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号附件4.医疗器械GMP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一、引言体外诊断试剂是医疗器械中的重要分类之一,其质量管理对于保障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质量管理,本文提供了现场检查的指导原则,以匡助相关企业提升生产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二、现场检查的目的和范围现场检查的目的是评估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以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现场检查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2. 产品设计和开辟过程的管理;3. 原材料采购和管理;4. 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督;5. 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6. 不良事件和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报告。
三、现场检查的内容和要求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1)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符合ISO 13485等相关标准的要求;(2)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和记录是否齐全、完整,并能有效地指导和记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3)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质量目标和质量绩效评估机制,并能够持续改进。
2. 产品设计和开辟过程的管理(1)评估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开辟流程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2)检查产品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查情况,包括设计输入、设计输出、验证和验证结果等;(3)评估产品设计变更的管理和操纵情况。
3. 原材料采购和管理(1)检查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程序,包括供应商的认证情况、质量管理体系等;(2)评估原材料的采购和验收程序,包括原材料的标识、包装、运输等;(3)检查原材料的存储和管理情况,包括库存管理、保质期控制等。
4. 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督(1)评估生产车间的布局和环境条件,包括温湿度控制、洁净度等;(2)检查生产工艺流程的编制和操纵情况,包括工艺参数的设定、记录和调整等;(3)评估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情况,包括设备的校准、保养和维修等;(4)检查生产过程中的记录和数据,包括生产批记录、设备运行记录等。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核查要点

CFDA医疗器械法规整体流程:法规背景:•自2014年10月1日起,凡新开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增加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迁移或者增加生产场地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自2016年1月1日起,所有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核查要点——法规要求ü 需要进行质量体系考核的情况:•适用于医疗器械注册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含延续或变更)现场检查•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的各类监督检查重点项(*)一般符合项(未标*)结果判定00通过检查0√仅存在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且不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建议结论为“整改后复查”√0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建议结论为“未通过检查”0√√√检查结论为“整改后复查”的企业应当在现场检查结束后的规定时限内[其中注册核查在6个月内,生产许可(含变更)现场检查在30天内]完成整改并向原审查部门一次性提交整改报告,审查部门必要时可安排进行现场复查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条款编号一般项重点项机构和人员 1.1.1~1.12.220项5项厂房与设施 2.1.1~2.32.137项7项设备 3.1.1~3.11.214项2项文件管理 4.1.1~4.4.512项2项设计开发 5.1.1~5.12.316项2项采购 6.1.1~6.7.26项6项生产管理7.1.1~7.27.139项6项质量控制8.1.1~8.11.214项7项销售和售后服务9.1.1~9.5.18项1项不合格品控制10.1.1~10.4.24项1项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11.1.1~11.8.16项3项总计:218项,其中一般项176项,重点项42项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核查要点---机构与人员•组织机构图Ø人力资源的配置Ø管理者在质量管理工作的地位Ø岗位职责权限的分配•人员岗位的要求企业负责人----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评审,指派(任命)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学历,工作经验,企业的岗位职称,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各个地方已经出台相应的管理者代表的管理办法:湖北,广东,福建,上海,湖南,北京等地。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为加强生产监督管理,指导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相关附录的现场检查和对检查结果的评估,根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相关附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1]指导原则用于指导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附录的现场检查和对检查结果的评估,适用于医疗器械注册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含延续或变更)现场检查,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的各类监督检查。
[1]中文名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发文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文号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发文时间2015年9月25日目录1.12.3.24.5.36.7.48.2.3.64.5.76.7.88.1.92.机构和人员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备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1]*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附录

附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第一部份范围和原则1.1 本附录合用于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
1.2 本附录是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
第二部份特殊要求2.1 人员2.1.1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或者药学等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具备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的能力。
2.1.2 凡在洁净室 (区) 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暂时进入洁净室(区) 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2.1.3 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的全体人员,包括清洁、维修等人员均应当根据其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和安全防护培训。
—1—2.1.4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 (区) 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
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行消毒。
裸手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2.1.5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2.1.6 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2.2 厂房与设施2.2.1 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
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
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合理,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
厂区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域。
2.2.2 生产厂房应当设臵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2015〕218号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注解:
1.本指导原则条款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1.X
2.X3,其中X1为章节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一位X1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2.1.1的第一位X1表示“厂房与设施”章节;X2为同一章节内条款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二位X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一条要求,1.2.1的第二位X2
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二条要求;X3为同一条款内细化的检查指导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一个检查要点,1.1.2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二个检查要点。
其他章节编号规则相同。
2.每一章节的检查指导原则由前后两部分组成,每章的前半部分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所规定条款制定的检查指导,每章的后半部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所规定条款制定的检查指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2015年9月25日印发。
医疗器械GMP规定:检查要点收藏

标题:医疗器械GMP规定:检查要点收藏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有效,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发布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并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医疗器械GMP规定中的检查要点,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二、医疗器械GMP概述1. 定义:医疗器械GMP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中,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的一系列管理规范。
2. 适用范围:医疗器械GMP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包括生产无菌、植入性、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的企业。
3. GMP认证:我国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制度,企业需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通过GMP认证后方可生产医疗器械。
三、医疗器械GMP检查要点1. 人员管理(1)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
(2)企业应制定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GMP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岗位要求的能力。
(3)企业应建立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对从事直接接触医疗器械产品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2. 厂房与设施(1)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布局应合理,符合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要求,避免交叉污染。
(2)生产区、仓储区、质量控制区等区域应划分明确,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3)企业应配备适当的照明、通风、温湿度控制等设施,确保生产环境满足产品要求。
3. 设备与工艺(1)企业应选用符合产品要求的设备,建立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企业应制定工艺规程,明确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企业应定期对设备、工艺进行验证和确认,保证产品质量。
4. 物料管理(1)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确保物料符合规定要求。
(2)企业应制定物料采购、验收、储存、发放等管理制度,确保物料质量。
体外诊断GMP审查要点

体外诊断GMP审查要点导读:近日,利用周末时间,花了好几个小时,整理了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的审核要点,如果大家觉有用,请转发分享出去哦,本次整理主要参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摘取部份课件内容,又融合以往曝光的飞检内容,对《规范》全部章节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检查依据:《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2015年总局令第14号)《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4年第64号)《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2015年第103号)《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相关标准YY0287-201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略……相关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650 号)《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局令 7 号)检查范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上法规的要求。
责任主体:企业应当依照以上规范的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建立健全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风险意识:企业应当将风险管理贯穿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应当与产品存在的风险相适应。
简点说明:如何检查,查什么?怎么查?基于风险,根据产品特性、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围绕产品生产需要实施检查。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是体外试剂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试剂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期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其宗旨是为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第一节:机构和人员飞检案例:1、企业负责人未对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2、企业未提供文件发放实施前培训记录3、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未进行微生物知识培训,也无相关培训计划4、洁净间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人员未进行健康体验5、进入洁净区需戴一次性无菌手套,但未在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中明确戴手套的相关要求等关键点:人是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尤其是基本的操作人员组织机构控制;人员职责明确;培训是必要的基本保障:三项是检查必查项目1、企业负责人:(1)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是指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质量管理规范的检查和指导工作,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和合规经营。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一项管理规范,该规范主要对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的现场检查工作进行了规定和指导。
以下是对该指导原则的详细介绍:一、原则和目标1.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应以风险为导向、立足法律法规、注重责任落实、促进质量安全,同时注重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
2.检查目标:该指导原则的检查目标是评估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水平。
二、检查内容和方法1.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情况、仓库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设备仪器检查、不合格品控制等方面内容。
2.检查方法:检查主要采用现场检查、查阅文书、询问访谈、采集样品等方法,全面了解医疗器械企业的运营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进行沟通。
三、检查程序和要求1.检查程序:包括事前调查、现场检查、问题整改,以及检查报告的编写等环节。
2.检查要求:要求检查人员严格按照检查程序进行工作,客观、公正地对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逐一指导企业改善和加强质量管理。
四、检查结果和处理1.检查结果:检查结果应以事实为依据,结合检查指标,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处理措施:对于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应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并跟踪督促整改情况。
五、现场指导和支持1.现场指导:检查人员应通过现场指导,向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解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指导企业制定并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
2.支持措施:对于质量管理困难较大的企业,监管部门应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企业改善质量管理水平,并提高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六、监督检查和评估1.监督检查:监管部门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83 —
—84 —
—85 —
注解:
1.本指导原则条款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1.X
2.X3,其中X1为章节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一位X1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2.1.1的第一位X1表示“厂房与设施”章节;X2为同一章节内条款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二位X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一条要求,1.2.1的第二位X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二条要求;X3为同一条款内细化的检查指导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一个检查要点,1.1.2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二个检查要点。
其他章节编号规则相同。
2.每一章节的检查指导原则由前后两部分组成,每章的前半部分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所规定条款制定的检查指导,每章的后半部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所规定条款制定的检查指导。
—86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2015年9月25日印发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