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103说明
103规约参考报文

103通讯参考报文以下均以00# 节点为例1.未初始化之前主:10 7B 00 7B 16子:10 0E 00 0E 16 链路服务未工作2.初始化主:10 40 00 40 16 复位通信单元子:10 20 00 20 16主:10 7A 00 7A 16子:68 15 15 68 28 00 05 81 04 00 FF 03 03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37 16 主:10 5A 00 5A 16子:68 15 15 68 08 00 05 81 05 00 FF 04 03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9 16主:10 47 00 47 16 复位帧计数位子:10 20 00 20 16主:10 7A 00 7A 16子:68 15 15 68 28 00 05 81 03 00 FF 02 03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35 16 主:10 5A 00 5A 16子:68 15 15 68 08 00 05 81 05 00 FF 04 03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9 163.时钟同步主:68 0F 0F 68 44 FF 06 81 08 FF FF 00 00 00 00 0C 0A 01 07 XX 164.4.通用分类服务总查询主:68 0A 0A 68 53(73) 00 15 81 09 00 FE F5 00 00 XX 16子:10 20 00 20 16主:10 7A 00 7A 16子:68 89 89 68 28 00XX 16 校验码、结束符主:10 5A 00 5A 16子:68 65 65 68 28 00XX 16 校验码、结束符5.6.遥控:(遥控01 节点1 路遥控)遥控分选择正确主:68 11 11 68 73 01 0A 81 28 01 FE F9 09 01 60 01 01 09 01 01 01 97 16 子:10 20 01 21 16主:10 5A 01 5B 16从:68 11 11 68 08 01 0A 81 2C 01 FE F9 09 01 60 01 01 09 01 01 01 30 16遥控分执行正确主:68 11 11 68 73 01 0A 81 28 01 FE FA 0A 01 60 01 01 09 01 01 01 99 16 从:68 0A 0A 68 08 01 0A 81 28 01 FE FA 0A 00 BF 16主:10 5A 01 5B 16从:68 0A 0A 68 08 01 0A 81 28 01 FE FA 0A 00 BF 16遥控合选择正确主:68 11 11 68 73 01 0A 81 28 01 FE F9 09 01 60 01 01 09 01 01 02 98 16 子:10 20 01 21 16主:10 5A 01 5B 16从:68 11 11 68 08 01 0A 81 2C 01 FE F9 09 01 60 01 01 09 01 01 01 30 16遥控合执行正确主:68 11 11 68 73 01 0A 81 28 01 FE FA 0A 01 60 01 01 09 01 01 02 9A 16 从:68 0A 0A 68 08 01 0A 81 28 01 FE FA 0A 00 BF 16主:10 5A 01 5B 16从:68 0A 0A 68 08 01 0A 81 28 01 FE FA 0A 00 BF 167.开关事项、保护事项、自检事项一级数据上送主:10 7A 00 7A 16 / 10 5A 00 5A 16开关变位子:68 1E 1E 68 08 000A 81 01 00 FE F4 00 0110 01 01 17 0E 010E 07 01 75 BF 2E 0C 01 01 07变位发生时间09 01 01 01变位性质01(从合到分) 02(从分到合)XX 16保护事项子:68 46 46 68 28 000A 81 01 00 FE F4 00 0120 01 01 17 36 010E 07 01 82 90 35 0C 01 01 07动作时间03 01 01 01动作次数03 01 01 02保护测量值个数03 01 01 00 03 02 01 10 27保护测量值03 01 01 04 03 02 01 10 27保护测量值03 01 01 FF 03 02 01 00 00保护测量值03 01 01 FF 03 02 01 00 00保护测量值XX 16自检事项子:68 1E 1E 68 08 000A 81 01 00 FE F4 00 0180 02 01 17 0E 010E 07 01 75 BF 2E 0C 01 01 07故障发生时间03 01 01 01故障次数XX 168.读一个组的全部条目的值保护测量值组主:68 0D 0D 68 53(73) 00 15 81 2A 00 FE F1 00 01 30 00 01 XX 16 遥测组主:68 0D 0D 68 53(73) 00 15 81 2A 00 FE F1 00 01 40 00 01 XX 16 遥信组主:68 0D 0D 68 53(73) 00 15 81 2A 00 FE F1 00 01 50 00 01 XX 16 电度组主:68 0D 0D 68 53(73) 00 15 81 2A 00 FE F1 00 01 70 00 01 XX 16 自检状态组主:68 0D 0D 68 53(73) 00 15 81 2A 00 FE F1 00 01 90 00 01 XX 16 子站响应保护测量值XX 16 校验码、结束符。
网络103链路层规范

望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电站以太网传输规范版本<2.0> 修订历史变电站以太网传输规范1 简介1.1 目的本规范定义了变电站内统一的基于以太网的传输规范,使得站内的设备能够在一致的传输规范上通讯以及相互联系。
1.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变电站需要通过以太网相互通讯的设备,也可以在其他一些相似的系统中使用。
1.3 参考资料IEC60870-5-1041.4 定义、术语设备:本规范中的设备指的是逻辑上独立的应用,而不是物理设备,监控软件等同称为设备,包括虚设备。
一个物理设备可以包含多个设备。
传输协议层:负责应用报文的正确传送以及网络连接的维护。
路由设备:连通不同设备之间通讯的设备,包括规约转换设备、网关、远动设备等。
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DU:应用规约数据单元双网:指同一个物理设备上的两个网络,这两个网络以对等方式或主备方式收发数据。
过程层:过程层的定义参见IEC61850.1.5 概述本规范定义了站内自动化系统内部基于以太网通讯传输的规定,包括了模型定义、约束条件、以太网端口的定义、传输层控制报文的定义及使用方法、传输层通讯的管理、其它说明。
2 模型定义站内通讯模型分为三个层次:设备的通讯模型分为应用服务层、传输协议层、网络收发层。
应用服务层形成应用数据包ASDU,ASDU数据包的定义详见《变电站应用报文规范》。
传输协议层添加传输协议层的报文控制APCI,同时控制数据重发机制,在该层要保证发送给应用服务层的数据是有序的。
APCI参照IEC60870-5-104规约定义,对控制域进行了扩充,将现有的4个8位位组控制域扩充为12个8位位组。
前4个8位位组的定义与使用方法与IEC60870-5-104规范一致,扩充的8个8位位组,分别表示源厂站地址、源设备地址,目的厂站地址、目的设备地址和备用。
3 约束条件站内通讯采用双网方式时,相互通讯的设备除U格式报文外使用双发双收的方法,即发送方的I格式报文和S格式报文在双网上同时发送,接收方双网接收后选取一个报文给应用服务层。
新南自以太网103规约

Q/××× ××××—××××
7.12 软压板............................................................................18 7.13 扰动数据中模拟量通道描述..........................................................18 7.14 扰动数据中开关量通道描述..........................................................18 7.15 带时标的状态信息..................................................................18 7.16 事件参数信息......................................................................19 7.17 小电流接地信息....................................................................19 7.18 五防遥控..........................................................................20 7.19 扩展定值..........................................................................20 7.20 扩展保护测量值....................................................................21 7.21 扩展软压板........................................................................21 7.22 谐波测量..........................................................................21 8 链路传输过程.........................................................................22 8.1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22 8.2 UDP 报文格式....................................................................... 22 8.3 网络结构...........................................................................22 8.4 基本传输过程.......................................................................22 8.5 对时过程...........................................................................2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通用分类服务举例............................................. 24 A.1 读一个组全部条目的描述.............................................................24 A.2 带确认的写条目 ASDU10.............................................................26 A.3 带执行的写条目.....................................................................27 A.4 报文例子:上传一个带时标的事件如:过流速断出口(组号=08H,条目号=01H)........... 28 A.5 循环发送的数据 ASDU10,传送原因为<2>循环上送..................................... 2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IEC 6087054 的选集...........................................32 B.1 类型标识(TYP)................................................................... 32 B.2 可变结构限定词(VSQ).............................................................32 B.3 传送原因(COT)...................................................................32 B.3.1 监视方向上传送原因的定义:....................................................... 32 B.3.2 在控制方向上传送原因的定义:..................................................... 32 B.4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公共地址.........................................................33 B.5 信息体体标识符.....................................................................33 B.5.1 功能类型(FUN)................................................................. 33 B.5.2 信息序号(INF).................................................................. 33 B.5.2.1 在监视方向上....................................................................33 B.5.2.2 在控制方向上....................................................................33 B.6 信息元素...........................................................................34 B.6.1 实际通道号(ACC)............................................................... 34 B.6.2 ASCII 字符(ASC)................................................................ 34 B.6.3 兼容级别(COL = 0~255)......................................................... 34 B.6.4 命令(DCO = 0~3)............................................................... 34 B.6.5 双点信息(DPI = 0 ~3)........................................................... 34 B.6.6 故障序号(FAN = 1 ~65535)...................................................... 34 B.6.7 信息元素之间间隔(INT = 1 ~65535)...............................................34 B.6.8 带品质描述的被测值(MEA).......................................................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DGT801系列装置以太网103通讯说明V1.0

案卷号Q/GDNZ.J.01XX-XXXX日期2006/7/24版本V1.0DGT801系列装置以太网103规约通讯实施说明拟制:李鹏校核:秦益飞批准:国电南自凌伊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版本变更记录:版本号拟制日期拟制人版本描述存档编号V1.02006-7-24李鹏以太网103规约V1.0XXXX-2006目录1概述 (3)1.1目的和范围 (3)1.2引用规范 (3)1.3缩略语 (3)1.4定义 (3)2连接的建立 (5)3以太网103规约通信过程 (6)3.1通信内容以及方式 (6)3.2装置支持的通讯帧类型 (6)3.3通信过程 (7)3.3.1初始化 (7)3.3.2对时 (7)3.3.3总查询 (7)3.3.4通用分类服务 (8)3.3.5扰动数据的传输过程 (9)3.3.6保护动作事件的传输 (10)3.4通用分类服务 (11)4应用举例 (13)4.1UDP广播报文(不含对时信息) (13)4.2初始化 (13)4.3总查询 (13)4.4对时 (13)4.5通用分类服务 (13)4.6故障录波 (17)4.7保护动作事件的通信 (18)5测试 (19)5.1硬件连接 (19)5.2以太网103通讯配置 (19)5.3以太网103的测试 (19)6附录 (20)6.1通讯帧格式 (20)6.1.1时间同步(ASDU6) (20)6.1.2总查询(ASDU7) (20)6.1.3复归子站(ASDU20) (20)6.1.4通用分类命令 (21)6.1.5通用分类数据(C_GD_NA_3) (21)6.1.6扰动数据通信命令 (22)6.1.7扰动数据通信认可 (22)6.1.8标识报文 (22)6.1.9通用分类数据 (23)6.1.10被记录的扰动数据表(M_LRD_TA_3) (23)6.1.11扰动数据通信准备就绪 (24)6.1.12被记录的通道通信准备就绪 (24)6.1.13带标志的状态变位通信准备就绪 (25)6.1.14通信带标志的状态变位 (25)6.1.15通道扰动值的通信或结束通信 (25)6.1.16通信的结束 (26)1概述1.1目的和范围制定本文本的目的是为了规范DGT801系列保护装置与外部监控系统采用以太网103通讯规约通讯的过程。
103规约讲义-hbt

返回上一级
常见报文分解常见报文分解- ASDU10
7.2.6.30
7.2.6.32 7.2.6.33
ASDU10报文举例说明 ASDU10报文举例说明
返回MAIN 返回MAIN
通用分类服务NGD、GDD、 通用分类服务NGD、GDD、GID
7.2.6.30 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 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 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CP8{数目(NO):6,计数器位(COUNT):1,后续状态位(CONT):1} 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CP8{数目(NO):6,计数器位(COUNT):1,后续状态位(CONT):1} 其中: 其中: 数目=NO:=UI6[ 数目=NO:=UI6[1~6]〈1~63〉 63〉 计数器位=COUNT:=BS1[ 计数器位=COUNT:=BS1[7]〈0~1〉,计数器位(COUNT)的初始值为零 ,计数器位(COUNT)的初始值为零 〈0~1〉:=具有相同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一位计数器位 具有相同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一位计数器位 后续状态位=CONT:=BS1[ 后续状态位=CONT:=BS1[8]〈0~1〉 〈0〉:=后面未跟着具有相同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后面未跟着具有相同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1〉:=后面跟着具有相同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后面跟着具有相同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例如,有一定值报文的NGD依次为:89 例如,有一定值报文的NGD依次为:89 c8 88 c8 88 cb 8c 48 7.2.6.32 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 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 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CP24{数据类型(DATATYPE),数据宽度(DATASIZE),数目 (NUMBER):7, 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CP24{数据类型(DATATYPE),数据宽度(DATASIZE),数目 (NUMBER):7, 后续状态位(CONT):1} 后续状态位(CONT):1} 其中: 数据类型=DATA TYPE:=UI8[ 数据类型=DATA TYPE:=UI8[1~8]〈0~255〉,常用类型有:3、7、18等 255〉,常用类型有:3 18等 数据宽度:=DATASIZE:=UI8[ 数据宽度:=DATASIZE:=UI8[9~16]〈1~255〉 16] 255〉 数目:=NUMBER:=UI7[17~23] 数目:=NUMBER:=UI7[17~23]〈1~127〉 127〉 后续状态位:=CONT:=BS1[24] 后续状态位:=CONT:=BS1[24]〈0~1〉 〈0〉:=后面未跟随数据元素 〈1〉:=后面跟随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中具有相同的返回信息标识符(RII) 后面跟随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中具有相同的返回信息标识符(RII) 7.2.6.33 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 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 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CP8× 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CP8×i 其中i:=数据宽度(DATASIZE)乘以数目(NUMBER),使用位串的除外。 其中i:=数据宽度(DATASIZE)乘以数目(NUMBER),使用位串的除外。
网件路由器wg103如何配置

网件路由器wg103如何配置网件netgear长期致力于为企业用户与SOHO用户提供简便易用并具有强大功能的网络综合解决方案,那么你知道网件路由器wg103如何配置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网件路由器wg103配置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网件路由器wg103配置的方法:一、通过浏览器登陆到 WG103 的图形化管理界面1、通过 WG103 的 IP 地址访问WG103的默认管理IP地址为192.168.0.229。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http://192.168.0.229即可访问到WG103的管理页面:登陆的用户名为admin,密码默认为password;2、通过无线接入点的名称访问WG103的无线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为netgearxxxxxx,其中xxxxxx默认为设备以太网端口MAC地址的后6位(注意:不是设备底部标签标注的MAC地址,设备底部标签的MAC 地址为无线MAC地址,该MAC地址用于无线桥接或中继)。
例如:WG103以太网端口的MAC地址为0024B2647B78,则该WG103默认的无线接入点名称为netgear647B78。
在无法通过管理IP地址访问时,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http://netgearxxxxxx来访问WG103的管理页面:登陆的用户名为admin,密码默认为password;二、设置 WG103 的 IP 信息点击进入Configuration——-IP页面,在IP Settings下面设置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等:DHCP Client:是否启用WG103作为DHCP客户端,并从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
如果选择Disable,则可手动配置WG103的IP信息;Network Integrity Check:网络完整性检测,以便在无线客户端关联之前验证上行链路是激活的。
103和104规约

103和104规约103规约:1.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103规约规定了典型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
2. 103规约主要应用于远程站点与主站之间的通信,例如变电站与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
3. 在103规约中,数据传输是基于二进制格式的,具有高效的传输速度和较低的通信延迟。
4. 103规约支持双向通信,允许主站向远程站点发送控制命令,并接收远程站点的状态反馈。
5. 103规约采用了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串行通信、以太网通信和无线通信。
6. 103规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电力系统,并能通过配置文件进行定制化设置。
7. 103规约还提供了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保护机制,确保通信数据的可靠性和机密性。
8. 103规约还支持数据的历史存储和远程访问,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
104规约:1. 104规约是一种高可靠性、高速度的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电力、水利、交通等领域的监控与控制系统中。
2. 104规约采用了面向报文的通信方式,能够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时间同步。
3. 104规约支持多点通信拓扑结构,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远程站点。
4. 104规约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和复杂的通信网络。
5. 104规约采用了独特的传输机制和数据分组方法,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6. 104规约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包括故障检测、事件记录、远程诊断等,能够满足复杂的监控与控制需求。
7. 104规约支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批量传输,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8. 104规约还具备灵活的扩展性,能够与其他通信协议进行互操作,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
103和104规约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高效、可靠的通信机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无论是103规约还是104规约,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未来,随着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智能化升级,103和104规约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Tenda GPON ONT G103产品说明书

Products DescriptionTenda’s GPON ONT G103 is a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PON) terminal, ideal for Fiber to the Home solution. It’s an all-in-one device allowing users to access high-speed internet connection via GPON port. G103 provides a perfect terminal solution and future-oriented service supporting capabilities for FTTH deployment.G103GPON ONTComprehensive GPON network compatibilComplies with ITU G.984.1, ITU G.984.2, ITU G.984.3 and ITU G.984.4, providing you comprehensive GPON network compatibility, Supports OMCI (ONT Manage-ment Control Interface) remote management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for band-width management, Mass remote management through OMCI (G.984.4 and G.988), thus offering a full remote control without user intervention.Extremely High speedExtremely high access speed up to 2.488Gbps Downstream and 1.244Gbps Upstream, High speed GPON ONT, Gigabit LAN port high-speed forwarding, and the maximum transmission distance can be 20 kilometers, provides a one-stop networking solution.Remote management, plug and playSupport remote management of OMCI, no need for field configuration, easy to install, use and maintenance.Product FeaturesKey Features* Strong compatibility* High speed access, imagine speed fiber* Gigabit LAN port high-speed forwarding* Remote management, plug and playApplication ScenariosSpecificationE-mail:*****************.cn T el:+86-755-2765 7098Fax:+86-755-2765 7178PC 518055T enda T echnology Bldg.Int’ l E-City,#1001 Zhong Shan Yuan Rd.,Nanshan District,Shenzhen Chi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用以太网103报文解释说明
1.1报文组说明:
组号功能
00H 系统类(所有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系统参数及功能、定值区切换)01H 系统类
02H 定值类
03H 定值类
04H 事件类(动作及状态事件)
05H 事件类(如告警事件)
06H 遥测类(保护测量值)
07H 遥测类(如电流、电压、功率、频率、水位、温度等)
08H 遥信类(如刀闸、开关、信号、状态等)
09H 遥信类
0AH 电量类
0BH 遥控开关类(跳/合)
0CH 遥控分头类(升/降)
0DH 遥调类(DA输出)
0EH 遥控压板类(保护功能投/退)
0FH 调试及操作信息类(用于装置的调试及操作记录)
对于测量一类的数据,如遥测类、遥信类、电量类等,可用通用报文读;
对于控制一类的数据,如定值类、遥控类、遥调类、定值切换类等,可用通用报文带确认写(相当于选择)、通用报文带执行写(相当于执行)及通用报文读(相当于召唤);
1.5.2总查询报文
监控主机发07报文
字节实际报文数据报文解释图中报文实际意义
1 07H 类型标识(TYPE) 总查询报文头
2 81H 可变结构限定词(VSQ) 常值,标识前一字节为报文头.
3 09H 传送原因09H表示总查询
4 01H 装置CPU号<0~254> 对一号CPU总查询
5 feH GEN通用分类命令通用功能类型
1.5.3保护装置循环上送主动上送报文
循环上送报文标识为:0aH 81H 02H… 格式及意义与上述总查询装置上送报文相同.
条件: 每隔一定时间上送.
主动上送报文标识为:0aH 81H 01H… 格式及意义与上述总查询装置上送报文相同.
条件: 如有事件发生或保护动作时上送.
1.5.4遥控选择
监控主站发报文为:
1.5.5遥控命令
监控主站点击遥控命令后,报文如图所示:
监控主站发报文为
字节实际报文数据报文解释图中报文实际意义1 0aH 类型标识(TYPE) 0AH表表示通用报文
2 81H 可变结构限定词(VSQ) 常值,标识前一字节为报文
头.
3 28H 传送原因28H表示通用分类写命令的
肯定认可
4 01H 装置CPU号<0~254> 装置1号CPU
5 FEH GEN通用分类命令通用功能类型
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