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书籍
适合50岁女人看的书

适合50岁女人看的书适合50岁女人看的书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推荐:1.《活着》:余华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在苦难中挣扎生存的故事,让人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珍惜当下。
2.《写给女人》:卡耐基夫人的成名之作,是她在总结卡耐基妇女讲习多年的基础上,专门为女性写的一部生活教科书。
3.《红楼梦》:中国古代关于女人的奇书,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对女人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4.《谁是最美的女人》:作者贝蒂·斯蒂芬,领略到女人的美丽,并学会用各种方法让自己看起来美丽且光彩照人。
5.《婚姻宝典》: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两性情感与婚姻的相处与技巧。
6.《飘》:书中用两个不同女人的典范告诉读者,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征服力,不同女人有不同的味道。
7.《围城》:其中有一句话“围在城内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都如此”。
8.《一个女人的成长》:有助于女性自我成长和提升。
9.《人与永恒》:有助于女性深入思考人生和宇宙的意义。
10.《李清照诗词评注》:欣赏和学习中国古代女词人的优美诗词。
11.《巴黎圣母院》: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古老的城市巴黎,透露出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12.《简·爱》:这部经典小说描绘了一个平凡女人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展现了爱情、友情以及独立、平等、自信等价值观。
13.《居里夫人传》:一部内容详实的科学家传记,讲述了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居里夫人的一生,为子女树立了光辉榜样的伟大母亲的精神世界。
14.《圣经》:一部包罗万象的古代文化百科全书,打开西方精神世界的钥匙,要了解西方文学首先应该了解《圣经》。
15.《女人,你该知道的事》:一本专为女性打造的生活指南,涵盖了健康、情感、家庭、事业等各个方面,帮助女性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16.《做最好的自己》:一本关于自我成长和提升的书籍,鼓励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国历年获得“世界最美的书”赏析(2004-2012)

中国历年“世界最美的书”赏析(2004-2012)作者:深圳华创造俱乐部秘书长@叶灿斌博客:/yecanbin微博:/q5838184自二〇〇四年《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荣获“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至今,我国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的书籍如下:1.2004年金奖(唯一):《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2.2005年荣誉奖:《土地》、《朱叶青杂说系列》3.2006年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4.2007年铜奖:《不裁》5.2008年荣誉奖:《之后》特别制作奖:《蚁呓》6.2009年荣誉奖:《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7.2010年荣誉奖:《诗经》8.2011年荣誉奖:《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9.2012年银奖:《剪纸的故事》荣誉奖:《文爱艺诗集》以上书籍请直接阅读豆列书单:/doulist/190636/一、2004年度“世界最佳图书”(唯一)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版式设计:蠹鱼阁(申少君)、高绍红,封面设计:张志伟,主编:刘占文,类别:艺术,出版祛: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01-01(注:本书有三个版本,并分纸面、布面)整本书采用中国传统线装方式,书籍外壳烫金,字体用凹版印刷,打开方式是自右向左,读者也能从纸张的色彩、重量,到装订风格、外包装设计等细节中体会到设计者的匠心。
莱比锡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施耐特女士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完美”二字。
她说,《梅》书几乎把所有的图书装帧方式都用尽了。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一函两册,传统样式却充溢着现代技术美感的精致装帧,古雅大方,一着眼便令人赏心悦目。
集子中所收图谱,是从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的全部“缀玉轩”珍藏图画、脸谱原件复制所成。
图谱原件是梅兰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向北平国剧学会提供的个人藏品。
收存在《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中的戏曲脸谱、戏画、戏曲人物等,有明代遗珍、清代绝品、民初佳作,斑斓耀目,弥足珍贵。
六本美学书籍推荐

六本美学书籍推荐1、朱光潜《谈美书简》我看的第一本美学的书就是《谈美书简》。
非常薄的小书,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本书其实就是讲稿或者讲座的内容的合集,因为朱先生所处的年代影响,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美学的内容,在现在看来稍有突兀,然而,朱先生处理的非常巧妙,深入简出的将美学的概念,理论等交代的非常透彻,难度系数不高,接收起来也很容易。
2、宗白华《美学散步》在各学科还没有分的那么详细的时候,好似文学,美学,历史,哲学都是一家的,所以当年老师在课堂推荐的时候也是天马行空的给推荐很多“跨界”的书。
一直到今天,美学仍旧属于哲学的范畴,一般一个学科内的大家都是很好的跨界大师,游刃有余的行走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一部美学论集,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论集,本书以比较的眼光看待中国古典文化,也已对比的眼光看待西方美学,融会贯通,取用得当,受益匪浅。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本书从中国上古古典艺术入手,先是讲音乐,继而转向绘画,主要从庄子的“静”“虚”等方面对古代绘画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凸显出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的观点,是对中国古典艺术解读比较精准的一本书,不过有的时候因引用文言文,会读起来有些吃力,要克服哟。
4、李泽厚《美的历程》此前对这本书由推荐过,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古典美学里程碑式的一本书,后来读到蒋勋的《美的沉思》说是台湾版的“美的历程”,其实我感觉从艺术成就和行文方式上来讲,《美的历程》更近一筹,虽然我也很喜欢蒋勋先生的作品,。
《美的历程》不是交与你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你欣赏中国古典艺术的一种视角,这里的古典艺术,包罗万象,书中涉及了原始的陶罐,瓷器,陶罐上的花纹演变,丝绸,书法,绘画等等,并将这些作品的特征同所处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作品,而不是硬硬的难以消化的美。
如果一遍读不懂,那就多读一遍哦,我会陪你读第五遍~~~5、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接触蒋勋先生的作品,是三年前一个朋友介绍,当时为了节省上网流量,多是从校内网下载很多超值的东西,朋友推荐说,蒋勋先生的作品不错,多是音频,省钱省力省眼睛,于是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出行时耳机里都是蒋勋先生的声音,从《天地有大美》《细说红楼梦》再到生活美学,孤独的美学等等,听完了不过瘾,攒钱把他的书统统买下来,有时间就去翻看,他的文字有独特的吸引力,非常的好读,好似蒋勋老师已经窥探到读者的心思,在非常轻松的情况下就能让读者掌握住书中所讲的东西。
推荐五本关于国内旅游的书籍

推荐五本关于中国旅游的书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旅游。
下面就由旅博汇介绍五本关于中国的旅游书籍方便大家出行。
1.游遍中国5A级旅游景区作者:钱浩参数:16开全彩印刷,192页,29.9元,2016年4月1日出版内容简介:《游遍中国5A级旅游景区》一书从全国186个5A级旅游景区中精选出几十个有代表性的景点,分门别类进行详细描绘和翔实介绍。
比如古代文明遗迹中的璀璨明珠故宫、颐和园、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还比如山水美景中有代表性的黄山、泰山、黄果树瀑布等,另外还涉及绝美的城市风情、世外桃源般的胜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佳版本等各式各样的风景区。
书中精美的图片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除了介绍景区概况,书里还提供了该景点的旅游资讯、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信息,通过本书,读者对中国的186个5A级景区会有个全面了解,为安排出门旅行提供了方便。
2.中国最美100文化游作者:马琴参数:16开,324页,39.8元,2011.04.01出版内容简介:《中国印象·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出品:中国最美100文化游(最新超值版)》包括名山文化胜地、名人故居胜地、古城文化胜地、古镇文化胜地、寺院文化胜地、宗教文化胜地、古建筑文化胜地、园林文化胜地和历史遗迹文化胜地等九个部分。
全书收录400多张精美图片,用优美的文字讲解中国最具文化特色的100个地方。
每个地方详细介绍了文化历史、特色景点、美丽传说、民俗风貌以及人文情怀等内容。
无论是想要走出去的旅游爱好者,还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拥有历史人文情怀的读者,《中国最美100文化游》都十分适用。
3.中国最美的88个人文旅游地作者:旅游圣经编辑部参数:16开,283页,39.8元,2011年5月1日出版内容简介:“最美中国系列”丛书是旅游圣经团队历经数年发展、走遍中国后推出的巅峰之作。
团队组织所有优秀作者撰写本系列。
可谓十余位资深背包客视野中的”最美中国”。
德国“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两本中国书籍获奖

德国“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两本中国书籍获奖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已有近百年历史。
最美的书?这是一个探讨书籍颜值的评选吗?不全是,曾担任过该奖项评委的中国书籍设计师书吕敬人谈到,最终获奖的书并不都是光彩夺目的,有的甚至有点“灰头垢面”,“评委们坚持认为书籍审美不是单一的装帧好坏,而特别强调一本书内容呈现的传达结构创意、节奏空间章法、字体应用得当、文本编排合理、材质印制精良以及阅读五感愉悦,其中最看重编辑设计思路与文本结构传递的出人意表,以及内容与形式的整体表现。
”这个历史悠久的评选每年一届,会在上一年出版的图书中评出包括金奖一名、银奖两名、铜奖五名、荣誉奖五名以及评委会大奖在内的 14 本图书,之后这些获奖图书都会在当年的莱比锡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与读者见面,并在世界各地巡展。
自 1980 年代以来,有不少中国书籍参评,在最近结束的 2016 年度评选中,两部中国作品《订单——方圆故事》和《学而不厌》还分别收获了金奖和铜奖。
要从全世界的图书中杀出重围,的确难度不小。
今年获奖的 14 本书便是从 600 多件参赛作品历经三轮投票精选而出。
今年拿下评委会大奖 Golden Letter 的是荷兰设计师 Titus Knegtel 的个人出版物 Other Evidence: Blindfold,是一本以 1995 年超过 8000 人遇害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为主题的书籍。
Titus Knegtel 以艺术化的手法来纪念这一事件,书籍的装帧并不复杂,由两部分组成,通过简单的铆钉对折装订即可。
作者希望用干净利落、客观冷静的态度来缅怀逝去者。
纸张用的是设计师都喜欢的 80 克蒙克 Munken Lynx。
方圆故事》,讲将金奖收入囊中的是广西美术出版社出品的吕重华作品《订单《订单——方圆故事》述西安一家私营美术书店的发展史,操刀装帧设计的是李瑾,评语中写道:封面采用包装纸,书名仿照订单,选材和设计都很新颖;以出版社往来信件开头,每一页的签名都附上不同的肖像,趣味十足且富有个性;此外打破常规,在前言和目录之间插入图片,激发读者去探寻和发现。
中国最美的书籍

中国最美的书籍
中国最美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1.《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书中的文字描写细腻,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经典。
2.《山海经》: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志书,也是一部神话传说的集合。
书中的插图精美,文字简洁明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清明上河图》:这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代表作之一,是一幅描绘北宋都城汴京生活场景的长卷画。
画中的细节描绘非常精细,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孙子兵法》:这是中国古代兵书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之一。
书中的文字简洁明了,思想深刻,对于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5.《诗经》: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中的诗歌朴实无华,表达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是中国文学的
珍贵遗产。
这些书籍都有着不同的美感和价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最美的书

评委对它的评价是︰简洁、平滑、充滿柔性之美;纸张选择得当,书脊紧湊 却又便于打开阅读,于平凡之中展现不平凡的功力。
14.《绝版的周庄》 江苏教育出版社
11.《中华五色》江苏美术出版社
卢浩
陆鸿雁/设计
12.《话说民国》(上、下) 凤凰出版社
姜嵩/设计
姜嵩,1964年生,现为凤凰出版社资深美术编辑。其图书设计风格典雅明快,内 涵深厚,外表浑朴,文质彬彬,浸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设计中追求大匠运斤之气 和画龙点睛之神,有时精雕细凿,有时一挥而就,有时素面朝天,有时匠心独具,其 设计思想就是讲究外表与内涵的和谐,寻觅设计思想和外部制约因素,如出版者、作 者、读者、成本、工艺水平、市场效果等因素的平衡,可谓“戴着镣铐”设计。他拒 绝模仿和跟风,寻求个性,努力引领大众审美的风尚。
中英文对照,是关于第25界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 的介绍。
8. 《国学备览》(12卷)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吕敬人/设计
9. 《王羲之与兰亭序》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晓翔/设计 无论是章节的安排还是文字的精致,都反复推敲。还有图片质量选得非常严格,用 纸也很考究。而且这本书出了两种版式,一种是全彩横排普通版,另一种是全彩竖 排精装版,获奖的是精装本。
5. 《荷花回来了》 连环画出版社
6. 《看草》 河南文艺出版社 刘运来/设计 刘运来,河南文艺出版社美编室主任。代表作品有《文化河南》、《图像·岁 月》、《在美术馆看画展》、《大秦帝国》等。 本书风格淡雅、清新,评委认为其排列方式等细节设计与图书内容非常和谐。
7.《日常奇迹》 上海文艺出版社
4. 《随园食单演绎精品菜谱》 江苏科技出版社
赵清/设计
封面、封底乃至书页三面侧边均印刷成了抢眼的红色,且滚边镂空印刷出《随园食单》的 书名,此点设计灵感来源于古善本。封面上的书名,乃至于每篇章过门上的文字,均专门从古 善本上扫描,抠印下,一个字一个字拼出来,可见所做之精细,功夫之足。采用古式线装,基 本的版式也是借鉴了古籍书的传统古版。小小的巧思在线装上体现,展开书本,将封面和封底 拼接起来看,会发现两边的线装刚好组成一个汉字——“单”。点题《随园食单》中的单字。 为了体现这本中国古典烹饪名著的古籍气质,书内页排版更是采用古善本经典的排版方式, 书籍也采用传统的自左及右的阅读方式,文字均自左向右竖排。自页面三分之一处分割成两块, 书部为序的内容编排在上半部分,而菜肴内容的内文则几乎都集中在下半部分。 《随园食单》的原作者袁枚画像,和亲自做的序都采用了单独纸印刷,然后裱贴的方式。 不仅使书页富有一定的层次感,某种程度上更是对原古书的忠实复原。整本书竖排细框的构图 方式,不禁让人觉得古意盎然。 取自古人批注的设计元素,在内文中以红笔点缀出现。书中不时应用的红色字体,寓意装 帧、印刷均属上品的古代红蓝印本。尤其是不时穿插在文中的中国古刻版画配图,体现了古时 的生活形态,更是将意境渲染更浓。 红线勾勒出的食箸图形点缀衬于内页中,恰到好处的填补了由于版式设计的需要而出现的 留白。
这些最美的书,你读过吗?

这些最美的书,你读过吗?本帖最后由 gaowl 于 2016-2-18 14:19 编辑2016“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今日在德国莱比锡揭晓,中国作品《订单——方圆故事》和《学而不厌》分别荣获金奖和铜奖。
人靠衣装马靠鞍,好书自然也担得起好装帧的衬托。
精美的装帧设计不仅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能够带领他们走入奇幻文墨世界。
中国从2004年开始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并在历年角逐中斩获颇丰。
快来看看这些最美的书长啥样吧!2016“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揭晓2016“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近日在德国莱比锡揭晓,其中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选送的两部作品《订单——方圆故事》和《学而不厌》分别荣获金奖和铜奖。
两本图书在设计上匠心别具,在呼应书本内容和艺术氛围之间寻求了美妙的平衡点。
(图为作品《订单——方圆故事》。
)我国在历届“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斩获颇丰中国从2004年开始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几乎每年都有作品获此殊荣,其中《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和《曹雪芹风筝艺术》分获2004年、2006年“世界最美图书”金奖。
这些获得“最美图书”赞誉的书籍,你都读过吗?它们都长什么样子?(图为作品《学而不厌》。
)200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该书一函两册,传统样式却洋溢着现代技术美感的精致装帧,古雅大方,一着眼便令人赏心悦目。
集子中所收图谱,是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的全部“辍玉轩”珍藏图话、脸谱原件复制缩成。
图谱原件是梅兰芳20世纪末30年代初向北平国剧学会提供的个人藏品。
收存在《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中的戏曲脸谱、戏画、戏曲人物等,有明代遗珍、清代绝品、民初佳作,斑斓耀目,弥足珍贵。
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土地》2003年1月,英国雕塑艺术大师安东尼·格姆雷(Antony Gormley)与花都象山村的农民、学生一起在村里的象山小学共同捏了22万个小泥人,烧制后分别在广州、上海、北京、重庆进行巡回展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中国最美的书
一、“中国最美的书”
什么是最美的书?“通俗地说,是那些从内容到形式,从视觉到触觉,给你带来审美愉悦的书,最美丽的书绝不只是美丽的封面,而是封面、版式设计、纸张、材料运用和印刷装帧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并与内容达到高度和谐的图书,这样的书不仅是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件充满魅力的艺术品。
”
书籍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录历史、传递信息的载体。
在现代数字媒体诞生之前,人类的科技、历史、艺术无一不依赖书籍得以交流和传承。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随着材料和印刷工艺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从竹简、木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再到纸张以及印刷术的发明,中华民族对书籍形式的探索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传播,同时传统的书籍设计作为艺术的一个方面,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2003年度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中惟一“中国制造”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因为“书的美丽”而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二、我国与“世界最美的书”之间的渊源
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我国出版界与之渊源可谓深厚。
1959年,我国第一次参加“莱比锡书籍艺术博览会”,上海出版界共获得金奖2枚、银奖3枚、铜奖3枚。
事隔三十年后的198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十竹斋书画谱》又荣获了图书设计艺术国家大奖。
2003年,上海充分发挥图书装帧设计方面的传统优势,本着“融入全国,服务全国”的工作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评选了16种图书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荣获了唯一的金奖。
今年3月,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上海出版设计家代表团赴莱比锡领奖,并与世界图书艺术界建立了双向合作交流的通道。
记者在展位上看到了这本“世界上最美的书”:整本书采用中国传统线装方式,书籍外壳烫金,字体用凹版印刷,打开方式是自右向左,虽然记者是个外行,但也能从纸张的色彩、重量,到装订风格、外包装设计等细节中体会到设计者的匠心。
据说,莱比锡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施耐特女士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完美”二字。
她说,《梅》书几乎把所有的图书装帧方式都用尽了。
国际评委在沪评说“世界最美的书”——内容装帧印刷整体和谐。
在贝塔斯曼等单位的全力支持下,185种获得“世界最美的书”殊荣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图书,正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它无疑为中国书籍设计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书籍设计艺术最高水平的窗口。
三、中国版“世界最美的书”
2011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已圆满结束,由中国选送、获得201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中英双语版)一书,经本届“世界最美的书”评委会评选,获得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殊荣。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中国自2004年起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参加此项活动。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是参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重要环节,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每年11月份举办,评委由中外业界专家或学者担任。
2010年评选出《世界地下交通》等20种“中国最美的书”,全部参加了2011年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参加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参评图书596种,其中14种书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三、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名单
2009中国最美的书,
查尔斯布洛克
让书籍透出美的光辉/袁银昌
创作化学工程——书籍设计/廖洁连
与书的邂逅/斯特芬妮·舍莱斯
一座桥一面镜/祝君波
“最美的书”离我们有多远?/阚宁辉
2006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
孙晓云书法绘画
吴为山写意雕塑
游目骋怀——江苏历代中国画名家精品集-古代卷
蟋蟀盆
何多苓·忧伤的诗歌
杂碎集:贺友直的另一条艺术轨迹(上、中、下)
中国古籍插图精鉴
大厝·钟宅
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
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
笨笨熊学成语故事(4册)
汉英对照论语
点1
彩色的花雨
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
集成十年——纪念《东方文化集成》创办十周年专辑
面子
荷兰现代诗选
上海图书馆藏明清名家手稿
不裁
没有脸的诗集
全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学系列教材(5册)
下一站:卡通吗?七零后的艺术
阅读城市
中国最美的书2003-2005
2007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
说什么怎么说
铁观音
美丽的京剧
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
汪稼华笔墨
汉画解读
之后
丁村
上海罗曼史
小猫茉莉
多余的画
文化与建筑
夜航船
王受之讲述系列-豪宅的故事
灵韵天成——清心绿茶/蕴芳涵香——静心乌龙茶建筑风语
靖江印象
烟斗随笔
真相——慰安妇调查纪实
蚁呓
亲爱的宝宝
雕塑的诗性
2008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
私想着
画说红楼梦
随园食单演绎精品菜谱
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世界诗人同祭四川大地震荷花回来了
看草
日常奇迹
国学备览【典藏版】(12卷)
王羲之与兰亭序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
中华五色
话说民国(上、下)
我的开卷/凤凰台上
绝版的周庄
外星童话
不哭
梅兰芳和孟小冬
广州沉香笔记
鲁迅与社戏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2009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
恋人版中英词典
失物之书
诗经
中国墓葬史(上、下)
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
连理集:高马得、陈汝勤绘事唱随
涂鸦手记
靖江方言词典
清醒纪/告别薇安/二三事
诗水流年
以艺术家的方式工作:驾驭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
致年轻律师的信(典藏版)
沉默的大多数/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散花
当代建筑设计理论/现代思想中的建筑/解读建筑
大师画自己/大师画情侣/大师画历史
书境
私想者
数字影像——中国改革开放30年
2004年至2012年“世界最美的书”中国获奖作品
2004年度“世界最佳图书”唯一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2005年度“世界最美书籍”荣誉奖/《土地》
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朱叶青杂说系列》
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铜奖/《不裁》
2008年“世界最美书籍”荣誉奖/《之后》
2008年“世界最美的书”制作奖/《蚁呓》
2009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2010年“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诗经》
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
2012年“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剪纸的故事》
2012年“世界最美书籍”银奖/《文爱艺诗集》
中国著名书籍艺术装帧家陶雪华认为,中国图书内容丰富,有内涵,也有很多优秀的装
帧设计家。
与国外的图书设计相比,我们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观念上和管理上的问题。
国外的设计理念是强调图书的整体意识,而我们的图书内容、装帧设计和印刷都是分割的,怎么来强调整体的艺术性?这次展览让我们开了眼界,也看到了不足,这对中国图书的设计装帧有很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