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8.doc

合集下载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正确答案:错误。

这是一种外铄论的主张,夸大了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

它一方面忽视了遗传、成熟等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忽视了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实际上,人的发展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教育只是给个体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2.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矛盾的。

正确答案:错误。

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没有全面和谐的发展,就不会显示出完美的个性,也不会有个性很好的发展。

德、智、体等各种素质在个体身上的和谐发展。

正是个性完美发展的表现。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不矛盾。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即培养“劳动者”、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发展。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二者并不互相排斥。

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指德、智、体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知识模块: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3.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正确答案:错误。

黄炎培是著名的职业教育家,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奠基人。

他奠定了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黄炎培对职业的本质和教育功能的分析是其职业教育思想建立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是谋个性之发展,二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是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因此,命题说法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5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5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53(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选项中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内容的是( )。

(分数:2.00)A.射B.御C.诗√D.数解析:3.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 )。

(分数:2.00)A.性善论√B.明人伦C.盈科而进D.大丈夫解析:4.太学就其办学性质而言是汉代的一种( )。

(分数:2.00)A.一般私学B.高级私学C.中央官学√D.地方官学解析:5.唐代曾发生过主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冲突事件,议者认为是主考官权位太低所致,故提高了考试的规格和权威性。

此后,科举考试一般由礼部的( )主持。

(分数:2.00)A.侍郎√B.尚书C.郎中D.员外郎解析:6.元代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 )。

(分数:2.00)A.外语学校√B.国文学校C.艺术学校D.高等学校解析:7.在早期改良派中,《盛世危言》的作者是( )。

(分数:2.00)A.郑观应√B.王韬C.薛福成解析:8.( )年10月,学部奏请颁布《视学官章程》三十三条,改变了清末视学活动无章可循的状况。

(分数:2.00)A.1905年B.1907年C.1909年√D.1910年解析:9.受美国( )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分数:2.00)A.职业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解析:10.( ),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大学迁往内地,迁往云南的称西南联合大学,迁往陕西的称西北联合大学。

(分数:2.00)A.国内战争时期B.大革命时期C.抗战初期√D.民国初期解析:11.“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是(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6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6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的小学和乡学共同的学习内容的是(分数:2.00)A.六行B.六艺√C.六仪D.六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小学和乡学的教育内容。

西周的小学的教育内容是三德、六艺、六仪。

西周的乡学的教育内容被称为“乡三物”:“一日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日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因此,小学和乡学共同的教育内容为六艺。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3.孟子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思想,反映的是孟子的思想为(分数:2.00)A.教育目的B.教育过程√C.教学思想D.人性论思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教育过程思想。

孟子将学习、受教育的过程概括为“求放心”。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放”是放任、失落。

“求其放心”乃是寻求失落、放任的心灵。

“良知良能”并将其“扩而充之”,发扬光大。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4.“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的思想来自于(分数:2.00)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乐记》的思想。

《乐记》认为乐通伦理,与政通。

如“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因此,乐的目的是教育人,是为社会伦理、政治服务。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5.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史上,打破了西汉的经学独霸官学的局面,兴办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等专门学馆。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9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9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9(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根据文献记载,夏代已经有了学校的设置——序、校。

其中关于“序”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孔子认为“序者,射也”√B.序是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C.非独立的教育机构D.教育是序的重要职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夏代学校“序”的功能。

“序”最初是教射的场所。

《孟子.滕文公上》中有“序者,射也”的说法。

后来,序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

所以,“序”非独立的教育机构,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职能。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3.下列选项中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不相关的是(分数:2.00)A.“听其言,观其行”B.“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C.“闻斯行诸“案例D.举一反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学思想体系中的“因材施教”的思想。

在四个选项中,“举一反三”思想反映的是启发诱导这一教学思想。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4.“禁私学”“禁诗书”的思想主张属于(分数:2.00)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家的教育思想。

“禁私学”“禁诗书”一向是法家的主张。

商鞅、韩非都有类似的主张,并最终发展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并进而成为法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5.认为人性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等:正性、随性、遭性,人性也有三等:性善、性恶以及难分善恶的中间状态的人物是(分数:2.00)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王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王充的思想。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0(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分数:2.00)A.乐师B.祭师C.巫师√D.史官解析:3.在我国教育史上,首次而鲜明地提出“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解析:4.汉代地方官学发轫于蜀郡太守文翁的一次创举,这就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

这一事件发生于( )时期。

(分数:2.00)A.汉文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解析:5.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 )。

(分数:2.00)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解析:6.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别头试”制度是在( )时确立的。

(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解析:7.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 )举办的两所著名书院,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书院官学化和科举化的风潮中独树一帜。

(分数:2.00)A.颜元B.湛若水C.阮元√D.毕沅解析:8.著有《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

(分数:2.00)A.王韬B.冯桂芬C.龚自珍D.魏源√解析:9.京师大学堂筹办时,清廷派( )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

(分数:2.00)A.梁启超B.李鸿章C.左宗棠D.孙家鼐√解析:10.“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 )主张。

(分数:2.00)A.章炳麟B.吴稚晖C.蒋观D.蔡元培√解析:11.《新教育大纲》是教育家( )写的。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25,分数:50.00)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而发生明显转向,具体表现为( )。

(2016年)(分数:2.00)A.从中等教育转向初等教育B.从重视集体教学到重视个别教学C.从教育理论研究转向学校实验研究D.从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转向重视教育的社会职能√解析:解析: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

一方面使进步教育运动发生转向。

此前强调儿童中心和个人的自由发展,此后则更加意识到学校的社会职能。

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进步教育运动的重心逐步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

这种转变集中反映在“八年研究”上。

另一方面,“大萧条”加剧了进步教育运动内部的分裂,“改造主义”正是这种分化的产物。

进步教育还受到新保守主义教育思潮的攻击。

故,本题选择D。

2.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时期,明确提出以自由与合作为基本原则,实施合同式学习的个别教学制度是( )。

(2017年)(分数:2.00)A.葛雷制B.昆西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解析:解析:帕克赫斯特是美国教育家,道尔顿制的创始人。

1920年,她应邀去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实施一项名为“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的教育革新计划,不到一年,成绩显著。

这项计划一般简称“道尔顿制”或“道尔顿计划”。

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

帕克赫斯特提出以下主张:(1)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2)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

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3)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使学生管理简单化。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43.doc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43.doc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4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性相近,习相远”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B.这句话的意义在于人要发展,教育是决定性条件C.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D.这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3.下列关于《学记》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B.从教育理论阐发的集中与专门而言,先秦诸子的论著中当首推《学记》C.《学记》的作者是颜氏D.《学记》全文1200多字,主要包括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部分4.下列选项不是唐朝科举考试的类型是(分数:2.00)A.常科B.制科C.武举D.玄举5.顾炎武曾说:“汉魏以后,童子皆读史游的《________》”。

这部著作是(分数:2.00)A.《急就篇》B.《发蒙记》C.《三字经》D.《百家姓》6.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其中主张“人生学问之通否,德性之成否,皆视此年龄”的教育机构是(分数:2.00)A.慈幼院B.小学院C.中学院D.大学院7.蔡元培所独创的教育并被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的是(分数:2.00)A.实利主义教育B.美感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世界观教育8.在我国学制历史上,仿照美国学制的是(分数:2.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成学制9.晏阳初在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对实施乡村教育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经验,集中表现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其中对四大教育表述有误的是(分数:2.00)A.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B.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C.以体育攻弱,培养强健力D.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10.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9.doc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9.doc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9(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文献记载,夏代已经有了学校的设置——序、校。

其中关于“序”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孔子认为“序者,射也”B.序是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C.非独立的教育机构D.教育是序的重要职能3.下列选项中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不相关的是(分数:2.00)A.“听其言,观其行”B.“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C.“闻斯行诸“案例D.举一反三4.“禁私学”“禁诗书”的思想主张属于(分数:2.00)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5.认为人性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等:正性、随性、遭性,人性也有三等:性善、性恶以及难分善恶的中间状态的人物是(分数:2.00)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王充6.科举考试分为文科、武科的朝代是(分数:2.00)A.隋B.唐C.宋D.明7.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分数:2.00)A.史籀篇B.凡将篇C.急救篇D.千字文8.提出“举人材,正大经,兴礼乐”“九字安天下”的方针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朱熹B.王守仁C.王夫之D.颜元9.标志着“中体西用”思想成熟的著作是(分数:2.00)A.《劝学篇》B.《大同书》C.《变法通议》D.《新学伪经考》10.“著即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这句话标志着(分数:2.00)A.设立经济特科B.罢经济特科C.施行新学制D.科举制的终结11.具有革命倾向的平民教育运动,坚持这一思想的人主要是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这一思想成为后来的工农教育的源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8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周时期,教师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皆由政府职官来兼任,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分数:2.00)
A.学在官府
B.学在官守
C.官师合一
D.学在四夷
3.下列关于稷下学宫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
A.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B.学术自由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
C.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D.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鲁国的一所著名学府
4.西晋创办的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教育机构是(分数:2.00)
A.太学
B.国子学
C.鸿都门学
D.四门学
5.朱熹《自鹿洞书院揭示》中的“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是(分数:2.00)
A.修身之要
B.处事之要
C.接物之要
D.为学之序
6.梁启超说“他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这个人物是(分数:2.00)
A.黄宗羲
B.颜元
C.王守仁
D.王夫之
7.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分数:2.00)
A.郑观应
B.容闳
C.张之洞
D.薛福成
8.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掀起了留学潮流,其中1904年、1906年人数分别达到3000人、8000人以上前往。

这个国家是(分数:2.00)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9.意在“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输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的文明,创造“新社会、新国民”的运动是(分数:2.00)
A.平民教育思潮
B.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C.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D.勤工俭学运动
10.1941年,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政策是(分数:2.00)
A.“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
B.“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
C.“实行生产劳动”的教育政策
D.“民办公助”的政策
11.提出“各学校要增设军事训练”的观点的时间是(分数:2.00)
A.1927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3年
12.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他曾提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朴素的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句话是(分数:2.00)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C.知识就是感觉
D.关于神,我们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13.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是(分数:2.00)
A.七艺
B.三艺
C.四艺
D.骑士七艺
14.下列选项不是洛克的道德教育的方法的是(分数:2.00)
A.及早实践
B.重视榜样的作用
C.反对体罚
D.反对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
15.规定在各城区设立修业两年的初级国民学校、在省城设立5年制的中心国民学校的俄国法案是(分数:
2.00)
A.《国学学校章程》
B.《福斯特法》
C.《费里法案》
D.《费舍法案》
16.夸美纽斯根据他主张的适应自然和直观教学原则写成的一部小学教科书是(分数:2.00)
A.《大教育学》
B.《母育学校》
C.《世界图解》
D.《创建纪律严明的学校的准则》
17.下列书籍对福禄贝尔的游戏和作业思想有深刻影响的是(分数:2.00)
A.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B.歌德.《浮士德》
C.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D.卢梭.《爱弥儿》
18.以“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为特征的教学法是(分数:2.00)
A.昆西教学法
B.葛雷制
C.道尔顿制
D.文纳特卡制
19.提出法国应该实施6~18岁学生的免费义务教育,并提出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六项原则的法案是(分数:
2.00)
A.《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B.《阿斯蒂埃法》
C.《教育改革法》
D.《富尔法案》
20.1987年,“临教审”在反复调查研究并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咨询报告以及具体的改革建议。

其中1987年8月提出的咨询报告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下列选项不是该咨询报告提出面向21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责任和使命的是(分数:2.00)
A.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B.具有自由、自律的品格和公共精神
C.成为面向21世纪的日本人
D.重视德育、体育,培养协调发展的儿童
21.以托马斯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对当时的方兴未艾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批评的教育理论思潮是(分数:2.00)
A.永恒主义思潮
B.要素主义思潮
C.新托马斯主义思潮
D.现代人文主义思潮
22.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保守主义思潮涌动,加之60年代教育改革法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教育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各界呼吁要(分数:2.00)
A.回复基础
B.生计教育计划
C.国家处在危险中
D.促进教育平等
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
23.简述朱子读书法。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简述严复的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教育观。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简述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简述终身教育思潮。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