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课后武大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上册)课后习题-溶液(圣才出品)

第9章溶液1.什么叫稀溶液的依数性?试用分子运动论说明分子的几种依数性。
答:①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稀溶液的某些性质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溶质粒子的数目,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包含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
②根据分子运动论,蒸气压下降是因溶剂的部分表面被溶质所占据,因此在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就相应减少,结果达到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必然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都是由于蒸气压下降而引起。
2.利用溶液的依数性设计一个测定溶质分子量的方法。
答:物质摩尔质量的测定可用沸点升高法和凝固点降低法,尤其是后者,现象较明显。
利用b b =T K m ∆⋅或f f =T K m ∆⋅,其中m 为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即1kg 溶剂所含溶质的摩尔数。
3.溶液与化合物有什么不同?溶液与普通混合物又有什么不同?答:溶液是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体系。
与化合物的区别: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相对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化。
与普通混合物的区别:溶液是均匀而又稳定的。
4.试述溶质、溶剂、溶液、稀溶液、浓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的含意。
答:溶剂和溶质:在液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组成的溶液中,一般将含量较多的组分称为溶剂,含量较少的称为溶质。
溶液: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体系。
稀溶液:单位体积中含少量溶质的溶液。
浓溶液:单位体积中含大量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过饱和溶液: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超过它的溶解度的溶液。
5.什么叫做溶液的浓度?浓度和溶解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固体溶解在液体中的浓度有哪些表示方法?比较各种浓度表示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优缺点。
答:溶液的浓度是溶液中各组分相对含量的一种定性描述,它是一个相对量,相对于溶液中各个组分而言;而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在100g水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它是一个绝对量,在一定温度下,对某种溶质而言,它是确定的。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上册)课后习题-电解质溶液(圣才出品)

2.把下列 pH、pOH 换算成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
答:由 pH=-lg[H+];pOH=-lg[OH-] 知:①[H+]=0.58 mol/L ;②[H+]=3.16×10-8 mol/L ;③[OH-]=2.51×10-5 mol/L; ④[OH-]=6.31×10-11 mol/L。
3.已知 298 K 时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 0.010 mol·dm-3,测得其 pH 为 4.0,求 和α
的缓冲溶液,需密度为
0.904 g·cm-3、含氨质量分数为 26.0%的浓氨水的体积? 固体氯化铵多少克?
答: pH pKa lg c酸 c盐
即 9=9.26- lg 1 x
5 / 1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得 x= 0.5495 mol/L 0.5495×0.5×17 = 0.904×1000×V×0.26 解得 V = 0.020 dm3 故需要 NH4Cl 的质量为 1.0×0.5×53.5 = 26.75 g。
HC2O4 H+ + C2O24
0.031
0.1+0.031
x
x 0.131 =6.4 105 0.031
解得 x=1.51×10-5mol/L ,即[C2O4-]=1.51×10-5mol/L。
6.计算 0.010 mol·dm-3 的 H2SO4 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已知 H2SO4 的 为 1.2×10-2。
求混合溶液的 pH 值。
答:HAc + OH- = H2O + Ac-
pH
pK a
lg c酸 c盐
=
-lg(1.8×10-5)-lg
0.050 0.20
0.10 0.20 - 0.050 0.20
无机化学习题库(湖北大学)参考答案(1)

第一章 气体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 (A)3. (C)二、填空题 ( 共10题 20分 )1. 1/4 ; 1/2 。
2. 3NH p :3.9 MPa 2N p : 1.5 MPa 2H p :4.6 MPa3. 分子间的作用力 , 分子的体积三、计算题 ( 共 3题 15分 )22. 5 分 (0152)0152设经过 t 秒 后白环在距离氨棉塞一端 x cm 处出现 , 根据气体扩散定律, 有:(97.1 -x )/t 3NH M 17.0──── = ( ──── )1/2 = ( ─── )1/2 ∴ x = 57x/t M HCl 36.5即白环在距离润湿的氨棉塞一端 57.8 cm 处出现。
第二章 溶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二、填空题1. 174 g ·mol -12. 54.23. 0.299三、问答题答:用乙二醇较好。
因为它的沸点高, 难挥发。
而乙醇的沸点比水低, 在汽车行驶时,当散热器水箱受热后, 溶液中的乙醇先挥发, 容易着火。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A)二、填空题4. ΔG < 0 为 -ΔS > 0 为 +5. 435.76. -241.8 kJ ·mol -1三、计算题7. 待求的反应 = 反应(1) - 反应(2) - 反应(3) -12反应(4) 按Hess 定律,有:m r H ∆= m r H ∆(1) – m r H ∆(2) – m r H ∆(3) -12m r H ∆(4)= 25.9 - 218 - 75.7 - 62.3 ⨯12= -299 (kJ ·mol -1) 四、问答题8. Q p = Q V +ΔnRT ,第(1)种情况放热量为Q p ,第(2)种情况为Q V ,因为变化过程有气体产生,Δn 为正值。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3

第三章晶体结构3-1给出金刚石晶胞中各原子的坐标。
1﹑解:0,0,0;1/4,1/4,1/4;3/4,1/4,3/4;3/4,3/4,1/4;1/4,3/4,3/4或 0,0,0;3/4,1/4,1/4;3/4,3/4,1/4;1/4,1/4,3/4;3/4,3/4,3/4。
3-2 给出黄铜矿晶胞(图3-48)中各种原子(离子)的坐标。
2﹑解:Cu 0,0,0;1/2,1/2,1/2;0,1/2,1/4;1/2,0,3/4。
Fe 1/2,1/2,0;1/2,0,1/4;0,0,1/2;0,1/2,3/4。
S 3/4,1/4,1/8;1/4,3/4,1/8;1/4,1/4,3/8;3/4,3/4,3/8;3/4,1/4,5/8;1/4,3/4,5/8;1/4,3/4,5/8;1/4,1/4,7/8;3/4,3/4,7/8。
3-3 亚硝酸钠和红金石(TiO2)哪个是体心晶胞(图3-49)?为什么?3﹑解:亚硝酸钠是体心晶胞,金红石是素晶胞。
3-4黄铜矿晶胞(图3-48)是不是体心晶胞?4﹑解:是体心晶胞。
考虑方法如:体心铜原子与顶角铜原子周围的氧原子的方向相同,而且氧原子上(例如体心铜原子左下前的氧原子与右上前顶角铜原子对比)连接的铁原子的方向也相同(注意:顶角原子是完全等同的,因此,体心原子可与任一顶角原子对比)。
3-5白钨矿晶体(图3-50)是素晶胞还是体心晶胞?说明理由。
5﹑解:是体心晶胞。
3-6碳酸氢钠晶胞的投影如图3-51所示,请问:平均每个晶胞含有几个相当于化学式NaHCO3的原子集合(代号:Z)?6﹑解:平均每个晶胞含有4个相当于化学式 NaHCO3的原子集合。
3-7推算典型离子晶体的各种堆积-填隙模型的堆积球和填隙球的半径比。
7﹑解:见表3-7。
3-8 在闪锌矿和萤石的四面体配位多面体模型中除存在四面体外还存在什么多面体?在后者的中心是否有原子?8﹑解:八面体。
没有原子。
3-9图3-52由黑白两色甲壳虫构成。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篇一:天大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n1(p?p1)v1(13.2?103-1.01?103)kpa?32l???9.6d222101.325kpa?400l ? d-14.解:t?pvmpv?nrmr= 318 k ?44.9℃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i?p(n2) = 7.6?104 pap(o2) = 2.0?104 pa p(ar) =1?103 panip n6.解:(1)n(co2)? 0.114mol; p(co2)? 2.87 ? 104 pa(2)p(n2)?p?p(o2)?p(co2)?3.79?104pa (3)n(o2)p(co2)?4???0.286 np9.33?104pa7.解:(1)p(h2) =95.43 kpa(2)m(h2) =pvm= 0.194 g rt8.解:(1)? = 5.0 mol(2)?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p ? p?v = 0.771 kj 10.解:(1)v1 = 38.3?10-3 m3= 38.3l(2) t2 =pv2= 320 k nr(3)?w = ? (?p?v)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p = -1260 j11.解:nh3(g) +5o(g) ???3?298.15k4212.解:?rhm= qp = ?89.5 kj ?rum= ?rhm? ?nrt= ?96.9 kj13.解:(1)c (s) + o2 (g) → co2 (g)1co(g) + 1c(s) → co(g)222?co(g) +1feo(s) → 2fe(s) + co(g)23233?(2)总反应方程式为3c(s) + o(g) + 1feo(s) → 3co(g) + 2fe(s)22322323?由上看出:(1)与(2)计算结果基本相等。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7章d区元素1

武汉⼤学版⽆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7章d区元素1 D区元素(1)1.钛的主要矿物是什么?简述从钛铁矿制取钛⽩得反应原理。
解:钛的主要矿物有钛铁矿FeTiO2反应原理: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TiOSO4 + 2H2O =TiO2?H2O↓ + H2SO4TiO2?H2O = TiO2 + H2O2.解释TiCl3和[Ti(O2)OH(H2O)4]+ 有⾊得原因。
解:TiCl3显⾊是因为产⽣了电核跃迁,[Ti(O2)OH(H2O)4]+有⾊是因为O22-离⼦变形性较强,d—d跃迁所引起。
3.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程式。
(1)Ti + HF(2)TiO2 + H2SO4(3)TiCl4 + H2O(4)FeTiO3 + H2SO4(5)TiO2 + BaCO3(6)TiO2 + C + Cl2解:(1) Ti + 5HF = H2TiF6 + 2H2↑(2)TiO2 + H2SO4 = TiOSO4 + H2O(3)TiCl4 + 2H2O = TiO2 + 4HCl(4)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5)TiO2+ BaCO3 = BaTiO3 + CO2↑(6)TiO2 + 2C + 2Cl2 = TiCl4+ 2CO↑4.完成下列反应(1)TiI4在真空中强热;(2)FeTiO3和碳得混合物在氯⽓中加热;(3)向含有TiCl得⽔溶液加⼊过量得氨;(4)向VCl3的⽔溶液加⼊过量的氨;(5)将VCl2的固体加到HgCl2⽔溶液中。
解:(1) TiI4 = Ti + 2I2(2) 2FeTiO 3 + 6C + 5Cl 2 = 2FeCl 3 + 2TiCl 4 + 6CO(3) TiCl 62- + NH 3 = [Ti(NH 3)6]4+ + 6Cl -(4) VCl 3 + Na 2SO 3 =(5) VCl 2 + HgCl 2=5. 根据下列实验写出有关的反应⽅程式:将⼀瓶TiCl 4打开瓶塞时⽴即冒⽩烟。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上册)课后习题-原子结构(圣才出品)

第3章原子结构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几率与几率密度有何区别与联系?答:原子中电子运动的特点: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电子并不像宏观物体那样,沿着固定的轨道运动。
电子运动状态用统计规律来描述。
几率:电子在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
几率密度:电子在某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
二者区别:几率是泛指电子出现的机会,未指明范围;而几率密度是针对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而言的。
二者联系:都是表述电子在空间出现的几率的物理量。
几率=几率密度×体积2.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的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错现象?答:屏蔽效应:由于其它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销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使有效核电荷数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
钻穿效应:钻穿作用越大的电子的能量越低。
由于电子的钻穿作用的不同而使它的能量发生变化的现象,通常称为钻穿效应。
同一主层的能级分裂及不同主族中的能级交错现象都可以由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来解释。
其能级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效核电荷数,而有效核电荷数又决定于其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导致同一主层中各能级发生分裂,另外对于同一主层中各轨道上的电子由于钻穿效应的能力不同,也可以导致能级分裂。
对于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替现象也可以用上述方法解释。
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答:24号元素为铬,符号为Cr,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价电子有6个,用四个量子数表示的运动状态如下表所示:n l m m s400+1/2或-1/232-2+1/2或-1/231-1+1/2或-1/2310+1/2或-1/2311+1/2或-1/2322+1/2或-1/24.已知M2+离子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1)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M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3)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04章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4章酸碱平衡4-1以下哪些物种是酸碱质子理论的酸,哪些是碱,哪些具有酸碱两性?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共轭碱和酸。
SO42- ,S2- ,H2PO4- ,NH3 ,HSO4- ,[Al(H2O)5OH]2+ ,CO32- ,NH4+ ,H2S,H2O,OH- ,H3O+ ,HS- , HPO42-4-1为什么 pH = 7 并不总是表明水溶液是中性的。
4-2本章表示电解质及其电离产物的浓度有两种,一种如 c(HAc)、c(NH4+),另一种如[HAc], [NH4+]等,它们的意义有何不同?什么情况下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可以用诸如c(HAc),c(NH4+)等代替诸如 [HAc] ,[NH4+]等?有的书上没有诸如c(HAc)、c(NH4+)这样的浓度符号,遇到浓度时一律用诸如 [HAc]、[NH4+]等来表示,这样做有可能出现什么混乱?4-3苯甲酸(可用弱酸的通式 HA 表示,相对分子质量122)的酸常数K a = 6.4×10-5,试求:(1)中和1.22g苯甲酸需用0.4 mol·L-1的 NaOH 溶液多少毫升?(2)求其共轭碱的碱常数K b。
(3)已知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6 g·L-1,求饱和溶液的pH 。
4-5 计算下列各种溶液的 pH :(1)10mL 5.0×10-3 mol·L-1 的 NaOH 。
(2)10mL 0.40 mol·L-1 HCl 与 10mL 0.10 mol·L-1 NaOH 的混合溶液。
(3)10mL 0.2 mol·L-1 NH3·H2O 与10mL 0.1 mol·L-1 HCl的混合溶液。
(4)10mL 0.2 mol·L-1 HAc 与 10mL 0.2 mol·L-1 NH4Cl 的混合溶液。
4-6 把下列溶液的 pH 换算成 [H+] :(1)牛奶的PH=6.5(2)柠檬汁的PH=2.3(3)葡萄酒的PH=3.3(4)啤酒的PH=4.54-7 把下列溶液的 [H+] 换算 pH :(1)某人胃液的 [H+] =4.0×10-2 mol·L-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1.某气体在293K与9.97×104Pa时占有体积1.910-1dm3其质量为0.132g,试求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它可能是何种气体?解4.一容器中有4.4 g CO2,14 g N2,12.8g O2,总压为2.026105Pa,求各组分的分压。
解9.有一高压气瓶,容积为30 dm3,能承受2.6×107Pa,问在293K时可装入多少千克O2而不致发生危险?解第五章氢和稀有气体3.写出工业制氢的三个主要化学方程式和实验室中制备氢气最简便的方法?答14.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XeF4 + ClO-3→(2)XeF4 + Xe →(3)Na4XeO6 + MnSO4 + H2SO4→(4)XeF4 + H2O →(5)XeO3 + Ba(OH)2→(6)XeF6 + SiO2→答①XeF4 +2 ClO-3+2 H2O=Xe + 2ClO-4+ 4HF③5Na4XeO6 + 2MnSO4 +7 H2SO4 =5XeO3 +2 NaMnO4 + 7 H2O + 9Na2SO4⑤2XeO3 +2 Ba(OH)2 = Ba2XeO6 + Xe + O2 + 2H2O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2. 计算体系的热力学能变化,已知:(1)体系吸热1000J,对环境做540J的功;(2)体系吸热250J,环境对体系做635J的功;解3. 在298K 和100kPa 恒压下,21mol 的OF 2同水反应,放出161.5kJ 热量,求 反应OF 2(g) + H 2O(g) → O 2(g) + 2HF(g)的△rH θm 和△rU θm 。
解12. 已知下列键能数据键 N ≡N N —F N —Cl F —F Cl —Cl 键能/ kJ ·mol1- 942 272 201 155 243试由键能数据求出标准生成热来说明NF 3在室温下较稳定而NCl 3却易爆炸。
解13. 已知下列数据△f H θm (CO 2,g )= —393.5 kJ ·mol1-△f H θm (Fe 2O 3,s )= —822.2 kJ ·mol 1-△f G θm (CO 2,g )= —394.4kJ ·mol1- △f G θm (Fe 2O 3,s )= —741.0kJ ·mol 1-求反应Fe 2O 3(s ) + 23C(s) → 2Fe(s) + 23CO 2(g)在什么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解第七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1. 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瞬时速率?两种反应速率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答6. 295K 时,反应2NO + Cl 2 → 2 NOCl ,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数据如下:问:(1)对不同反应物反应级数各为多少? (2)写出反应的速率方程; (3)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多少? 解13. 反应N 2O 5 → 2NO 2 +21O 2,其温度与速率常数的数据列于下表,求反应的活化能。
解15. 已知HCl (g )在1.013×105Pa 和298K 时的生成热为—92.3kJ ·mol —1,生成反应的活化能为1135kJ ·mol —1,试计算其逆反应的活化能。
16. 下面说法你认为正确与否?说明理由。
(1)反应的级数与反应的分子数是同义词。
(2)在反应历程中,定速步骤是反应速率最慢的一步。
(3)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就是反应速率的大小。
(4)从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判断该反应的级数。
答第八章化学平衡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CN H+ + CN-+ OH-NH3 + H2O NH+4H2O H++ OH-试计算下面反应的平衡常数:NH3 + HCN NH++ CN-4答8. 可逆反应H2O + CO H2 + CO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平衡,在749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2.6。
(1)求n(H2O)/n(CO)(物质的量比)为1时,CO的平衡转化率;(2)求n(H2O)/n(CO)(物质的量比)为3时,CO的平衡转化率;(3)从计算结果说明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解 (1)H 2O + CO H 2 + CO 2a-x b-x x x x 2=2.6(a-x)2 ax⇒=0.617 所以CO 的平衡转化率是61.7%。
(2)H 2O + COH 2 + CO 2n 3n 0 0n-x 3n-x x x)3)((2x n x n x -- =2.6 n x ⇒=0.865所以CO 的平衡转化率是86.5%。
20. 从下列数据:NiSO 4·6H 2O(s) △f G θm == —2221.7kJ ·mol 1-NiSO 4(s) △f G θm == —773.6kJ ·mol1-H 2O(g) △f G θm == —228.4kJ ·mol 1-(1)计算反应NiSO 4·6H 2O(s)NiSO 4(s) + 6H 2O(g)的K θ;(2)H 2O 在固体NiSO 4·6H 2O 上的平衡蒸气压为多少? 解 (1) △rG θm =—773.6—6×228.4+2221.7 =77.7kJ ·mol1-由公式—△rG θm =RTln K θ得出K θ=2.4×1014-(2)由K p =PO H 2△rG θm =—RTln K θK θ=K p (P θ)n△-得出H 2O 在固体NiSO 4·6H 2O 上的平衡蒸气压为544Pa 。
第九章 溶液20 与人体血液具有相等渗透压的葡萄糖溶液,其凝固点降低值为0.543K ,求氯仿的沸点升高常数。
解2123K时200g乙醇中含有23g非挥发性溶质的溶液,其蒸汽压等于2.76×104Pa。
已知323K乙醇的蒸汽压为2.93×104Pa,求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第十章电解质溶液6.计算0.010 mol·dm3-的H2SO4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已知H2SO4的Kθ为1.2×102-。
2解13.求下列浓度均为0.10 mol·dm3-的溶液的pH。
(1)NaHCO3(2) Na2S (3)NH4Cl (4) NaH2PO4解14.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共轭酸。
SO-24,S-2,H2PO-4,NH3,HNO3,H2O答15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共轭碱。
HAc,H2O,NH3,HPO-24,HS-答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1.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反应式:(1) PbO 2+ Cl - −→−Pb +2+ Cl 2 (酸性介质)(2) Br 2 −→− BrO -3+Br -(酸性介质)(3) HgS+2NO -3+Cl -−→− HgCl -24+2NO 2 (碱性介质) (4) CrO -24+HSnO -2 −→−HSnO -3+CrO -2 (碱性介质) (5) CuS +CN -+OH -−→−Cu(CN)-34+NCO -+S (碱性介质)解(5)2CuS +9CN -+2OH -=2Cu(CN)-34+NCO -+2S-2+H 2O5. 就下面的电池反应,用电池符号表示之,并求出298K 时的E 和△rG 值。
说明反应能否从左至右自发进行。
(1)21Cu(s) +21Cl 2(1.013×105Pa) 21Cu +2( 1mol ·dm -3)+Cl -( 1mol ·dm -3)(2)Cu(s) +2H +( 0.01mol ·dm -3) Cu+2( 0.1mol ·dm -3)+H 2 (0.9×1.013×105Pa)解15 已知下列在碱性介质中的标准电极电势:CrO-24(aq) + 4H2O(l) + 3e-−→−Cr(OH)3(s) + 5OH-(aq) θϕ= -0.11V[Cu(NH3)]+ (aq) + e-−→−Cu(s) + 2 NH3(aq) θϕ= -0.10V试计算用H2还原CrO-24和[Cu(NH3)]+时的θϕ,△rGθm和Kθ。
并说明这两个系列的θϕ虽然近似,但△rGθm和K却相差很大的原因?解CrO-24:△fGθ= +31.8kJ·mol1-;Kθ=2.7×106-[Cu(NH3)]+:△f Gθ= +11.6kJ·mol1-;Kθ=9.3×103-17.在298K 时反应Fe 3+ + AgFe 2+ + Ag +的平衡常数为0.531。
已知θϕ++23/Fe Fe = +0.770V ,计算θϕAg Ag /+。
解 lg K θ= 0591.0θnE = 0591.0()—负正θθϕϕn = 0591.0)770.01x —(⨯ x == 0.786VθϕAg Ag/+== 0.78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