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研究(1)

合集下载

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与收益

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与收益

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与收益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是非常重要的。

在做出决策之前,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潜在的回报和可能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与收益,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一、什么是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与收益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与收益是通过对投资组合中的各种资产进行评估,来衡量其潜在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过程。

投资组合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资产组成的,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

每种资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如风险程度、预期回报等。

风险分析是评估投资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水平和关联性的过程。

通过考虑不同资产的风险特点和相关性,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整个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水平。

此外,风险分析还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组合。

收益分析是根据过去和预测的市场数据,对投资组合中各资产的预期回报进行评估。

通过对不同资产的收益率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水平,并根据个人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投资组合风险分析的方法1. 历史风险分析:通过对过去市场数据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各资产的历史风险,如标准差、Beta系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资产的波动性和与市场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历史风险,投资者可以了解资产的风险水平,并根据自身情况决策是否将其纳入投资组合。

2. 预测风险分析:通过对市场前景、经济数据等因素的分析,可以对资产的未来风险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依赖于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测能力,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预测风险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更加主动和灵活。

3.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对影响投资组合风险的关键变量进行分析,来评估投资组合的脆弱性和弹性。

通过改变关键变量的数值,可以观察到投资组合的风险情况如何变化。

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投资组合的鲁棒性,以及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表现。

三、投资组合收益分析的方法1. 历史收益分析:通过对过去市场数据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各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和波动性。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分析投资是一种为了获得收益而进行的行为,在进行投资时,投资者往往会考虑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问题。

投资组合是指将资金投资于不同资产之间的一种投资方式,相比较单一资产的投资,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更为稳定和可控。

本文将从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投资组合的收益投资组合的收益取决于投资组合内的不同资产,不同资产的收益率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等。

因此,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时间等方面的考虑,选取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根据传统的资产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的收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风险收益,另一部分是无风险收益。

1. 风险收益风险收益是指投资组合中存在波动性或风险的资产所带来的收益。

一般来讲,高风险的资产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也会更高。

例如,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波动性较大,但也有更高的收益水平。

当然,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组合也要妥善把握波动性,及时调整组合比例,以更好地控制风险。

2. 无风险收益无风险收益即指投资组合中安全性较高或风险较低的资产所能带来的收益。

如国债、定期存款等,这些资产的收益率较为稳定。

在投资组合中,无风险收益可以起到缓解风险的作用,也可以帮助投资者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二、投资组合的风险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变数,这些变数对于投资收益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在进行投资组合时,控制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其风险主要源于以下三种方面。

1. 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市场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全局性因素对投资市场的影响。

例如,某种国家政治风险的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可以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2. 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企业内部风险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公司管理、市场竞争等方面对公司的影响。

3. 投资者自身风险投资者自身存在的风险包括有投资时间、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的能力等。

三、投资组合的优化为了有效控制风险、提高收益,投资者应该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优化。

投资篇1(风险和收益)

投资篇1(风险和收益)
n
R 资产期望收益率,
i=1
Ri 是第i种可能的收益率,
Pi 是收益率发生的概率,
n 是可能性的数目.
期望收益率是一项投资在未来可能的收益率的均值。
2-7
定义单个证券风险
风险是指证券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今年你的投资期望(expect)得到多少收益?
你实际(actual)得到多少收益?
你投资债券或投资股票,情况怎么样?
2-18
风险态度
如果你选择风险较高的投资 风险爱好 如果你觉得两者差不多 风险中立 如果你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 风险厌恶
2-19
大多数人都是 风险厌恶者。
风险厌恶将会对证券价格和收 益率有什么影响?
在一个由风险厌恶的投资者主导的 市场里面,根据边际投资者的估计,风 险较高资产的期望收益必须高于风险较 低资产的期望收益。如果该状况未能实 现,市场上的买卖活动将促使其实现。
3 1
2-13
的估计值S经常被作为对其将来值的估
计,因为过去的波动性很可能会重复, 但 R avg 很少被用来作为对将来期望收益 的估计,并且这也是不正确的。
使用金融计算器只需输入收益率数值,
按下标有S的键,就可以得到标准方差
2-14
如果两个投资机会,有相同的期望
收益但是不同的标准差,选择标准 差较低的(风险较小)。
计算标准差
=
2( P ) ( R R ) i i i=1
n
= =
2-11
.01728
.1315 or 13.15%
利用历史数据度量风险
上面的例子是在概率分布已知的情况下
,计算均值和方差。
如果只能获得以前时期收益的一些样本
数据,可用以下公式: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的研究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的研究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的研究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两个重要指标。

收益是投资者期望从投资组合中获得的回报,而风险则是投资者面临的损失可能性。

1. 收益率的计算与分析收益率是衡量投资组合收益的指标,可以通过计算投资组合中各个资产的收益率,并按照权重加权平均得到整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

对于分散投资组合来说,收益率的波动通常较小,这是由于投资组合分散了风险,降低了单个资产的波动性。

2. 风险的度量与分析风险是投资组合面临的损失可能性,通常通过标准差或波动率来度量。

标准差越大,表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越大,风险也越高。

投资组合的风险主要由组合中各个资产的风险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共同决定。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和选取不同资产之间相关性较低的资产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3. 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收益与风险是投资组合中两个相互关联的指标。

通常情况下,收益与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低风险则意味着低收益。

投资者可以通过适当的配置和选择资产来平衡收益与风险,以达到最优化的投资策略。

4.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通过最大化投资组合的收益或最小化投资组合的风险来确定最优的资产配置。

这种模型通常考虑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限制条件,并通过优化算法来得到最优解。

投资者可以利用这种模型来辅助决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研究对于投资者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和管理投资风险至关重要。

通过对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和优化,投资者可以最大化投资回报并控制投资风险,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增长。

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度量

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度量

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度量投资组合是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中,以实现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最大收益的投资策略。

在进行投资组合配置时,我们需要对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度量和评估,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

1. 风险度量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概率。

对于投资组合的风险度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1 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是衡量投资组合波动性和风险的常用指标。

方差表示每个资产在组合中所占的权重与其回报率的协方差之积的总和,而标准差则是方差的平方根。

方差和标准差越大,表明投资组合的风险越高。

1.2 β系数β系数是衡量一个资产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波动性的指标。

它代表着一个资产对整个市场波动的敏感程度。

β系数大于1表示资产的波动性高于市场,而小于1表示波动性低于市场。

在投资组合中,通过计算资产的β系数,可以了解资产在整个市场环境中的风险暴露程度。

1.3 VaR(Value at Risk)VaR是用来衡量投资组合在特定置信水平下可能的最大损失的一种风险度量方法。

它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在给定时间段内投资组合的最大亏损概率。

VaR越大,表明投资组合所面临的风险越高。

2. 收益度量收益是指投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实现的盈利或获得的回报。

对于投资组合的收益度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2.1 平均回报率平均回报率是衡量投资组合在一定时间期间内平均收益的指标。

它可以通过计算投资组合中每个资产的回报率,并加权平均得到整个投资组合的平均回报率。

2.2 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衡量投资组合超额收益与波动性之间的关系的指标。

它可以计算出每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

夏普比率越高,表明投资组合对单位风险的回报越高。

2.3 Jensen's AlphaJensen's Alpha是一种衡量投资组合相对于市场风险的超额收益的指标。

它可以通过比较投资组合的实际回报率和按照市场模型计算出的预期回报率之间的差异得到。

组合风险与收益

组合风险与收益

(一)个别证券资产(股票)的β系数
•股票投资组合重要的该组合总的风险大小,而不是每一种 股票个别风险的大小。当考虑是否在已有的股票投资组合 中加入新股票时,重点也是这一股票对资产组合总风险的 贡献大小,而不是其个别风险的大小 •每一种股票对风险充分分散的资产组合(证券市场上所有 股票的组合)的总风险(系统风险)的贡献,可以用β系数 来衡量。β系数反映了个别股票收益的变化与证券市场上全 部股票平均收益变化的关联程度。也就是相对于市场上所 有股票的平均风险水平来说,一种股票所含系统风险的大 小。
图3—7 某一时期两种资产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表3—3
两种完全负相关股票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图3—8两种完全负相关股票的收益与风险
图3—9两种不完全负相关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效果
(二)多项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E(Rp)=∑WiRi 公式(3—14)
σp=√ ∑Wi2σi2+2∑∑WiWjσiσjρij
•例题(略)由例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两种资产的投 资组合,只要ρAB<1,即两种资产的收益不完全正相关, 组合的标准差就会小于这两种资产各自标准差的加权平 均数,也就是说,就可以抵消掉一些风险,这就是“投 资组合的多元化效应”。 •在证券市场上,大部分股票是正相关的,但属于不完 全正相关。根据资产组合标准差的计算原理,投资者可 以通过不完全正相关的资产组合来降低投资风险。
•一般是以一些代表性的股票指数作为市场投资组合,再 根据股票指数中个别股票的收益率来估计市场投资组合的 收益率。美国是以标准普尔500家股票价格指数作为市场 投资组合。图3—8就是一个个股的超额期望收益率与市场 组合的超额期望收益相比较的例子。(超额期望收益率 =期望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超额收益率就是风险报酬率) •其中特征线的斜率就是β系数,它反映了个股超额收益率 的变化相当于市场组合的超额收益率 变化的程度。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分析是金融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投资者在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时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风险和收益考量。

深入研究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情况,制定更为有效的投资策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在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如市场波动、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行业竞争等。

通过对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和评估各种可能的风险来源,进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水平。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分析,通过深入分析投资组合中的不同证券的风险特征和预期收益,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投资决策参考。

具体来说,我们将对不同证券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包括标准差、贝塔系数等指标,从而揭示投资组合整体的风险水平;我们也将对不同证券的历史收益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证券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

通过对风险和收益的综合分析,我们将探讨如何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平衡,以达到投资组合优化的目的。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投资组合管理策略,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1.3 研究意义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分析在金融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益。

通过分析投资组合的收益特征和波动性,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投资策略,实现资产配置的优化和收益最大化。

研究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还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深入研究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投资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还可以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

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模型分析

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模型分析

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模型分析投资组合是投资者通过配置多种不同的资产形成的投资组合,以达到在投资风险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收益目的。

投资组合的优劣是由其风险与收益平衡程度决定的。

因此,通过风险与收益模型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加准确地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制定合理的投资决策。

一、投资组合的风险模型投资组合的风险是指其预期收益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

由于不同资产的价格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投资组合的风险很难通过某一单一指标来衡量。

常用的风险模型包括方差模型、协方差模型和随机模拟模型等。

1. 方差模型方差模型是最简单直观的风险模型,它用投资组合中各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其权重,计算出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方差,以此来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程度。

根据方差模型,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资产、选择高信用等级的债券、降低投资组合中某些资产的权重等方式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2. 协方差模型协方差模型考虑了投资组合中各资产之间的关联性,它通过计算资产间的协方差,来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

与方差模型相比,协方差模型更能反映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因此更加准确。

投资者可以通过降低资产间的关联性、增加投资组合中不同种类的资产等方式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3. 随机模拟模型随机模拟模型通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等随机模拟技术,模拟多种不同市场情况下的投资组合收益率变化,并对其分析、评估。

相对于前面两种模型,随机模拟模型更能反映现实的市场波动性,因此更加真实可靠。

投资者可以通过不断模拟和调整投资组合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二、投资组合的收益模型投资组合的收益是指投资者在特定投资期间内所获得的资本收益。

由于不同资产的收益率的高低程度和变化节奏各异,因此,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往往也是多种不同资产收益率的组合。

常用的收益模型包括期望收益率模型、收益率分布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等。

1. 期望收益率模型期望收益率模型通过计算投资组合中各项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来确定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研究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研究2007-02-10 16:46:40□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戴志辉赵守国内容摘要: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认为不同风险资产进行组合后,在保证投资收益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降低组合的风险。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上市公司2001-2005年近五年来的市场表现,分析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投资组合存在适度组合规模,组合规模过大会出现过度组合的问题;组合规模的增加能够有效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在提高组合收益上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投资组合投资风险投资收益实证研究在证券市场上,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面临着如何提高证券投资收益和降低证券投资风险的问题。

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时,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投资组合,第一个层面是对证券市场上已有的证券投资品种之间进行投资组合,第二个层面是对同一投资品种内部的产品进行投资组合。

投资者通过两个层面上的投资组合可以在保证收益的基础上,大大降低证券投资的风险。

对机构投资者而言,由于其资金实力比较雄厚,能够保证其在两个层面上都可以进行广泛地投资组合,从而达到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的目标。

由于目前能够在证券市场中进行交易的投资品种并不是很多,而且每一个进行交易的投资品种有其特殊的发行主体和交易主体,其市场功能和定位也完全不同,其在证券市场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不同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其所表现出来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也比较匹配,故在第一个层面中通常不存在投资组合规模问题。

机构投资者通常会在第二个层面上面临投资组合的规模问题,虽然通过进行广泛的投资组合可以使投资风险降到很低的水平,但由于组合规模过大投资的对象过度分散也会降低投资组合的收益。

这主要是因为维持数目众多的证券组合需要较高的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和信息搜寻费用,而且数目众多的证券组合中可能包含一些无法及时得到相关信息且收益较低的证券,从而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投资组合调整。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由于其资金和精力有限,在两个层面上都无法进行广泛地投资组合,只能选择较小的投资组合,通常把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投资品种,由于投资组合的过度集中又使其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

个人投资者也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以规避投资风险。

因此,证券投资组合的规模既不能过度分散也不能过度集中。

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最优化配置问题,即一个合理的组合规模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保证稳定的投资收益。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同交易品种的实际交易情况,证券投资组合的规模问题一般只表现在股票投资上,证券投资组合的规模问题基本上可以用股票投资组合的规模问题来反映。

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关系研究综述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一批对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关系研究的经典文章,成为当时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些研究主要是围绕简单分散化所构造的组合即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来展开的,但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具体来说,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一国证券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关系;二是从数理角度来推导组合规模和风险之间的模型;三是研究跨国证券投资组合的规模与风险的关系。

相对来讲,研究一国证券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关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大多数的研究也主要围绕一国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相互关系。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埃文斯和阿彻第一次从实证角度验证了组合规模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他们以1958-1967年标准普尔指数中的470种股票为样本,以半年收益率为指标,采用非回置式抽样方法,分别构建了60个“1种证券的组合”、60个“2种证券的组合”……60个“40种证券的组合”。

在计算各个组合的标准差后,再分别计算不同规模组合标准差的平均值,并标准差的平均值代表组合的风险。

研究发现:当组合规模超过8种证券时,为了显著(水平)降低组合的平均标准差,需要大规模地增加组合的规模。

t检验的结果表明,对于只含2种证券的组合,为了显著降低组合的平均标准差,必须增加1种证券,对于规模为8的组合,必须增加5种证券,而规模大于19的组合,至少必须增加40种证券,才能取得显著的降低效果。

组合规模与组合的分散水平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组合标准差的平均值随着组合规模的扩大而迅速下降,当组合规模达到10种证券时,组合标准差的平均值接近,并趋于稳定,再扩大组合规模,组合标准差的平均值几乎不再下降。

费希尔和洛里(1970)对比研究了简单随机等权组合和跨行业证券组合,研究发现:当组合规模超过8种股票时,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开始趋于稳定,因此增加组合中的股票数不能再有效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在同等组合规模上,跨行业证券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和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无显著的差别,因此,跨行业证券组合不能取得更好的分散非系统性风险的效果;市场整体的分散程度只有“一种股票”组合的50%-75%,即市场整体的风险只是“一种股票”组合风险的50%-75%。

持有2种股票可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40%,当持有的股票数分别为8、16、32、128种时,分别可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80%、90%、95%、99%。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国内学者对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投资组合规模与组合风险关系上,通过构造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来观察组合风险随组合规模扩大而变化的情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施东晖(1996)以1993年4月-1996年5月上海证交所的50家股票为样本,以双周收益率为指标,采用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构造50个“n种股票组合”(n=1,2,…,50)来推断股票组合分散风险的能力,得出“投资多元化只能分散掉大约20%的风险,降低风险的效果极其有限”的结论。

吴世农和韦绍永(1998)以1996年5月-1996年12月期间上证30指数的股票为样本,以周收益率为指标,采用简单随机等权组合方法,构成了30组股票种数从1~30的组合,以此研究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海股市适度的组合规模为21~30种股票,该组合规模可以减少大约25%的总风险,但是,他们更重要的发现是这种组合降低风险的程度和趋势是非常不稳定的。

李善民和徐沛(2000)分别以深市、沪市以及深沪整体市场为目标研究市场,计算各个市场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关系,得出“投资者实现投资多元化,持有的股票总数大约可以控制在20种以内,这一适度规模可以使总风险减少约50%”的结论。

顾岚等人(2001)以深沪114种股票为样本,以日收益率为指标,分别研究了不同年份、不同行业的等权组合规模的情况,得出“不同年份的组合方差相差很大,不同行业对于不同组合数目方差的降低有明显差别”的结论,此外他们还对比了马科维茨组合和简单等权组合,发现在方差的减少效果上,马科维茨组合优于简单等权组合,并且马科维茨组合的规模小于简单等权组合。

高淑东(2005)概括了证券组合中各证券预期收益之间的相关程度与风险分散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指出:其一,证券投资组合中各单个证券预期收益存在着正相关时,如属完全正相关,则这些证券的组合不会产生任何的风险分散效应,它们之间正相关的程度越小,则其组合可产生的分散效应越大;其二,当证券投资组合中各单个证券预期收益存在着负相关时,如属完全负相关,这些证券的组合可使其总体风险趋近于零(即可使其中单个证券的风险全部分散掉),它们之间负相关的程度越小,则其组合可产生的风险分散效应也越小;其三,当证券投资组合中各单个证券预期收益之间相关程度为零(处于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分界点)时,这些证券组合可产生的分散效应,将比具有负相关时为小,但比具有正相关时为大。

黄宣武(2005)利用概率统计原理对证券的投资组合能减轻所遇的风险作了讨论,并介绍了如何选择投资组合可使所遇风险达到最小。

实证表明:证券组合确实可以很好的降低证券投资风险,但也必须注意,证券组合的资产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一般在15种到25种之间,可以达到证券组合的效能最大化。

杨继平,张力健(2005)应用上证50指数中的36只股票近三年的月收益率数据对沪市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分散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讨论股票投资组合适度规模的确定问题。

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其一,上海股市的投资风险结构有所完善,但投资风险的绝大部分依然体现在宏观的系统风险方面,而较少体现在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等非系统因素的非系统风险方面,从而造成投资者无法以股票表现的好坏来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其二,上海股市个股表现优劣相差悬殊,投资者不可只为追求组合非系统风险的分散,而盲目增加组合规模,进行理性的筛选是必要的。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上海证券市场最新的数据,研究在现有的市场情况下,投资组合规模、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

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组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实证研究研究样本及数据本文以2001年1月1日以前已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一共为562家上市公司,再剔除资料不全的上市公司共有352家上市公司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

本文以周收益率为研究对象,研究上述公司在2001年-2005年时间段内进行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

数据主要来源于爱建证券网上交易系统,还有部分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投资组合的构造方法本文采用非回置式随机抽样方法从352家上市公司选择股票,并按照简单等权的方法进行1-30种股票的投资组合。

这样进行投资组合的构造,主要是考虑计算比较方便,并且能够说明组合从1只股票增加到30只股票每增加1只股票,对组合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

为了减少一次抽样所带来的误差,本文重复进行了30次这样的随机抽样。

通过计算同种规模的投资组合的股票收益率和标准差,得到每种组合规模组合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组合规模的收益率和风险值。

投资组合收益率和风险的计算方法本文采用对数收益率的方法来计算投资组合的周收益率,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在整个研究期内发生过分红派息的情况,为便于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对上市公司的周收盘价进行了复权处理,这样上市公司的周收益率可以表示为:rp=ln (pt /pt-1),投资组合风险用组合的标准差σp表示。

投资组合的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本文以2001年1月5日至2005年12月30日(共248周)经过复权处理的股票周收盘价作为计算依据,按照投资组合的构造方法进行投资组合,并根据投资组合收益率和风险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各种不同组合规模的收益率和风险。

同时,为了便于比较,以同时期的上证指数的周收盘指数来计算上海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和市场收益率。

这样组合的非系统风险就可以通过计算组合的平均标准差与上证指数的标准差而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