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6月西南大学史学概论【1241】大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年6月西南大学机考0163-大作业参考

20年6月西南大学机考0163-大作业参考

1、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示与数据,分析和阐述问题: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分析图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及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2、如图所示: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图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及其人生意义。

一、1、答:哲学思维特征主要表bai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抽象性:哲学的抽象性首zhi先通过哲dao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表达出来的。

哲学往往因为抽象而显得脱离实际、晦涩难懂。

但实际上,思维的抽象性不仅仅是哲学的特色之一,也是它的优势所在。

正是因为有了抽象,人的思维才能超越现象走向本质,超越个别走向一般。

(2)批判性:在高度理论抽象层次上的批判性,是哲学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

批判性是哲学思维的本质和精神标志,是哲学批判与一切科学批判的共同特点。

但是哲学批判并不满足于既有的结果,不迷信任何权威,不拘泥于习惯和成见,而是对他们保持一定的怀疑和审视的态度。

(3)反思性:哲学批判不仅仅是在逻辑上最彻底的批判,并且这种批判是对外部对象和内部批判者的思想自身。

这就是哲学的反思性的特征。

2、答: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欧洲空想社会主义(1)资本主义会实践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现象的物质根源越来越清晰地显露了出来,使得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成为可能。

(2)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斗争实践也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3)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成果,冲破了形而上学世界观,为唯物辩证地考察自然提供了前提。

3、答:(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3)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西南大学21年6月历史课程标准解读【1242】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1年6月历史课程标准解读【1242】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学期:2021年春季课程名称【编号】:历史课程标准解读【1242】 A卷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分问答题(第.1.题为必做题,第.......2.-.5.题选做...3.个;..每题25分,共100分)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哪几部分构成?如何确立“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基本依据”的观念?2.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思想性”视为初中历史课程首当其冲的特性。

如何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思想性”?3.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要涵养的唯物史观基本内容有哪些?4.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由多少个专题构成?各专题在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上有何特点?5.什么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意哪些问题?1.答: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四个部分构。

历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而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活动、历史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历史课程的基础。

历史课程标准通过其设计原理和理念确立“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基本依据”的观念。

其设计原理在于明确历史课程的特殊性质,确立可具操作的课程目标,改革传统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而创制理念在于体现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坚持面向所有学生、面向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学生“两个方面”;同时体现了时代精神,提倡人文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西南[1237]中学历史教学研讨20年6月机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1237]中学历史教学研讨20年6月机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2020年5月课程名称【编号】:中学历史教学研讨【1237】A 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要答案:wangjiaofudao一、简答题(任选两题完成,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 教学案例研讨的功能是什么?2. 为什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喜欢选用影视材料?3. 为什么教学反思能提升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二、教学设计题(任选一题完成,计20分)1.对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冷战》一课设计两种不同的课堂导入,注意针对性、启发性和简洁性。

2. 阅读下面部编版历史教材中有关清朝疆域的表述,回答问题。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你将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讲解清朝的疆域?请写出至少两种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

三、案例分析题(任选两题完成,每小题30分,计60分)1. 某老师在讲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后,仅播放了一段有关“日本侵华史实”的剪辑录像,让学生回顾本课内容,从而实现小结。

结合课堂结课相关知识,对该教师的结课进行评析。

如有不足,可以怎么改进?(写出你的改进内容并说明意图)。

2. 下面是某教师在《宋明理学》一课教学开始时的情况:?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明理学的内容。

宋明时期出现了理学,并逐渐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和社会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请同学们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第一组讨论什么是理学;第二组讨论什么是心学;第三组讨论宋明理学的影响。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讨论:请你回答:(1)此教学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合适?请说出你的理由(10分)(2)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应注意哪些问题?(20分)3. 某教师在进行《太平天国》一课教学时,为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新型社会的蓝图”——《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虚拟了一个历史人物喜旺,并创设了如下三个情境:喜旺,金田村人,他随着太平军的队伍四处征战,最后一起来到了天京。

西南大学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单选题]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单选题]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正确答案)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3. 清代由盛转衰的时期是()[单选题] *A:乾隆朝后期(正确答案)B:道光朝后期C:同治帝时期D:光绪帝时期4. 中国封建社会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由盛转衰,是在()[单选题] *A:清王朝建立以后B:清中叶以后(正确答案)C:清晚期以后D:鸦片战争以后5. 早在1836年就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单选题] *A: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正确答案)B:美国驻华公使田贝C:德国传教士郭士立D:法国传教士孟振生6.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单选题] *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正确答案)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7.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单选题] *A:日本侵略军B:俄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正确答案)D:八国联军8. 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单选题]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正确答案)D:《瑗珲条约》9.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战后,清政府与十一个国家签订的条约是()[单选题]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辛丑条约》(正确答案)D:《望厦条约》10. 控制近代中国海关大权长达40余年之久的外国人是()[单选题] *A:德国人郭士立B:美国人田贝C:法国人孟振生D:英国人赫德(正确答案)11. 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单选题] *A:美国B:英国(正确答案)C:日本D:俄国12. 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单选题]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正确答案)C: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3.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是()[单选题] *A:强学会B:南学会C:广学会(正确答案)D:保国会14. 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单选题]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正确答案)15.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单选题]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答案)D:资本主义社会16.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单选题]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正确答案)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17.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单选题]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B: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C: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确答案)18. 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单选题]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正确答案)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高山族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9.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发动的时间是()[单选题] *A:1840年B:1841年(正确答案)C:1842年D:1843年20. 1841年2月,为抵抗列强侵略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单选题] *A:陈化成B:关天培(正确答案)C:海龄D:史荣椿21. 1885年3月,率领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完全扭转中法战局的清军首领是()[单选题] *A:关天培B:冯子材(正确答案)C:刘铭传D:左宝贵22. 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单选题] *A:俄国B:美国(正确答案)C:英国D:法国23. 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单选题] *A:经济技术落后B:社会制度腐败(正确答案)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装备落后24.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单选题] *A:魏源B:林则徐(正确答案)C:龚自珍D:洪仁玕25. 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单选题] *A:林则徐(正确答案)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26. 魏源在1843年编纂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单选题]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救亡图存D:师夷长技以制夷(正确答案)27. 1895年,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单选题] *A:严复(正确答案)B:孙中山C:梁启超D:康有为28. 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单选题]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振兴中华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确答案)29. 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的时间是()[单选题] *A:1851年(正确答案)B:1853年C:1856年D:1864年30. 1851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单选题]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正确答案)C: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D:义和团运动31. 1851年,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发动起义。

史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史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史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1、(1)历史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制约。

(2)自然史是自然界中无意识发生的一切,是自然界发生的客观存在。

(3)人类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及规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

(4)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共性在于都有过去性,一度性和客观性,差异在于发展节奏,范围和有无意识存在等方面。

2、(1)人类客观的历史和史家撰写的历史,应该区别开来。

(2)客观的历史是客观世界以往的发展过程,不能重演,但可以被认知;它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在时间,空间上按自己内在的逻辑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史家撰写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具有主观性,基本要求在于不断的接近客观的历史真理,要依据各种史料表现出来。

3、(1)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2)它的首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力的发展,研究的起点和基本目标是准确地描绘现实的历史过程,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揭示历史任务。

(3)进行历史认识时,需讲历史,现实和未来看作有机的统一整体。

(4)它们的学科结构大体包括理论部分(如: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主体部分(如:世界史,中国史),辅助学科(如:文献学,训诂学),分支学科(如:历史社会学,心理史学)。

4、研究历史必须重视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史学理论的核心部分。

考古学弥补了文献的不足,纠正了传世文献的谬误。

社会学沟通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对历史进行横向研究。

天文学为史学的纪年提供了时间框架。

地理学给史学提供了清晰的空间概念。

地质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地质依据。

5、(1)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理论认识,也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2)它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二章1、(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结构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它们之间辨证统一。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2022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1年6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管好,以备评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图为西周重要封国位置图。

据图可知西周A.通过同姓封国来直接控制地方B.由异姓封国负责抵御夷狄C.异姓封国多是周朝征服的方国D.利用同姓来制约异姓封国2.据载,汉初的人们热衷于“驱驰”运动,连温良谨慎的汉文帝也向往这种“追速驰远”的乐趣。

汉武帝执政时期,尚武之风兴起,社会上又流行军事武艺。

这表明西汉A.时代风气奋楫勇进B.国家统治儒法并用C.选官注重军事才能D.皇帝决定社会好尚3.初唐,同行商人联合组织的“行”,已广布于都城和各地州、县治所城市。

长安的东、西两市有肉行、铁行、绢行、秤行、药行等。

每一行市头脑“行头”,掌握统一本行商品价格和监督管理本行商人的权力。

唐初的“行”A.削弱了政府商业管理职能B.形成了对外贸易的统一经营C.推动了专业化城镇的兴盛D.有利于维护同行的共同利益4.南宋商人得到当地富户担保,可拿到市舶司发放的“公凭”赴海外经商。

宋孝宗隆兴二年规定:自拿到“公凭”之日起,如果能在五个月之内回港,即可享受税收减免;若超过一年才回港,会被市舶司“根究”。

该规定意在A.打击富户的势力B.增加政府的政财收入C.保护海商的利益D.限制海外贸易的规模5.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批要求冲破“天理”教条束缚的思想家,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

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

西南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填空题]孔子的文献整理成就:主要是对《》《》《》《》《》《》等"六经”的整理。

经孔子整理出来的六经才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可以说"六经”的整理,是我国历史文献学的萌芽,孔子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

参考答案:《尚书》《周易》《诗》《春秋》《礼》《乐》开山之祖2:[论述题]解释:《七略》目录学古史辨派《太平寰宇记》类书善本辨伪学《太平御览》丛书版本学参考答案:《七略》:是西汉末年的学者刘歆在刘向所撰写的叙录汇编《别录》的基础上,撮其要而撰成的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

它将西汉一代的藏书分为6略,38种,是一部有书名、有序、有简略解题的分类目录。

其组织比较严密,系统比较完整,为后代编辑图书目录在原则、体例、方法上,打下了基础。

目录学:就是研究图书的分类编目整理和图书目录的利用以及目录工作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古史辨派:是指我国"五四”时期,以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为首提倡大胆疑古辨伪,吸引众多学者围绕其疑古观点参加讨论,并在学术界形成以他为主将的疑古辨伪学派。

这一疑古学派讨论文章辑集共出版了《古史辨》7册,对于20世纪学术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太平寰宇记》:200卷,目录2卷,是记述宋代疆域版图的一部全国总志。

作者乐史从东京开封写起,然后分卷记述各州、军的建臵沿革、境界、户数、风俗、姓氏、人物、土产、名胜古迹。

我们提供了宝贵史料。

特别是注明材料出处,为作进一步研究指明线索。

类书:我国古代一种采辑或杂抄古籍中各类或某一类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按照一定方法加以编排,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历代官修大型类书如:《太平御览》1000卷、《太平广记》500卷、《册府元龟》1000卷等。

善本:凡是内容较好、流传较少,刻印较精,无错讹脱漏或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研究参考价值的古籍,无论旧椠近刻、新旧稿本、抄本、批校本等,均可称为善本。

具体地说,凡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三性之一的版本,均可称为善本。

20年6月西南大学史学概论【1241】大作业(参考答案)

20年6月西南大学史学概论【1241】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史学概论【1241】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题50’
1,论述:请结合所学回答什么是历史?
答: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总结来看,“历史”一词,主要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另一是指对以往事情的记载和研究,特别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记载和研究。
在人们对“过去”进行记载和研究的过程中,历史学逐渐产生了。
2,简答:史学概论课程特点的特点有哪些?
答:
(1)基础性。有关历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属于历史学中“元史学”研究的问题。
(2)思辨性。与其它注重“实证”研究的历史分支学科比较,则更注重历史认识的抽象思维、逻辑阐释、理论概括。
(3)开放性。包容量大、内容不断变化、十分开放的学科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思辨性。与其它注重“实证”研究的历史分支学科比较,则更注重历史认识的抽象思维、逻辑阐释、理论概括。
(3)开放性。包容量大、内容不断变化、十分开放的学科体系。
总结来看,“历史”一词,主要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另一是指对以往事情的记载和研究,特别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记载和研究。
在人们对“过去”进行记载和研究的过程中,历史学逐渐产生了。
2,简答:史学概论课程特点的特点有哪些?
答:
(1)基础性。有关历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属于历史学中“元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究的问题。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史学概论【1241】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分
从下面三个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50’
1,论述:请结合所学回答什么是历史?
答: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