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熟悉植物体从整体到细胞的各个层次,理解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植物体的结构,加深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理解。

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作业的完成,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课的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预习复习:学生需预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程,并复习之前学过的关于细胞和组织的生物知识。

2. 观察作业:学生需要选择一种常见的植物(如青菜、苹果等),自行观察其整体结构,包括根、茎、叶等部位。

3. 绘图作业:根据观察结果,学生需绘制该植物的简单结构图,标注出主要结构和功能部位。

4. 笔记整理:学生需整理笔记,包括但不限于细胞的结构、植物组织的特点等知识点。

5. 课堂互动准备:学生需准备一些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问题或疑问,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观察要细致:学生在观察植物时要细心,确保对每个部位都能准确描述。

2. 绘图要准确:结构图应准确反映植物的结构层次,标注清晰。

3. 笔记要完整:笔记应包括本课所有重要知识点,条理清晰。

4. 问题要真实:准备的问题应真实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疑问。

5. 按时提交: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准确性:观察和绘图的准确性,是否正确反映了植物的结构层次。

2. 完整性:笔记的完整程度,是否涵盖了所有重要知识点。

3. 创新性: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深入思考了课程内容。

4. 态度: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有拖延等情况。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批改: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课堂讲解: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并展示优秀作业。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和疑问。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活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器官与系统的协同作用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发育过程4.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概念变异的原因与类型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

2. 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认识器官与系统的协同作用。

3. 掌握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了解生物的适应性。

4. 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认识变异的原因与类型。

5.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展示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结合实物模型进行讲解。

通过动画演示,讲解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

结合实例,解释遗传的基本概念与变异的类型。

以生态系统为背景,讲解其组成与功能,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与讨论。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4. 遗传的基本概念与变异5.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

简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描述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

解释遗传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

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答案:见附录。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细胞的生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3. 让学生了解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增强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观察细胞显微镜下的细胞生活:学生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记录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情况,并拍照或录像作为作业素材;2. 制作细胞模型:学生可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形式制作细胞模型,如纸质细胞器模型、塑料细胞膜模型等;3. 完成细胞生活相关问题:学生需完成一份关于细胞生活的作业题库,包括细胞的结构、功能、物质交换等方面的题目;4. 查阅资料:学生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撰写一篇短文,介绍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三、作业要求1. 观察细胞显微镜下的细胞生活作业需真实记录观察结果,并提交照片或录像;2. 制作细胞模型需按照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形式,制作过程需清晰明了;3. 完成细胞生活相关问题时,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4. 查阅资料和撰写短文时,需独立完成,内容需真实可信,字数不少于500字。

四、作业评价1. 学生提交的作业素材需经过老师筛选和指导,确保学生正确理解细胞的形态和生命活动;2. 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题库完成情况、模型制作质量和查阅资料的质量进行评价;3. 评价标准包括正确率、完成质量、创新性等方面,评价结果将纳入学生的生物课程成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认真听取老师对作业的评价和建议,及时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业;2. 学生可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向老师提出疑问或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共同促进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们不仅可以从实践中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还能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作业评价部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可以全面地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课堂细胞的生活课后练习作业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课堂细胞的生活课后练习作业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课堂细胞的生活课后练习作业一、单选题1. 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哪种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液D.细胞核2.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生物学现象主要取决于细胞结构中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3. 蒲草生活在水中。

经检测发现,某有毒物质在其细胞内的浓度远远低于周围污水中的浓度。

控制该有毒物质进入蒲草细胞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4. 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B.液泡——保护和支持C.细胞核——进行能量的转换D.线粒体——进行光合作用5. 杜鹃花和杜鹃鸟体内细胞中都有的的能量转换器是()A.液泡B.叶绿体C.线粒体D.染色体6. 条件适宜时,菠菜叶片中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细胞是()A.表皮细胞B.叶肉细胞C.导管细胞D.筛管细胞7. 克隆羊“多莉”长相与供核母羊一样,这个事实说明()A.变异是普遍存在的B.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C.亲代传给子代的是基因D.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8.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④是遗传信息库C.⑤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D.⑦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9. 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

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10. 以下表现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层次关系的图正确的是()A. B.C. D.11. 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在起作用。

A.细胞质B.细胞膜C.液泡D.细胞壁12. 在蚕豆根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线粒体和叶绿体13. 关于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B.所有细胞均有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C.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命活动和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活细胞一般需完整结构,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4. 有关细胞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植物细胞没有线粒体C.细胞壁能控制物质的进出D.动物细胞内有叶绿体15.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新课导入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
鱼儿离不开水
万物生长靠阳光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新课导入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
下雨过后,蚯蚓为什么爬出洞穴来 到地面?
土壤里没有了空气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 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水
C.细菌
D.肉食性动物
阳光、空气、水等
当堂练习
4.[中考•龙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
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
A.水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当堂练习
5.[中考•遵义]下列实例中,不属于温度对生物影响 的是( B ) A.蛇类在冬季冬眠 B.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C.冬小麦不适宜在南方栽种 D.柑橘不适宜在北方栽种
知识讲解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冬眠的熊
南飞的大雁
知识讲解
即时巩固
[中考•常德]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至没有,
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B )
A.空气 几乎没有光线 B.阳光
C.温度
D.水
【点拨】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
知识讲解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作出假设的依据: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 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走后,鼠妇很 快就爬走了。
知识讲解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3.制订计划
思考: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鼠

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分层作业)(解析版)28

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分层作业)(解析版)28

综合实践项目制作细胞模型一、选择题1.课堂上,小森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细胞模型,判断该作品是植物细胞模型的依据是()A.果冻做的细胞质 B.橡皮球做的细胞核C.保鲜膜做的细胞膜 D.纸板做的细胞壁【答案】D【解析】解:小森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细胞模型中有:果冻做的细胞质,橡皮球做的细胞核,保鲜膜做的细胞膜,纸板做的细胞壁。

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结构,只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制作细胞模型,下列材料中你认为能模拟细胞膜的是()A.透明食品包装 B.扎满孔的透明食品包装C.保鲜膜 D.扎满孔的保鲜膜【答案】A【解析】解:A.透明食品包装能透气,能控制物质进出,可以模拟细胞膜结构,故A正确。

B.扎满孔的透明食品包装不能控制物质进出,不能模拟细胞膜结构,故B错误。

C.保鲜膜不是透气的,不能控制物质进出,不能模拟细胞膜结构,故C错误。

D.扎满孔的保鲜膜不能控制物质进出,不能模拟细胞膜结构,故D错误。

故选A。

3.莉莉用超轻黏土做了一个细胞模型,与真实的细胞结构相比,这个模型中的①②③部分分别相当于细胞结构中的()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第1层基础必备练限时:20min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D.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答案】C【解析】解: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面,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里面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粘稠物质,内有大量的细胞器(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

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模型中的①在细胞最外层,相当于细胞壁。

②紧贴①细胞壁,②相当于细胞膜。

③基本位于细胞中央,呈球状,相当于细胞核。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某同学准备了精细食盐、乒乓球、红豆、塑料袋等材料来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第二单元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化学生对动物体结构层次的理解与掌握,包括细胞、器官、生态系统等层次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课时所学知识展开,具体包括:1. 预习任务:学生需在家中预习课本内容,包括不同结构层次的定义、特点和功能,以及相应的图文解释。

2. 观察记录: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如狗、猫等),绘制其细胞结构图,并简述每个部分的功能。

同时,查找资料了解该动物的基本生理结构及功能。

3. 小组合作:学生需与小组同学一起,制作动物体结构层次的模型。

模型需能展示不同结构层次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4. 实践探索:收集生活中常见动物的组织样本(如鱼鳞片、鸡爪等),通过观察和讨论,尝试分析其结构特点及所属的结构层次。

5. 作业报告:撰写一份关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短文报告,总结所学知识,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仔细阅读课本,标记不理解的部分,准备课堂提问。

2. 观察记录要求绘图准确,文字描述详细,并附上相关资料的引用。

3. 小组合作中模型制作需创意十足,同时需兼顾科学性。

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作业完成的过程中。

4. 实践探索中组织样本的收集要安全、合法,观察和讨论要细致入微。

5. 作业报告需条理清晰,观点明确,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课堂提问的准备情况。

2. 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小组合作的模型制作的创意和科学性。

4. 实践探索的组织样本质量和观察记录。

5. 作业报告的条理性和观点的明确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批改: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2. 小组互评: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彼此的模型制作和报告撰写,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活: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病毒的结构与生命活动。

3.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

4. 生物的进化: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5.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到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生物进化的机制。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细胞模型,生物进化图解,生态系统图解。

2. 学具:生物教材,练习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基础,讲解生物的基本单位、多样性、进化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多样性分类层次保护4. 生物进化起源证据机制5. 生态系统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

阐述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绘制生态系统的组成图。

2.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