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一框学习新天地
第二课第一框:学习新天地课时一.ppt~RF2d00774(1).TMP

小 结
一、学习新特点
1、学会自主学习
二 、如何做学习的 2、提高学习效率
管理者
3、科学安排时间
D
A
D
A
C
C
作业:
1、初中学习新特点是什么? 2、怎样做学习的管理者?
5、 9 、 6、 3、 1、 8
你还记得这些形状中的数字是什么吗?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保 持 百 分 数
预习 听讲 复习 作业
%
时间间隔
(1天) 6天
思考
1. 给自己规定记忆的任务,明 确记忆的目标,提出记忆的要求, 这是有意记忆的首要条件。
2.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 用思考加强记忆强度。
时间
做学习的管理者
1、学会自主学习:
摆脱依赖,自主学习
2、提高学习效率:
把握好每个学习环节的质量
3、科学安排时间
合理规划、计划学习
马丽是个勤奋好中以后,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帮她安排 学习,制定计划、检查作业、整理笔记。 马丽说:“有了妈妈的帮助,我省却了很 多麻烦,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事情,还能够 使我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4. 在记忆的过程中,不断地尝 试回忆。 5. 及时复习巩固。
奇妙记忆术
作业多,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作业少,时间有剩怎么办?
请你试着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一日学 习计划吧!
科学安排时间
3、你会制定学习计划吗
思考一下: 你的学习时间够用吗?时间不够的 原因是什么? 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需注意些什么?
项 目 小 学 初 中
科目
教学方法
比较简单,学科相对简 学科门类较多,内 化 容较为复杂
学习新天地教学反思

《学习新天地》教学反思
刘志华
1、对教材的处理——第二课设置两框内容,第一框《学习新天地》,第二框《享受学习》。
第一框《学习新天地》从初中学习的新特点着眼,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层面给予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第二框从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入手,在学习态度层面引导学生应“学会学习”。
但我认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才可能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否则一切都将是空谈。
就好比你若想让一个完全无心学习的人去寻找学习的窍门是完全不可能的。
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
所以,我觉得将第二框中的“学习的苦与乐”提前为第一课时,将“第一框中的“学习新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做学习的管理者”作为第二课时,将“探索世界的奥妙”作为第三课时,改为一堂实践课在逻辑上更合理些,而且更有利于教学实际操作。
2、从学生角度看——本课在教学上设计的活动较多,且形式多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3、从教师角度看---应该增加教师教学特点介绍这一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习新天地 享受学习》说课稿 (2)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享受学习》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依据:“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地位作用:《享受学习》是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第二框题,主要讲两方面内容:一是学习中的苦与乐;二是探索世界的奥妙。
第一目重点回顾、交流学习中的苦与乐,认识到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领悟学习带来的快乐。
第二目在第一目的基础上,重点在分享中体会到满足好奇心、成功破解学习难题豁然开朗的快乐上,进一步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
学生升入初中,开始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转折。
然而,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与学习任务的增加,学生在心理上一时还难以适应。
这就有可能给他们以后的学习带来困难,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是本框内容要达到的学习目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框学习新天地中了解了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掌握了初中学习的新方法,这为过渡到本框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中也提到了珍惜学习机会,本框为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享受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兴趣点:探究世界的奥秘。
问题点:面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难免会觉得有难度,产生畏难情绪。
障碍点:仅仅是把学习当作一项任务,认为学习是苦差事,缺少“终身学习”的意识。
需求点:学会享受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学习的苦与乐,客观全面地认识学习,进而提高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
培养分析比较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知识小问答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调查活动中交流对学习的真实感受,在倾诉与分享中感悟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观看图片、视频,在对比中直观感悟到同龄人的求学艰辛,享受学习的快乐,珍惜学习的机会;展示交流活动中了解世界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进一步了解学习的意义,激发求知的欲望,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对其一生的重要意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一框 学习伴成长

11.简答题 材料一 第26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在“上海之巅” 读一首诗,在地铁上听一章有声书,在县城寻觅旧书屋……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参加 “秭归屈原故里”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写道:“五月秭归春融融,凤凰栖息金橘颂。 且行芈屈漫漫路,尤闻香草诗意浓。” 材料二 为了让孩子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文化认知,北京市教育局早在 2008年就启动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工程”,10多年来已拥有市区两级文 化、科研等资源单位1 300多家,每学期能够提供200多个主题活动、2 000多个市 级活动课程。
7.春游归来,同学们非常高兴,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甲同学:我听到了许 多有意思的历史故事,收获很大。乙同学:我收集了一些植物的叶子,准备把它 们做成标本。丙同学:我懂得了许多保护环境、遵守各种秩序的道理。……这说明 ( A)
A.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B.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主要在学校完成 C.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D.我们应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
10.苏州人李麟青幼时因脑瘫致残,仅能靠轮椅移动,他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不仅攻读博士学位,还开发无障碍地图,服务残障人士生活。这告诉我们( B)
①学习带来更多选择,让个人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③学习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④只有残疾人才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②学校的学习就是指获取知识 ③知识主要是通过网络获得的 ④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都是学习的表现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6.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他永远也不会变得 聪明。”下列说法属于我们学习的理由的是A (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1框学习伴成长教案新人教版(3)

激情导入
【提问】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学习)什么是学习?(理论知识的训练和生活实践的体验)考试成绩不好就是学习不好吗【课件展示】P14运用你的经验【强调】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
思考什么是学习。
填写P14运用你的经验。(答案①学②一双手③交叠的算筹④房屋⑤小孩子⑥习⑦鹰在天空练飞翔)
学习伴成长
课题
§1.2.1学习伴成长
教学内容
P14-19第二课第一节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知道学习的含义。
2、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懂得学习点亮生命的道理。。
3、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增强自觉学习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重点
知道学习的深刻含义
难点
懂得学习点亮生命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检测
1.“有限的时间会因为你的扎实和勤奋而变长,也会因为你的无谓叹息甚至尽情玩耍而变得更短!”这句话对我们学习的启示是(B)
A.用的时间越多,学习成绩就越好B.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C.只要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才D.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学习
2.2017年12月23日,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这也是浙江海宁76岁“爷爷大学生”邹伟敏的第5次研究生考试。邹伟敏老人(C)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地态度。
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学习没有终点。
4、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A.能正确对待学习压力B.缺乏适当的学习方法
C.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D.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
3.近日,一名外卖小哥,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后,圈粉无数。他并非少年天才,也不是诗酒文人,但他却真实地活在了自己喜爱的诗歌中。十几年前,没有多余的钱买书,为了能读诗,就到书店把诗背下来,回家再默写。外卖小哥的学习故事对我们的启示(D)
安徽省马鞍山市金瑞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2.1学习新天地》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安徽省马鞍山市金瑞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2.1学习新天地》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班级姓名家长签字得分一、学习目标1.了解初中的学习特点和自己的学习方式2.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新的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做学习的管理者。
二、学习重点: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哪些学习方法和策略。
三、自主学习,筑牢基础1. 与小学学习相比,初中学习有哪些新特点?项目小学初中课程门类成绩波动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学习目标2.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学习方法和策略?(1)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有、、。
(2)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做到课前认真、上课时、课后,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科学安排时间:对自己的学习要有一个的规划,地学习,就可以做到。
3.(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如何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1)从时间上看,你喜欢在什么时间学习?(是早上、中午、下午,还是晚上?)(2)你喜欢独自一个人学习还是喜欢结伴学习?(3)你喜欢通过哪种方式获得知识?(是通过阅读、视听,还是动手实验操作获得知识)(4)你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看书学习?(是喜欢在安静或嘈杂的环境中看书学习,还是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行?)附件二:课堂引导材料一、课堂合作研讨:项目小学初中课程门类成绩波动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学习目标(二)观察与思考下面是一位学习优秀的同学在学习方法交流会上的谈话片段: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对于七年级新生来说,一定要对自己今后各方面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构想,要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要学会学习,学会交流。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最好最自己每天的时间做个具体安排,列一份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科学的安排好各科的学习。
每天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抽些时间来自学,不仅要对所学的只是进行归纳,还要敢于质疑,要不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勇于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一定不能偏科,扎实打好各科基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1框 学习伴成长练习2(含解析) 新人教版

学习伴成长一、考点过关考点一、打开学习之窗1.为适应时代要求,响应学校号召,淄博七中学生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B.社会实践不是学习C.要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参加社会实践D.离开学校无法学习2.谈到初中学习,小静认为“学生自主管理制度”让她受益最大:自主预习、探究、测评,让学习成为自觉;出勤、三操、卫生实行自治,让被动变成习惯;互帮、互助、互学,让班级变成了家庭……你对初中学习的认识是( )①不仅学习知识、技能,我们还在交往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②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③在校学习就是学知识、学技能④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也学会学习,学会快乐⑤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3.进入初中后,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同学们议论纷纷,表达了对初中学习的看法。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学习就是在学校里学习知识②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④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4.现在国家设置了成人考试、公务员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职称考试等。
社会上一些公司的招聘广告内容,对应聘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很全面,有学历要求,有各种能力要求。
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A.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有好的工作和生活B.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成功C.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的发展积蓄力量,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D.学习可以保障我们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5.“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代表作《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故事改编成了同名电视系列片在央视播出。
郑渊洁只有小学毕业学历。
他成功的秘诀是:“不停地自学,自学,再自学,只要活着,你就永远没有毕业的那天,永远要自学不息。
初一思品第2课学习新天地复习课

优化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时间给各个 学科和任务,避免过度追求完美。
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参与课外活动、 实验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实 践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4
练习与巩固
选择题练习
01
02
03
04
选择题1
关于学习的意义,以下哪个选 项是正确的?
选择题2
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提高学习 效率?
选择题3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选择题4
如何应对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 ?
简答题练习
简答题1
简答题2
简答题3
简答题4
请简述学习的意义和价 值。
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克 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案例分析题4
小李在学习过程中总是缺乏动力和兴趣,导致学 习效果不佳。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05
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的收获
01
02
03
04
了解了学习新天地的概念和意 义。
掌握了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和目 标。
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 高学习效率。
明白了学习态度和习惯对学习 成绩的影响。
学习中的不足与问题
自主学习
通过自学、阅读、网络等方式 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学习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项目等方 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应用能力。
合作学习
与同学、老师、专家等进行交 流和讨论,分享知识和经验, 促进共同进步。
03
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知识解析
01
重点1: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02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学 习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
究做笔记和不做笔记对学习的影响。大学生们的学习材料 为1800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 每分钟120 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大学生们被分成以下三组:
分组 甲(摘要组)
要求 边听边记录要点
回忆测试成绩 好
乙(看摘要组)
边听点也不记录要点
中等 差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做好笔记是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开始。
这条曲线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 的 一个重要的环节。
时间管理能力调查
1 、你的主要时间安排都有计划吗? 2、 你是否随时都会打乱自己的计划? 3、 你对需要做的事情设有“优先次序”吗? 4 、你总是被学习任务“折磨”着,除了老师布置的事 情别的都不想做吗? 5 、你做事“半途而废”(比如作文写一半搁置)的时 候多吗? 6 、你有“拖拉”的习惯吗?
这个调查表明了什么?
随着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多,难 度在加深科学安排时间十分重要。
自主学习
记住:
提高学习效率
有 效 方 法 和 策 略
搞 好 初 中 学 习 的
科学安排时间
学法指导
• 三个先后: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 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 四个到:心到、手到、眼到、口到。即动脑多想 ;朗读课文要动口,老师提问积极争取回答;多 看、细看、认真看;勤于动笔,多写多练。
学习新特点
自己的学习 特点
老师的教学 实际
尽快适应 (策略)
扬长避短
理性学习, 自主学习
找到适合自 己的 学习方 法,做学习 的管理者
每天放学回家,不仅 (2)请提
要做作业还要复习功课,可 是那么多功课,我该先复习 哪门呢?经 常是做着这门作
出解决办 法
业又想 别的功课,结果哪个
都没做好。后来,我根据老
师的要求,制订了学习计划,
合理地安排时间,情况就好
多了,我对学好功课也有信 心了。
你们都知道
我在小学的成绩不 错吧,可是到了初 中,学习的科目增 多了 ,强度加大了, 老师的讲课方法变 了。尽管我一直都 很努力,在 学习上 花了很多时间,但 成绩还是没有以前 好,是我骄傲了吗? 是我不好好学习了 吗?好像都不是啊!
• 六个字:看、听、写、记、问、练 • 八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
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 学习。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
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
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
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
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
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朱自清《匆
匆》
• 爱迪生: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 分夺秒”。
• 狄更斯:宝贵的光阴,总是像箭一样地飞逝着。 • 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
大徒伤悲。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三、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找出自己学习的智力高峰期
独自学习?
合作学习?
阅读学习?
听他人讲解?
自己动手?
欣赏故事《数学王子——高斯》
(1)故事中的数学王子是谁? (2)他是哪国人? (3)在他上小学时,数学老师刁难学生出了一道什么题? (4)而小数学王子却很快做出来了,说说他用了什么方法? (5)在他小学毕业时,发现了什么定理,惊动了当时整个 数学界? (6)这个故事给我们了什么启示?
•我到底听谁的?
我来说说
天哪!这么多书,我可怎么学呀? 老师讲得比小学快多了,我怎么也听不懂! 数学老师说要对数学情有独钟 英语老师说学好英语走遍天下都不怕 语文老师说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的基础
活动:议一议
• 你能说出初中和小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同吗?
比较内容 科目 知识量 难度
老师讲课的风格 作业量
小学 少
少 容易
速度慢 少
初中
多 深化和扩展 难度加大
快
多
比起小学你认为初中学习的特点是:
以前我有什么问
题都可以找爸爸妈妈 帮忙,现在他们不 太管我,也不帮我检 查作业、复习功课了, 开始我很不习惯,但 慢慢地也适应了,做 作业不再需要妈妈陪, 自己也知道如何安排 学习了,父母的唠叨 也少了。
(1)他们 遇到了哪 些学习上 的困惑呢? 请你也说 说进入初 中后在学 习上出现 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