮现降水的是A 地B .A 、B 、C 三地当日气温应该相同C .C 地可能会浮现大风、降温天气D .D 地可能会浮现晴朗、升温天气9.近年来,“全球变暖”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原中学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2.5分×20=50分)1、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然蔚蓝色④生命从地球上消失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
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A、青蛙冬眠B、小狗呼吸加快C、兔子换毛D、小鸟觅食3、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的快,这是因为( )A、水田不易吸热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C、砂石吸热本领强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4、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A、气压上升,气温上升B、气压下降,气温下降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D、气压下降,气温上升5、我们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6、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 )A、沙尘扬起的方向B、旗帜飘扬的方向C、水波移动的方向D、石头滚落的方向7、“ ”在天气符号中表示…………………………………………………………………()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8、下列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北京B、哈尔滨C、西安D、广州9、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一般特点是………………………………………………………()A、冬季寒冷,夏季炎热B、气温年较差大C、全年降水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随季节变化大D、以上都是10、“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是…………………………………………………………( )A、测出大气压的值B、说明了马的力气很大C、证明了大气压与哪些因素有关D、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还很大11、刮大风时,即使风平行于窗户,窗户也常常被刮开而打破,原因是………………( )A、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大B、窗内气压大于窗外气压C、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小D、窗内气压小于窗外气压1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B、秦岭-淮河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D、横断山脉一线13、莫干山是我们浙江省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的气温要低的多。
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季风B、地形C、海陆分布D、纬度位置14、如图所示,“豪客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C、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15、“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下面哪一种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造成的……………………()A、二氧化硫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关系的是……………………………………………()A、炒海螺时要剪去尾部B、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C、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D、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17、人们用“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气温的日较差远比沿海地区大。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B、海陆位置的不同C、地貌的不同D、人类活动的影响18、用吸管可以把杯中的饮料吸到嘴里,这是由于…………………………………………()A、人对饮料有吸引力的缘故B、大气压作用的结果C、液体压强的作用D、吸管本身具有吸力的作用19、用高压锅煮食物,食物熟得快,这是因为………………………………………… ( )A、高压锅压力大,食物容易压熟B、高压锅内沸点高,食物容易煮熟C、高压锅内沸点低,食物容易煮熟D、高压锅内热量多,食物容易煮熟20台湾的火烧寮降水丰富的原因是这里有………………………………………………( )A、丰富的季风雨B、丰富的地形雨C、丰富的台风雨D、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____________帕,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有_____ ____和___________。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在对流层,近地面热空气密度___ __,向_ __运动;上空的空气温度_____,密度_____,气流下沉,从而形成明显的________运动。
如右图,在容器a点放上一冰块,水流动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3、冬季,我国大陆温度____________(填“低”或“高”),形成高压区,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____________风。
4、低气压控制的地方大气往往都呈上升状态,所以(填“容易”或“不容易”)成云致雨。
由此可知,多雨的赤道地区主要受控制(填“高气压”或“低气压”)。
读右边的全国天气图,可知甲的天气系统是 区,乙处的锋面属于 锋。
5、煤油的比热是2.1×103焦/(千克·0C),将质量为1千克的煤油从200C 加热到210C需要吸收_ _焦热量。
如果将煤油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将为焦/(千克·℃)。
6、降水是指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最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量的量度单位是________,降水量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7、用嘴吸空的矿泉水瓶,瓶会变瘪,这是由于矿泉水瓶内的气压_________大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在山上“煮米不成饭”,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_________(填“高”或“低”),导致水的沸点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三、实验与探究(2分×7=14分)1、请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在气温30℃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0%左右,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
省专业气象台推出了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
省专业气象台之所以会推出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说明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空气温度,而忽视了对人体的影响。
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 (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2)“蝉的叫声是由腹部发音器的薄膜振动而发出的,薄膜潮湿,振动不灵…”。
根据材料,你认为夏天蝉不叫的时候,就预示着天气将要 (填“转晴”或“转阴下雨”)2、小明所在的实验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气压的值。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右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③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对应容积刻度的长度L。
⑴完成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⑵活塞的横截面积S =。
⑶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
⑷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
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四、分析与计算(4分+6分=10分)1、一气象站一天中测得以下几个时间段的气温,试回答下列问题:时间0时2时4时6时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20时22时温度℃12.210.49.411.112.017.618.522.420.518.114.413.9(1)由表可知,当地的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时。
一天中的最大温差为℃。
(2)若上表中的最高温T A和最低温T 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气温,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2、有资料说明:刮龙卷风时,大气压能达到9×104Pa。
在一座面积为200m2的简易平顶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强是1×105Pa,如果此时龙卷风从厂房房顶上刮过,那么大气对厂房房顶的作用力的差是多少?方向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