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价格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菜价对比调研报告

菜价对比调研报告

菜价对比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及背景为了解当前不同地区菜价的差异和变化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对比不同地区的菜价,并分析可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通过调研结果,我们希望为各方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选择了10个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各城市的主要菜市场进行了价格的调查和记录。

同时,我们还向菜农、菜商和消费者发放了问卷,收集了他们对菜价变动的主观看法和意见。

3. 调研结果3.1 不同城市的菜价对比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菜价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青菜为例,北京的平均价格为每斤3元,而广州的平均价格为每斤5元。

同时,一些二线城市的菜价也相对较高,如武汉的平均价格为每斤4.5元。

3.2 菜价变动的因素分析通过与农民、菜商和消费者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菜价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气候因素是菜价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候灾害、自然灾害等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菜价。

其次,交通运输成本也对菜价有一定影响。

较远地区的蔬菜因为运输成本高,常常价格相对较高。

此外,市场供求关系和政策因素也会导致菜价波动,但其影响相对较小。

4. 影响菜价的因素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菜价的变动主要受到气候因素、交通运输成本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抑菜价波动,例如加强气象预警体系、促进农产品运输的便捷和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市场监管等。

5.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首先,菜价的差异不仅与城市的经济水平有关,还与气候和运输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市场透明度,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最后,农民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变化合理调整种植策略,以确保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的稳定。

蔬菜市场价格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蔬菜市场价格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蔬菜市场价格调查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蔬菜市场价格调查报告中兴路农贸大市场蔬菜价格情况报告针对领导关于抗洪期间蔬菜价格过高问题的批示,中兴路市场管理办公室对市场蔬菜价格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8月中旬以来中兴路市场蔬菜价格变化情况从8月15以后,中兴路大市场蔬菜价格开始持续走高。

本次报告主要监测品种蔬菜类为:土豆、茄子、白菜、黄瓜、油豆角、尖椒、柿子、豆芽,干豆付、大豆付等10个品种;蛋肉类为猪肉、牛肉、鸡肉、鸡蛋等4个品种。

从这14个监测品种看,蔬菜肉类平均价格由8月15日的元/斤上升到8月27日元/斤,平均涨幅为 %。

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跌涨,其中由元涨到元,上涨%;由元涨到元,上涨%;由元涨到元,上涨%。

由元涨到元,上涨%本周,蔬菜批发均价2.88元/斤,下跌1.27%。

监测的10个品种7跌3涨,其中黄瓜、辣椒、土豆、空心菜、油麦、豆角、茄子分别比上月下跌28.78%、60%、26.12%、14.29%、29.47%、31.81%、8.89%;丝瓜、苦瓜、花菜分别上涨17.86%、11.16%、55.56%。

预测蔬菜价格近期将持续保持高价位。

二、价格上涨原因分析经调查分析,导致菜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进入8月下旬,随着天气转冷,为我市地产蔬菜菜供应的淡季,致使部分蔬菜青黄不接,全县蔬菜上市量短期急剧减少,外地菜大量进入,引起价格上涨。

同江蔬菜大多由本市从事蔬菜批发商户从哈市、佳市进货。

8月15日前,外地蔬菜批发均价为元/斤,到8月27日上涨到元/斤,涨幅为%;其中土豆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其中茄子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白菜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黄瓜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油豆角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尖椒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柿子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

三、建议和对策加强市场建设管理。

加强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等的建设、服务与管理,在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

市场菜价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市场菜价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市场菜价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市场菜价调研报告范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市场菜价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市场菜价调研报告1一、蔬菜市场存在问题蔬菜市场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近几年市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城市面积逐年扩张,按照商务部门关于市区每万人拥有1个蔬菜市场的标准,市区蔬菜零售市场网点应该建设30个左右,现在尚有近20个缺口。

新近建成的怡凤小区、汇仟小区等多个住宅小区都没有配套建设蔬菜零售市场。

由于菜市场数量不足,辐射范围窄,使许多居民不能实现就近消费和便利消费,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导致了游摊散贩屡禁不止。

蔬菜批发市场原来建设的有三个,现在实际上只有一个,即绿盛蔬菜批发市场,北环路蔬菜批发市场现在主要是做一些二级批发和零售,绿欣蔬菜批发市场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批发功能。

可以看出,我市的蔬菜批发市场数量严重不足,形不成竞争,而且结构不合理,基本都集中在市区的北面。

市场设施档次普遍偏低,购物环境差大部分市场多年来投入不足,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脏乱差”现象严重。

一是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经营业户的后续管理不够。

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

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蔬菜市场产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乱堆乱放,随意丢弃,形成许多垃圾死角。

四是一些市场既是经营场所又是居住场所,出入通道行人与车辆不分,交易高峰时拥堵不堪。

五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摊点都是案板晾卖,根本达不到防尘、防蝇要求。

蔬菜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且不稳定晋城市物价高,特别是菜价高由来已久。

建市之初老百姓反映特别强烈,时间长了也没有得到解决,但蔬菜价格比周围城市高肯定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其一。

其二是价格不稳定,起伏较大,产地的气候、运输的交通条件一有个风吹草动,晋城的菜价很快就会发生起伏变化。

《蔬菜价格波动现象和原因的调查报告》

《蔬菜价格波动现象和原因的调查报告》

《蔬菜价格波动现象和原因的调查报告》
蔬菜价格波动是指在某一时期内,某种蔬菜价格与其在早些时候水平容易出现显著变
化的状况,它主要表现为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价格波动对蔬菜价格市场以及蔬菜生产加工
销售等只是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了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

本报告针对蔬菜价格
波动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以深入理解蔬菜价格波动情况,指导实际工作。

一、蔬菜价格波动现象
本报告以2016年为时间点,对蔬菜价格波动现象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本地
重点蔬菜价格波动情况为:一、每月均价格有一定变动,蔬菜月度环比上升下降波动大约
在5%左右;二、蔬菜价格在夏季和冬季有较大变化,由此可见,季节性的蔬菜价格波动比较明显。

1、季节因素。

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影响着作物的营养成分和生长特性,从而也直
接影响本地蔬菜价格。

2、供求关系。

收购量和购买力的变化,使得蔬菜价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例如,收
购量大的时候,蔬菜价格会下降;而购买力旺盛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涨。

3、其他因素。

例如,蔬菜受疫情影响严重,运输成本及运费涨价,蔬菜价格也受到
影响。

三、总结
通过分析本报告中关于蔬菜价格波动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可以看到,现阶段,蔬菜价
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本地蔬菜价格变化在每月5%左右,在夏季和冬季会出现较大变化。

综上所述,季节因素、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都是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本报告可作为
指导蔬菜价格政策制定、蔬菜生产和消费的参考。

定海菜市场菜价调查报告

定海菜市场菜价调查报告

定海菜市场菜价调查报告第一篇:定海菜市场菜价调查报告定海菜市场菜价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民以食为天。

但近两年菜价却飞速上升,让大多数人生活感受到了压力,菜篮子变得越来越沉重,奶奶,妈妈也总是抱怨现在的菜价怎么这么高。

菜价一路上涨,青云直上,像“蒜你狠”、“豆你玩”等这些具有实际性又有讽刺意味的新名词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

现在菜市场菜价普遍上涨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但菜场菜价上涨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于是我想弄清楚一下。

二、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问菜市场的菜贩菜的价钱。

2.上网查询,为什么菜价上涨。

3.通过报纸、杂志了解菜价疯涨的原因。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借此暑假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8月15日,我和妈妈一道来到东门菜场,对当地的菜价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黄瓜,4.00元/斤,去年同期3.00元/斤,上涨1元。

土豆,2.50元/斤,去年同期1.80元/斤,上涨7角。

青菜,4.00元/斤,去年同期2.00元/斤,上涨2元。

花菜,4.00元/斤,去年同期2.50元/斤,上涨1.5元。

冬瓜,1.80元/斤,去年同期1.00元/斤,上涨8角。

茄子,4.20元/斤,去年同期3.00元/斤,上涨1.2元。

菠菜,8.00元/斤,去年同期5.00元/斤,上涨3元。

…… ……从以上调查来看,今年的菜价又比去年上涨了很多。

四、结论菜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于是我通过看报,看电视,网络收集,查询资料、咨询旁人等方式,总结出以下几点:(一)气候异常与游资的炒作直接推动价格上涨。

灾害,泥石流、地震、洪水、旱灾,都是粮食、蔬菜的头号“杀手”。

这些灾害使蔬菜产量大大减少,所以,物以稀为贵,菜价当然会往上涨了!加上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造成了短期的供不应求,从而使蔬菜价格上涨。

同时,国内游资乘机炒作:一方面散布虚假消息,制造菜价上涨的预期;另一方面对较易保存的农产品,如大蒜、绿豆等进行囤积,造成菜价飞涨,牟取暴利。

而造成游资们一次次得手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鉴于蔬菜价格较低的特性,往往只需几百亿即可通过杠杆效应垄断全国的某类农产品,这与房价动辄需要上千亿资金比起来,相对容易得多。

菜市场价格波动调查报告 菜价分析报告

菜市场价格波动调查报告 菜价分析报告

菜市场价格波动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菜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市场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菜价的波动原因及其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同时给出一些建议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获取数据,包括实地走访、采集市场数据和消费者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跨越一个月,覆盖了十个不同的菜市场。

3. 调查结果3.1 菜价波动情况调查显示,菜价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出现了显著的波动。

某些蔬菜的价格在短短几天内就上涨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波动的主要原因包括季节性变化、供需关系和天气因素。

3.2 波动原因分析3.2.1 季节性变化某些蔬菜的价格波动与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在夏季,蔬菜的供应充足,价格相对较低。

而在冬季,蔬菜的种植困难,供应减少,价格则上涨较多。

3.2.2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也是影响菜价波动的重要因素。

例如,当某种蔬菜供应过剩时,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则会上涨。

3.2.3 天气因素天气的变化也对菜价波动产生了影响。

极端天气条件,如暴雨或旱灾,可能导致蔬菜产量减少,进而推高菜价。

3.3 消费者对菜价波动的反应通过消费者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菜价波动有不同的反应。

一些消费者在价格上涨时减少蔬菜的购买量,而另一些则选择购买替代品或自行种植蔬菜来降低成本。

4. 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应对菜价波动带来的挑战:•存储策略:消费者可以选择在蔬菜价格较低时进行囤积,以应对价格上涨期间的需求。

•种植蔬菜:消费者可以尝试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以减少对市场价格波动的依赖。

•调整饮食习惯:在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以适当调整饮食习惯,选择价格较为稳定的蔬菜品种。

5. 结论本报告对菜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菜价波动受到季节性变化、供需关系和天气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对于菜价的波动有不同的反应,可以通过存储,自行种植和调整饮食来应对。

蔬菜价格现状调研报告

蔬菜价格现状调研报告

蔬菜价格现状调研报告报告名称:蔬菜价格现状调研报告摘要: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对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蔬菜价格一直在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蔬菜价格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一、调研目的1. 了解当前蔬菜的价格水平;2. 分析“菜篮子”产品的供应情况和价格波动原因;3. 探讨影响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调研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2. 利用互联网和相关报告数据进行价格和供应情况的分析;3. 采访蔬菜种植户和市场负责人,了解他们关于价格波动的观点。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蔬菜价格水平:在调研的农贸市场和超市中,蔬菜价格普遍较高,尤其是季节性蔬菜。

其中,受季节和地域限制较大的蔬菜价格较高,如冬季蔬菜和进口蔬菜;2. “菜篮子”产品供应情况:受天气、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供应不稳定,导致价格波动;3. 影响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天气、灾害、交通运输等因素。

此外,种植技术、供需关系等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四、调研建议1. 加强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增加蔬菜产量;2. 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合理规划蔬菜种植面积,避免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3. 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蔬菜因运输延误等原因造成的价格波动。

五、总结蔬菜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天气灾害等因素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为了稳定蔬菜价格,需要加强技术培训,优化种植规划,改善物流体系等。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菜价调研分析报告

菜价调研分析报告

菜价调研分析报告菜价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而饮食安全、营养均衡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

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和变化趋势进行调研,有助于我们了解菜价的变动原因,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农产品市场政策和商品定价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在超市、农贸市场等地向居民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菜价变动的关注程度和对不同因素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1. 调研对象对菜价的关注程度在调查的1000份问卷中,80%的受访者表示对菜价变动非常关注,其余的20%表示关注程度一般。

2. 调研对象对菜价变动的原因根据问卷结果,我们总结了影响菜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季节性因素: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季节性因素是导致菜价波动的主要原因。

例如,夏季蔬菜丰收时价格往往较低,而冬季因供应不足,菜价较高。

(2)天气因素:受访者普遍认为天气对农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条件容易导致农作物减产,从而导致菜价上涨。

(3)交通运输成本:部分受访者认为交通运输成本是导致菜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进出城的交通成本增加,导致农产品运输成本上升。

(4)市场供求关系: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市场供求关系对菜价的影响非常大。

供应过剩时,菜价往往下降;供应不足时,菜价则上涨。

四、调研结论通过菜价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季节性因素是导致菜价波动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受访者对此深有体会,因此我们在制定农产品市场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季节因素。

2. 天气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和菜价波动有着直接影响。

政府应加强灾害防控,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减少菜价的波动。

3. 交通运输成本是导致菜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农产品运输的管理机制,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对菜价的负面影响。

4. 市场供求关系对菜价的影响不可忽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合理引导市场供求,保持菜价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蔬菜价格调查报告题目:菜市场里为何“涨声”一片摘要:近期,部分蔬菜价跌滞销,农户损失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有人认为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蔬菜种植面积盲目扩大;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菜难卖滞销;还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存在暴利,对农民和消费者两头赚钱。

为此我们小组选择成都作为调查地点,采用:蔬菜基地——蔬菜批发——蔬菜零售三个阶段的调查方式对成都的地区的菜价进行了调查,并且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调查主要是对前几年到2011年5月份的时间段菜价的变化及其影响。

最后通过对相关的农业机构及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的农业政策得出了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的问题的一些结论及一些措施。

调查目的1)掌握成都蔬菜市场价格走向为菜农及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2)为成都蔬菜市场的管理者提供参考资料;3)通过此次的调查能让广大的市民更加理性的看待蔬菜市场的价格的变化;4)掌握成都蔬菜销售走向和供求现象为蔬菜种植后的销售做准备;5)分析蔬菜市场的整个价格走向及蔬菜的流通渠道,为蔬菜市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供一些数据;调查对象1)成都菜市场现在一些常见蔬菜(非大棚蔬菜)的市场价格;2)成都菜市场价格的走向;3)成都蔬菜市场的蔬菜的来源;4)提供成都市场蔬菜的渠道;5)成都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情况;调查方式1)市场访谈调查2)实地观察法3)资料问卷调查法4)数据查证发一.调查的背景今年以来,我国多种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各大城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再次引发人们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

蔬菜价格上涨,要注重流通环节监管,能否同步公开成本价、批发价以及零售价。

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成都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

蔬菜田间价往往不到终端零售价的一半,在城市社区,菜价高得让人心痛,而在田间地头,蔬菜“便宜”得令人吃惊。

为什么同样是菜在两个地方的价格相差这么大呢,菜农希望把价格抬高,从而使他们获得生产的积极性,而诚实的市民希望把价格降低以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其中存在这很大的差价,为了弄清楚这之间的差价是怎么样形成的,我们小组对成都地区的菜农及菜价做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可靠的数据。

二.蔬菜市场的现状(一)蔬菜的销售价格情况(二)由于销地市场、进货渠道多,长途运输,因此影响蔬菜的价格的因素也多,总体的看价格高、起伏大。

从以下图表中可窥见一斑。

成都市蔬菜批发价格与四川省、全国比较(表一)(2012.12.12-2013.3.1)注明:----成都一四川……全国成都市蔬菜批发价格与四川省、全国比较(图1)(二)蔬菜市场供应情况。

今年我省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供应量比去年增加,省外蔬菜调入量有所增加。

据对部分(10.67,0.00,0.00%)批发市场监测,3-5月,我省蔬菜市场批发市场供应量呈现逐月增加的态势。

全省最大的批发市场成都龙泉聚合果蔬交易中心日均蔬菜交易量7500吨,1-5月累计交易量130万吨,同比增幅21%。

其中外省调入蔬菜91.97万吨,同比增幅18%。

绵阳市高水农副产品批发有限公司日均蔬菜交易量628.2 吨,1-6月交易量累计16.75万吨,同比增加3.6%。

其中外省调入蔬菜5.658 万吨,同比增幅18.34%。

省外地蔬菜的大量调入,弥补了省内蔬菜品种和数量的不足,保障了我省市场供应。

(三)蔬菜批发环节的经营形式据我们了解,批发市场中的所有的经营户清一色的外地人,他们从产地收货、运输、批发形成了一条龙式的经营形式,十分有利于他们掌握产销两地的消息,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各个环节的矛盾,有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分享,风险共担。

(四)元旦春节两节市场蔬菜供应情况从1997年起,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市政府都要动用三金一储,对蔬菜实施限价优惠供应,优惠供应的数量节日期间就达到了470万斤,对保证两节期间的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五)蔬菜的消费趋势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特别是农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巨大变化,即由过去供应城市蔬菜到今天的蔬菜靠城市供应的变化,城市蔬菜的消费量连续在扩大。

另外膳食结构的改善人均蔬菜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据有关资料反映全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已达到300斤。

同时人们对蔬菜的质量、品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应运而生的超市洗净菜,绿色无公害蔬菜、农超对接、产地直销的蔬菜不断被人们看好。

实例一:“8分钱的菜价,农民兄弟伤不起”几亩卷心菜、一万块钱,对一个负债累累的农村家庭,成了足以致命的数目。

山东省济南市唐王镇农民韩进今年将家里六亩多地全种上卷心菜,谁知卷心菜价格低至8分钱1斤,这个农民汉破碎的心遭受重击,最终选择自杀。

自杀这种方式,确实太过极端,但这样的个例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菜贱伤农”的现实囧境:河南中牟万亩芹菜丰收后滞销,一斤仅卖六分钱,20斤芹菜只值一个烧饼钱;80后美女农民工发微博向网友求助,称其老家湖北嘉鱼县今年包菜不值钱,菜农们血本无归,与其让包菜烂在菜地,不如免费捐献,如有人愿意出运输费用,其承诺将家里100吨包菜全部捐献出去。

实例二:成都蔬菜全追踪菜价攀升“涨不赢”农成本钱双流县是成都会蔬菜财富重点区之一,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市1/10以上。

在该县金桥镇合水村, 他从2003年起在双流包地种菜,今朝常年大棚种菜120多亩。

三.问题的分析(一)蔬菜市场存在的问题(1)蔬菜市场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近几年市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城市面积逐年扩张,按照商务部门关于市区每万人拥有1个蔬菜市场的标准,市区蔬菜零售市场网点应该建设30个左右,现在尚有近20个缺口。

由于菜市场数量不足,辐射范围窄,使许多居民不能实现就近消费和便利消费,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导致了游摊散贩屡禁不止。

(2)市场设施档次普遍偏低,购物环境差大部分市场多年来投入不足,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脏乱差”现象严重。

一是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经营业户的后续管理不够。

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

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蔬菜市场产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乱堆乱放,随意丢弃,形成许多垃圾死角。

四是一些市场既是经营场所又是居住场所,出入通道行人与车辆不分,交易高峰时拥堵不堪。

五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摊点都是案板晾卖,根本达不到防尘、防蝇要求。

(3)蔬菜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且不稳定成都市物价高,特别是菜价高由来已久。

老百姓反映特别强烈,时间长了也没有得到解决,但蔬菜价格比周围城市高肯定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其一。

其二是价格不稳定,起伏较大,产地的气候、运输的交通条件一有个风吹草动,成都的菜价很快就会发生起伏变化。

其三,价格不平衡,一个市区的价格不都一样,有差价是应该的,但差价太大就是不合理了。

(4)蔬菜运输的物流成本高,检测手段落后,蔬菜的质量有待提高据了解,成都市的蔬菜长途运输,运输工具仍然是大卡车,大货车,至今有冷藏设备的车相对很少。

蔬菜的储存比较落后,因而造成了运输成本高,蔬菜损耗大,蔬菜质量低。

蔬菜质量检测的意识淡薄,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放心菜”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二)菜价持续涨高的原因(1)流通环节过多导致产销价格扭曲比如1斤大白菜批发3毛多,经过一个又一个流通环节,卖到市民家门口的菜市场可能是8毛多,甚至更高价格。

从菜地到市民的餐桌,农副产品往往要经过一个又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和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农副产品流通商先要从基地收购,然后经过批发商运往批发市场,在批发市场或许还要经过二次或者第三次批发,这才会运到城区的各菜市场或者餐饮等终端零售环节。

尤其是蔬菜在包装上普遍还有所欠缺,由此流通成本加上流通中的各种损耗,最终走上市民餐桌的蔬菜价格就高了。

以成都地区为例,主要菜市场菜摊上各种蔬菜种类齐全,与前段时间菜价上涨过快相比,菜价也有所下降。

但与蔬菜产地收购价出现下降相比,成都各菜市的蔬菜售价虽有所回落,但并不明显。

虽然蔬菜的批发价下降了,但不少市民觉得菜市场内的蔬菜价格回落并不明显。

对此,相关农业专家介绍,普通菜市场的蔬菜从基地到菜摊一般要经过4个环节。

(2) 强降雨水的导致菜的产量及销售渠道受阻。

1、国道塌方,阿坝菜源供应受困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经理钟卫国告诉记者,每年8~10月,由于本地蔬菜大量下架,很多蔬菜都必须依靠外地补充。

而像新鲜的叶子菜(如大白菜、莲白等),50%以上来自甘孜阿坝,而最近受降雨影响,成都与阿坝之间的道路坍塌,以往五六个小时就可送到成都的菜,现在要10多个小时,蔬菜的新鲜程度和运输量都受到很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叶子菜的价格上涨非常厉害的原因。

而叶子菜价格上涨又带动了根块、瓜果类蔬菜的上涨。

2、连降大雨,周边蔬菜产量锐减受大雨影响,彭州和温江两个成都周边重要蔬菜供应基地的蔬菜供应量已比去年同期锐减3成以上,这直接导致了成都菜市的大涨。

(3)供大于求是近期菜价暴跌的主因据介绍,去年同期我国经历了严重的“倒春寒”,导致很多蔬菜供应不足,菜价大幅上扬,这诱发农民大量种菜。

另外,今年南方蔬菜上市时间推迟,北方蔬菜上市时间提前,北方、南方蔬菜出现“碰车”,市场供应明显增加。

(4)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蔬菜的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目前,我省务工收入受灾后重建等因素拉动,农村劳动力价格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提高了蔬菜生产成本。

同时油价上调,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成本增加。

加之蔬菜从田间到消费者,经过批发和零售市场等环节,损耗较大,特别是叶菜类蔬菜更易腐烂,流通环节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5)高品质蔬菜比例加大。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蔬菜的消费日益增加,市场名优蔬菜价高量增。

如油菜中的京冠、京绿7号,圆白菜中的冬甘2号,荷兰豆中的大、小荚豆,以及西兰花、西洋芹、水果黄瓜等高品质蔬菜价格比同类蔬菜高,且交易量不断增加。

高品质蔬菜比例提高拉动蔬菜价格上扬。

(6)饮食结构加速调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注重饮食健康和合理的膳食结构,蔬菜消费需求增长,从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蔬菜消费。

四.策略及措施经过咨询相关专家和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下面的一些结论和一些建议(一)农产品直接进超市,取消流通环节以量取胜。

很多蔬菜大户采取的农产品产地直接进超市的营销模式。

由于蔬菜农产品直接进超市,减少了许多中间流通环节,价钱自然就定得低。

推广农超对接模式,蔬果由产地直接面向终端市场。

上下游对接的话,整个链条上的成本至少减少20%,省去中间商环节后,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保了证蔬菜品质。

对此,成都市农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成都正在积极推广农超对接模式来稳定菜价。

(二)开展农超对接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对农超对接的商贸流通企业给予财政政策扶持,扩大对接规模,降低流通成本,推进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