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难点:从侧面观察圆柱体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教学准备:老师学生都准备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分别拿出不同的立体物体,让学生说出立体物体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二、讲授新课:(一)、观察者相对于物体的位置(同时要规范观察位置描述)(1)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要从不同位置、角度来来观察,比如可以怎么观察(学生:从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下面、斜着…..莱观察)这时候学生举出了很多从不同位置、角度。

(2)规范观察位置的描述为了统一,我们规定了正面、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上面这几个观察位置。

(二)、观察长方体的几个面(A)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比如你看到物体的正面的时候,你就看不到物体的反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B)让学生看书P38并完成P38的问题和填空。

(三)、观察球体老师拿出一个垒球(体积比较大),现在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我把垒球这一面定为垒球的正面,那么你现在是从什么面来观察这个球体的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学生有从正面、下面、左侧、斜的….等不同方向看,得到的都是一个圆形)(四)、观察圆柱体(A)观察圆柱体的上面老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罐(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和下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圆形)(B)观察圆柱体的正面、侧面(难点)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得出的图形可能不是正方形因此我配合课件,来进行讲解正面和侧面上面(和下面)(五)、学生看书P39并完成P39相关填空三、课后练习P39 做一做P40 第123题《观察物体》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和空间想像力。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7篇)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7篇)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1观察物体郑健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2个简单物体组成的复合物体的形状。

3、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的所有的面。

教具:大药箱、圆柱体、球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

(幻灯)2、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张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3、这幅呢?这幅呢?4、肯定认识它吧,这张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这幅呢?这幅呢?5、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一个物体,那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6、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二、例1教学1、出示大药箱。

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可以同时看到箱子的哪几个面?2、总结:我们一次最多可以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如果我从药箱的正上方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4、如果我从药箱的左面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5、如果我从药箱的正面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6、总结: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长方体,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与图案。

三、小组合作交流1、把4本数学课本叠起来,也可以当作长方体,四人小组合作,分别说一说从上面、左面、正面分别看到什么形状和什么图案?并画出简单示意图?2、交流汇报。

四、巩固拓展1、出示圆柱体,想一想,从圆柱体的正上方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动画演示。

2、左面和正面呢?动画演示。

3、再出示球体,想一想,从上面、左面、前面看到的样子,画出示意图。

4、交流汇报。

5、动画演示。

6、从三个方向去观察物体可以正确的认识该物体,如果只是从1个方向观察物体就可能发生偏差。

7、动画演示“从正面看到是正方形”,它可能是怎样的物体?(正方体、长方体、方锥)五、总结1、这样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应用。

你看到过吗?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优秀5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优秀5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5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

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

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

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探究体验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精选1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精选1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精选16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篇1教学目的:1.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具准备:多媒体学具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谈话引入复习内容。

师:李白写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所有的物体都是一样,站在不同的位置或是从不同的方向所看到的形状都可能不同。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2.出示复习目标。

(1)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出示复习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我们小学阶段所学习过的观察物体的知识,思考(1)学习了哪些观察物体的知识?(2)如何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3)如何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4)如何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可举例说明)(5分钟后汇报复习收获,看一看哪一位同学汇报的)4.想一想。

学生根据复习指导的提示进行独立整理复习。

5.说一说。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汇报时有的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有的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相关的知识。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汇报,看来同学们收获都很多,下面就利用你们所复习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多媒体出示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三、全课总结。

《观察物体》教案(精选14篇)

《观察物体》教案(精选14篇)

《观察物体》教案(精选14篇)《观看物体》教案篇1教学目标目标:1、培育同学观看物体的力量。

2、通过观看实物,使同学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发现的外形是不同的,并会辨认。

3、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培育同学观看物体的力量。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发现的外形是不同的,并会辨认。

教具预备: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观看活动师出示洗衣机,每位同学坐在座位上看洗衣机,说一说你发现什么?两人一组说一说。

二、观看物体1.出示小气车图。

(略)2.这些图分别是谁发现的?3.分小组争论。

4.推断练习5.出示小伴侣看熊猫图。

请你仔细观看图后,推断出下面哪幅图是调皮发现的,哪幅是兰兰发现的?6.电脑显示大象、小猫、小猴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图。

分小组说一说,他们发现的是哪一面?用直线连接。

三、观看物体1.桌上摆出自己的玩具,同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发现的什么?2.争论:为什么小组内四个同学发现的物体都不一样?一个物体可以分为几个方向去看?四、板书设计:观看物体《观看物体》教案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试验教材第三册67页。

教学目标: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看到的物体外形是不同的。

3、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想象力量,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4、关心同学树立从小认真观看事物,仔细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从不同位置正确观看物体的外形,培育同学的实际观看力量。

教具预备:课件玩具汽车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爱好。

师;你们喜爱读故事书吗?那你们肯定知道许多侦探的故事啰!老师请你们今日也做一回侦探好吗?2、出示挂图,请同学找出你认为不合适的地方。

(同学汇报后)3、导入课题,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侦探,必需要有特别敏锐的观看力量。

怎样进行观看呢?老师今日就和大家一起学习——观看物体。

(板书课题)二、观看实物,把握新知。

1、让同学在自己的位置上观看桌上的小汽车。

观察物体 教案(优秀4篇)

观察物体 教案(优秀4篇)

观察物体教案(优秀4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篇一设计提要:“观察物体”重在“观察”。

本课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观察物体”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本课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意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三,本课中大胆使用了摄像机这一现代化工具,恰倒好处地解决了学生“有观察难表达”的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41,观察物体(二)。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某些角度观察物体时,会发生遮挡的情况。

教学准备:摄像机、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层层推进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2、观察一个正方体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

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

开始吧!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应变预设:学生观察的角度是不同的,老师要注意:1、指导学生调整观察角度,尽可能垂直于被观察的那个面的视角出发来观察正方体;2、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完整,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整的回答:我从()方向看到()个( )形。

3、观察二个正方体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你们都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吗?师:我们已经在桌子上放了两个正方体,为什么左、右两边的同学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应变预设:这样的简单的遮挡现象是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同学应该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还有人不清楚,可以适当给予提示,让他们明白,这是由于遮挡的缘故。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5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5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一)知道在不同方向(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关键:根据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去确定观察者所站的方向。

教法:演示法、讲授法学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书包,足球,同学、校门、教室的照片,微课,课件。

课前准备工作:背诵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知道咱班的同学都喜欢故事,下面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分享一则成语故事。

2、播放故事《盲人摸象》。

提问:看完了这则故事谁能告诉老师,这几个盲人摸的是同一头象,为什么他们描述出这头大象的样子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摸到的部位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盲人摸到象的部位不同?师:站在不同的方向,导致摸到的部位不同,感觉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

如果站在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样子也会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挖掘身边素材,创设探究知识(1)观察就是仔细看,老师拍了两张咱们教室的照片,你们看看哪张照片是教室的前面?为什么?-只有教室的前面才有黑板、讲座、钟表……2号照片拍的又是教室的哪一面呢?(2)想一想:同是一间教室,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因为拍摄者站的方向不同,拍摄者站在教室的前面,就能拍到教室后面的样子,站在教室的后面,就能拍到教室前面的样子。

)(板书前面、后面)(3)、归纳:因为我们所处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板书:方向不同形状不同)2、设计活动,再次体验师: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观察的精髓。

接下来我们去观察一个实物书包。

观察之前有两个问题:(1)如何才能全方位去观察书包,观察书包的哪几个面?—前后左右面,谁能先拿着书包向我们说说书包的前后左右面如何去辨认?生:汇报!(当我和书包方向一致时,我的前后左右就是书包的前后左右,所以书包)(2)师:你如何去观察书包的四个面?生:下座位,其实就是变换方向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转动书包看来方向改变的方法很多,就要我们看情况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法。

观察物体 教案(优秀5篇)

观察物体 教案(优秀5篇)

观察物体教案(优秀5篇)《观察物体》教案篇一单元教学目标总目标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通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知识结构教学重点剖析课题一:搭一搭(观察立体图形)教学重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学生在通过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与其他教学重点联系: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右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突出重点的策略: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想象描述等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课题二:练习三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本重点的要素分析: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与其它教学重点联系: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方体图形的形状。

突出重点的策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鼓励学生想象,实践,操作,观察,反思,从而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五,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本单元通过"搭一搭","看一看","画一画"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学会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教学案例
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在课堂上我随意拿出一个物体,站在教室中间让学生观察,体验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首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引入新课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在游戏中让学生了解了物体的三个面:正面、侧面、上面。

2、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

比如:观察玩具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3、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观察的方法。

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让我思考的地方:
1、学生对于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观察时,有的孩子说出的面并不正确,有的孩子说的面形状不对。

2、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让学生观察我的书包图片时,有的学生说错了,一个孩子很敏锐地发现他说的是错的,及时纠正了刚才那位同学的错误,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这个孩子多会学习呀,可惜的是我的评价没有跟上来,没有为他的勇于质疑行为,给于充分
的肯定。

3、在学生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参与意识不强,通过了解才知道是因为个别孩子性格内向,怕说错了被同学笑话,看来,在教学前还要多与孩子们交流,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